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29)
- 2023(15979)
- 2022(13602)
- 2021(12644)
- 2020(10658)
- 2019(24443)
- 2018(24029)
- 2017(46919)
- 2016(25097)
- 2015(28123)
- 2014(27604)
- 2013(27196)
- 2012(24589)
- 2011(21655)
- 2010(21293)
- 2009(19523)
- 2008(19071)
- 2007(16429)
- 2006(14112)
- 2005(12199)
- 学科
- 济(105299)
- 经济(105183)
- 业(97749)
- 企(88454)
- 企业(88454)
- 管理(86664)
- 方法(51005)
- 数学(41537)
- 数学方法(40989)
- 业经(32863)
- 农(32073)
- 财(32071)
- 务(24117)
- 财务(24046)
- 财务管理(24015)
- 中国(23955)
- 企业财务(22779)
- 农业(22708)
- 技术(21041)
- 理论(19672)
- 和(18832)
- 制(18591)
- 地方(18413)
- 学(17812)
- 划(17633)
- 贸(17368)
- 贸易(17362)
- 易(16862)
- 策(16550)
- 环境(15536)
- 机构
- 学院(354575)
- 大学(349770)
- 管理(150097)
- 济(143142)
- 经济(140326)
- 理学(130892)
- 理学院(129635)
- 管理学(127525)
- 管理学院(126890)
- 研究(106796)
- 中国(81070)
- 京(72583)
- 科学(65720)
- 财(64951)
- 农(55839)
- 财经(53125)
- 业大(52592)
- 所(51197)
- 江(50425)
- 中心(49352)
- 经(48509)
- 研究所(46702)
- 北京(44765)
- 农业(43745)
- 范(43092)
- 师范(42703)
- 经济学(42330)
- 州(40777)
- 商学(40257)
- 商学院(39874)
- 基金
- 项目(247210)
- 科学(196837)
- 研究(182562)
- 基金(181180)
- 家(156145)
- 国家(154773)
- 科学基金(136255)
- 社会(116128)
- 社会科(110187)
- 社会科学(110158)
- 省(97340)
- 基金项目(96779)
- 自然(89075)
- 自然科(87104)
- 自然科学(87085)
- 自然科学基金(85528)
- 教育(83579)
- 划(80346)
- 编号(74722)
- 资助(73765)
- 成果(57789)
- 部(54330)
- 重点(54201)
- 创(53806)
- 发(52242)
- 课题(49733)
- 创新(49599)
- 国家社会(47747)
- 科研(47222)
- 教育部(47157)
- 期刊
- 济(153016)
- 经济(153016)
- 研究(98256)
- 中国(59055)
- 管理(58013)
- 财(52426)
- 农(50969)
- 学报(50393)
- 科学(48747)
- 大学(39635)
- 学学(37682)
- 农业(35892)
- 教育(34820)
- 技术(34130)
- 业经(28176)
- 融(26183)
- 金融(26183)
- 财经(25661)
- 经济研究(23583)
- 经(22005)
- 业(20324)
- 问题(20060)
- 技术经济(19468)
- 现代(17295)
- 科技(17161)
- 财会(16850)
- 商业(16694)
- 理论(16378)
- 版(15796)
- 图书(15611)
共检索到497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谷奇峰 吕廷杰
一、概念定义(一)基于耗散结构的企业能力框架。企业系统结构是指企业具有一定功能的企业能力活动、企业子项能力,及其两者相互之间关系的总称,其中两者相互之间关系是企业能力活动与企业子项能力之间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关系的总称。本研究将企业能力的构成自下向上分为两个层面。(1)基础层为企业能力活动层,主要是指企业内部价值链的五项基本能力活动(内部物流、生产经营、外部物流、市场销售和客户服务)和四
[期刊] 预测
[作者]
谷奇峰 吕廷杰 余人麟
本文定位于基于熵变模型实证研究互联网企业能力演进机理。构建了基于耗散结构的企业能力熵变模型。其次在实证案例研究中,选取纳斯达克(NASDAQ)市场上10家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为研究对象,将其财务报表数据应用于熵变模型,找到了互联网企业资源效能演进规律和生命周期发展历程演进规律。本研究为从微观角度研究企业所处的状态及有序化提供了定量分析的依据和工具。
关键词:
熵 企业能力 演进 资源效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邹志勇 武春友
企业能力与企业成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动态交织。对企业能力进行合理测度有利于对其进行适度调整,从而使企业能力的发展与企业成长的速度相一致,保证企业的健康成长。本文基于熵理论来分析企业熵的作用机理,归纳总结了企业熵、企业资源、企业能量的计量和评价方法,解析了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企业能力测度模型,以期丰富企业能力理论,并为企业提升自身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
熵理论 企业资源 企业能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渤 张涛 郝生宾
本文结合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发展及演进过程分析,揭示了其演进过程中基于构成要素积累的技术能力螺旋上升的演进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的梯阶平台螺旋演进模型。最后,以哈尔滨锅炉有限公司为例,验证了在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发展过程中,技术能力构成要素持续积累、技术能力构成要素支撑着技术能力阶梯平台的螺旋演进上升的过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秋爽 曾森 王杰峰 汪天凯
基于电力企业的特点,从生态环保、服务质量、技术竞争力、市场布局4方面建立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和复杂比例评价法(COPARS)建立综合评价模型,选取6家代表性电力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代表技术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授权专利增长率指标在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中权重最大;我国国家电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中等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电力企业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可参考本模型,实现有的放矢、提升管理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淑荣
