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48)
- 2023(12668)
- 2022(10871)
- 2021(10220)
- 2020(8604)
- 2019(20167)
- 2018(20015)
- 2017(38868)
- 2016(20772)
- 2015(23444)
- 2014(23040)
- 2013(22370)
- 2012(20538)
- 2011(18169)
- 2010(18019)
- 2009(16091)
- 2008(15210)
- 2007(12789)
- 2006(11023)
- 2005(9150)
- 学科
- 济(86961)
- 经济(86876)
- 管理(57136)
- 业(54402)
- 企(44462)
- 企业(44462)
- 方法(40896)
- 数学(36843)
- 数学方法(36165)
- 农(23357)
- 中国(22547)
- 地方(22133)
- 财(19869)
- 业经(18382)
- 学(16236)
- 农业(16029)
- 理论(13873)
- 制(13384)
- 环境(13350)
- 务(12924)
- 财务(12855)
- 财务管理(12830)
- 贸(12619)
- 贸易(12611)
- 技术(12527)
- 企业财务(12133)
- 易(12121)
- 和(12104)
- 土地(11055)
- 划(11012)
- 机构
- 学院(278311)
- 大学(276259)
- 管理(113410)
- 济(109069)
- 经济(106548)
- 理学(98967)
- 理学院(97871)
- 管理学(95801)
- 管理学院(95274)
- 研究(87276)
- 中国(65153)
- 京(57949)
- 科学(55167)
- 财(47682)
- 农(44529)
- 中心(42989)
- 业大(42936)
- 所(41636)
- 江(41264)
- 财经(38913)
- 研究所(38190)
- 范(37083)
- 师范(36728)
- 经(35530)
- 北京(35314)
- 州(34801)
- 农业(34761)
- 院(32713)
- 经济学(32669)
- 经济管理(29915)
- 基金
- 项目(201477)
- 科学(159934)
- 研究(146166)
- 基金(146131)
- 家(126853)
- 国家(125819)
- 科学基金(110327)
- 社会(92508)
- 社会科(87724)
- 社会科学(87693)
- 省(81634)
- 基金项目(78506)
- 自然(73277)
- 自然科(71599)
- 自然科学(71587)
- 自然科学基金(70216)
- 教育(68117)
- 划(67707)
- 编号(59649)
- 资助(59534)
- 成果(45608)
- 重点(45224)
- 部(43699)
- 发(43453)
- 创(42574)
- 课题(40888)
- 创新(39726)
- 科研(38655)
- 国家社会(37792)
- 教育部(37620)
共检索到393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韩书成 李丹 熊建华 易森鹏
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加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广东省惠州市城市发展现状,从土地投入强度、土地使用强度、土地使用效益和土地生态环境4个方面选取12项指标构建惠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惠州市2009—2013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09—2013年惠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波动状态,2012年的水平为近5年最低值;(2)2013年惠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虽有所改善,但从整体看,研究时段内集约利用水平都处在"较低~中等"等级。惠州市应该努力转变城市土地管理和利用方式,积极探索"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贾智海 郝晋珉
研究目的:土地资源短缺逐渐成为制约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集约利用土地,不断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稀缺,缓解人地关系矛盾的必然选择。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长治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定量评价,通过界定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三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长治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属于低度水平,其中城市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均处于低度水平,土地利用效率为适度水平。研究结论: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评价结果与现状情况相符,具有一定可行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芳 卓莉 陈健飞 夏丽华 冯艳芬 周涛
利用边际土地种植高效能源作物是我国生物能源发展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展区域宜能边际土地的空间分布和开发潜力定量评价研究,是区域分布实施能源作物种植,推进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以广东省为例,利用TM/ETM遥感影像通过遥感监督分类和目视人工解译提取疏林地、灌木林地、天然草地和未利用地等边际土地。然后选取影响能源作物种植的边际土地的自身性状和整理难易程度等5类因素建立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把广东省宜能边际土地开发潜力分成高、中、低和极低4个级别。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共有宜能边际土地105.34×104hm2。其中,高、中、低、极低开发潜力宜能边际土地面积分别占边际土地总面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景刚 张效军 高艳梅 臧俊梅
从社会、经济和生态3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改进熵值模型和综合评价方法对2003—2007年的广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经济状况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为社会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2)近年来,广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稳步提升,经济、社会和环境各子系统基本朝有序方向发展,而2004—2006年广州市城市土地利用出现了短暂无序化发展征兆,主要是由于其经济增长放缓、环保投入降低所致。(3)通过对广州市与广东省的纵向和横向对比发现,近年来,广州市的空气质量和珠江广州段水质并未明显改善,环保投入和城市绿化建设更是仅相当于或低于全省...
