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0)
- 2023(11693)
- 2022(10119)
- 2021(9668)
- 2020(8229)
- 2019(19126)
- 2018(19019)
- 2017(37164)
- 2016(20041)
- 2015(22713)
- 2014(22360)
- 2013(21710)
- 2012(19864)
- 2011(17532)
- 2010(17287)
- 2009(15542)
- 2008(14876)
- 2007(12521)
- 2006(10675)
- 2005(8880)
- 学科
- 济(79617)
- 经济(79452)
- 管理(56108)
- 业(54309)
- 企(45314)
- 企业(45314)
- 方法(40563)
- 数学(36324)
- 数学方法(35621)
- 农(21916)
- 财(20183)
- 中国(17590)
- 地方(17013)
- 业经(16552)
- 学(16034)
- 农业(14592)
- 务(13561)
- 财务(13480)
- 财务管理(13444)
- 理论(13380)
- 贸(12929)
- 贸易(12920)
- 制(12862)
- 企业财务(12692)
- 易(12504)
- 和(12254)
- 技术(12104)
- 环境(12014)
- 划(10440)
- 土地(9398)
- 机构
- 学院(272016)
- 大学(270796)
- 管理(110219)
- 济(105025)
- 经济(102692)
- 理学(96437)
- 理学院(95363)
- 管理学(93294)
- 管理学院(92798)
- 研究(84944)
- 中国(63412)
- 京(56760)
- 科学(54502)
- 财(46689)
- 农(44957)
- 业大(43068)
- 所(41630)
- 中心(40959)
- 江(39662)
- 财经(38275)
- 研究所(38265)
- 范(35799)
- 师范(35411)
- 农业(35381)
- 经(34856)
- 北京(34619)
- 院(31745)
- 州(31687)
- 经济学(31367)
- 技术(29126)
- 基金
- 项目(196019)
- 科学(155130)
- 基金(142472)
- 研究(141577)
- 家(125040)
- 国家(124029)
- 科学基金(107362)
- 社会(88572)
- 社会科(83828)
- 社会科学(83799)
- 省(77621)
- 基金项目(76017)
- 自然(71996)
- 自然科(70334)
- 自然科学(70322)
- 自然科学基金(69015)
- 教育(66475)
- 划(65863)
- 资助(58612)
- 编号(57907)
- 成果(44857)
- 重点(44361)
- 部(43207)
- 发(41601)
- 创(41199)
- 课题(39519)
- 创新(38480)
- 科研(38137)
- 教育部(36977)
- 大学(36730)
- 期刊
- 济(106190)
- 经济(106190)
- 研究(69635)
- 中国(50639)
- 学报(41129)
- 科学(39281)
- 农(39177)
- 管理(38340)
- 财(37563)
- 大学(31653)
- 学学(29736)
- 教育(29022)
- 农业(27198)
- 技术(27058)
- 融(19149)
- 金融(19149)
- 业经(18556)
- 财经(17659)
- 经济研究(16096)
- 业(15611)
- 资源(15173)
- 经(15153)
- 问题(14596)
- 统计(14345)
- 技术经济(13587)
- 策(13217)
- 图书(13119)
- 版(12936)
- 科技(12572)
- 财会(12347)
共检索到377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聪 林坚
为定量化评估不同地区耕地利用效益水平并识别其障碍因子,选取分别处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上海市青浦区、长沙市长沙县和固原市彭阳县三地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经济、社会等3个方面构建耕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不同地区2001—2018年耕地利用效益水平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并采用障碍度模型识别各地区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青浦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总体较高;长沙县生态效益较高,但经济效益低于青浦区;彭阳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处于较低水平;社会效益方面,各地区总体呈上升趋势。2)经济水平较高和自然条件较好的东部青浦区耕地利用效益水平最高,而经济水平较低和自然条件恶劣的西部彭阳县最低,中部的长沙县则处于中间水平。3)东部青浦区的社会效益是制约其耕地利用效益提升的主要因子,其2016—2018年耕地利用效益的主要障碍指标为人均农业产值、人均粮食产量和土地生产力;长沙县和彭阳县主要影响因子为经济效益,长沙县2016—2018年主要障碍指标为农业机械化效率、劳动生产率等和人均粮食产量,彭阳县则为农业机械化效率、灌溉指数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因此,东中西地区应做到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措施克服自身主要障碍因子对耕地利用效益水平的影响,从而促进耕地资源合理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村 效益评价 模型 障碍因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匡丽花 叶英聪 赵小敏 郭熙
耕地系统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是改善耕地安全状况、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论文在界定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安全关系的基础上,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系统角度出发,构建耕地系统安全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TOPSIS模型和障碍度模型,以江西省鹰潭市为研究区域,研究2005—2015年耕地系统安全时空变化状况及进行障碍因子诊断。结果表明:1)2005—2015年间,鹰潭市耕地数量安全和耕地质量安全均整体呈上升趋势,耕地生态安全呈先上升后缓慢下降趋势,耕地系统安全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安全状态耕地提升至90.44%,非常安全耕地占2%;2)不同县(市、区)因发展类型及特点不同,耕地系统安全变化特征不一,月湖区耕地系统安全水平最低并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趋势,余江县耕地系统安全整体较高并呈上升趋势,贵溪市耕地系统安全处中上水平并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3)土壤有机质含量、化肥负荷、耕地保有力度、p H、固定资产投资、灌溉保证率、人均耕地面积、城市化水平、环保投资占GDP比例和农药负荷是制约耕地系统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莹 王慧敏
[目的]通过构建基于结构绩效、经济绩效、公平绩效、环境绩效的建设用地供应绩效四维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十二五"期间西安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绩效水平,判定影响绩效水平的障碍因子。[方法]运用熵权TOPSIS模型,障碍度模型,对2011~2015年西安城市建设用地绩效水平及因子障碍度进行测算。[结果]"十二五"期间西安市建设用地供应结构绩效呈波动式上升,经济绩效贡献度降低,公平绩效有所提升,环境绩效显著提高。进一步分析,结构障碍度平均达到58.44%,其后依次是经济障碍度、公平障碍度、环境障碍度,均值分别为14.84%、13.66%和11.24%。[结论]"十二五"期间西安市建设用地供应综合绩效总体呈上升态势,但仍旧处于中级水平。结构与经济是制约西安市建设用地供应绩效的主要方面,而公平与环境则对土地供应绩效贡献度较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升 孙会荟 刘伟
