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51)
2023(9886)
2022(8592)
2021(8171)
2020(7166)
2019(16642)
2018(16662)
2017(32354)
2016(17415)
2015(19855)
2014(20058)
2013(19827)
2012(18163)
2011(16339)
2010(16034)
2009(14783)
2008(14387)
2007(12750)
2006(10456)
2005(9112)
作者
(51347)
(43340)
(43002)
(41033)
(27104)
(20790)
(19780)
(17126)
(16256)
(15221)
(14809)
(14574)
(13547)
(13535)
(13486)
(13386)
(13311)
(12768)
(12430)
(12429)
(10697)
(10470)
(10459)
(9845)
(9820)
(9688)
(9541)
(9493)
(8660)
(8615)
学科
(73443)
经济(73373)
管理(49587)
(47502)
方法(38810)
(38593)
企业(38593)
数学(34942)
数学方法(34490)
(19135)
(19065)
(17657)
中国(16188)
业经(14178)
(13061)
贸易(13057)
(12688)
地方(12645)
农业(12633)
(12614)
财务(12564)
财务管理(12534)
(12195)
企业财务(11867)
(10922)
环境(10630)
理论(10425)
技术(10321)
(9760)
银行(9722)
机构
大学(250720)
学院(249931)
(99853)
管理(99384)
经济(97725)
理学(86566)
理学院(85605)
管理学(83914)
管理学院(83452)
研究(79673)
中国(60322)
(52691)
科学(52033)
(46011)
(44071)
业大(41857)
(40238)
中心(39261)
研究所(37075)
(36691)
农业(36663)
财经(36309)
(33025)
北京(32288)
(30882)
经济学(30687)
师范(30487)
(29021)
(28814)
经济学院(28004)
基金
项目(175858)
科学(137879)
基金(128630)
研究(122744)
(113505)
国家(112646)
科学基金(96634)
社会(76896)
社会科(72961)
社会科学(72939)
(68952)
基金项目(68682)
自然(65596)
自然科(64050)
自然科学(64030)
自然科学基金(62867)
(58633)
教育(57201)
资助(53409)
编号(49386)
重点(39955)
(39009)
成果(38355)
(36797)
(36342)
科研(34955)
创新(34102)
计划(33891)
课题(33104)
教育部(32984)
期刊
(99993)
经济(99993)
研究(62159)
中国(45282)
学报(43181)
(39946)
科学(38851)
(35793)
管理(33467)
大学(32236)
学学(30672)
农业(27108)
技术(23189)
教育(20319)
(18238)
金融(18238)
财经(17571)
业经(16900)
经济研究(15735)
(15053)
(14662)
问题(13940)
统计(12994)
(12992)
资源(12810)
技术经济(12592)
图书(11988)
理论(11881)
(11685)
科技(11440)
共检索到346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郑华伟  张锐  刘友兆  
研究目的:弥补已有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诊断中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不足,构建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方法:物元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2000—2010年四川省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呈逐步改善态势,但2010年"亚健康"等级关联度很弱;(2)人均耕地面积、土地垦殖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水土流失程度是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研究结论:应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程度,促进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能更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华伟  张锐  杨兴典  刘友兆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在界定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障碍度模型,对四川省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08年四川省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总体不断提高,综合指数从0.394 5增加到0.557 3,健康等级经历了"不健康-临界状态"的演变历程;(2)压力指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3)长远来看,系统压力是影响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首要因素,2000~2008年系统压力和系统状态的障碍度分别以年均8.81%和0.97%的速度增加,而系统响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宝涛  郄瑞卿  王冬艳  刘惠清  
研究目的:以土地利用系统"结构—功能—效益"为理论框架,初次建立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诊断的灰色关联模型,以吉林省9地市(州)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定量诊断其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研究结果:(1)吉林省9地市(州)土地利用系统综合健康指数处于0.729 0~0.880 9之间,中、东部地区整体优于西部地区。(2)中、东部地区中,长春市、吉林市、通化市、延边州的系统综合健康状况为V级健康水平,辽源市、白山市为Ⅳ级亚健康水平。其中,辽源市的系统功能、效益健康指数偏低,白山市的系统结构、效益健康指数偏低。(3)西部地区的系统综合健康状况均为Ⅳ级亚健康水平。其中,四平市、松原市的系统功能健康指数偏低,白城市的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洁芝  刘友兆  郑华伟  
[目的]文章通过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行合理划分,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出发确定15个指标诊断安徽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状况,以加强安徽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分析的准确性,为促进区域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构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2006—2016年安徽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行诊断研究。[结果] 2006—2016年安徽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在不断改善,经历"差—一般—良好"的等级演变过程,但2016年呈现出的"良好"等级状态并不稳定;历年来制约安徽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障碍因子主要是城市污水处理率、就业率、人均GDP、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单位耕地农药负荷、单位耕地化肥负荷和人均水资源量,目前最主要的是教育投资强度不足,应进一步加强教育方面投入。[结论]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可以在对各指标综合质量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反映其稳定程度,障碍度模型进一步对主要障碍因子障碍度进行诊断,能够揭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存在的具体问题,对其评价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郭杰  吴斌  
研究目的:根据联合国OECD和UNEP提出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和土地利用系统特点,构建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并以兰州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方法:PSR概念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可分为病态、不健康、临界状态、亚健康、健康5个等级;(2)1996—2005年,兰州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呈逐步改善态势;(3)2005年兰州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综合指数为0.4574,仍处于临界状态。研究结论:基于PSR模型评价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可以减少主观性影响,客观评价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文娟  蒲春玲  陈前利  蒋玲  苏丽丽  穆飞翔  刘祥鑫  
[目的]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关系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研究乌鲁木齐市的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状况,有助于实现区域内资源、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基于低碳视角构建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集对模型对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1)20052014年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经历了"不健康→临界状态→亚健康"的过程。(2)系统结构和系统功能经历了"不健康"到"亚健康"过程;系统效益经历了"病态"到"初级健康"的历程。[结论]为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玉琼  
