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62)
2023(11142)
2022(9422)
2021(8644)
2020(7127)
2019(16291)
2018(16118)
2017(31083)
2016(16270)
2015(18125)
2014(17851)
2013(17271)
2012(16116)
2011(14426)
2010(14073)
2009(12489)
2008(11757)
2007(10018)
2006(8669)
2005(7644)
作者
(44285)
(37023)
(36816)
(34728)
(23366)
(17591)
(16845)
(14511)
(14269)
(13066)
(12521)
(12484)
(11576)
(11404)
(11385)
(11103)
(11066)
(10867)
(10625)
(10478)
(9109)
(8970)
(8791)
(8562)
(8327)
(8314)
(8057)
(8045)
(7346)
(7282)
学科
(73420)
经济(73356)
管理(46725)
(45631)
(36139)
企业(36139)
方法(30283)
数学(26756)
数学方法(26410)
中国(21349)
地方(20515)
(19941)
业经(17349)
(16919)
农业(13872)
(12320)
贸易(12310)
(11888)
(11880)
技术(11767)
环境(11638)
地方经济(11361)
(11345)
(11240)
银行(11228)
(11211)
金融(11210)
(11123)
财务(11072)
财务管理(11046)
机构
学院(222260)
大学(220113)
(93236)
经济(91512)
管理(90425)
理学(77750)
理学院(76955)
管理学(75731)
管理学院(75298)
研究(72950)
中国(55548)
(45859)
科学(43211)
(41843)
中心(35449)
(34679)
(34193)
财经(33466)
(32599)
业大(31481)
研究所(31428)
(30511)
(29550)
师范(29253)
北京(28391)
经济学(28315)
(26840)
(26631)
农业(26391)
经济学院(25569)
基金
项目(154626)
科学(123503)
研究(115439)
基金(112804)
(97400)
国家(96570)
科学基金(84661)
社会(74701)
社会科(70983)
社会科学(70970)
(61267)
基金项目(60012)
自然(53655)
教育(52581)
自然科(52460)
自然科学(52447)
自然科学基金(51500)
(50984)
编号(47452)
资助(45075)
(38291)
成果(37311)
重点(34516)
(33900)
(32918)
课题(31498)
国家社会(31332)
创新(30762)
发展(30662)
(30138)
期刊
(101082)
经济(101082)
研究(62765)
中国(43619)
管理(33393)
(32387)
(31449)
学报(30906)
科学(29522)
大学(24072)
教育(23447)
学学(22491)
农业(21947)
技术(21641)
(20993)
金融(20993)
业经(18567)
经济研究(16236)
财经(16028)
图书(14217)
(13778)
问题(13335)
(11553)
理论(11497)
技术经济(10962)
情报(10616)
实践(10552)
(10552)
商业(10449)
科技(10101)
共检索到329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艳丽  王雁  李正红  马宏  
对NCBI(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中牡丹的ESTs(expressed sequence tags)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2 204条序列中,仅324条分布有SSRs(simple sequence repeats),占全部ESTs序列的14.70%;SSR的出现频率为15.20%,共计335个,其中,二核苷酸重复比例84.18%,三核苷酸重复比例为15.22%,四和六核苷酸重复比例为0.30%。在此基础上,利用软件(serafer 1.3)设计了51对备选SSR引物,以6个滇牡丹不同花色类群DNA为模板对引物进行筛选,其中,10对引物有扩增产物;用这些引物进一步在10个类群...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小改  王娟  郭大龙  刘改秀  马慧丽  王小燕  
首先对NCBI数据库下载获得的2 204条牡丹EST序列进行比对,去冗余后得到1 658条牡丹EST序列,然后利用MISA软件对这些序列进行筛查,结果在其中901条EST序列中发掘出1 111个SSR,出现频率为67.00%,平均每1 004 bp出现1个SSR。在牡丹EST–SSR中,单核苷酸重复是最主要的重复类型(89.38%),其次是二核苷酸重复(6.67%)和三核苷酸重复(3.78%),四核苷酸重复和六核苷酸重复分布极少,没有五核苷酸重复。A/T是优势重复基元,占微卫星总数的87.76%。牡丹EST–SSR基元类型的重复次数主要集中在6~30次,其基元长度主要集中在26~31 b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旻桓  姚奕平  黄宇  金晓玲  叶烨  邢文  雍玉冰  张雨朦  黄承前  