深入分析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与障碍因子对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胁迫性、敏感性、弹性、应对能力4个方面构建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与障碍度模型分析了2007—2016年江苏省海洋经济系统的脆弱性特征与障碍因子。研究发现:首先,2008和2012年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较低且较上年度优化转变最明显。其次,敏感性与应对能力总体呈现稳步提升特征。胁迫性与弹性分别在2008年和2012年对脆弱性影响最大,其余年份敏感性对脆弱性影响最大。最后,各年度准则层障碍度由高到低均为胁迫性、弹性、应对能力、敏感性,各年度指标层前4个障碍因子累计障碍度均大于60%,其中,沿海地区风暴潮造成经济损失与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均是主要障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升 孙会荟 刘伟
深入分析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与障碍因子对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胁迫性、敏感性、弹性、应对能力4个方面构建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与障碍度模型分析了2007—2016年江苏省海洋经济系统的脆弱性特征与障碍因子。研究发现:首先,2008和2012年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较低且较上年度优化转变最明显。其次,敏感性与应对能力总体呈现稳步提升特征。胁迫性与弹性分别在2008年和2012年对脆弱性影响最大,其余年份敏感性对脆弱性影响最大。最后,各年度准则层障碍度由高到低均为胁迫性、弹性、应对能力、敏感性,各年度指标层前4个障碍因子累计障碍度均大于60%,其中,沿海地区风暴潮造成经济损失与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均是主要障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聪颖 赖昭豪 郭熙
以江西省南昌市为研究区域,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4个维度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模型研究2006—2017年南昌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变化情况,并通过障碍因素诊断模型识别制约南昌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提高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系统、环境系统是保持南昌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稳定提高的有力条件;(2)社会系统、资源系统对南昌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同时部分因素也有阻碍作用;(3)随着南昌市人口的持续增加,人类社会活动对耕地资源和水资源,以及在工业污染的环境治理方面的需求落后于经济的持续增长,已经成为当前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余永琦 王长松 彭柳林 余艳锋
[目的]通过揭示特定区域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立足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江西省为研究对象,从资源利用、环境影响、生态保育以及经济效益等4个维度,选取契合江西省农业发展的特色指标构建了农业绿色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组合模型以及障碍度模型对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2008—2017年,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优化程度属于中水平及以上;各一级指标整体上也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对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起阻碍作用的为资源利用、环境影响与经济效应,而生态保育起到较大的支撑作用。[建议]推动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要转变传统农业发展理念,加快农业绿色发展创新,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机制,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实现农业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邹秀清 谢美辉 肖泽干 武婷燕 尹玉林
[目的]基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主要考核指标,系统剖析31个省(市、自治区)乡村振兴水平空间差异及其障碍因子,对掌握乡村发展实绩、发现乡村发展短板,纠正乡村发展偏差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熵权TOPSIS评估当前背景下乡村发展现状;运用“障碍度”模型,探讨影响乡村发展水平提升的障碍因素。[结果]①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州等地区的乡村综合发展水平与城市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高的农业省,产业兴旺水平较高,经济发达地区、生态农业省生态宜居。尽管全国乡风文明水平并不高,仅上海、北京为理想状态,但全国乡村治理水平较好,生活富裕水平与城市经济和乡村农业发展水平关联紧密。②主要障碍因子分为4类。产业类:农业技术贡献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农药化肥施用强度、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生活类: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信息化程度、农村恩格尔系数;生态类:农村公共厕所卫生情况、村生活污水处理程度;治理类:农村家庭美德覆盖率、乡村治理参与程度。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经济发达的地区障碍因子主要为产业类与生活类。[结论]基于上述结果,各地区各部门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评估乡村振兴的实施绩效,及时发现乡村振兴的短板,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每一步高质有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贾海发 杜鹏阳