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构建或加入健康的企业生态系统。企业生态系统的健康主要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复原能力、协同能力、信息共享能力和创新能力来衡量。论文通过分析影响企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因素,从功能、平衡、价值增值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探讨了企业生态系统健康的诊断方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为民  唐华俊  陈佑启  张凤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类行为对生态系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作为一个以土地利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的土地利用系统 ,它既具有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又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 ,集中体现了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 ,因此 ,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 ,必须关注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状态。本文在对土地利用系统的分析基础上 ,提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概念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的本质、目的 ,并初步建立了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框架体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悦  宋戈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是实现城市人地系统有序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以哈尔滨为例,在界定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二次综合函数评价哈尔滨2001-2010年的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引入协调度函数,分析内部子系统的均衡程度。结果表明,2001-2010年哈尔滨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健康等级由"不健康"向"亚健康"演变;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低下是导致哈尔滨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哈尔滨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与PSR系统协调度呈正相关,说明PSR各子系统间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永芳  安乾  朱连奇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利用冲突越来越多,分析不同农区土地利用冲突的形式,评估土地利用冲突的强度,对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从引起鄢陵县耕地利用变化的32个因子中,提取了6个主要压力因子,根据鄢陵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和区域政策、制度及其社会响应状况,建立特色农区土地利用冲突强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用加权函数法进行冲突强度的评价。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冲突强度呈波动增加趋势;土地利用冲突的原因主要是:①经济发展及经济结构调整因素;②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③科技进步以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政府可通过市场手段、规划制度等进行调控,提高区域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引导土地利用方式的规范转化,以减缓或化解土地利用冲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洁芝  郑华伟  刘友兆  
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方面出发构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权TOPSIS模型对江苏省近年来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行诊断分析可以优化区域土地的合理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依据。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6年江苏省土地利用综合功能经历了一般—良好的发展阶段,综合功能在不断优化;经济功能经历了较差—一般—良好—优秀—良好的发展阶段,虽然有所波动,但其依旧呈增长态势;社会功能经历了较差—一般—良好—优秀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持续稳步提高趋势;生态功能经历了一般—良好—一般的发展趋势,整体呈下降趋势。另外土地利用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子目标的障碍度在逐年下降,对目前江苏省土地利用有效性起制约作用的主要是生态功能,应减少废水排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等污染造成的生态破坏,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同时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融合,促进土地利用过程中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的协调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永芳  朱连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土地利用冲突发生的频率、涉及的层面、冲突的内容以及冲突所引发的后果都越来越多,诱发土地利用冲突的因素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开展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科学评价区域土地利用冲突的强度,进一步揭示土地利用冲突的外在表现形态及其产生冲突的内在机理,是解决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种种不和谐问题的关键所在。论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归纳和梳理,完善了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的主要内容,构建土地利用冲突强度的诊断模型和方法,并提出未来土地利用冲突的重点研究领域。其目的是提高土地要素的空间配置效率,缓解土地资源压力,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空间结构向良性方向演进,实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苏浩  吴次芳  李雪银  
研究目的:探索建立耕地系统健康诊断理论方法体系,为准确判别区域耕地系统健康状态和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调查法和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1)耕地系统健康是指当构成耕地系统内部因子或系统外部的水平方向因子和垂直方向因子受到干扰时,系统能够维持稳定的生产能力、维持能力和恢复能力。(2)耕地系统健康与突变理论的运行机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突变理论为构建耕地系统健康诊断框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当构成耕地系统各因子受到干扰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时,耕地系统将有序运行,则耕地系统处于健康状态。反之,系统的各因子发生突变超出阈值范围,系统处于无序状态,则耕地系统处于非健康状态。(3)基于“要素特征—作用机理—阈值测算—系统诊断—调控策略”的耕地系统健康诊断理论框架体系,是测算区域耕地系统健康水平和诊断健康状态的基本逻辑。研究结论:耕地系统健康问题是因耕地系统构成因子的突变引发,突变理论能够有效解释耕地系统变化机理和健康状态,本文构建的耕地系统健康诊断理论框架体系,完善和丰富了耕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理论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志军  田英洁  刘子潇  张晓洁  张杨  
在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消耗—状态—调控—反馈"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并为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的客观评价提供一个科学、全面、易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消耗—状态—调控—反馈"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6个城市进行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分结果最高,与广州市同处于亚健康状态;重庆最低,与天津同处于不健康状态;上海和深圳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处于临界值。"消耗—状态—调控—反馈"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可以客观、合理地评价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志军  田英洁  刘子潇  张晓洁  张杨  
在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消耗—状态—调控—反馈"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并为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的客观评价提供一个科学、全面、易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消耗—状态—调控—反馈"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6个城市进行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分结果最高,与广州市同处于亚健康状态;重庆最低,与天津同处于不健康状态;上海和深圳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处于临界值。"消耗—状态—调控—反馈"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可以客观、合理地评价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