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39)
2023(17927)
2022(15564)
2021(14334)
2020(12027)
2019(27471)
2018(27304)
2017(52207)
2016(28056)
2015(31464)
2014(31494)
2013(31102)
2012(28837)
2011(26155)
2010(26171)
2009(23948)
2008(23180)
2007(20244)
2006(17899)
2005(15833)
作者
(81469)
(67840)
(67201)
(64129)
(43258)
(32586)
(30661)
(26710)
(25914)
(24122)
(23041)
(22988)
(21498)
(21453)
(20975)
(20744)
(20105)
(19901)
(19329)
(19314)
(16935)
(16755)
(16391)
(15672)
(15356)
(15090)
(14941)
(14874)
(13821)
(13307)
学科
(131458)
经济(131331)
管理(78662)
(74295)
(60302)
企业(60302)
方法(52799)
数学(45874)
数学方法(45235)
中国(33999)
(32647)
地方(32199)
业经(28197)
(27168)
(26538)
农业(22452)
(20650)
(20020)
贸易(20006)
理论(19323)
环境(19294)
(19271)
(18716)
技术(18135)
(17919)
金融(17917)
地方经济(17836)
(17817)
银行(17774)
(17064)
机构
大学(398835)
学院(398465)
(165291)
经济(161754)
管理(156482)
研究(138409)
理学(134863)
理学院(133352)
管理学(130869)
管理学院(130164)
中国(102830)
(85603)
科学(85318)
(73277)
(69528)
(64591)
研究所(63178)
中心(62639)
业大(59144)
(59103)
财经(58319)
北京(54340)
(53863)
师范(53361)
(52968)
(50552)
农业(50120)
经济学(49556)
(47817)
经济学院(44284)
基金
项目(271114)
科学(212943)
研究(198558)
基金(195021)
(169674)
国家(168246)
科学基金(144679)
社会(125043)
社会科(118488)
社会科学(118455)
(107546)
基金项目(103525)
自然(93663)
教育(91508)
自然科(91460)
自然科学(91437)
自然科学基金(89728)
(89500)
编号(81040)
资助(80744)
成果(64934)
(61053)
重点(60905)
(59462)
课题(56421)
(55815)
创新(52113)
科研(51485)
国家社会(51036)
教育部(50991)
期刊
(187879)
经济(187879)
研究(120391)
中国(79179)
学报(61549)
管理(59035)
(58622)
科学(57329)
(54897)
大学(47253)
教育(45595)
学学(44402)
农业(40838)
技术(38037)
(34471)
金融(34471)
业经(30460)
经济研究(30045)
财经(28377)
(24367)
问题(23864)
技术经济(21041)
(20911)
图书(20778)
统计(19151)
科技(18903)
理论(18723)
资源(18449)
商业(17901)
现代(17758)
共检索到597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飞虎  伍琴  
通过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从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科技教育、人民生活水平、城乡差异以及资源环境5个方面对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其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综合状况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湖北、山西、河南、安徽、湖南和江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段树国  龚新蜀  
新疆作为我国西部的资源大省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形成科学的资源开发利用体系的重要内容,对新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科学评判新疆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是规范和引导新疆循环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也对国家西部地区和其他类似地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此,基于"3R"等多项原则,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对2002—2010年新疆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指出新疆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栾金昶  翁继林  迟国泰  
文章以副省级城市为例对构建的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实例分析。文章的创新与特色一是运用熵AHP确定指标权重,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客观合理性。二是构建了包括经济总体发展、科技教育、人民生活水平、资源与环境、城乡差异的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解决了现有指标体系缺乏层次性和全面性的问题。三是使用指标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和权重比较相结合的方法筛选指标,避免了反映信息的重复,提高了评价的效率。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浩昌  李廉水  刘军  
本文运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模型,对2003—2011年中国制造业总体,以及2006—2011年制造业分行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的发展趋势,其中2003—2006年上升较缓慢,2006—2011年上升较快;分行业比较分析表明,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不仅机械电子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部分轻纺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这为各地区根据自身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实施合理的低碳发展策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多数资源加工工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其背后原因在于资源加工工业碳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本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珺东  李波  
省域经济的发展情况一直是我国重点关注的经济问题,但是单一的评价方法很难有效地对省域经济这样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给出科学评价。本文首先运用层次分析、灰色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灰色综合评价"的组合评价方法,选取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2012年5个年度31个省(区、市)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三种方法的综合排名结果。其次,利用组合评价方法得到的各地区综合排名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得出我国省域经济发展呈现"东部平稳、中部发展、西部落后"格局的结论。最后,就促进我国省域经济发展提出决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程成  周葵  
