- 年份
- 2024(9816)
- 2023(14303)
- 2022(12284)
- 2021(11257)
- 2020(9646)
- 2019(22309)
- 2018(22004)
- 2017(41981)
- 2016(22705)
- 2015(25699)
- 2014(25668)
- 2013(25508)
- 2012(23651)
- 2011(21477)
- 2010(21203)
- 2009(19633)
- 2008(18859)
- 2007(16693)
- 2006(14436)
- 2005(12671)
- 学科
- 济(114328)
- 经济(114234)
- 管理(61982)
- 业(56796)
- 方法(47021)
- 企(45607)
- 企业(45607)
- 数学(42175)
- 数学方法(41666)
- 地方(29055)
- 农(26394)
- 中国(24625)
- 财(23089)
- 学(21730)
- 业经(21372)
- 农业(18023)
- 贸(16950)
- 贸易(16942)
- 地方经济(16524)
- 易(16275)
- 制(16237)
- 环境(16217)
- 和(15350)
- 务(14194)
- 财务(14146)
- 财务管理(14107)
- 理论(14098)
- 融(13452)
- 金融(13449)
- 企业财务(13276)
- 机构
- 学院(324548)
- 大学(323474)
- 济(139677)
- 经济(136831)
- 管理(125099)
- 研究(110441)
- 理学(107934)
- 理学院(106676)
- 管理学(104750)
- 管理学院(104131)
- 中国(82079)
- 科学(68516)
- 京(67662)
- 财(59883)
- 所(55314)
- 农(52907)
- 中心(51980)
- 研究所(50569)
- 江(48812)
- 财经(48414)
- 业大(48149)
- 经(43737)
- 经济学(43339)
- 范(42882)
- 师范(42469)
- 北京(42184)
- 农业(41481)
- 院(40278)
- 州(40081)
- 经济学院(38908)
- 基金
- 项目(221837)
- 科学(174598)
- 研究(160394)
- 基金(160324)
- 家(139767)
- 国家(138637)
- 科学基金(119116)
- 社会(102159)
- 社会科(96814)
- 社会科学(96784)
- 省(87963)
- 基金项目(85524)
- 自然(77399)
- 自然科(75497)
- 自然科学(75477)
- 自然科学基金(74077)
- 划(73958)
- 教育(73458)
- 资助(65523)
- 编号(64546)
- 成果(51070)
- 重点(50416)
- 发(49589)
- 部(48653)
- 创(45709)
- 课题(44925)
- 创新(42857)
- 科研(42777)
- 国家社会(42151)
- 教育部(41460)
共检索到474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和平 毕军
循环经济要求的是资源效率与效益化原则,对区域循环经济的评价及指标体系设计也必须贯彻这一根本原则。物质流分析(MFA)方法为资源、废弃物和环境管理提供了方法学上的决策支持工具,也为区域循环经济的评价与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常州市武进区为例,在阐述物质流分析方法及其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巢式等级理论,构建了适合于研究区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体系,确立了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分级标准,拟定了区域循环经济评判模型,并对其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①本文构建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权重体系、及指标分级标准对于本研究区是适用的,其评价模型也完全可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群 张雯 李飞雪 张琳 杨云丽 李满春
土地利用结构评价是地理学、统计学支撑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旨在运用新的方法和视角评估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以常州市武进区土地利用结构作为研究对象,以该区的16个乡镇作为评估的单元,研究区独特的区位和土地利用结构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天然的实验室。在宏观层面上,运用信息熵理论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有序性、均衡度、优势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常州市武进区土地利用结构有序性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这种差异跟各板块内部社会经济结构有密切关系;在微观层面上,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结合武进区社会经济等多项指标,从土地利用结构效率角度,指出武进区各乡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信息熵和数据包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大威 何泽新 柏青 朱方林 樊晶慧
粮食安全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本文在分析粮食稳产保供生态补偿逻辑关系的基础上,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为例,探讨了经济发达地区粮食安全面临的粮食面积萎缩、种粮收益偏低、种粮地块不稳、涉粮补贴不足等问题,总结了武进区探索粮食稳产保供生态补偿机制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研究结果可为保障粮食安全、优化农村生态补偿政策提供借鉴。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生态补偿 经济发达地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剑成 周磊 洪武扬 李满春 黄秋昊
