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31)
2023(12680)
2022(10793)
2021(9801)
2020(8085)
2019(18477)
2018(18154)
2017(34826)
2016(18246)
2015(20263)
2014(20186)
2013(19848)
2012(18424)
2011(16748)
2010(16641)
2009(15116)
2008(14171)
2007(12270)
2006(10857)
2005(9736)
作者
(50882)
(42803)
(42495)
(40328)
(27120)
(20422)
(19319)
(16761)
(16363)
(15025)
(14640)
(14319)
(13572)
(13333)
(13187)
(12957)
(12687)
(12242)
(12206)
(12130)
(10761)
(10334)
(10275)
(9989)
(9755)
(9594)
(9202)
(9112)
(8658)
(8310)
学科
(100864)
经济(100785)
管理(50027)
(47726)
(37623)
企业(37623)
方法(37059)
数学(33098)
数学方法(32698)
地方(26711)
中国(25433)
(22531)
业经(20144)
(17673)
地方经济(16193)
(16095)
农业(15741)
环境(14112)
(14073)
贸易(14063)
(13728)
(13498)
(13335)
金融(13334)
(13138)
(12871)
银行(12859)
(12532)
技术(12498)
(12454)
机构
学院(259091)
大学(256722)
(119677)
经济(117537)
管理(101589)
研究(90567)
理学(87224)
理学院(86307)
管理学(84945)
管理学院(84459)
中国(68405)
(53670)
科学(52206)
(51016)
(44066)
中心(41665)
财经(40697)
研究所(39823)
(38473)
(38137)
经济学(37535)
(36965)
业大(35162)
(33953)
北京(33827)
师范(33640)
经济学院(33475)
(33015)
(30369)
财经大学(30128)
基金
项目(174133)
科学(138895)
研究(129424)
基金(126673)
(109080)
国家(108181)
科学基金(94233)
社会(85263)
社会科(81061)
社会科学(81042)
(68821)
基金项目(66802)
教育(59043)
自然(58635)
自然科(57284)
自然科学(57272)
(57112)
自然科学基金(56210)
资助(51550)
编号(51432)
(43205)
成果(40154)
重点(39382)
(38819)
(36545)
课题(35835)
国家社会(35777)
发展(34934)
(34355)
创新(34221)
期刊
(137310)
经济(137310)
研究(79502)
中国(51223)
管理(39208)
(38591)
(35038)
科学(34126)
学报(33938)
大学(27226)
技术(26343)
学学(25822)
教育(25343)
(24647)
金融(24647)
农业(24394)
经济研究(22904)
业经(21803)
财经(20587)
(17878)
问题(17567)
技术经济(15212)
统计(13972)
(12795)
(12743)
世界(12691)
(12595)
商业(12565)
资源(11913)
理论(11612)
共检索到392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栾金昶  翁继林  迟国泰  
文章以副省级城市为例对构建的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实例分析。文章的创新与特色一是运用熵AHP确定指标权重,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客观合理性。二是构建了包括经济总体发展、科技教育、人民生活水平、资源与环境、城乡差异的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解决了现有指标体系缺乏层次性和全面性的问题。三是使用指标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和权重比较相结合的方法筛选指标,避免了反映信息的重复,提高了评价的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岳立  郑周胜  
文章建立循环经济指标评价模型考察2005年我国的31个省市循环经济工作成效,运用熵理论赋予循环经济指标熵权,对31个地区进行比较和排序,从而为正确引导和评估循环经济工作成效及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相辉  牛胜强  
文章以甘肃省为研究对象,采用DPSIR框架选取21个指标,运用F-AHP方法和障碍度诊断对2005—2013年间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障碍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甘肃省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相辉  牛胜强  
文章以甘肃省为研究对象,采用DPSIR框架选取21个指标,运用F-AHP方法和障碍度诊断对2005—2013年间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障碍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甘肃省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飞虎  伍琴  
通过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从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科技教育、人民生活水平、城乡差异以及资源环境5个方面对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其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综合状况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湖北、山西、河南、安徽、湖南和江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萌  沈哲  郑文  
用频率统计分析和专家调查等方法筛选循环经济发展经济、环境、社会、资源四个子系统的具体指标,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的可靠性分析提高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并利用相对熵集结模型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对"京津冀"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得出影响"京津冀"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污水处理能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资源回收率、能源综合利用率、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岳立  高新才  张钦智  
通过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定性描述,构建了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熵值法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通过搜集2008年甘肃省及全国的相关各指标的数据,分别计算出了全国及甘肃省、东中西部的资源系统指数、环境系统指数、经济社会系统指数及循环经济发展指数。结果显示:虽然甘肃省循环经济有所发展,但水平依旧比较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为鲲  蔡国梁  涂文桃  
