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31)
2023(19396)
2022(16732)
2021(15633)
2020(13204)
2019(30558)
2018(30495)
2017(58176)
2016(31857)
2015(36092)
2014(36384)
2013(36073)
2012(33599)
2011(30426)
2010(30514)
2009(28055)
2008(27569)
2007(24584)
2006(21390)
2005(18922)
作者
(94250)
(78629)
(77934)
(74181)
(49997)
(37916)
(35714)
(30960)
(29887)
(28107)
(26708)
(26470)
(24979)
(24791)
(24373)
(24100)
(23858)
(23271)
(22530)
(22466)
(19603)
(19288)
(19146)
(17946)
(17631)
(17619)
(17514)
(17405)
(15893)
(15721)
学科
(133891)
经济(133755)
管理(88396)
(85329)
(68822)
企业(68822)
方法(59850)
数学(52057)
数学方法(51327)
(37342)
中国(36231)
地方(33320)
(31894)
(29519)
业经(29254)
农业(25309)
(23755)
贸易(23739)
(22944)
(22913)
理论(21351)
环境(20851)
(20777)
技术(19992)
(19961)
财务(19869)
(19853)
财务管理(19818)
银行(19791)
(19545)
机构
大学(454594)
学院(454381)
(178137)
管理(176135)
经济(173962)
研究(155050)
理学(151898)
理学院(150120)
管理学(147196)
管理学院(146396)
中国(115531)
科学(99244)
(98023)
(80641)
(79673)
(79526)
研究所(72535)
中心(71293)
业大(71001)
(68649)
财经(64250)
农业(62468)
(62180)
北京(62131)
师范(61544)
(58193)
(56613)
(55861)
经济学(52644)
技术(49783)
基金
项目(308831)
科学(240977)
研究(222915)
基金(220879)
(193371)
国家(191738)
科学基金(163567)
社会(137445)
社会科(130045)
社会科学(130007)
(122961)
基金项目(117385)
自然(108123)
自然科(105551)
自然科学(105522)
自然科学基金(103577)
教育(103266)
(103214)
编号(92151)
资助(91980)
成果(74540)
重点(69529)
(68251)
(67050)
课题(64142)
(63214)
科研(59395)
创新(59032)
大学(56889)
教育部(56702)
期刊
(197090)
经济(197090)
研究(130573)
中国(89779)
学报(75067)
(72123)
科学(68074)
管理(62991)
(61750)
大学(56029)
教育(52979)
学学(52498)
农业(49775)
技术(41758)
(38731)
金融(38731)
业经(33757)
经济研究(30690)
财经(30185)
问题(26068)
(26042)
(25764)
图书(25313)
技术经济(22625)
(22022)
统计(22006)
资源(21976)
科技(21694)
理论(21144)
商业(20444)
共检索到671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音波  夏志新  陈新庚  彭晓春  
为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程度,本文综合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和IPAT方法,对广东省经济系统在1990年~2005年期间的自然物质输入与物质输出进行计算分析,并与江苏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广东省的物质利用效率在1990年~2005年期间低于江苏省,物质输出效率在1990年~1996年、2000年~2005年期间高于江苏省,在1997年~1999年期间低于江苏省;物质消耗强度在1990年~2005年期间高于江苏省,物质输出强度在1990年~1996年、2003年~2005年期间低于江苏省,在1997年~2002年期间高于江苏省。2001年~2005年是其中发展最好的一个阶段,初步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彭建  王仰麟  吴健生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评估是当前国际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物质流分析通过度量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及其环境影响,定量评估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生态持续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在简述物质流分析及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方法应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评估的基本原理。重点综述了国内外物质流分析相关研究进展,认为对比于国外的蓬勃发展,该方法在我国尚未获得普遍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同时,国内已有的研究也主要以实证分析为主,理论探讨相对薄弱;实证研究又以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为主,但多侧重国家尺度,少区域物质流分析;而产业部门物质流分析则相对较少,且偏重能源矿产采掘业,对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的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耿殿明  刘佳翔  
运用物质流分析(MFA)方法,对山东省生态经济系统1996-2010期间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了山东省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的关系。研究结果印证了区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废弃物输出效率的提高,反映出近年来山东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调结构、转方式效果的显著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刚  
210003本文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研究了1995—2002年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等相关指标,发现经济系统的物质需求总量和物质输出总量巨大,自然环境的生态压力短期内无法得到缓解;人均物质需求量不高,物质生产力也很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现出倒“U”型,最高点出现在人均收入700美元,然后进入下降通道;技术水平是影响物质需求总量变化的关键因素;出口能源中的煤炭存在巨大隐藏流是导致生态贸易赤字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秀珍  
近年来我国休闲农业旅游快速发展,但仍存在生态保护不足、乡土气息破坏以及体验性产品缺乏等各种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休闲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实际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主要包括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经营的BOT模式和农户自发形成的小规模经营模式,目前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存在整体布局和规划不完善、旅游资源整合欠佳以及旅游模式缺乏创新等问题。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该文结合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本土特色,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合理整合旅游资源、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等对策路径,以期为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发展提供实践与经验借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朝旗  李朝赟  刘沛  
