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57)
2023(16920)
2022(14751)
2021(13972)
2020(11885)
2019(28002)
2018(27710)
2017(52840)
2016(28801)
2015(32938)
2014(32989)
2013(32758)
2012(30179)
2011(27327)
2010(27040)
2009(25064)
2008(24678)
2007(21560)
2006(18389)
2005(16047)
作者
(84228)
(70438)
(69779)
(66690)
(44662)
(33817)
(32013)
(27775)
(26610)
(24919)
(23859)
(23721)
(22254)
(22121)
(21863)
(21643)
(21550)
(20945)
(20073)
(20000)
(17463)
(17199)
(17028)
(15919)
(15767)
(15627)
(15511)
(15456)
(14191)
(13954)
学科
(118152)
经济(118029)
管理(82003)
(77077)
(63199)
企业(63199)
方法(58053)
数学(51245)
数学方法(50621)
中国(31692)
(31338)
(29104)
(25774)
业经(24489)
(23076)
贸易(23067)
(22448)
地方(22099)
农业(20870)
(20166)
(19278)
(18686)
理论(18613)
财务(18605)
财务管理(18563)
环境(18410)
企业财务(17557)
技术(17138)
(16854)
银行(16801)
机构
大学(417099)
学院(413877)
(167245)
经济(163734)
管理(163560)
理学(142387)
理学院(140817)
研究(139628)
管理学(138248)
管理学院(137515)
中国(103801)
(88917)
科学(88663)
(73325)
(70800)
(69826)
研究所(65180)
业大(64141)
中心(63373)
财经(60070)
(58271)
北京(56345)
农业(55286)
(54708)
(54339)
师范(53768)
经济学(50642)
(50527)
(47458)
经济学院(45850)
基金
项目(286441)
科学(224004)
基金(208137)
研究(205797)
(182350)
国家(180907)
科学基金(154478)
社会(128522)
社会科(121771)
社会科学(121738)
(110640)
基金项目(110374)
自然(102055)
自然科(99620)
自然科学(99588)
自然科学基金(97790)
教育(94759)
(93818)
资助(87036)
编号(83646)
成果(67335)
重点(64132)
(63617)
(60620)
(58684)
课题(57159)
科研(55353)
创新(54869)
教育部(54114)
大学(53588)
期刊
(174817)
经济(174817)
研究(116340)
中国(73720)
学报(69040)
科学(62293)
(62183)
管理(56947)
(55506)
大学(51340)
学学(48115)
农业(43444)
教育(42346)
技术(36047)
(30748)
金融(30748)
经济研究(28668)
财经(28643)
业经(28265)
(24451)
(23408)
问题(23170)
图书(22659)
技术经济(20362)
资源(20046)
(19717)
理论(19385)
科技(19298)
统计(18997)
(18758)
共检索到588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栾晓玉  刘巍  崔兆杰  刘业业  陈月冬  卢盛  王玉标  
随着塑料生产和消费的快速增长,塑料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对塑料资源代谢过程的研究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十分重要。本文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构建了塑料物质流分析动态模型,研究了1949—2018年中国的塑料从生产、使用到最终废弃的生命周期代谢过程。结果显示:①1949—2018年,塑料累计消费2205.6 Mt,共产生废塑料1404.8 Mt,其中30.0%被回收再利用,14.0%被焚烧,36.0%进入填埋场,20.0%未经处理直接进入环境;②塑料的使用存量为630.0 Mt,损失存量为870.2 Mt,其中66.7%堆积在填埋场中,33.3%被随意丢弃在环境里;③2018年,消费量为193.1 Mt,塑料消费产生了废塑料140.5 Mt,废塑料后续处理中,回收占32.0%,焚烧占26.0%,填埋占35.4%,废弃占6.6%。研究表明:中国塑料的代谢规模庞大,一次性塑料产品对塑料代谢影响非常大;废塑料是资源损失的关键节点,应加强对其的回收利用;对于已经进入环境中废塑料的污染管控非常重。因此,今后的研究重点应在于环境中废塑料的风险和污染机理以及提高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效率,以减少塑料资源损失,降低环境污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戴铁军  肖庆丰  
通过物质流分析方法,建立塑料包装废弃物物质代谢的物质流分析框架,并对2011-2014年我国塑料包装废弃物的代谢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表明,2011-2014年我国塑料包装废弃物回收量增长了45%,回收率增长了13%,再生塑料产品产量增长23%。"再生塑料行业环保整顿"对我国塑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结果显示,我国塑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情况整体发展良好,填埋损失方面仍有较大的回收利用空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戴铁军  肖庆丰  
