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21)
- 2023(20544)
- 2022(17588)
- 2021(16302)
- 2020(13896)
- 2019(31745)
- 2018(31397)
- 2017(60673)
- 2016(32979)
- 2015(37194)
- 2014(36340)
- 2013(35667)
- 2012(32561)
- 2011(29158)
- 2010(29370)
- 2009(27470)
- 2008(27146)
- 2007(24207)
- 2006(21330)
- 2005(18946)
- 学科
- 济(134327)
- 经济(134147)
- 业(113193)
- 管理(109826)
- 企(100474)
- 企业(100474)
- 方法(63389)
- 数学(52819)
- 数学方法(51987)
- 财(41406)
- 农(38642)
- 业经(37139)
- 中国(33733)
- 制(29235)
- 务(28536)
- 财务(28440)
- 财务管理(28388)
- 企业财务(26953)
- 农业(26511)
- 理论(25364)
- 学(25105)
- 技术(24886)
- 地方(24569)
- 和(22790)
- 贸(22370)
- 贸易(22356)
- 易(21673)
- 划(21380)
- 体(20878)
- 银(20746)
- 机构
- 学院(466058)
- 大学(463536)
- 管理(187799)
- 济(186231)
- 经济(182265)
- 理学(162052)
- 理学院(160354)
- 管理学(157360)
- 管理学院(156496)
- 研究(147226)
- 中国(113607)
- 京(98002)
- 财(90168)
- 科学(89967)
- 农(74578)
- 所(72568)
- 财经(71445)
- 江(69888)
- 业大(68323)
- 中心(67910)
- 研究所(65426)
- 经(64990)
- 北京(61623)
- 范(58269)
- 农业(58177)
- 师范(57709)
- 经济学(55979)
- 州(55887)
- 院(53888)
- 财经大学(52931)
- 基金
- 项目(312993)
- 科学(247766)
- 研究(229882)
- 基金(227590)
- 家(197134)
- 国家(195458)
- 科学基金(170184)
- 社会(145441)
- 社会科(137922)
- 社会科学(137883)
- 省(123413)
- 基金项目(119677)
- 自然(110844)
- 自然科(108356)
- 自然科学(108331)
- 教育(106846)
- 自然科学基金(106409)
- 划(102548)
- 资助(94555)
- 编号(93611)
- 成果(75265)
- 重点(69640)
- 部(68925)
- 创(67524)
- 发(65632)
- 课题(64504)
- 创新(62542)
- 国家社会(59705)
- 教育部(59679)
- 科研(59578)
- 期刊
- 济(205338)
- 经济(205338)
- 研究(134697)
- 中国(91005)
- 管理(73878)
- 财(73356)
- 学报(69625)
- 农(68068)
- 科学(65119)
- 大学(54366)
- 教育(52227)
- 学学(51331)
- 农业(46658)
- 技术(44505)
- 融(41406)
- 金融(41406)
- 财经(35470)
- 业经(35257)
- 经济研究(31997)
- 经(30387)
- 业(26807)
- 问题(26448)
- 技术经济(24634)
- 统计(23120)
- 科技(22217)
- 策(21860)
- 版(21689)
- 现代(21374)
- 财会(21225)
- 理论(21171)
共检索到686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孙颖 孙晓光
为客观和准确地评价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本文构建了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熵权TOPSIS的粒子群(PSO)优化极限学习机(ELM)集成学习算法的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模型。首先运用熵权法客观确定指标权重,结合TOPSIS测度并综合评价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然后将评价值作为先验样本进行极限学习机的训练与测试,训练过程中利用PSO优化极限学习机的网络结构与连接权值,从而对绿色创新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最后以60家制造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将熵权TOPSIS-PSO-ELM算法与极限学习机回归拟合算法对比,结果表明:基于熵权TOPSIS-PSO-ELM模型所得评价结果较已有方法更为准确可靠。此外,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发展能力提出了理论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贯君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21世纪全球人类面临的共同选择,绿色创新也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趋势和学者关注的新领域。从绿色创新投入能力、绿色创新产出能力及绿色创新支撑能力3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二元语义AHM法、二元语义离差最大法及二元语义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基于最小距离-最大熵原理集成赋权结果得到组合权重,由此构建出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最后以黑龙江省两家装备制造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企业在绿色创新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且整体评价值对关键指标变动不敏感。此外,提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贯君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21世纪全球人类面临的共同选择,绿色创新也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趋势和学者关注的新领域。从绿色创新投入能力、绿色创新产出能力及绿色创新支撑能力3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二元语义AHM法、二元语义离差最大法及二元语义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基于最小距离-最大熵原理集成赋权结果得到组合权重,由此构建出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最后以黑龙江省两家装备制造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企业在绿色创新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且整体评价值对关键指标变动不敏感。此外,提出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具体决策指导,为我国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和未来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田红娜 孙钦琦
从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出发,结合汽车制造企业的特点与经典高频指标,通过评价指标的海选、初选、理性补充三个步骤构建汽车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云模型评价法的五个步骤: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化、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各指标的云模型、建立多层综合评价云模型、判断综合云模型是否为最终的评价云模型。为验证该评价框架的可行性和适用性,选取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评价框架能够为有效评价汽车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水平进而制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熠 薛雯文 王先甲
在价值链视角下,从绿色技术创新支撑能力、绿色技术创新投入能力、绿色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三个层面构建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云模型可同时兼顾模糊性与随机性的特征,建立了基于云模型的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对选取的六个制造业细分行业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造纸和纸制品业这三个行业的评级为中等,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三个行业的评级为优秀。部分行业已经在积极探索绿色创新之路,但仍有部分行业的绿色创新意识不足。各行业在投入上差距较大,未来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关键词:
价值链 制造业 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云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熠 薛雯文 王先甲
在价值链视角下,从绿色技术创新支撑能力、绿色技术创新投入能力、绿色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三个层面构建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云模型可同时兼顾模糊性与随机性的特征,建立了基于云模型的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对选取的六个制造业细分行业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造纸和纸制品业这三个行业的评级为中等,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三个行业的评级为优秀。部分行业已经在积极探索绿色创新之路,但仍有部分行业的绿色创新意识不足。各行业在投入上差距较大,未来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关键词:
价值链 制造业 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云模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振清 陈文倩 兰梓睿