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市发展迫切需要合理布局以实现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降低城市化过程中因建设用地肆意蔓延所导致的土地资源浪费与生态环境破坏影响。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采用地形地貌、生态环境、交通设施、建设密度4类因子建立景观过程阻力赋值体系,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以垂直生态过程的多因素多因子综合判别得到的生态保护用地扩张和城镇用地扩张阻力基面为基础,再以描述水平生态过程的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计算两种扩张过程的最小累积阻力值,并依据二者的最小累积阻力差值表面,从空间上将武进区划分为4个等级的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分别为优先建设区118.39km2、适宜建设区233.60km2、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成 陈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柏仕龙
一、常州养老金"倒挂"情况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自贯彻落实《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以来,至今已连续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待遇,全区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从2006年7月1日调整前的414.40元,增加到现在的1682元,9年人均提高1267.6元。9年连续的调待,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偏低的问题有明显改善,高的达到5600多元,最低的也达到了1100多元,有效地弥补了近几年来因物价上涨对企业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聂启元 张建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群众工作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东华社区面对群众工作环境、任务、对象和方式方法等的新变化,以推进民生工程为抓手,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抓经济惠民生、以服务促发展"的群众工作新路径,为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提供了有益经验。
关键词:
群众工作 民生 路径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冯英华
对苏南地区的常州市武进区、昆山市和江阴市手机移动阅读的公众使用行为进行问卷调查,总结手机移动阅读的公众使用行为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为推广手机移动阅读、提升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手机移动阅读 行为结构 移动信息服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丁志峰 徐建龙
21世纪的公共行政与政府改革的核心观念在于公共服务,随着武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保障覆盖面的不断拓宽,人民群众对人社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近年来,常州市武进区坚持创新驱动,持续精准发力,在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标准化、信息化和品牌化建设方面实现了快速发展。一、人社部门的探索实践(一)整合职能,规范公共服务机构设置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人事和劳动部门进行了整合,人社公共服务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正浩 孙敖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虹 叶琳
2016年9月,国土资源部部署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承担起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的工作任务。为此,武进区坚持"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方向,落实主体责任,积极探索实现路径,取得了成效。试点实践成效武进区按照三项改革试点的新要求,确定了农民集体为入市主体,并"鼓励农民集体以合理方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人社基层服务平台是连接人社部门和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是做好就业、社保、劳动监察等工作的重要依托,也是展现人社系统工作人员精神面貌的重要窗口。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就统筹做好城乡居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对基层公共服务提出了"均等化"新要求。江苏省常州市在"十二五"人社事业发展规划中重点部署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平台建设工作,要求到2015年基本实现"15分钟公共服务圈",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为此,武进区人社局主动顺应形势发展,确定"重心前移、业务下沉"的基本思路,以人民群众需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剑青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孙敖方 孙志群
为进一步强化部门预算管理,提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高强 周丽
农村宅基地制度是中国特色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集体所有制在农村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宅基地管理利用中出现了闲置浪费、隐形流转和超标占用等土地资源低效配置问题,其核心在于宅基地管理制度未能适应宅基地功能分化的趋势。因此,创新宅基地管理制度成为宅基地制度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功能变迁视角,通过对宅基地管理制度和功能变迁的历史回顾,明确了宅基地退出机制不畅与社会保障功能长期不变、宅基地分配制度与居住保障功能弱化及宅基地使用制度与经济财产功能强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结合江苏武进的实地调研,归纳总结宅基地管理利用的基层实践,并进一步分析了宅基地在农村发展中发挥的社会稳定功能、生活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顺应宅基地功能变迁趋势,强调宅基地管理应由原来重福利性保障转向多元复合利用,并提出了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