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83)
- 2023(9122)
- 2022(7728)
- 2021(7276)
- 2020(6179)
- 2019(14164)
- 2018(14091)
- 2017(26997)
- 2016(14149)
- 2015(15623)
- 2014(15162)
- 2013(14568)
- 2012(13150)
- 2011(11612)
- 2010(11072)
- 2009(9694)
- 2008(9044)
- 2007(7365)
- 2006(6094)
- 2005(4967)
- 学科
- 济(57112)
- 经济(57065)
- 管理(42775)
- 业(38151)
- 企(31531)
- 企业(31531)
- 方法(29871)
- 数学(27072)
- 数学方法(26674)
- 农(15404)
- 财(14700)
- 环境(12890)
- 中国(12694)
- 业经(12024)
- 地方(12024)
- 学(10841)
- 农业(10548)
- 务(10297)
- 财务(10251)
- 财务管理(10232)
- 企业财务(9827)
- 划(9114)
- 和(8770)
- 贸(8654)
- 贸易(8652)
- 制(8599)
- 技术(8400)
- 易(8394)
- 理论(8314)
- 融(7093)
- 机构
- 学院(185840)
- 大学(184893)
- 管理(78330)
- 济(76097)
- 经济(74734)
- 理学(69313)
- 理学院(68636)
- 管理学(67254)
- 管理学院(66914)
- 研究(56926)
- 中国(42999)
- 京(37892)
- 科学(35231)
- 财(33054)
- 中心(28885)
- 业大(28252)
- 农(27907)
- 财经(27768)
- 所(25806)
- 经(25624)
- 江(25285)
- 研究所(23885)
- 经济学(23353)
- 范(23153)
- 北京(23003)
- 师范(22902)
- 院(21903)
- 农业(21589)
- 经济学院(21382)
- 经济管理(21197)
- 基金
- 项目(140561)
- 科学(112882)
- 基金(104875)
- 研究(101651)
- 家(91371)
- 国家(90690)
- 科学基金(80045)
- 社会(66358)
- 社会科(63106)
- 社会科学(63091)
- 基金项目(56589)
- 省(54004)
- 自然(52908)
- 自然科(51627)
- 自然科学(51616)
- 自然科学基金(50662)
- 教育(46520)
- 划(46249)
- 资助(41987)
- 编号(39942)
- 重点(31730)
- 部(31361)
- 创(29912)
- 发(29882)
- 成果(29292)
- 国家社会(28289)
- 创新(27990)
- 科研(27562)
- 教育部(27222)
- 人文(26821)
共检索到249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殷春雪 李锋 钱谊 王洁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区域资源与城市自然系统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城市生态安全评估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不安全状态进行预测,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长沙市为例,在城市生态安全主要影响因素识别的基础上,应用PSR模型、熵权法等建立城市生态安全评估指标及计算方法,研究了长沙市近11年来生态安全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999-2009年间长沙生态安全的趋势由较不安全向较安全状态发展,生态安全值从25.4提高到60.7,人文环境响应是长沙生态安全改善的主导因素,资源环境压力,水土资源保持是限制长沙市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生态安全 熵权 PSR模型 长沙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曾振 周剑峰 肖时禹
城市生态系统中存在着诸多重要的生态过程,如水文、生物栖息、生物迁徙、自然通风、海潮淹没等,保护好这些动态生态过程对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有着关键的意义。本文以长沙市苏圫垸为例,全面分析城市建设对水文过程、生物迁徙活动过程、自然通风过程的干扰,利用GIS进行空间格局分析,识别潜在的生态要素以及空间组合构成,并应用Fragstats景观生态格局软件,选择斑块分维度、香农多样性等景观生态指数对构建的生态安全格局进行生态效益评估,以校核空间方案在生态规划方面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其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亦可为其他地区生态规划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生态过程 生态效益 生态过程干扰 苏圫垸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戴兴安 胡曰利
湿地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有利于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开发和利用湿地资源。在理解湿地管理决策机制的基础上,用CVM法对长沙市湿地资源非使用价值进行了评估;利用415份问卷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探讨了长沙市居民对于长沙市湿地资源非使用价值的支付意愿;调查数据主要来自长沙市五区。研究表明:长沙市湿地资源非使用价值支付意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被访者的社会经济特性、被访者对湿地的了解程度、被访者在湿地的休闲时间、湿地的距离远近等;长沙市湿地资源非使用价值为0.4376亿元/a,其中存在价值为0.2538亿元/a,遗产价值为0.0963亿元/a,选择价值为0.0875亿元/a。所计算出的非使用价值是...
