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88)
2023(16465)
2022(14302)
2021(13241)
2020(11085)
2019(25435)
2018(25267)
2017(48660)
2016(26201)
2015(29475)
2014(29411)
2013(28971)
2012(26808)
2011(24047)
2010(23928)
2009(21552)
2008(20893)
2007(18003)
2006(15708)
2005(13608)
作者
(74924)
(62258)
(61541)
(58593)
(39653)
(29874)
(28040)
(24584)
(23757)
(22081)
(21210)
(20959)
(19590)
(19528)
(19218)
(18857)
(18495)
(18437)
(17712)
(17698)
(15351)
(15282)
(14984)
(14299)
(13957)
(13837)
(13768)
(13688)
(12495)
(12237)
学科
(109911)
经济(109804)
管理(73781)
(71615)
(57959)
企业(57959)
方法(48475)
数学(42207)
数学方法(41588)
(30617)
中国(30409)
地方(28285)
(25690)
业经(25139)
(22399)
农业(20992)
(18724)
贸易(18711)
(18084)
(17795)
技术(17789)
环境(17631)
理论(17332)
(16965)
(16130)
财务(16050)
财务管理(16017)
(16003)
银行(15959)
(15881)
机构
学院(364655)
大学(363748)
管理(146119)
(144439)
经济(141245)
理学(126654)
理学院(125262)
管理学(122858)
管理学院(122224)
研究(121860)
中国(90531)
(77592)
科学(76671)
(65122)
(60519)
(60176)
中心(56094)
业大(55621)
研究所(55187)
(53622)
财经(52122)
(49519)
师范(49032)
北京(48845)
(47470)
农业(46697)
(44909)
(43777)
经济学(42419)
师范大学(39583)
基金
项目(254380)
科学(200196)
研究(186175)
基金(183270)
(159301)
国家(157953)
科学基金(136505)
社会(116385)
社会科(110273)
社会科学(110242)
(101512)
基金项目(97807)
自然(89376)
自然科(87326)
自然科学(87305)
教育(85890)
自然科学基金(85674)
(84210)
编号(76641)
资助(75472)
成果(60731)
(57100)
重点(56703)
(55479)
(52921)
课题(52691)
创新(49348)
科研(48648)
教育部(47568)
国家社会(47197)
期刊
(157927)
经济(157927)
研究(105905)
中国(71374)
学报(56950)
(54716)
管理(53471)
科学(53098)
(48561)
大学(43768)
教育(43138)
学学(41124)
农业(38351)
技术(33955)
(30787)
金融(30787)
业经(27917)
经济研究(24620)
财经(24312)
(20734)
问题(20530)
图书(19739)
(19507)
科技(18248)
技术经济(17871)
资源(17289)
理论(17271)
(16663)
商业(16339)
现代(16000)
共检索到533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桂镇  赵先贵  郝鸿忠  
采用熵值法对陕西省1995—2004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省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指数呈持续上升趋势,从1995年的0.067 6上升到2004年的0.137 4,说明陕西省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是可持续的。(2)各子系统间的可持续发展速率差异十分明显,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效率和发展潜力呈正向发展,并且区域发展水平增速最快;区域均衡度和开放度2个指标改善不大,并表现出不稳定性;区域发展协调度和调控度2个指标呈负向发展。为了推动陕西省全面发展,针对现有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久和  祁春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农业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和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层次模型,运用熵值法对湖南2001~201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表明: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各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也呈现上升态势。但是,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化存在明显差异,经济子系统发展水平最快,资源和社会子系统次之,环境子系统最慢,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态总体处于不协调状态。根据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结合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采取有效的经济政策和调控措施,增强整个系统的有序性和协调性,是提升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整体水平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田杰  姚顺波  
本文对陕西省2001—2010年的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动态量化计算,并引用生态压力指数、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生态系统发展能力等指标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近10年发展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人均生态足迹年均增长率达到7.856%,生态赤字年均增长率高达15.772%;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对建筑用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的过度耗用;近10年陕西省的生态压力指数均大于1,且呈现增强的趋势,但万元GDP生态足迹则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说明对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系统发展能力也有很大提升,但是2010年已超出其发展潜力,经济社会与自然资源的发展持续性出现矛盾,生态经济发展处于相对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林  陈欣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使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最低的经济发展。生态福利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生态资源投入与福利产出之间的关系,是衡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本文综合应用人类发展指数和生态足迹的方法,构建生态福利指数,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评价了陕西省近20年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研究结果表明:1990—2009年间,陕西省人类发展指数、人均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生态福利指数呈现先波动变化再平稳上升后下降的变化。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经历了可持续性减弱到可持续性增强再到可持续性减弱的转变,总体趋势仍是可持续性减弱的。陕西省为了实现社会经济全面综合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增长,更要关注教育、医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乔家君  