绿色创新打破了传统技术创新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规则,将环境因素加以考虑,在提升企业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量,使得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两者之间能够协调统一。本文运用熵权TOPSIS法对我国区域绿色创新投入能力、绿色创新产出能力、绿色创新环境能力以及绿色扩散投入能力4个维度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创新能力明显不均衡,优化开发区域绿色创新能力,无论在综合成绩还是各分项成绩方面均高于非优化开发区域。为缩小区域间绿色创新能力差异,提升全国整体绿色创新能力,提出了合理配置绿色创新资源、优化绿色创新环境、发挥优化开发区域示范作用、增强非优化开发区域吸收能力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创新 评价指标体系 熵权TOPSIS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田红娜 刘思琦 尹洪艳
将突变级数法和熵值法结合构建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该模型包括构建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各层级突变系统类型及利用归一公式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模型对中国29个制造行业绿色工艺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得到29个制造行业的绿色工艺创新能力及其绿色工艺创新投入和产出能力的顺序,根据该排序及特点将29个制造行业绿色工艺创新能力划分为较差、差、一般、好、较好共5个水平,并根据各能力水平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婉红 李娜
绿色技术创新和智能化转型对破解资源环境制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构建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效应,并结合面板门槛模型探讨智能化转型程度差异下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的环境绩效水平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智能化转型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作用,且其调节效应边际递增。当考虑异质性问题时,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相比,东部地区的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智能化转型对提升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更明显;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智能化转型更易实现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研究结论为推动我国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智能化转型以及改善企业环境绩效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毕克新 王禹涵 杨朝均
本研究基于制造业FDI流入的视角,构建了FDI流入对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绿色创新能力影响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依据统计年鉴计算得出相关统计数据,采用了基于PLS统计分析方法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FDI流入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绿色创新资源的各要素资源投入具有促进作用,但其中FDI信息流入对制造业绿色创新人力资源产生了抑制作用;同时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中绿色创新资源投入对绿色创新能力也产生了促进作用,其中绿色创新物力资源对绿色研发能力产生了抑制作用。研究还发现,创新资源投入在FDI流入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绿色创新能力影响的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基于这种中介作用,FDI流入对于绿色研发能力、绿色制造能力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绿色产品市场开拓能力产生了负向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游达明 欧阳乐茜
对我国省域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测算和财政分权条件下不同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影响的分析表明,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集聚效应,财政分权对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存在明显差异,财政分权和环境规制的交互效应在"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中尤为显著。不同地区的环境规制以及与财政分权的交互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我国应优化财政分权制度与地方官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考虑环境规制工具与地方财政分权的交互效应,在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环境规制工具,制定跨区域的环境规制政策,发挥东部地区绿色创新的优势,进一步完善中西部地区的绿色创新补偿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叶陈毅 黄灿 王上
在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及其有效性问题备受关注。文章以2015—2019年A股上市的制造企业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和门槛面板数据模型,重点关注绿色创新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中普遍被忽视的非线性问题。研究表明:(1)绿色创新与制造企业价值之间呈显著倒“U”型关系;(2)将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水平和产品竞争强度作为门槛变量,在二者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绿色创新对制造企业价值的影响出现不同的区间效应;(3)相较于国有制造企业,非国有制造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对企业价值影响的敏感性更高。研究结论旨在为新发展理念下引领我国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和价值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艾湘
选取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数据,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非线性影响,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主要源自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在东、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行业与民营企业中的作用更明显;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通过“交易成本降低机制”和“融资约束缓解机制”,间接影响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艾湘
选取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数据,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非线性影响,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主要源自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在东、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行业与民营企业中的作用更明显;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通过“交易成本降低机制”和“融资约束缓解机制”,间接影响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方金城 曾阿锋 朱斌
【目的/意义】科学评估企业智能制造创新能力,有助于企业厘清自身在智能制造创新活动中的潜力与不足,进而有的放矢取长补短,全面提升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成效。【设计/方法】从智能制造创新投入、产品智能化研发、生产运作智能化改善、智能设备应用创新和智能制造创新产出等五个维度,设计了企业智能制造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继而,引入一种基于熵值法的改进灰聚类评估模型,并用于对福建省五家电子类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的智能制造创新能力进行系统评价。【结论/发现】智能制造的研发投入强度、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度、运作管理的敏捷性等是目前制约我国企业智能制造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共性掣肘。不断加强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建设、多渠道拓宽企业智能制造创新的资金支持和持续强化企业智能制造的过程管控与快速响应能力,是当前提升我国企业智能制造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与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
股权结构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
跨行政区域创新策源能力评价与实证——基于熵权法、TOPSIS法、灰色关联分析
基于熵权模糊模式的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模型
创新驱动视角下广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基于熵值和TOPSIS法物元评价模型
绿色创新效率的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
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PSM-DID模型的实证研究
数字金融、媒体关注与企业绿色创新——基于门槛效应模型的实证检验
先进制造技术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基于江苏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
基于超效率SBM-ESDA与Tobit模型的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时空分异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