关键词:
长沙市湿地 非使用价值 价值评估 长沙市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毅 易敏 胡文敏 伍格致
文章利用长沙市2014年Landsta 8卫星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及区内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等数据,采用2015年3月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192-2015)中规定的评价指标与方法,对长沙市及各区(县市)进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研究结果:长沙市及浏阳市、宁乡县生态环境状况为"优",长沙县、望城区、岳麓区、开福区等四县区生态环境状况为"良",芙蓉区、天心区和雨花区等三区生态环境状况为"一般"。这表明:长沙市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较优,但9个区(县市)生态环境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中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毅 易敏 胡文敏 伍格致
文章利用长沙市2014年Landsta 8卫星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及区内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等数据,采用2015年3月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192-2015)中规定的评价指标与方法,对长沙市及各区(县市)进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研究结果:长沙市及浏阳市、宁乡县生态环境状况为"优",长沙县、望城区、岳麓区、开福区等四县区生态环境状况为"良",芙蓉区、天心区和雨花区等三区生态环境状况为"一般"。这表明:长沙市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较优,但9个区(县市)生态环境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区较城郊及周边县市生态环境质量要差,这意味着人类活动、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等是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主要因素,因此可以根据各区(县市)评价结果采用差异化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帆 陶蕴哲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产生的垃圾在贮存、转运过程中附带的严重污染逐渐显现,环卫处理系统中各级点、站、场的经济设置与高质量生活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通过对垃圾中转站选址相关理论的研究,结合长沙市中心城区二级垃圾中转站的实地调研与现状剖析,建立基于Minisum(经济成本最小化)以及Maximin(生态质量最大化)二重标准分析的垃圾中转站选址评价体系,并利用GIS技术将数据处理为可视化结果输出,进而提出相应优化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中等城市的垃圾处理体系完善提供技术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拓夫 贺清云 朱翔
针对2016年中国多个大城市房地产过热的态势,多地启动了住房限购进行调控。限制外地户籍人群购买新建住宅是广泛采取的手段,旨在通过提升购买门槛强制降低成交面积的方式为楼市降温。文章以该类政策代表性城市长沙市作为研究对象,以房地产市场区域板块为基本单元,通过断点回归模型量化评估限购政策"长七条"对长沙住宅成交面积产生的冲击。结果表明:受限购影响,(1)长沙市房地产市场区域板块新建住宅月成交面积平均下降5.3万m~2;二手住宅月成交面积平均上升0.63万m~2。(2)新建住宅的套均购买面积平均提升10.55m~2。(3)限购后,城市边缘区和老城区的新建住宅成交降幅更大,中心城区的二手住宅和户均成交面积提升更明显。限购政策极大降低新建住宅的成交面积,但同时也激发更多二手住宅和更大户室面积的购买需求,且限购效果在城市内部呈现明显空间异质性。从最终效果来看,住宅限购属于过渡性的行政指令,楼市最终还是需要建立以市场为主体的长效调控机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利 朱红梅
基于信息熵的基本原理,利用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对长沙市城乡用地结构进行了分析.从长沙市城乡用地结构信息熵的时间演变规律和空间结构分布可以了解到长沙城乡用地结构的时间演变和空间结构分布,结果表明:长沙市1996-2007年城乡用地结构的均质性逐渐增强,但整体而言,其信息熵值依然较低,土地利用结构有待进一步合理调整;长沙市中部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比例比较均匀,越向外围越不均匀,离市中心越近其熵值越大,土地利用结构越均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洁 朱红梅 金卫华
开展城市土地利用研究,定量地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对策方法,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土地利用的变化原因与机制,促进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文章以长沙市1996—2007年土地利用数据作为研究基础,借助信息论的信息熵、均衡度和优势度原理,分析了长沙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区间内,长沙市土地利用信息熵持续上升,均衡度、优势度呈波动状态,土地利用职能相对扩张,土地空间利用类型表现出均衡发展的态势。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信息熵 长沙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子英 段建南 梁春凤
运用信息熵理论对长沙市1996—200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时间序列和空间变异分析。结果显示:在时间上,长沙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均衡度在研究期间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优势度则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长沙市土地利用系统正由低级有序向高级无序转化,结构性减弱,均衡度增加;在空间上,信息熵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差异性,建成区的信息熵普通大于长沙市所下辖各县市的信息熵。通过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①长沙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园地、林地、未利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减少以及交通、居民点和独立工矿用地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其信息熵的变化;②长沙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第二产业迅速增长,是其信息熵增大的根本动因;③总人口数的增加、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与信息熵的增大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信息熵 时空分析 长沙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巧云 杨鑫荣 关欣
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联系紧密,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问题。土地利用方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好坏,土地生态质量分区有助于推动两型(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因地制宜地对土地进行开发利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期工作。文章以长沙市莲花镇为研究区,以其17个行政村为评价单元,采用综合评价法,选取植被覆盖度、水面覆盖度、农作物产量、土地裸露度、建设用地干扰度为评价指标,运用线性加权法计算17个行政村关于5个评价指标的综合评分值。采用总分频率曲线法对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分值进行等级划分,将莲花镇的土地生态质量划分为4个等级:土地生态质量良好区、土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毛德华 吴亚菱 袁周炎妍 鲁羽西 胡曦 阙思杨
以通过实地调查与GIS技术获取长沙市内5区175个住宅小区的875个有效样本数据为基础,建立特征价格模型并结合弹性与边际价格分析,揭示了长沙市生态景观对住宅价格的总体影响,并以梅溪湖为例进行了典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市5个生态景观因素中,对住宅价格起正向作用的是小区绿化、最近公园质量和周边环境;起负向作用的是距最近公园距离和距湘江距离。3个线性因素的弹性系数(绝对值)与边际价格从大至小为距湘江距离、小区绿化和距最近公园距离;2个非线性因素的半弹性系数与边际价格的排序是周边环境与最近公园质量。到梅溪湖的距离每增加1 km,小区每套住宅平均价格将下降6.3393万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龚熊波 杨波 刘雨先 王守梅
借助Python,ArcGIS以及Excel等工具构建多尺度格网和空间信息熵指数模型,基于POI大数据对长沙市所有旅游吸引物的丰度及互补度进行定量化探究,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减少资源同质化现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尺度效应对长沙市旅游吸引物互补性影响不大,旅游吸引物除传统市区外整体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长沙市旅游吸引物丰度表现为中部高、西部与东部低的特点;长沙市空间信息熵指数存在显著区域差异,空间信息熵指数模型在资源互补性定量评价方面效果较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何磊 郑伯红
本文较为全面的阐述了长沙市CBD的区位选址研究方法与结论;并结合长沙的实际情况,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手段,以及充分的比较分析和论证,指出长沙未来CBD的建设应理性的立足于现状传统的城市中心区,在充分依托城市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来加强和完善CBD所需的各种城市功能用地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关键词:
CBD 长沙市 区位选择 范围界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