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42)
2023(13087)
2022(11312)
2021(10430)
2020(9028)
2019(20953)
2018(20768)
2017(39710)
2016(21699)
2015(24363)
2014(24350)
2013(24064)
2012(22072)
2011(19771)
2010(19377)
2009(17886)
2008(17303)
2007(15265)
2006(12914)
2005(11073)
作者
(61758)
(51825)
(51525)
(49029)
(32568)
(25231)
(23660)
(20464)
(19737)
(18282)
(17659)
(17463)
(16242)
(16074)
(16014)
(15850)
(15690)
(15311)
(14802)
(14751)
(12845)
(12495)
(12466)
(11857)
(11671)
(11461)
(11411)
(11339)
(10453)
(10423)
学科
(92772)
经济(92691)
管理(60627)
(56118)
(44978)
企业(44978)
方法(44351)
数学(39967)
数学方法(39456)
(25778)
地方(24464)
(22469)
中国(21073)
业经(18885)
(18528)
农业(17442)
环境(17269)
(15050)
贸易(15046)
(14517)
(14349)
(14306)
财务(14303)
财务管理(14268)
(13990)
企业财务(13443)
技术(12896)
理论(12880)
地方经济(12746)
(12536)
机构
学院(302573)
大学(300338)
(121467)
管理(118983)
经济(118790)
理学(103605)
理学院(102433)
管理学(100533)
管理学院(99989)
研究(98372)
中国(72380)
科学(63753)
(62202)
(52659)
(52243)
(49116)
业大(48075)
中心(47341)
研究所(45279)
(45190)
财经(42866)
农业(41250)
(40558)
师范(40147)
(38867)
北京(37943)
经济学(36828)
(36218)
(35978)
经济学院(33553)
基金
项目(214640)
科学(169134)
基金(154746)
研究(154614)
(135062)
国家(133975)
科学基金(115420)
社会(97366)
社会科(92277)
社会科学(92243)
(87653)
基金项目(83474)
自然(76092)
自然科(74198)
自然科学(74178)
自然科学基金(72801)
(72381)
教育(71164)
资助(62700)
编号(62667)
重点(48972)
成果(48700)
(47454)
(46702)
(44538)
课题(43279)
创新(41724)
科研(41704)
计划(39869)
国家社会(39710)
期刊
(127009)
经济(127009)
研究(78995)
中国(53825)
学报(47994)
(45681)
科学(43996)
(42044)
管理(39251)
大学(36135)
学学(34089)
农业(31656)
教育(28799)
技术(28464)
业经(22195)
(21700)
金融(21700)
财经(20098)
经济研究(19250)
(17522)
问题(17520)
资源(17495)
(17210)
统计(16173)
技术经济(15612)
(15128)
(15042)
科技(14230)
图书(13892)
理论(13558)
共检索到424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谷平华  刘志成  
基于物质流分析法,利用生态效率理论,开展了省域和全国工业生态效率比较研究。分析了工业直接物质输入和生产过程输出情况,将物质流指标与工业增加值、区域面积相结合,以湖南省为主在时间序列上作纵向比较,在空间上与全国水平作横向比较,分析了工业物质流的结构。结果表明,在分析年度内湖南省工业物质投入的效率逐步提高,生态效率指标逐年趋优,好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湖南省工业消耗的水泥等资源性物质占比较大,工业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主要作用于本区域,工业排放的废弃物铅、汞、镉、砷大幅度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谷平华  刘志成  
基于物质流分析法,利用生态效率理论,开展了省域和全国工业生态效率比较研究。分析了工业直接物质输入和生产过程输出情况,将物质流指标与工业增加值、区域面积相结合,以湖南省为主在时间序列上作纵向比较,在空间上与全国水平作横向比较,分析了工业物质流的结构。结果表明,在分析年度内湖南省工业物质投入的效率逐步提高,生态效率指标逐年趋优,好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湖南省工业消耗的水泥等资源性物质占比较大,工业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主要作用于本区域,工业排放的废弃物铅、汞、镉、砷大幅度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卫枚  方勤敏  刘婷  
工业生态效率是衡量城市工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建立基于DEA模型的城市工业生态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对湖南省13个地级市2008-2012年期间的工业生态效率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湖南省城市工业生态效率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平均效率值只有0.758;区域间的差距较大,湘东、湘北地区的工业生态效率较好,湘西、湘南地区较差;工业用水的过多消耗,工业废水和工业废气的超量排放成为制约湖南省城市工业生态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亦民  王梓龙  
基于区域农林生态效率评价模型,从资源效率、能源效率、环境效率3个维度出发,以湖南省农林产业为例,计算出2009年至2013年湖南省14个市州农林生态效率评价值。其次选取农林指标,建立回归模型,采用SPSS19.0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经济发展速度对与湖南农林生态效率呈显著正相关;(2)市场需求、固定资产投资与湖南农林生态效率呈显著负相关;(3)农林机械投入、规模程度、农林设施建设对湖南农林生态效率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促进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减少农林产品过度消费、收缩农林固定资产投资的建议以提升农林生态效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新立  
水灾是我国发生频率最高,对国民经济造成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进行水灾风险因素的定量分析,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水灾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我国典型的水灾高风险区,湖南省为例,选取十余个风险因素指标,首先,基于县市单元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得到不同年份各风险因素与水灾损失的相关性;其次,将县市按照不同的地形分类,比较不同成灾地形的区域中风险因素影响的变化;第三,说明了加入因子分析后的结果有助于去除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给结果带来的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朵朵  贺铿  
采用1998~2007年湖南省服务业的面板数据建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并对湖南省13个市州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服务业生产技术效率随时间波动且地区差异明显,因此,应加大服务业投入,调整服务商业产业结构,加强区域间合作,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玉美  