通过物质流分析方法,建立塑料包装废弃物物质代谢的物质流分析框架,并对2011-2014年我国塑料包装废弃物的代谢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表明,2011-2014年我国塑料包装废弃物回收量增长了45%,回收率增长了13%,再生塑料产品产量增长23%。"再生塑料行业环保整顿"对我国塑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结果显示,我国塑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情况整体发展良好,填埋损失方面仍有较大的回收利用空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琳蓉  
作为市场大省的浙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了许多专业特色市场,并对各地发挥自身优势并拉动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在市场发展中,金融支持必不可少,并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模式和特点,同时金融服务也呈现出一些不足和问题。本文以中国塑料城专业市场为调查样本,分析了当前金融支持中国塑料城发展过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新  任强  罗胤达  代涛  文博杰  王敏晰  
科学分析金属资源代谢过程和计算金属制品报废量是新时代下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使用了动态物质流与静态物质流相结合的方法、生命周期方法、Weibull分布模型和Minitab软件,计算了1949—2016年中国机械行业铁资源的理论报废量,并对13类机械产品在不同消费结构下的报废量进行动态对比。研究发现:(1) 1949—2016年中国含铁产品理论报废量为21.20亿t,其中机械行业理论报废量为4.10亿t,实际回收量分别为17.60亿t和2.80亿t;(2)机械行业报废回收效率为68.3%,其中农业机械类、石油化工机械类、电工电器机械类和汽车(非交通运输类)等产品的报废量增长显著;(3) 2016年铁资源生产阶段中国共投入铁矿石11亿t,经加工阶段后得到7.31亿t粗钢,进入社会终端消费量为6.73亿t,代谢过程资源损失率达38.8%;(4) 2016年中国铁产品社会存量为83亿t,预计2025年将进入存量铁制品的快速报废期。未来中国钢铁产业的战略重点应侧重生产阶段的技术创新,以减少资源损失和环境影响,通过供给侧改革提高钢铁二次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来解决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戴铁军  赵迪  
本文研究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以京津冀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区域物质代谢分析指标,实证分析了京津冀地区2005~2012年间的物质代谢规模、强度、效率。结果表明:(1)京津冀物质代谢规模呈上升趋势,河北省物质代谢规模明显大于北京和天津;(2)河北和天津物质代谢强度呈上升趋势,北京市物质代谢强度呈下降趋势,且整体上低于河北和天津;(3)京津冀物质生产力2012年相比2005年分别提高了114.63%、74.38%和14.28%,环境效率分别提高了175.48%、86.65%、7.21%。研究结果可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也为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尹海勇  刘红杰  刘展辰  
当前国际贸易中,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促使传统贸易关税壁垒的保护作用逐渐削弱,而技术、环保、社会责任等新型贸易壁垒的影响却在不断加大。新型贸易壁垒的衍生,不仅加剧塑料包装行业出口被召回风险,提升塑料包装企业出口成本,还容易加大塑料包装制品出口认证难度,从而限制中国塑料包装行业出口。因此,为应对新型贸易壁垒,中国塑料包装行业应当积极引入生物型塑料新工艺、全面落实降解型塑料生产新标准、践行塑料循环式新消费理念、探索塑料市场双循环新合作模式、打造"一站式"塑料检验认证新平台,渐次消除新型贸易壁垒的限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Pieter van Beukering  李永江  赵玉敏  张小瑜  白明  
中国对塑料制品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然而,目前中国尚无足够的生产能力以适应需求的增加,同时,中国也无适当的管理体制来应付不断增加的废塑料带来的压力。这些问题突出了废塑料回收对于废品管理和废品再生利用行业所起到的潜在作用。因此,探讨与中国塑料再生利用行业发展有关的各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周爽  李灵稚  
模具作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工艺装备,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轻工、建材、电子、化工等诸多领域,因此其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世界模具生产中心正逐渐向我国转移,我国已成为模具生产和消费大国,同时我国模具也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出口实现大幅增长,这表明我国模具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也在逐步提高。那么中国模具的出口现状如何?塑料模具在其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严丽  刘晶茹  
