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65)
2023(11060)
2022(9384)
2021(8914)
2020(7649)
2019(17549)
2018(17377)
2017(34247)
2016(18342)
2015(20431)
2014(20111)
2013(19486)
2012(17616)
2011(15543)
2010(15434)
2009(13787)
2008(13087)
2007(10980)
2006(9019)
2005(7510)
作者
(50866)
(42739)
(42262)
(40340)
(27147)
(20565)
(19227)
(16714)
(16127)
(15121)
(14559)
(14549)
(13513)
(13265)
(13193)
(13153)
(12675)
(12569)
(12426)
(12232)
(10509)
(10369)
(10336)
(9778)
(9504)
(9482)
(9347)
(9177)
(8606)
(8404)
学科
(72451)
经济(72379)
管理(52342)
(50752)
(42821)
企业(42821)
方法(38841)
数学(35124)
数学方法(34472)
(19028)
(17683)
(16889)
中国(15995)
业经(14630)
(13249)
财务(13194)
财务管理(13172)
企业财务(12598)
理论(12224)
(12063)
农业(11772)
(11731)
贸易(11725)
技术(11676)
(11434)
地方(11253)
(10322)
环境(10071)
土地(10000)
(9409)
机构
学院(249659)
大学(248753)
管理(99793)
(97041)
经济(95070)
理学(87876)
理学院(86902)
管理学(84932)
管理学院(84464)
研究(77497)
中国(57415)
(51192)
科学(50522)
(43902)
(43312)
业大(41244)
(38119)
中心(37221)
财经(36199)
(35283)
研究所(35244)
农业(34862)
(33269)
北京(30771)
(30349)
经济学(30095)
师范(29952)
(28855)
(27828)
财经大学(27566)
基金
项目(182807)
科学(144976)
基金(135284)
研究(127513)
(119893)
国家(118994)
科学基金(103117)
社会(80889)
社会科(76819)
社会科学(76798)
基金项目(71649)
(71410)
自然(70467)
自然科(68928)
自然科学(68908)
自然科学基金(67662)
(60772)
教育(60380)
资助(56003)
编号(50371)
重点(41471)
(40510)
(38755)
成果(38467)
(37807)
创新(36213)
科研(36038)
计划(34819)
教育部(34667)
大学(34118)
期刊
(93217)
经济(93217)
研究(61172)
中国(45252)
学报(43027)
科学(39242)
(38506)
管理(35591)
(34786)
大学(32904)
学学(31515)
农业(26465)
教育(23595)
技术(23423)
(18065)
金融(18065)
财经(17582)
业经(16206)
经济研究(15378)
(15092)
(14338)
统计(12833)
(12789)
问题(12603)
资源(12036)
科技(11994)
(11907)
技术经济(11730)
业大(11688)
财会(10810)
共检索到338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洁芝  刘友兆  郑华伟  
[目的]文章通过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行合理划分,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出发确定15个指标诊断安徽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状况,以加强安徽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分析的准确性,为促进区域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构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2006—2016年安徽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行诊断研究。[结果] 2006—2016年安徽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在不断改善,经历"差—一般—良好"的等级演变过程,但2016年呈现出的"良好"等级状态并不稳定;历年来制约安徽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障碍因子主要是城市污水处理率、就业率、人均GDP、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单位耕地农药负荷、单位耕地化肥负荷和人均水资源量,目前最主要的是教育投资强度不足,应进一步加强教育方面投入。[结论]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可以在对各指标综合质量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反映其稳定程度,障碍度模型进一步对主要障碍因子障碍度进行诊断,能够揭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存在的具体问题,对其评价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洁芝  郑华伟  刘友兆  
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方面出发构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权TOPSIS模型对江苏省近年来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行诊断分析可以优化区域土地的合理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依据。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6年江苏省土地利用综合功能经历了一般—良好的发展阶段,综合功能在不断优化;经济功能经历了较差—一般—良好—优秀—良好的发展阶段,虽然有所波动,但其依旧呈增长态势;社会功能经历了较差—一般—良好—优秀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持续稳步提高趋势;生态功能经历了一般—良好—一般的发展趋势,整体呈下降趋势。另外土地利用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子目标的障碍度在逐年下降,对目前江苏省土地利用有效性起制约作用的主要是生态功能,应减少废水排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等污染造成的生态破坏,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同时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融合,促进土地利用过程中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的协调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超  许月卿  孙丕苓  刘佳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是土地科学和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学术命题,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概念内涵、识别与分类、评价研究等方面的梳理,明晰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研究现状。目前,学者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内涵特征的认识基本一致;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分类标准尚未统一;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分析框架初步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尚不完善,评价方法较单一,应用研究相对薄弱;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受自然、社会经济及政策等因素共同影响。未来,应构建多学科交叉的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内容框架,完善分类体系,深化评价研究并加强应用研究,从而为开展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安  许月卿  郝晋珉  孙丕苓  刘超  郑伟然  
