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54)
- 2023(13378)
- 2022(11340)
- 2021(10286)
- 2020(8386)
- 2019(19242)
- 2018(18902)
- 2017(36235)
- 2016(18990)
- 2015(21122)
- 2014(21120)
- 2013(20714)
- 2012(19298)
- 2011(17567)
- 2010(17537)
- 2009(16033)
- 2008(15224)
- 2007(13242)
- 2006(11769)
- 2005(10694)
- 学科
- 济(104778)
- 经济(104691)
- 管理(52673)
- 业(50102)
- 企(40237)
- 企业(40237)
- 方法(39046)
- 数学(34081)
- 数学方法(33664)
- 地方(26937)
- 中国(26454)
- 农(23266)
- 业经(21460)
- 财(18811)
- 学(17834)
- 地方经济(16284)
- 农业(16252)
- 贸(14606)
- 贸易(14596)
- 环境(14566)
- 制(14535)
- 融(14196)
- 金融(14195)
- 易(13992)
- 理论(13792)
- 和(13669)
- 银(13658)
- 银行(13646)
- 发(13531)
- 行(13218)
- 机构
- 学院(273927)
- 大学(272597)
- 济(125660)
- 经济(123364)
- 管理(106854)
- 研究(95498)
- 理学(91740)
- 理学院(90763)
- 管理学(89330)
- 管理学院(88812)
- 中国(72107)
- 京(57216)
- 科学(54973)
- 财(54617)
- 所(46469)
- 中心(43526)
- 财经(43508)
- 研究所(41981)
- 江(40273)
- 农(39836)
- 经济学(39703)
- 经(39514)
- 业大(36560)
- 范(36367)
- 北京(36081)
- 师范(36037)
- 经济学院(35382)
- 院(34771)
- 财经大学(32261)
- 州(32175)
- 基金
- 项目(182144)
- 科学(145346)
- 研究(135883)
- 基金(132627)
- 家(114124)
- 国家(113177)
- 科学基金(98499)
- 社会(89494)
- 社会科(85024)
- 社会科学(85004)
- 省(71552)
- 基金项目(69675)
- 教育(62063)
- 自然(61072)
- 自然科(59650)
- 自然科学(59638)
- 划(59498)
- 自然科学基金(58538)
- 编号(54040)
- 资助(54024)
- 发(44683)
- 成果(42702)
- 重点(41381)
- 部(40743)
- 创(38232)
- 课题(37766)
- 国家社会(37549)
- 发展(36171)
- 创新(35777)
- 展(35576)
- 期刊
- 济(144741)
- 经济(144741)
- 研究(85054)
- 中国(53825)
- 财(41540)
- 管理(41445)
- 农(36219)
- 科学(36198)
- 学报(36127)
- 大学(28990)
- 教育(28148)
- 学学(27414)
- 技术(27362)
- 融(25779)
- 金融(25779)
- 农业(25123)
- 经济研究(24034)
- 业经(22605)
- 财经(22328)
- 经(19410)
- 问题(18566)
- 技术经济(15874)
- 统计(14417)
- 贸(13557)
- 世界(13310)
- 商业(13201)
- 业(13125)
- 策(12971)
- 资源(12299)
- 理论(12297)
共检索到415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岳立 郑周胜
文章建立循环经济指标评价模型考察2005年我国的31个省市循环经济工作成效,运用熵理论赋予循环经济指标熵权,对31个地区进行比较和排序,从而为正确引导和评估循环经济工作成效及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
熵理论 循环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排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栾金昶 翁继林 迟国泰
文章以副省级城市为例对构建的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实例分析。文章的创新与特色一是运用熵AHP确定指标权重,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客观合理性。二是构建了包括经济总体发展、科技教育、人民生活水平、资源与环境、城乡差异的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解决了现有指标体系缺乏层次性和全面性的问题。三是使用指标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和权重比较相结合的方法筛选指标,避免了反映信息的重复,提高了评价的效率。
关键词:
经济发展 评价 熵权法 层次分析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萌 沈哲 郑文
用频率统计分析和专家调查等方法筛选循环经济发展经济、环境、社会、资源四个子系统的具体指标,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的可靠性分析提高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并利用相对熵集结模型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对"京津冀"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得出影响"京津冀"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污水处理能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资源回收率、能源综合利用率、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岳立 高新才 张钦智
通过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定性描述,构建了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熵值法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通过搜集2008年甘肃省及全国的相关各指标的数据,分别计算出了全国及甘肃省、东中西部的资源系统指数、环境系统指数、经济社会系统指数及循环经济发展指数。结果显示:虽然甘肃省循环经济有所发展,但水平依旧比较低。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熵值法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相辉 牛胜强
文章以甘肃省为研究对象,采用DPSIR框架选取21个指标,运用F-AHP方法和障碍度诊断对2005—2013年间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障碍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甘肃省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相辉 牛胜强
文章以甘肃省为研究对象,采用DPSIR框架选取21个指标,运用F-AHP方法和障碍度诊断对2005—2013年间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障碍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甘肃省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婷
[目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缓解西北地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刺激农业经济的增长,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文章通过构建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关联度并分析比较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对变化程度用来分析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结果]关联系数结果表明影响陕西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农药施用量、农业柴油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影响甘肃省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复种指数、秸秆利用率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影响青海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人均粮食产量、节水灌溉面积以及秸秆利用率;影响宁夏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节水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以及秸秆利用率;影响新疆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药施用量、复种指数、有效灌溉面积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关联度大小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从大到小依次为宁夏(0. 743)、甘肃(0. 716)、青海(0. 674)、新疆(0. 619)、陕西(0. 585),针对青海、新疆和陕西地区应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整体水平。[结论]在西北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重点加强资源减量化和再利用方面的建设,以及平衡区域间的协调合作发展,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段树国 龚新蜀