首先从系统功能角度设计了河南省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包括7个功能组71个指标,接着评述了熵值法的基本原理、运算步骤及对该方法的改进措施,并用改进的熵值法对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结构做了定量分析。河南省可持续发展指标权重值≥0 015的指标有:经济指标7个、环境指标6个、人口指标6个、社会指标5个、资源指标4个、科技指标1个,累计权重依次为0 120、0 118、0 108、0 085、0 066、0 020。表明河南省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成要素中,经济因子最为重要,其次为环境因子,再次为人口因子。提高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首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要保证生态环境的不退化,另外也要控制人口数量的增...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王伟  韦苇  
生态足迹模型是一个很好的测度可持续发展的工具,能非常直观地表现可持续发展状况。比较陕西省1999—2005年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陕西省的经济发展存在生态赤字,说明其发展是以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为代价的,特别是对可再生资源(主要是草场)和不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的过度开发程度已经相当严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武成烈  许景辉  
在简要介绍陕西省自然和社会经济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陕西省水资源概况和时空分布规律,重 点描述了全省水源污染现状及河流含沙量大不易利用的特点,客观评价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最后指出了 全省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开发战略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魏明  王杏  
基于信息生态理论,建立制造业信息生态系统;运用logistic函数,以2002—2015年陕西八大支柱产业的企业单位数为例,从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等要素视角,剖析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以及劳动密集型的陕西制造业发展阻力,进而提出培养制造业高素质信息人才、提高信息质量以及优化信息环境等相关政策建议,从而推动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期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战略转变。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宋宇辰  王贺  闫昱洁  薛建春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主要用来体现城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水平。运用熵值-TOPSIS组合评价模型确定包头市各项指标权重,计算2002—2012年4个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系统整体评价指数与系统协调系数,有助于结合包头市现状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环境科学建设、经济有序发展及社会友好稳定。评价结果来显示:包头市可持续发展体系中,资源节约水平最不稳定,环境友好程度次之,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最平稳,社会进步水平稳定增长。因此,包头市首先应更加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具体可以加强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的采集与利用,改善干旱区水资源的循...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永红  张振平  刘海轮  
通过陕西省烟叶产区温度、光照、降水和土地等自然资源持有状况的介绍,依据优质烤烟生长所需要气候土壤环境条件要求进行了分析评价,并结合烟叶生产现有的种植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要求,最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规划结果。对陕西省烟叶生产的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锋  
通过对陕西省南水北调工程技术、经济、环境诸方面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该工程具有总体规划布局合理、控制受水区范围大、调水位置高、水量水质均有保证等特点,既能解决关中地区当前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又可满足中、远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关中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及社会的和谐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建华  
文章在科学界定区域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区域建筑业的发展水平、发展效率、发展潜力、发展协调度、资源消耗、环境效应等6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进行综合评价,解决了以往区域建筑业评价中存在的不够系统、不够全面的弊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岳国芳  寿纪云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必经之路。过去的城镇化使中国长期保持较高增长率,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城乡二元结构更加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加大、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便是走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以陕西省过去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例进行分析,试图提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克亮  严慧斌  孟祥瑞  
本文在构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以全国18个煤炭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和熵权法相结合,测度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分析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再运用系统聚类分析,将煤炭资源城市按照规模进行科学分类。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因子、社会环境因子、资源因子和就业因子为影响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因子,其中经济因子起主导作用;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4个方面统一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政府应加大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扶持力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袁晓玲  梁鹏  曹敏杰  
城镇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论文构建了包含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陕西省2001~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反映了陕西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并认为陕西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水平还处于很低的水平,原因在于社会、资源与环境问题严峻。最后,文章对于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提出了改变产业结构等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