研究目的: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研究可为协调土地科学、合理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其概念和分类体系尚未达成共识,评价指标体系尚未统一,基于行政单元的中宏观尺度研究较多,微观单元落地化研究较少,评价方法较为单一,研究成果应用不足。研究结论:在全面推介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理论体系研究,构建多分类、多层次、多尺度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已有的特定功能研究成果,加强微观尺度研究,并拓展评价研究成果应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安  许月卿  郝晋珉  孙丕苓  刘超  郑伟然  
研究目的: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研究可为协调土地科学、合理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其概念和分类体系尚未达成共识,评价指标体系尚未统一,基于行政单元的中宏观尺度研究较多,微观单元落地化研究较少,评价方法较为单一,研究成果应用不足。研究结论:在全面推介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理论体系研究,构建多分类、多层次、多尺度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已有的特定功能研究成果,加强微观尺度研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郑华伟  张锐  刘友兆  
研究目的:弥补已有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诊断中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不足,构建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方法:物元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2000—2010年四川省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呈逐步改善态势,但2010年"亚健康"等级关联度很弱;(2)人均耕地面积、土地垦殖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水土流失程度是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研究结论:应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程度,促进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能更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杜国明  孙晓兵  王介勇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是根据社会经济目标进行土地利用的过程,是确保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社会—经济—生态"三维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对1990-2013年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行综合评价,旨在阐释其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演化的时空格局。研究表明:1990-2013年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功能值均呈现上升态势但增速有所差异,黑龙江、吉林、辽宁土地利用功能发展程度依次递增,其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976%、2.725%、2.261%;黑龙江和吉林社会功能值呈现波动性增长,辽宁则表现为阶段性变化;黑龙江经济系统功能值逐渐增大,而吉林和辽宁经济功能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在2000-2005年有所波动;黑龙江与吉林生态系统功能值呈现由基本稳定转变为波动增长的趋势,而辽宁则始终具有较大波动性;经济功能中的土地的生产功能与交通功能对东北地区省域土地利用功能均有较大影响,经济和社会因素对黑龙江与吉林土地利用功能多样性影响较大,生态因素则对其影响较小,而经济、社会和生态因素对辽宁土地利用功能均有较大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路路  郑新奇  原智远  崔海宁  
研究目的:探索土地多功能性评价方法,为区域土地持续利用提供支撑。研究方法: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研究结果:(1)1995—2015年唐山土地利用总功能快速提高,功能之间协调性呈减弱趋势,土地利用功能日趋多元化,重心由生活功能转变为生态功能;(2)土地生产和生活功能经历了快速提高阶段,由低度持续转变为中高度和中度持续,生态功能由缓慢退化跃入快速提升阶段,由低度持续转变为中度持续;(3)农业生产、就业支撑和生态调节功能先退化后快速提升,资源供给功能持续降低,经济发展、交通保障、社会保障等功能均呈现快速提高趋势。研究结论: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可为区域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提供参考和方法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冠岑  刘友兆  付光辉  
研究目的:利用熵权可拓物元模型评价土地整理典型项目社会效益状况、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研究方法:应用熵权可拓物元模型进行土地整理社会效益评价。研究结果:不同项目社会效益的实现各有其特点,而且社会效益各影响因素贡献不同。研究结论:将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应用于土地整理社会效益评价,克服了传统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土地整理社会效益评价的不足,并可直观地反映土地整理社会效益实现程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永芳  安乾  朱连奇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利用冲突越来越多,分析不同农区土地利用冲突的形式,评估土地利用冲突的强度,对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从引起鄢陵县耕地利用变化的32个因子中,提取了6个主要压力因子,根据鄢陵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和区域政策、制度及其社会响应状况,建立特色农区土地利用冲突强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用加权函数法进行冲突强度的评价。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冲突强度呈波动增加趋势;土地利用冲突的原因主要是:①经济发展及经济结构调整因素;②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③科技进步以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政府可通过市场手段、规划制度等进行调控,提高区域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引导土地利用方式的规范转化,以减缓或化解土地利用冲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荀文会  刘友兆  王雨晴  