关键词:
城市土地 改进熵值法 集约利用 广州市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谢其军 柯杨敏 蔡银莺
针对广西14个地级市,从土地利用强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各个指标的均值与标准差的组合确定评价标准,并利用遗传投影寻踪模型对标准进行检验。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各个地级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等级。结果表明,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处于Ⅰ等的地级市为贺州和崇左;处于Ⅱ等的为河池、来宾、贵港、钦州和防城港;处于Ⅲ等的为梧州和玉林;处于Ⅳ等的为百色;处于Ⅴ等的为南宁、柳州、桂林和北海。评价结果为Ⅴ等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高。广西各地级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等级分布较不均衡,这种非均衡布局不利于今后的发展。广西应该使各个地级市之间产业布局整体化,互相促进,减少差距;严格限制投资企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权 李林波 巫惠斌
“票价调整”和“公交优先”是当前众多媒体追逐的两个热门话题。在公众利益和企业效益的均衡中,地方政府如何规避职责缺位的风险?“转变观念”、“准确定位”、“明确责任”,合理运用价格、法律、规划、财政、监管等多种手段,突出“以人为本”、体现“社会公平”、兼顾“企业效益”,是政府落实“公交优先”政策的必然选择。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郭彤梅 吴孝芹
基于知识管理过程构建知识管理实施结果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对国内部分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管理绩效实施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并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郭彤梅 吴孝芹
基于知识管理过程构建知识管理实施结果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对国内部分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管理绩效实施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并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艺梅 杨锦秀 杨启智 傅新红
本文根据在四川省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区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农民工对流出地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工对丘陵地区的影响最大,平原次之,山区最小,但农民工对流出地影响的大小与流出地的地域类型并不完全一致;农民工对平原地区的民主政治影响最大,对丘陵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活方面的影响最大;农民工对平原地区的经济影响最小,对山区的民主政治、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活方面影响最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莉 李旻暾
文章分析了区域科技综合实力的构成要素,建立了相应的科技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熵权的区域科技综合实力评价模型,并对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进行了逐年评价。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评价结果不仅反映出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发展趋势,而且为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的提高提供了决策支持。
关键词:
区域科技综合实力 指标体系 熵权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辉仁 郑丕谔 张扬 秦万峰
群决策模糊综合评价是多人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多因素决策方法。文章根据事物的多因素属性,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对问题属性的各因素的权重用熵权法确定,结合实例对图书选题进行群决策综合评价。实例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方法能够自动确定各因素的权重系数,易于对多因素属性的事物进行群决策综合评价,避免权重确定的主观随意性,使评价结果具有实用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晓星 杜军凯 傅尧
随着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将环境审计融入企业管理并定期出具环境审计报告,是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本文从环境绩效指标体系构建入手,运用综合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PSR框架的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并构建结构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模型中引入了结构熵权法和最大隶属度有效性判定原则,使综合评判结果更合理。随后,经过实例分析,评价结果基本与实际相符,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对策建议:完善企业环境审计指导性标准体系;多部门多专业联动开展企业环境审计,加强企业环境审计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华 王宾
本文在考虑熵优化理论及模糊数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针对钢铁企业环境经济效益评判方法中指标权重的设定问题,提出了基于熵权值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熵优化理论确定了各指标的权值,同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了模糊处理,为企业进行环境经济效益评价提供一种参考;最后通过对两家钢铁企业的环境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证明了该模型在指标权重设定上比其他方法更具客观性、可行性。
关键词:
熵权值 模糊综合评价 企业环境经济效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国华 汪妮 解建仓 朱记伟
【目的】针对水资源配置的后效性评价难以全面度量的问题,建立了基于熵权的水资源配置和谐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区域水资源的配置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为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建立以水资源系统、经济、社会、生态为目标函数的水资源配置和谐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采用熵权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以西安市各县区2010年的水资源统计资料为研究对象,对西安市各县区的水资源配置进行了评价。【结果】利用建立的基于熵权的水资源配置和谐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西安市各县区水资源配置情况的评价结果表明,西安城区、周至县、户县、长安县、蓝田县、高陵县、阎良区、临潼区的水资源配置和谐等级依次为一般和谐、一般和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志丰 陆效平 张伟 严长清
长三角地区面临着村镇土地资源无序利用和产出低下等土地利用问题,实现土地规模利用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保护土地资源意义重大。在创新土地规模利用概念的基础上,将农用地和村镇建设用地纳入村镇土地范围,从村镇土地"集中、集聚、集约、集效"4个方面构建村镇土地规模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太仓市2010年村镇土地规模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得出太仓市村镇土地利用已初具基本规模利用状态,但农地破碎化和居民点散乱依然严重,农用地规模利用有待加强,村镇建设用地规模利用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建成区和港区周边村镇需加强农地破碎化整治,而面积较大村镇则需加强农村居民点的集中整理,并提出土地规模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熵权改进的模糊综合方法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风险评价——以温州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为例
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状况调查——以广东省惠州市为例
基于ANP的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模型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基于PSR-熵权模糊物元模型的森林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以中部6省为例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推广的制约因素及相关建议——以广东省惠州市为例
基于信息熵和模糊物元模型的城乡结合部农地质量评价——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
基于德尔菲-熵权值综合赋权的仓库物资保障能力模糊评估模型研究
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价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质量评价
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中国环境税征管模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