随着可持续消费理论的深入研究,城镇家庭作为终端消费部门,成为可持续消费的主要研究对象,因此针对城镇家庭开展"细胞尺度"的环境影响评价非常重要且必要。本文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建立了中国城镇家庭物质流核算框架,为物质流分析在家庭层面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以2015年平均一个城镇家庭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城镇家庭的平均物质资源交换情况。结果显示:2015年平均一个城镇家庭的直接物质投入为86420.92kg,物质输出量为83457.98kg,物质存量净增加为2 374.08kg;从消费类别上看,居住、食品和交通是主要的物质投入来源。针对中国城镇家庭消费的现状,本文提出对应政策建议,倡导居民改变不可持续的消费理念,向可持续的家庭消费模式转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严丽  刘晶茹  
随着可持续消费理论的深入研究,城镇家庭作为终端消费部门,成为可持续消费的主要研究对象,因此针对城镇家庭开展"细胞尺度"的环境影响评价非常重要且必要。本文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建立了中国城镇家庭物质流核算框架,为物质流分析在家庭层面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以2015年平均一个城镇家庭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城镇家庭的平均物质资源交换情况。结果显示:2015年平均一个城镇家庭的直接物质投入为86420.92kg,物质输出量为83457.98kg,物质存量净增加为2 374.08kg;从消费类别上看,居住、食品和交通是主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贾冯睿  郎晨  刘广鑫  孙琪  马丹竹  岳强  
铜是战略物资,其高效利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及国家工业化进程。本文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建立了金属铜资源物质流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与熵权法构建了铜资源生态效率评价体系,对中国1990年、1995年、2000—2015年铜资源生态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单位时间内铜资源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可有效利用的金属铜及其附属产品的物质及经济价值总量在1990—2015年间呈先降、后升、再降趋势;铜资源生产、加工、消费和回收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总量及废弃物排放所产生的环境负荷自1990年开始逐年减小;生态效率在1990—2015年期间逐年攀升,于2011年进入中效状态。之后基于未来铜资源生态效率的三种情景进行分析,在情景1和情景2下:2050年中国铜资源生态效率分别达到3.10和3.65,是中效的中等水平和中效的偏高水平;在情景3中:2050年生态效率为4.45,分别为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生态效率的3.89、4.15、2.32、1.80倍,铜行业发展状态已达到"微耗损型发展,可持续"的初等水平,预计之后将稳定在4.45左右。依照以上研究结果,铜行业的发展应坚持经济效益和节能环保相结合的方式,以期未来走上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思琪  唐文乔  
为了解上海内陆鱼类微塑料污染情况,本文以淀山湖、黄浦江及苏州河的5种优势种鱼类为对象,分析了消化道内微塑料的出现率、丰度、物理特征、化学成分及其差异性。结果显示,5种、639尾鱼类中共检出845个微塑料,微塑料的平均检出率为59.78%,植食性鱼类显著高于杂食性和肉食性鱼类(p<0.05)。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1.32±1.92个/尾,植食性鱼类显著高于其他鱼类(p<0.05),水域差异表现为苏州河下游、苏州河支流和苏州河上游显著高于淀山湖和黄浦江上游(p<0.05)。在检出的4种微塑料形状中,纤维状占80.47%,薄膜状占13.73%,碎片状和颗粒状占4.14%和1.66%。在检出的6种微塑料颜色中,黑色和透明的占29.59%和28.99%,蓝色、红色、黄色和绿色的占15.86%、10.53%、8.52%和6.51%。粒径小于1mm的占60.12%。检出了18种化学成分,赛璐酚占比达39.4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占比为20.19%,聚酰胺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占比为11.54%和9.62%。分析表明,上海主要河流鱼类微塑料污染主要来源于居民生活用品的包装材料或丢弃物,在平均检出率和丰度上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并与栖息水体的污染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斌  
近年来,塑料垃圾的触角已经从陆地伸向海洋,并已在美国西海岸上形成了一个得克萨斯州面积大小、以塑料为主的"海洋垃圾带",被称为"太平洋大垃圾带"。文章从生物影响和补偿值两个子模块展开,着重对太平洋垃圾带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进行多模块分析。在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治理建议,以促进海洋垃圾的治理,改善海洋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乾  
关于塑料,最令人感到不安的问题恐怕是长期与它们接触是否会对我们下一代的健康及生育能力产生影响。而检测结果表明,塑料中含有的类激素化学物质有可能在人类发育的关键阶段,即胎儿阶段及刚出生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