可拓工程是以开拓创新规律与方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根据耕地利用的特点,按照物元模型、可拓数学方法与关联函数理论,建立了耕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的物元可拓模型。通过计算其综合关联度,将多指标的评价归结为单目标决策,给出定量的数值评定结果,利用综合关联度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直观全面地衡量了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选择江苏省耕地利用状况作为评价实例,研究表明,江苏省耕地利用处于“可持续利用”等级。物元可拓评价方法结构合理,实际意义明确,评价结果直观,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嘉妮  陈海  史琴琴  刘迪  梁小英  
[目的]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是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陕西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的研究,探讨不同县区时空上的变化与作用关系。[方法]构建"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三维指标体系,同时确定了契合研究区背景的指标阈值,分析了2000—2015年陕西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时空分异,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探究了2015年区域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影响因素。[结果](1)2000—2015年陕西省县区土地利用单项功能及总功能值逐步提高、但动态变化幅度不大、单一功能向多功能缓慢转变,仍以生态功能为主;(2)陕西省生态功能对土地利用总功能的影响最强为0.308,人口密度、土地垦殖率、封山育林总面积分别为社会、经济、生态功能的主要指标,且各层级因素两两交互后协同关系显著。[结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为维护社会、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是促进区域土地可持续发展有效手段之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悦   吴克宁   李晓亮   康龙   孟佳林  
[目的]研究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与耦合协调度,为区域土地全面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利用等提供参考。[方法]该文以河北省为例,运用综合指数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对2000—2019年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进行时空分异特征评价和耦合协调性分析。[结果](1)2000—2019年,河北省县域生产、生活、生态功能都明显增强,空间差异特征明显;生产、生态功能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差异格局;生活功能呈分散式空间分布。(2)从动态演变来看,河北省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变化幅度大,均有较大提升;从空间分布来看,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均呈显著正相关性,空间上存在集聚。(3)研究区“三生”功能的耦合协调性显著提高,2000年、2010年和2019年耦合协调度均值分别为 0.30、0.39 和 0.40,土地利用冲突正逐步减小;不同主体功能区耦合协调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结论]河北省各县(市、区)应充分发挥作用,走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土地利用多功能水平,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耦合协调,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丕苓  许月卿  刘庆果  刘超  
[目的]研究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可为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文章以张家口市为例,运用综合指数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1985—2014年张家口市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1985—2014年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和较高水平,土地利用总功能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985—2000年土地利用总功能在波动中减弱,土地利用功能以生态功能为主导;2000—2014年土地利用总功能在波动中增强,土地利用主导功能由生态功能向经济、社会功能转变。(2)土地利用社会功能缓慢增强,经济功能在波动中增强,生态功能显著减弱并处于明显的波动状态。(3)空间承载、就业支撑、生态维持功能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农业生产、牧业生产、经济发展功能在波动中增强,交通服务功能先缓慢提升后快速提升,资源供给功能逐渐减弱,环境净化功能显著减弱并处于明显的波动状态。(4)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变化的关键影响因子由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向环境、政策因素扩展。[结论]基于可持续发展三维度理念构建的指标体系适用于张家口市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灰色关联模型能够较好地识别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动态变化的关键影响因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晔  邓楚雄  谢炳庚  胡倞  雷国强  
为准确把握湖南省土地市场发育状况,本文紧扣土地市场发育的内涵,从土地市场交易情况、土地市场供求均衡度、土地市场地价敏感度、土地市场竞争度、土地市场政府干预度5个方面入手,构建起包含11个单项指标的土地市场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尝试运用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定量评价2012年湖南省土地市场成熟度。结果表明:1总体上看,湖南省土地市场成熟度处于"过渡期",并有向"成熟期"转变的趋势;2就单个评价指标而言,土地闲置率、土地价格供给弹性、土地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协议地价与出让地价差额率等4个指标处于"成熟期",土地转让率、土地供给率、土地价格需求弹性、地价弹性系数、土地投资来源多样化率等5个指标处于"过渡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