本文首先介绍因子分析的思想、数学模型;其次给出因子分析法的详细步骤;然后说明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的特点;最后按照因子分析法的步骤,对2002年江苏省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推动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几点政策措施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琳  吕萍  贾峤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兴起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结合熵值法与线性加权法,本文从创新驱动、集约高效、协调普惠、绿色生态、开放共享5个方面构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2008-2020年间辽宁省农业经济集约高效水平和协调普惠水平增长最为显著,但发展水平较低;创新驱动水平和绿色生态水平保持缓慢正向增长,加上其较大的权重占比,成为近年来维持辽宁省农业经济高质、高效发展的关键因素;开放共享水平对辽宁省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最大,但近两年得分断崖式下降。总之,辽宁省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延续回稳向好势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单志广  徐清源  马潮江  唐斯斯  王威  
伴随国内外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如何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质量效益成为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普遍关注的问题。基于目前的理论研究进展和实际情况,设计数字经济指标体系是现阶段可行性较高的评估手段。在三元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可建立数字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从信息网络空间、实体物理空间、人类社会空间3个空间维度设计三级指标,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数字生产力、融合转型、国际化、政务服务、社会服务、人力资本和社会治理等领域选取具体考察点。下一步,研究将继续优化评价方法论、收集数据开展分析试测、推动标准体系建设,从而以评促建,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献士  李相佑  王殿茹  
低碳经济是一种符合建设生态文明和节约资源要求的经济类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构建基于DPSIR框架模型的河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河北省2005—2010年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响应因子指数大幅增加,说明河北省在发展低碳经济措施方面较有成效。但是,影响因子和压力因子的增长表明了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依然存在,生态负荷在增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立江  鲁光迪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是推动区域间碳交易及碳补偿的基础。依据低碳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节能减排、碳吸收与存储以及经济效益4个维度,遵循系统性、可操作性、目标性原则,建立了反映低碳经济发展优劣的多层次递阶指标体系,在非合意产出DEA的基础上,建立了低碳经济发展的非合意产出DEA综合评价模型。从应用分析的结果来看,所建指标体系与模型对于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婷  
[目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缓解西北地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刺激农业经济的增长,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文章通过构建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关联度并分析比较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对变化程度用来分析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结果]关联系数结果表明影响陕西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农药施用量、农业柴油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影响甘肃省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复种指数、秸秆利用率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影响青海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人均粮食产量、节水灌溉面积以及秸秆利用率;影响宁夏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节水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以及秸秆利用率;影响新疆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药施用量、复种指数、有效灌溉面积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关联度大小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从大到小依次为宁夏(0. 743)、甘肃(0. 716)、青海(0. 674)、新疆(0. 619)、陕西(0. 585),针对青海、新疆和陕西地区应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整体水平。[结论]在西北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重点加强资源减量化和再利用方面的建设,以及平衡区域间的协调合作发展,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段树国  龚新蜀  
新疆作为我国西部的资源大省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形成科学的资源开发利用体系的重要内容,对新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科学评判新疆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是规范和引导新疆循环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也对国家西部地区和其他类似地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此,基于"3R"等多项原则,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对2002—2010年新疆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指出新疆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靳柯  王干湘  尹劲峰  
本文叙述了云南会展经济的发展状况,定量测算了会展经济对云南GDP的贡献,分析了云南发展会展经济的优劣势,最后提出了云南发展会展经济的政策构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