文章通过构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HP—TOPSIS分析法和国家统计数据对2000—2014年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研究表明:(1)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四大子系统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大致相当,但资源子系统的作用程度略高于环境、经济与社会子系统;(2)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在2001—2002年有所下滑,之后逐年提高,发展趋势向好且波动较小;(3)在以扩大人均绿地面积、治理污水或固废等为主的环境子系统发展方面,到2012年有明显进步;(4)2014年经济子系统的得分相对较低。政府应通过对各类循环经济主体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或减少税收等方式,帮助和激励其发展并执行更高水平的循环经济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时奇   艾人和   刘帅  
基于2012—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对中部六省的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开展综合评价,并对二者进行耦合协调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中部六省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11年间增长了440%,而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在11年间增长了162%,中部六省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发展均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第二,通过耦合协调度分析揭示了中部六省的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两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及其协调发展水平,中部六省两系统耦合C值分别在0.8与0.9之上,表明两系统存在高强度的相互作用,而2022年中部六省两系统的耦合协调D值仅为0.5777,达到勉强协调阶段,但总体来看中部六省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有了显著改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淑兰  
文章在利用AHP分析法以及熵技术对中部六省旅游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认为河南省、湖北省为中部地区旅游发展的龙头,中部六省旅游发展各具特色,中部六省旅游合作的关键是构建合理的旅游空间结构系统。在进一步探讨中部六省旅游合作的空间基础后,根据中部六省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状况及旅游特色,提出中部地区旅游合作空间结构系统的构建应以7个旅游中心城市为一级发展极核,以八大跨区旅游圈为基本旅游延伸面,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长江旅游带等跨区域的旅游经济带,形成由点及面,层层推进的多极化、多层次、多方位的圈层结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秀梅  王海燕  宋亚辉  
提出"双创"的内涵及主体多样化、结构系统化和互联共享化几个典型特征,分析"双创"驱动经济发展的本质内涵,综述"双创"驱动经济发展的评价研究,并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问卷调研数据,得到实证研究结果,现阶段样本区域"双创"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效果理想;通过进一步分析讨论,提出要重点改善人才培养引进、强化天使投资支持、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等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余丽生  冯建  虞斌  
本文选取不同的指标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对浙江省2003-2008年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以研究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进度,为浙江省进一步发展低碳经济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文群  蔡秀玲  
从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出发,在把握个人包容性发展要义,保证测量指标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构建衡量个人包容性发展水平高低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各个指标进行客观赋权,并结合指数法建立熵权综合指数模型,对中国2001—2011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步入中等收入阶段后(2002年),中国居民的总体包容性发展水平日渐提升,个人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生活条件和全面能力均获得了巨大改善,但个人的文化生活水平和发展成果的共享度依旧徘徊不前。今后应当重视改善居民文化生活的短板,强调发展机会的均等和发展成果的共享,继续提升个人的包容性发展水平和层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萌  刘皓  史聆聆  孙启宏  陈忱  
为推动我国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发挥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从经济效益、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城市生态经济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城市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聚类分析将13个地级市划分为三种发展类型:率先发展区域、平稳发展区域和一般发展区域。最后,针对不同发展类型的城市,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萌  刘皓  史聆聆  孙启宏  陈忱  
为推动我国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发挥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从经济效益、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城市生态经济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城市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聚类分析将13个地级市划分为三种发展类型:率先发展区域、平稳发展区域和一般发展区域。最后,针对不同发展类型的城市,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颜洪平  陈平  
本文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物理学上的耦合协调模型,对中部六省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中部六省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程度差异较大,河南和湖北耦合协调程度较高,安徽、湖南和山西属于中级协调,江西耦合协调程度最低;安徽、河南和湖北属于同步发展型,湖南和江西属于金融集聚滞后型,山西属于经济发展滞后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