企业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文章首先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区域评价进行了界定,然后运用熵值法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区域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性进行了评价,通过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地区分布特征,提出了企业创新区域差异化战略和创新辐射型的区域创新模式,以期为我国区域技术发展和经济进步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
熵值法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区域差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丽娟
企业要想实现持续成长,关键在于能否找到持续成长的根本原因并把握其内在规律。本文通过"斜坡球体定律"和"企业成长的力场"分析,描述了企业持续成长的动态平衡过程;用简单的物理知识,形象地阐述了企业持续成长与企业能力之间的关系,结论是:着重分析企业持续成长中的企业能力演化,理清企业持续成长和企业能力演化的关系,才能找到企业持续成长的根本原因和规律。
关键词:
持续成长 能力体系 动态平衡 能力演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莹
并购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应该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但并购的复杂性决定了这种投资方式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既有可能为企业创造巨大的价值,也有可能毁损企业价值甚至使企业面临灭顶之灾。并购能否创造价值受企业并购能力的影响,是企业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并购支付能力、并购资源识别能力、并购资源整合能力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创造价值的并购产生于并购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准确判断、对自身资源和能力的正确认识、对目标企业资源和能力的正确评估以及双方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增强的结果。毁损价值的企业并购产生于资源识取的不恰当和能力构建的不成功。企业是一个能力集合体,只有通过努力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尤其是并购能力,...
关键词:
并购 价值创造 资源 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价宝 刘洪
文章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归纳出四种主要学术观点,并作了简要评述。构建了基于组织学习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的逻辑框架,并对机理作了具体分析。结论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以组织学习为源泉,借助组织资源与组织背景的力量,在有效的内外部促进机制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充分发挥知识积累、知识应用以及知识集成等三大知识变量的关联效应而形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可星 蔡伟
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企业生存的环境正在从相对稳定的状态向日益复杂多变的状态进行转变。基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特别是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及涌现理论的基本原理,本文对企业组织能力系统涌现的现象及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笑楠 仲秋雁
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对软件外包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企业技术合作对象的不同,构建企业技术能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东软集团的数据模拟了技术合作模式下企业技术能力提升情景,并分析了企业间技术合作、企业与技术转移中心合作以及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三种技术合作形式都促进技术能力的提升,其中企业间技术合作的影响效果最明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丽平 许娜
企业持续成长是企业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企业代"分析,为中小企业持续成长提供了新范式。根据"企业代"思想,本文提出企业成长可分为代内成长和代际成长,以此为基础构建中小企业可持续成长机理。以中小企业可持续成长机理为研究对象,通过熵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利用企业成长力的熵值变化对中小企业能力进行评价,并分析得出能力策略代际转变的动因,确定能力策略代际转变的最佳时机,以此来推动中小企业持续成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石兰 田红云 郝斌
笔者在回顾能力营销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能力营销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能力营销是能力属性、营销双方特性、组织文化距离、双方关系质量以及客户价值和企业价值等变量的函数,但这些变量与能力营销之间的作用机理并不相同,各自的具体影响作用也存在差异性。这在理论上识别和揭示了能力营销的情境条件,为企业制定能力营销策略和有效开展能力营销活动提供指导。
关键词:
能力营销 营销方式 影响机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毕新华 张鹤达
IT能力是解释企业IT投资与绩效关系的中间变量。文章将IT能力划分为IT运营能力和IT动态能力两个层次,由于它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同,企业需要通过组织内、外部的共同学习来构建IT能力,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企业IT能力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企业IT能力作用机理的模型框架。
关键词:
IT投资 IT能力 组织学习 企业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