【目的】揭示江南牡丹可能的起源,为江南牡丹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明晰和种质创新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筛选的 14 对 SSR 引物对 47 份资源 376 份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14 对引物共检测平均等位基因的变化区间为 1.500 ~ 2.786,总体的平均等位基因为 1.797,观测杂合度(H_o)变化区间为 0.371 ~ 0.786,期望杂合度(H_e)的变化区间为 0.250 ~ 0.510,平均值分别为 0.320 和 0.560,观测杂合度(H_o)的平均值大于期望杂合度(H_e)。固定指数(F)的变化区间为 -1.000 ~ 0.011,平均值为 -0.805。等位基因丰富度(A_r)的最大值为 2.79(‘香丹’),最小值为 1.5,平均值为 1.769,基本上为江南牡丹的传统品种。江南牡丹品种中来源于湖南牡丹的品种相对其他来源的品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江南牡丹大部分传统品种与卵叶牡丹显示了较近的关缘关系,其中‘四旋’‘玫红’‘轻罗’‘川红’有很近的遗传距离,整体来讲是一个较为独立的群体。‘凤丹’‘香丹’与杨山牡丹和紫斑牡丹显示了较近的亲缘关系。‘雪源红’和‘香玉’与大部分中原牡丹聚为一类,推测为早年引种至江南地区的中原牡丹品种。【结论】肉质花盘亚组可能没有参与江南栽培牡丹的起源,江南牡丹大部分传统品种有杨山牡丹、卵叶牡丹、紫斑牡丹、矮牡丹和四川牡丹的基因,这些种共同形成了江南牡丹品种群。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静  成仿云  庞利铮  钟原  蔡长福  
利用筛选出的11对多态性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对99份紫斑牡丹材料进行多态性扫描,在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的基础上,采用TASSEL2.1软件的一般线性模型(GLM)进行标记与32个观赏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1个多态性SSR标记共检测到94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等位变异8.5个;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146~0.850,平均值为0.593;遗传多样性变幅为0.152~0.862,平均为0.630。群体结构分析将供试材料划分为3个亚群;通过关联分析,发现5个标记位点与6个性状显著关联(P<0.01),各标记位点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30.4%~55.8%,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泽春  薛润光  和桂青  李兆光  王泽清  和寿莲  
【目的】对不同采种区的滇牡丹种子种苗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筛选出优良种质用于滇牡丹种苗生产。【方法】本研究探究了主成分分析法在评价种苗质量中的作用,并建立了滇牡丹种苗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了聚类分析对不同采种区种苗质量作出了综合评价。【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13个性状可综合为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88.95%。通过主成分的综合评价模型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评价结果,综合评价模型中的猴子山、老君山种苗质量较好,在聚类分析中被聚在第Ⅲ类;G214国道、虎跳峡种苗质量次之,被聚在第Ⅳ类;丽鸣线种源归为第V类;拉井乡、冲古村、城东、达茨坝、滑雪场居群的种苗质量较差,被聚为第I类;通甸乡、羊拉乡居群的种苗最差,被聚为第Ⅱ类。【结论】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评价种苗质量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侯小改  王娟  贾甜  张钰乾  侯娟  李嘉珏  
以牡丹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SCoT-PCR)的五因素(Taq酶用量、Mg2+浓度、模板DNA用量、dNTPs浓度和引物浓度)进行优化试验,建立了优化的牡丹SCoT-PCR反应体系:Mg2+2.50 mmol/L、dNTPs 0.25 mmol/L、引物0.60μmol/L、Taq DNA聚合酶0.50 U、模板DNA 1.00 ng/μL,1×PCR-Buffer,总体积20.00μL。比较各因素对扩增反应的结果,其中以Mg2+浓度的影响最大,DNA模板用量的影响最小。运用牡丹17个品种验证了该体系稳定可靠,并从36个S...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嘉珏  
中国牡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人工选择过程中,形成了3个较大的品种群和12个较小的品种群.这些品种群大多为多元起源.与栽培牡丹起源有关的野生原种有矮牡丹(稷山牡丹)、紫斑牡丹、杨山牡丹等.该文总结了野生原种与各品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清明  马文朝  马帅鹏  赵俊生  白丽军  陈洁珍  蔡长河  向旭  欧良喜  
【目的】明确荔枝EST序列中SSR的总体特点,开发荔枝EST-SSR引物,为利用EST-SSR分子标记进行荔枝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连锁图谱构建及亲缘关系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SSRIT软件,按照设定标准从自行构建的一个荔枝果皮发育关键期的cDNA文库中的1 331条Unigene(惟一序列)中搜索SSR位点。利用软件Primer primer5.0设计EST-SSR引物。选用16份表型差异较大的荔枝种质资源检测引物的有效性及多态性,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进行片段分离。【结果】荔枝的1 331条EST序列中共搜索出220个SSR位点,分布于189条EST中,出现频率是16.53%。这...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平芳  普甜  余潇  代嫚婷  杜春  王娟  栗宏林  