新疆作为我国西部的资源大省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形成科学的资源开发利用体系的重要内容,对新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科学评判新疆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是规范和引导新疆循环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也对国家西部地区和其他类似地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此,基于"3R"等多项原则,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对2002—2010年新疆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指出新疆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华 宋振湖
为了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首先要对发展状态进行评估。该文以循环经济理论为依据,探索建立表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并以山东省17市为例,进行主成分分析,评价山东省各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找出各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距,为推动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研究发现各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与区域总体发展水平并不一致,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忽视农业资源的节约利用导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为加快山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建议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节约资源投入;大力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合理规划和确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
农业 循环经济 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波 严立冬
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循环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考察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找出设计指标体系的逻辑思路,同时结合指标体系设计的系统性与层次性、动态性与稳定性、可测性与可比性、完备性与简明性、效率与效益性原则,构建出符合循环经济特定内涵和实质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资源减量投入指标;资源循环利用指标;生态环境质量指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潘永昕 李体康
本文从资源产出和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废物排放和环境治理四个方面构建循环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进而从产业链、科技智力支撑、资金供给、政策法规和发展氛围等方面分析了制约甘肃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甘肃省进一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施生旭 郑逸芳 吴飞美
循环经济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结合,逐渐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循环经济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通过社会效率、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目标指标构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区、市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与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中西各地区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可以将各地区发展水平分为四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杰 冯正强
根据循环经济发展的内涵、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株洲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选择了资源减量投入、污染减量排放、资源再循环再利用、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5大指标系统,并对其包含的15项指标赋以权重值和指标值,利用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出株洲市2001年-2005年循环经济发展情况,指出目前株洲市循环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减量化 再循环再利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单志广 徐清源 马潮江 唐斯斯 王威
伴随国内外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如何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质量效益成为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普遍关注的问题。基于目前的理论研究进展和实际情况,设计数字经济指标体系是现阶段可行性较高的评估手段。在三元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可建立数字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从信息网络空间、实体物理空间、人类社会空间3个空间维度设计三级指标,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数字生产力、融合转型、国际化、政务服务、社会服务、人力资本和社会治理等领域选取具体考察点。下一步,研究将继续优化评价方法论、收集数据开展分析试测、推动标准体系建设,从而以评促建,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评价体系 三元空间理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其芳 黄贤金 彭补拙 翟文侠 刘林旺
运用BPEIR概念模型及特尔菲法选择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1985至2003年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1985年以来,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依次历经缓慢提升、快速发展以及目前的稳定发展阶段,农业循环经济化趋势增强,综合评价指数分布在区间(1,1.5)内;并对2003年影响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发现资源减量投入成为主要限制因素。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安全对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限制作用依次为57%、19%、13%和11%。为提高现阶段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提出相关建议,比如减少物质投入,推广...
关键词:
农业 循环经济 综合评价 障碍度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