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影响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南省14个市州进行比较分析,挖掘出影响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的三大重要因素:区域物流作业能力、物流产业支撑能力、物流产业规模,进而探寻区域物流竞争力水平的提升策略,即:营造宽松的企业环境,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搭建规模化物流作业平台、物流信息平台,提升区域物流业务能力;注重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建设,扩大物流产业规模;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全方位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亚平  李虹  王鹏  
水土流失的社会动力是经济环境条件下市场调节失灵造成的成本外摊和收益外泄。以货币化形式综合评价区域水土流失的经济学影响,是完善生态环境恶化的预警机制和生态风险评估体系的根本趋势。文章在土壤侵蚀实物型损失估算基础上估算出湖南省土壤侵蚀的货币型经济损失,并分省、市(州)、县三个层次对其进行了社会经济分析。结果显示,全省水土流失的经济损失巨大,其中土壤侵蚀造成的养分流失经济损失最大;水土流失的经济损失地区差异明显,造成其地区差异的原因中,自然条件起决定作用,社会经济因素起放大作用;各县水土流失经济损失值的社会经济因子相关性排序为人均农业产值>人均GDP>农村人均纯收入>人口密度>人均耕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平  
区域低碳效率是检验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将超效率DEA模型引入到区域低碳效率测度当中,利用湖南14个市州的实际数据,就"十二五"期间湖南各市州低碳效率开展了具体测度,并利用Malmquist指数计算其效率变动值。研究认为湖南各市州低碳效率整体情况较好,但在规模效率、技术效率等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异。因而,新阶段应继续从转方式、调结构及制度改革方面强化区域低碳发展。湖南的示例对于其他区域低碳效率测度也是具有示范性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平  
区域低碳效率是检验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将超效率DEA模型引入到区域低碳效率测度当中,利用湖南14个市州的实际数据,就"十二五"期间湖南各市州低碳效率开展了具体测度,并利用Malmquist指数计算其效率变动值。研究认为湖南各市州低碳效率整体情况较好,但在规模效率、技术效率等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异。因而,新阶段应继续从转方式、调结构及制度改革方面强化区域低碳发展。湖南的示例对于其他区域低碳效率测度也是具有示范性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世琦  王国升  高旺盛  陈源泉  陈冬冬  
本文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把它分成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简写为EES系统),建立了关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评价的指标范畴;同时依据协同发展原理构建了协调度评价的功效函数、协调度函数和协调等级理论,并以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为例,从系统指标体系中共筛选出21个代表性指标对该系统的协调度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资阳区在1995—2001年间,系统的协调度呈现下降趋势,表现为弱度协调状态,协调等级为6级,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度是降低趋势,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度是上升趋势,社会子系统协调度在平缓中略降,生态子系统协调度降低是导致整个系统协调度降低的根本原因,可见在资阳区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志成  张晨成  
湖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生态效率是农业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真实反映,将农业面源污染CODCr、TN、TP的排放量作为湖南省农业生态效率非期望产出的考量,分别运用Dea-CCr模型和sbmuNDesirable模型对湖南省及14个市区2004-2013年的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导致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化肥使用过剩、农业用水消耗较大和农业污染问题三方面。最后为保障湖南省农业高效、生态、环保、协调、可持续发展,给出了相关措施及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小庆  王远  刘宁  陆根法  
物质流分析被认为是适用于生态效率评价的重要工具和方法之一,但应用于区域生态效率评价的研究尚较少。根据生态效率理论、物质流分析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基于物质流账户的3个层面的区域生态效率评价指标:区域直接生态效率、区域总生态效率、整体生态效率。以江苏省为例,全面评价了1995~2005年江苏省不同层面的生态效率,结果表明:(1)江苏省区域直接生态效率远高于我国同期水平。区域总生态效率和整体生态效率相对较低,分别仅为区域直接生态效率15%~22%和7%~8%左右;(2)1995~2005年,区域直接生态效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原因在于物质生产率未有显著提高以及近年来重工业在产业结构中比重的增加;(3)...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黎平  
利用《湖南省2002年投入产出表》,对湖南民航运输业与区域产业的整体关联特征、民航运输业的感应度系数与影响力系数、民航运输业的产业波及效应进行了定量测算。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派生需求,民航运输业对其他产业和外部环境呈现出强依赖性;从民航运输业的感应度与影响力看,民航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联系中呈现显著的"后相关"特性;从民航运输业的产业波及效应看,民航运输业对制造业的产值波及效应最大;在价格方面,民航运输业价格波动对制造业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旅游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美霞  周国华  王永明  
评估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究这种影响的空间异质性与机制,能为开发区协调发展与优化升级提供理论指导。以中部省区湖南省为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法对2001~2016年110个县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检验了开发区设立对湖南省县级水平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揭示了这种效应的空间异质性与机制。总体上看,湖南省开发区建设提升了县级区域GDP和人均GDP水平,主要源于乘数效应机制与集聚机制。更为重要地,湖南省开发区建设对县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特征,即更高经济发展水平区域设立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强,因而开发区效应的发挥依赖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