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56)
- 2023(17572)
- 2022(15186)
- 2021(14054)
- 2020(11657)
- 2019(27045)
- 2018(26762)
- 2017(51739)
- 2016(27988)
- 2015(31393)
- 2014(31342)
- 2013(30613)
- 2012(28210)
- 2011(25371)
- 2010(25550)
- 2009(23082)
- 2008(22193)
- 2007(19444)
- 2006(16998)
- 2005(14795)
- 学科
- 济(115729)
- 经济(115611)
- 管理(80157)
- 业(77498)
- 企(64011)
- 企业(64011)
- 方法(52258)
- 数学(45572)
- 数学方法(44801)
- 中国(31992)
- 农(31015)
- 地方(27314)
- 财(27236)
- 业经(26294)
- 学(23833)
- 农业(21070)
- 理论(19728)
- 贸(19637)
- 贸易(19621)
- 制(19504)
- 环境(18997)
- 易(18979)
- 技术(18818)
- 和(18140)
- 务(17717)
- 财务(17624)
- 财务管理(17586)
- 银(17271)
- 银行(17230)
- 融(16824)
- 机构
- 学院(390451)
- 大学(388776)
- 管理(155718)
- 济(153054)
- 经济(149714)
- 理学(135159)
- 理学院(133664)
- 管理学(130916)
- 管理学院(130226)
- 研究(129026)
- 中国(95843)
- 京(82887)
- 科学(80973)
- 财(68938)
- 所(64149)
- 农(63453)
- 中心(59170)
- 业大(59052)
- 研究所(58479)
- 江(56840)
- 财经(55419)
- 北京(52359)
- 范(52313)
- 师范(51773)
- 经(50412)
- 农业(49446)
- 院(47417)
- 州(46634)
- 经济学(45085)
- 技术(42726)
- 基金
- 项目(270291)
- 科学(212883)
- 研究(197194)
- 基金(195038)
- 家(170062)
- 国家(168615)
- 科学基金(145672)
- 社会(122949)
- 社会科(116562)
- 社会科学(116528)
- 省(107004)
- 基金项目(103210)
- 自然(95799)
- 自然科(93630)
- 自然科学(93607)
- 自然科学基金(91868)
- 教育(91716)
- 划(89685)
- 编号(81193)
- 资助(80910)
- 成果(64727)
- 重点(60514)
- 发(60092)
- 部(58745)
- 创(56579)
- 课题(55954)
- 创新(52687)
- 科研(51557)
- 教育部(50489)
- 大学(50113)
- 期刊
- 济(166679)
- 经济(166679)
- 研究(111783)
- 中国(75898)
- 学报(60868)
- 农(57935)
- 管理(57896)
- 科学(56566)
- 财(52015)
- 教育(47383)
- 大学(46633)
- 学学(43867)
- 农业(40482)
- 技术(37212)
- 融(32780)
- 金融(32780)
- 业经(29401)
- 经济研究(26583)
- 财经(26069)
- 经(22215)
- 问题(21439)
- 业(20968)
- 图书(20726)
- 技术经济(19226)
- 科技(19146)
- 统计(18184)
- 理论(17969)
- 版(17872)
- 商业(17708)
- 资源(17288)
共检索到567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朱志国 张翠 丁学君 苗蕊
在线社会化媒体中意见领袖的准确测度与识别,对于重大突发舆情的情报研判、引导干预与妥善处置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为此,首先从用户的静态网络结构特征与动态信息交互两方面入手,选择7项测度指标,基于熵权灰色关联方法,建立综合测度指标体系中的关联系数、指标权重以及加权关联度的计算模型。接下来,爬取天涯社区国际观察板块中,有关"522新疆暴恐事件"话题讨论中的用户关系与交互数据,对提出的意见领袖测度计算模型进行全面的实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与单一考虑某个测度指标的方法相比,提出的综合意见领袖测度模型能够更加全面、准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丽徽 李贺 张艳丰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意见领袖扮演着传播、引导、推动舆论发展等重要作用,有效识别意见领袖对实现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结合网络舆情在微博平台的传播特征,从影响力、活跃度和认同度3个维度出发,构建微博意见领袖指标体系,应用一种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要素权重,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一种意见领袖识别模型及影响力排序方法。[结果/结论]提供了一种意见领袖识别模型,可以科学有效地对网络舆情事件的意见领袖进行识别和影响力分析。[局限]指标量化维度和隐性指标数据存在一定的可扩展
关键词:
微博 网络舆情 意见领袖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谢新洲 杜智涛