【目的】探索沙藏层积对滇牡丹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滇牡丹种苗繁殖和栽培奠定基础。【方法】以人工栽培的滇牡丹种子为试验材料,采取室温沙藏层积至上胚轴露出时,每隔15 d取60粒,对滇牡丹种子在沙藏层积过程中的萌发指标进行测定,根据层积过程中种子外部形态特征的变化,将种子划分为6个不同萌发阶段(S1~S6),并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沙藏层积前(S0)和不同萌发阶段种子结构及种胚的变化特征,分析胚乳中贮藏物质(蛋白质、淀粉、油脂)的组织化学染色情况,同时测定各萌发阶段胚乳和种胚中营养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酶(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室温沙藏层积过程中,滇牡丹种子的瞬时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呈现增大趋势,瞬时发芽率在沙藏90 d时增加到85.00%,活力指数增加到20.82。在S0阶段,种胚较小;S1阶段(层积30 d),种子吸水膨胀;S2阶段,胚根突破种皮,少量种子开始萌发;S3阶段,下胚轴明显伸长和增粗;S4阶段,子叶进一步增大,胚根明显伸长和增粗;S5阶段,随着胚根的不断伸长,子叶继续变大;S6阶段,能够观察到少许种子的上胚轴明显伸长。从S2到S6阶段,滇牡丹种子的横纵径、厚度、质量、去皮质量均未显著增加,但种子纵径、胚乳长、胚乳宽、胚长、胚宽分别从S1阶段的(12.19±1.71),(10.75±1.83),(9.22±1.59),(3.20±0.69),(1.56±0.43) mm到S6阶段显著增加至(14.07±0.42),(13.46±0.28),(11.14±1.57),(70.53±14.43),(8.85±0.31) mm,胚率从S1阶段的(30.21±4.31)%显著增大到(525.02±116.10)%。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和种胚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胚乳中贮藏物质含量最多的是油体和蛋白质,淀粉含量较少。胚乳和种胚中POD活性总体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S3和S1阶段达到最高值23.20和58.07 U/g,胚乳和种胚中SOD活性总体呈增加趋势,均在S5阶段达到最高值320.42和2 604.39 U/g。【结论】沙藏层积50~70 d的滇牡丹种子发芽率较高,酶活性较强,有助于种子的进一步萌发,取此时段的种子播种,辅以适宜的栽培管理措施,能有效提高种子的出苗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玉来  
本文以洛阳牡丹开发为例 ,结合我国加入 WTO的新形势 ,揭示了特色产品的内涵和开发农村特色产品的意义 ,提出了“以开发和经营特色产品的应对‘入世’之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包文风  王吉明  尚建立  马双武  
为了给西瓜遗传基础研究提供新的共显性分子标记,对公共数据中的8 619条西瓜EST序列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得202个EST-SSR,分布在191条EST序列中,出现频率为2.31%,分布密度为1/19.1 kb。其优势重复基序为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68.8%),在二核苷酸基序中以AG/TG类型为最多(46%);在三核苷酸基序中,以AAG类型为最多(43%)。基序重复次数以4次(17.8%)、7次(15.3%)和11次(14.9%)为最多。长度主要分布在20~30 bp(76%)。利用上述EST-SSR序列设计获得24对引物在西瓜白化致死近等基因系中进行验证,结果获得了16对有效的扩增引物,占总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平  刘玉英  成仿云  刘改秀  李敏  
调查了196个中原牡丹品种的形态与观赏性状,针对园林绿化、盆花与切花生产3种专用目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通过与标准品种关联度分析,进行品种评价与筛选。结果表明:针对园林绿化,适宜选择与标准品种关联度≥0.7的品种;而对盆花与切花栽培而言,与标准品种关联度≥0.8的品种较为适合。据此筛选出45个品种(约占总数的1/4)推荐在生产中应用,包括42个绿化品种、20个盆栽品种、12个切花品种。推荐品种中有7个可同时满足绿化、盆栽和切花生产的要求,应在生产中优先推广;有15个品种在适合绿化应用的同时,也可用于盆花或切花栽培;有3个与20个品种分别适合盆栽与绿化的单一应用目标。其余151个品种(约占总品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奎  王雁  郑宝强  朱向涛  吴红芝  史倩倩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野生滇牡丹40个群体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其花粉有较明显的多样性。不同群体的花粉赤道面观多为长球形,少数为超长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萌发器官具三拟孔沟,外壁纹饰形态多样,可分为小穴状、穴状、网状、粗网状、皱波-网状、皱波状等。按照数量分类学性状对40个群体进行了亲缘关系的聚类分析,结合表型性状特征分析认为花粉形态与植株不同群体及花色等密切相关。最后讨论了花粉形态在牡丹分类和系统演化方面的参考价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树发  蔡艳飞  张秀新  薛璟棋  熊灿坤  瞿素萍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