科学评价江苏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制定其发展战略的基础。通过建立江苏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13个地级市的34个统计指标进行了分析,并在综合评价和空间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江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宁凌  马乃毅  赵方园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构建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AHP-FCE)方法建立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对广东省15个城市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粤东西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上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城市科技园区,粤东3个城市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略高于粤西3个城市科技园区。提出采取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创新驱动、产业集聚及营造良好环境等措施实现广东省科技园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刚  
应用物质流分析方法,研究1991~2010年中国农业部门的物质消耗总量指标和物质消耗效率指标,得到一些新认识:第一,从总量上看,DMI和TMR呈波动变换态势,而反应物质利用效率的IMC和MP指标则具有显著的上升趋势;第二,从结构上看,在农业环境经济系统中,国内物质提取及其隐藏流占有很大的比重,而进口及其隐藏流所占比重较小;第三,从国际贸易上看,中国农业部门并没有因为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化而增大国内生态环境的压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天俊  
长久以来,以"利本位"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严重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化海洋生态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做出了重要部署,特别强调要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本文以习近平海洋生态文明战略思想为引领,综合责任政府理论、生态政治理论、当代西方海洋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结合广东省惠州市海洋资源管理实践来分析,研究海洋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其主要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京燕  张珊珊  
本文的目的是测算开放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即环境成本转移指数。本文运用物质流的方法,采用对外贸易内含污染的平衡指标(balance of embodied emissionsintrade)对中国在1976-2004年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对外贸易的内含六种空气污染物污染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中国的总进口的空气污染排放要大于总出口,总体上对外贸易有利于中国环境质量的改善。但中国同美国和英国这两个发达国家的环境贸易条件(environmental terms of trade)在样本期内呈逐步恶化趋势。从部门结构看,2004年中美双边贸易内含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化学和钢铁这两个部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强  卫海燕  黄静  
文章借用气候突变原理,采用Mann-Kendall方法判定了陕西省经济快速增长阶段,从四个主题出发,构建了包含37个指标的陕西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主题层内部采用权重积(WP)方法构建四个主题子指数,采用欧式距离法计算研究区1989~2006年的综合环境生态指数并对其变化态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主导可持续发展变化的主导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效应是研究区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人类胁迫和社会响应通过间接的作用对研究区可持续能力造成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国伟  卫夏青  朱凤琴  刘爱华  
基于新常态下农村区域发展的特点,建立了DPSI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距离函数的熵权和灰色关联度组合赋权方法,对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以安徽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将安徽省农村可持续发展划分为6种类型,同时,在地级尺度上分析了安徽省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地域特征、优势与不足,并探讨了不同类型地市未来发展的趋势。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璞  汤敏  潘元琪  郭悦  
汶川地震后灾害链产生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衍生效应。研究以统计年鉴为基础,应用生态足迹法分析地震重灾区绵竹市在2005—2014年期间的人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变化情况及其与地震衍生效应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对耕地、化石能源类生态足迹反映比较敏感,与区域产业发展特征相符;区域生态承载力结构不均衡、依赖耕地承载力;地震灾害衍生效应对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存在明显的影响关系。衍生效应对生态承载力的"侵蚀"作用与生态承载原生的结构型问题相互交织,绵竹市在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阶段生态质量一直处于人均生态赤字水平。未来区域发展战略部署应更注重灾害衍生效应背景下,产业布局、结构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互动关系,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提高生态承载质量,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璞  汤敏  潘元琪  郭悦  
汶川地震后灾害链产生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衍生效应。研究以统计年鉴为基础,应用生态足迹法分析地震重灾区绵竹市在2005—2014年期间的人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变化情况及其与地震衍生效应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对耕地、化石能源类生态足迹反映比较敏感,与区域产业发展特征相符;区域生态承载力结构不均衡、依赖耕地承载力;地震灾害衍生效应对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存在明显的影响关系。衍生效应对生态承载力的"侵蚀"作用与生态承载原生的结构型问题相互交织,绵竹市在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阶段生态质量一直处于人均生态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梅艳  刘友兆  梁流涛  
采用相对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分析了1996~2005年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负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结果表明:①综合承载力从1996~2005年一直处于富余状态,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相对经济负载力一直处于富余状态,而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却始终处于超载状态;相对经济负载力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大于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负载力的提高是综合承载力快速提高的原因。②区域富余状态差异明显,苏南地区处于极度,苏中地区处于轻度,而苏北地区处于超载。③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与相对经济负载力的不协调发展是江苏省可持续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