为了对网络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能力进行评判,首先,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总结和经验假设,提出一个初始评判指标集;其次,通过对专家进行调查,运用灰色统计法,对这一初始评判指标集进行筛选,建立了一个由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构成的网络意见领袖舆情引导能力评判指标体系;第三,运用层次分析法,在专家群体决策的基础上对各评判指标赋予权重;最后,从猫扑论坛的精华帖作者中随机选取5位用户,运用这一模型计算其舆论引导能力,并对模型进行应用举例。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陈建英 朱晖 刘小芳
[目的/意义]网络民族舆情监测工作需要面对数据量庞大、现场数据复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计算的网络民族舆情监测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框架结构与功能模块,详述了其处理流程与相关算法,通过仿真试验验证和分析了模型的效能。[方法/过程]该模型针对监测系统的工作特点,采用分布式结构避免系统瓶颈,基于灰色关联计算方法,实现监测规则库与现场数据的深度匹配,并进行热点事件的细节刻画,最终实现网络民族舆情热点事件的预测和发现。[结果/结论]仿真试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舆情监测覆盖度、较低的误检率和较
关键词:
数据处理 舆情监测 民族舆情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珊珊 李欲晓 徐敬宏
近10年,不断出现的非常规突发事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非常规突发事件具有罕见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网络的发达更加剧了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复杂性。本文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意见领袖进行分析研究,将非常规突发事件发展过程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包括潜伏期和突发期,后期包括持续期和消失期,分别对前后期网络舆情意见领袖的群体构成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网络舆情意见领袖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突发事件 意见领袖 政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世文 刘劲
[目的/意义]利用本体对重大突发事件下网络舆情信息源及要素等进行分析,更好地管理与组织相关数据,为设计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案例数据库奠定基础,进而辅助政府进行精准决策。[方法/过程]分析并提取异源平台网络舆情数据属性与属性值,依据舆情传播过程及要素分析本体核心概念、数据属性及关系,利用UML完成本体数据模型的构建。[结果/结论]为各类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异构信息源统一描述、组织、存储与管理建立了数据模型,为各类突发事件进一步应急决策与防范提供了有力支持。[局限]文章对数据模型的研究未进一步细化和解释相关概念、关系和数据属性,也未完成数据库存储平台的实际搭建并对数据的属性、属性值及数据类型进行深入分析。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陈福集 史蕊
【目的/意义】精准预测与掌握舆情事件的发展,及时发现舆情中的潜在危机,对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针对网络舆情演化的不确定性、多变性与灰色性等特征,选取多个指标数据建立多因素灰色模型(MGM(1,m))。同时,为提高预测结果的精确度,利用BP神经网络对多因素灰色模型的预测残差进行修正,构建基于残差修正的多因素灰色模型,并结合"莆田系事件"对模型预测性能进行验证。【结果/结论】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序列GM(1,1)模型和无残差修正的多因素灰色模型,残差修正后的多因素灰色模型在网络舆情预测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张和平 陈齐海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的发展是复杂非线性的变化过程,建立有效的数理模型对网络舆情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首先选用网络舆情事件的百度指数构建发展趋势的时间序列指标,经过几何平均弱化缓冲算子处理后建立改进的灰色Verhulst模型预测,最后采用马尔可夫对改进的灰色Verhulst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修正。【结果/结论】选取"罗一笑事件"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改进的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在网络舆情预测中的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立国 赵薇
文章以熵值计算权重并嵌入灰色关联模型,对我国物流需求动力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是我国物流产业需求动力的重要来源,第一产业对我国物流产业推动作用不明显;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能推动我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物流产业的发展。为此,应优化物流产业动力层级、完善物流发展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以有效激活物流需求动力源,不断促进我国物流产业发展。
关键词:
熵权 灰色关联模型 物流需求动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金泽 夏一雪 张鹏 何巍 兰月新
[目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公共决策的重要参考,正确分析和引导突发舆情事件,重点在于舆情的情报感知,为突发舆情事件的应急管理提供情报支持。[方法/过程]文章剖析突发舆情事件的发展态势,从突发事件舆情中提取情报,分类为诉求型情报和支援型情报,建立全新的突发舆情事件情报语料库,基于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K-近邻三种算法,构建突发舆情事件情报感知模型,搜集大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文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突发舆情事件情报感知模型中三类分类算法的准确率、召回率、F1值较高,结果验证了突发舆情事件情报语料库的科学性,以及突发舆情事件情报感知模型的合理性,其中运用支持向量机算法感知结果为:诉求型情报的F1值为0.873,支援型情报的F1值为0.894,相比其他算法的感知评价指数,支持向量机算法的感知结果更加准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林兴 王帅
[目的/意义]利用事理图谱研究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诱发与缓释机理有助于赋能舆情引导监管,保障治理活动有据可查、有章可循。[方法/过程]设计重大突发事件描述方法,经舆情泛化等步骤构建事理图谱模型,将模型中的标记要素作为前因条件变量赋值后得到抽象化组态并进行三维动因分析和驱动传导路径提取,据此阐明诱发与缓释机理。[结果/结论]结果显示,事理图谱模型能够有效解析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诱发与缓释机理,动因分析与驱动传导路径表征有利于突破静态分析壁垒、提升纵向解析深度。根据模型开发图谱自动化生成与抽象化构造的EPL系统可以用于实证并简化操作流程。不足在于,仅针对诱发与缓释机理展开研究,未深入探讨次生舆情等类似现象,期待今后提供更全面研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种大双 孙绍荣
[目的/意义]研究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传播和衍生社会次生灾害的过程,为政府制定应急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过程]基于传染病模型SEIRS,提出一种合理运用控制因子促使舆情传播发生改变的方法,建立政府干预下的舆情传播与控制系统。给出系统的微分方程组模型,分析系统的平衡点和稳定性。[结果/结论]以"6·1"长江沉船事件和"8·12"天津爆炸案事件为例,通过仿真证明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设置5种情景来考察不同控制因子对群众状态转化的影响,并据此给出政府控制舆情的重点控制因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钰 史学飞 崔寅
将改进熵权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相结合,以2001年2015年天津市商品房销售均价等相关数据为样本,建立天津市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居民购买力水平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较为显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房地产市场环境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次之。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步伐、引导居民合理消费,提高经济竞争力、建立房地产泡沫预警机制,降低房地产建设成本、优化居住环境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改进熵权 灰色关联模型 房地产价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杜智涛 谢新洲
针对网络舆情主题多样、内容复杂、数据海量等特点,构建一个由三级指标构成的多层次网络舆情研判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预测方法建立网络舆情预测模型,运用模式识别方法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模型,并选取60个网络舆情事件为训练样本,确立舆情警级分类规则,对该模型的可用性进行验证;鉴于网络舆情预测与预警所需要的数据量大、计算复杂,提出网络舆情预测与预警系统建设的整体架构,以进行数据处理。
关键词:
灰色预测 模式识别 网络舆情 预测 预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华 李奕贤
[目的/意义] 社会突发事件映射到互联网空间中形成的突发网络舆情在不良因素的干扰下于网民间扩散容易形成强烈的负面情绪导向,很可能对网络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极大破坏。因此,正确认识突发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把握各种舆情管控措施对传播的影响,对合理、有效地管理舆情至关重要。[方法/过程] 针对突发网络舆情的传播特性对标准SEIQR模型进行改进,提出实施舆情管控措施下以媒体恶意炒作和网民间恶性正反馈为主要传播驱动的SEACBR模型,并利用仿真实验对不同规模的突发网络舆情在各种管控措施下的传播过程进行模拟,以探究不同措施的管控效果并验证模型的泛化性。[结果/结论] 管控突发网络舆情应以良性引导为主,其他措施为辅,这样在及时施策、积极治理的情况下突发网络舆情的消极影响就可被有效抑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