探究青海省的生态安全变化,对其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价,诊断影响生态安全的障碍因子,能够为青海省乃至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青海省为研究范围,基于DPSIR模型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评价分析2010—2020年生态安全时空演化特征,并运用障碍度模型诊断影响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青海省生态安全指数由2000年的0.31增加至2020年的0.71,生态安全等级由较不安全水平提高到较安全水平,生态安全整体状况处于稳步向好发展趋势。市州层面,海南州的生态安全指数增幅最大,玉树州增幅最小,在空间上大致呈现出从“东部领先”到“东南超越”的演进格局。通过障碍因子诊断发现,青海省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由起初的智力资本不足与污染排放转变为人口增长与畜牧业发展。提出应加强推行禁牧、轮牧与休牧制度,吸引高层次人才,土地优化利用、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等提升青海省生态安全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贾海发 杜鹏阳
探究青海省的生态安全变化,对其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价,诊断影响生态安全的障碍因子,能够为青海省乃至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青海省为研究范围,基于DPSIR模型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评价分析2010—2020年生态安全时空演化特征,并运用障碍度模型诊断影响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青海省生态安全指数由2000年的0.31增加至2020年的0.71,生态安全等级由较不安全水平提高到较安全水平,生态安全整体状况处于稳步向好发展趋势。市州层面,海南州的生态安全指数增幅最大,玉树州增幅最小,在空间上大致呈现出从“东部领先”到“东南超越”的演进格局。通过障碍因子诊断发现,青海省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由起初的智力资本不足与污染排放转变为人口增长与畜牧业发展。提出应加强推行禁牧、轮牧与休牧制度,吸引高层次人才,土地优化利用、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等提升青海省生态安全的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鲁春阳 文枫 杨庆媛 陈琳琳 宗会明
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是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论文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四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采用改进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根据重庆市1997年-2007年的城市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评价其土地利用绩效水平及障碍因子。结果显示:①重庆市城市土地利用绩效逐渐提升,1997年-2007年绩效指数从0.1866增加到0.7707,土地绩效程度经历了低级绩效—中级绩效—良好绩效的演变历程;②2005年以前,土地利用生态可持续性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的最大障碍因子,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影响最大;2005年后,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宾 唐升
推进耕地集约利用,是新发展阶段解决中国土地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本文在PSR理论框架下,构建了中国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熵权值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协调度函数和障碍度模型,分别测算了2005—2021年中国耕地集约利用程度,以及影响耕地集约利用的障碍因子。研究发现,2005年以来,中国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是,仍处于基本或者比较集约水平。PSR框架下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并不稳定,特别是2014年之后,呈现下降趋势。由此表明,当前中国耕地资源利用仍处于粗放阶段。同时,影响中国耕地集约利用的障碍因子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
关键词:
耕地集约利用 PSR模型 障碍因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华伟 张锐 杨兴典 刘友兆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在界定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障碍度模型,对四川省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08年四川省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总体不断提高,综合指数从0.394 5增加到0.557 3,健康等级经历了"不健康-临界状态"的演变历程;(2)压力指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3)长远来看,系统压力是影响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首要因素,2000~2008年系统压力和系统状态的障碍度分别以年均8.81%和0.97%的速度增加,而系统响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荀文会 刘友兆 王雨晴
可拓工程是以开拓创新规律与方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根据耕地利用的特点,按照物元模型、可拓数学方法与关联函数理论,建立了耕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的物元可拓模型。通过计算其综合关联度,将多指标的评价归结为单目标决策,给出定量的数值评定结果,利用综合关联度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直观全面地衡量了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选择江苏省耕地利用状况作为评价实例,研究表明,江苏省耕地利用处于“可持续利用”等级。物元可拓评价方法结构合理,实际意义明确,评价结果直观,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艳芳 安睿 曲胜秋 刘耀林
[目的]耕地是维系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掌握耕地生态安全水平规律,有助于政府实施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方法]该文以福建省为研究区,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县级尺度指标体系评价2005-2015年三期耕地生态安全水平,而后分别以改善“压力-状态-响应”三大子系统为首要任务划分耕地生态安全保护格局,利用障碍度模型识别限制重点保护区耕地生态安全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指标体系在统计年鉴数据的基础上扩展基于耕地图斑汇总的耕地本底为数据源,耕地生态安全水平由耕地生态系统自身健康状态与邻域系统的空间有序性共同决定。[结果]研究结果如下:(1)2005-2015年全省耕地生态安全状况整体改善,全省耕地生态安全水平总体呈现“东西高中部低”的特点;(2)耕地生态保护压力持续增加,耕地生态安全状态基本稳定,耕地保护响应措施总体有效;(3)以缓解耕地生态保护压力为首要任务,坡度和二、三产业比重是主要障碍因子;以提高耕地生态状况为首要任务,应关注斑块面积、坡度和复种指数的限制;以加强耕地保护响应为首要任务,应优先考虑第一产业投资、农业机械单位总功率和环境污染控制投资。[结论]研究可对福建省耕地生态安全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