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2)
2023(9684)
2022(8364)
2021(7867)
2020(6655)
2019(15629)
2018(15457)
2017(30415)
2016(16148)
2015(18250)
2014(17967)
2013(17431)
2012(15626)
2011(13703)
2010(13604)
2009(12153)
2008(11664)
2007(9679)
2006(8103)
2005(6728)
作者
(43510)
(36166)
(36029)
(34413)
(23363)
(17316)
(16412)
(14328)
(13929)
(12635)
(12423)
(12152)
(11369)
(11318)
(11294)
(10890)
(10806)
(10609)
(10518)
(10383)
(8809)
(8648)
(8556)
(8418)
(8107)
(8053)
(7857)
(7781)
(7270)
(7089)
学科
(68327)
经济(68261)
管理(47131)
(44965)
(38600)
企业(38600)
方法(36601)
数学(32753)
数学方法(32119)
中国(17782)
(15999)
(15197)
业经(13940)
地方(13137)
理论(12109)
(11841)
贸易(11832)
(11640)
(11506)
(10448)
财务(10396)
技术(10382)
财务管理(10376)
(10229)
农业(10104)
环境(9921)
企业财务(9833)
(9764)
(9405)
(7958)
机构
学院(222390)
大学(221451)
管理(92817)
(90910)
经济(89084)
理学(81980)
理学院(81131)
管理学(79416)
管理学院(78992)
研究(66868)
中国(48502)
(45396)
科学(41132)
(39111)
财经(32640)
业大(32608)
中心(31682)
(31221)
(31133)
(30750)
(29942)
研究所(28756)
经济学(28305)
(27783)
师范(27485)
北京(27375)
经济学院(25736)
(25086)
财经大学(24764)
(24564)
基金
项目(162054)
科学(130085)
基金(120218)
研究(116450)
(104583)
国家(103798)
科学基金(91732)
社会(75212)
社会科(71556)
社会科学(71539)
基金项目(63875)
(62947)
自然(61157)
自然科(59897)
自然科学(59888)
自然科学基金(58767)
教育(55178)
(53256)
资助(49664)
编号(46383)
重点(36216)
(35988)
成果(35035)
(34618)
(34087)
创新(32295)
国家社会(31557)
教育部(31491)
科研(31407)
课题(31255)
期刊
(86604)
经济(86604)
研究(58530)
中国(35165)
管理(33703)
学报(30555)
(30359)
科学(30099)
(25923)
大学(24448)
学学(23249)
技术(22435)
教育(21785)
农业(18118)
财经(15415)
(14690)
金融(14690)
业经(14315)
经济研究(14266)
问题(13381)
(13257)
统计(12611)
(11602)
技术经济(11359)
(10374)
决策(10346)
科技(10023)
现代(9976)
资源(9970)
商业(9957)
共检索到298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满强  宋玉祥  李飞  
城市作为国家和区域高质量资源集聚点和经济增长极点,城市和区域之间的竞争突出表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文章基于构建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熵值模型,采用熵值模型对辽宁省14个城市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辽宁省14个地市城市竞争力差距显著,等级明显;全省城市竞争力水平可分为4个层次,各层次城市竞争力水平呈梯型分布;4个层次中所包含的城市数目和其在全省竞争力所占的份量不成比例,第一层次优势相当突出,第四层次落后较为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青青  潘杰义  李燕  
文章基于城市空间结构理论设计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选取样本城市,将国内典型的29个城市的空间结构竞争力进行横向比较,并采用熵值法,对这些城市的竞争力进行评价。该方法能够很好的处理该类评价中多因素、模糊性及主观判断等问题,突破了评价指标主观赋权的局限性,客观的分析了西部城市空间结构竞争力较弱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了该地区城市空间结构竞争力提升的策略和意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艳  曹伟  王晏晏  
从产业联动的角度,利用熵权和TOPSIS组合模型,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能力、物流需求能力、城市供给能力、人才环境建设能力和信息化能力的城市物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一带一路"的10个内陆节点城市为对象,利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各城市的得分和排名。最后根据测算结果对10个内陆节点城市进行了分类,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小北  武火峰  沈莹  
本文主要以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即"钻石模型")来比较中印两国竞争力,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及印两国今后的经贸合作与发展的方向。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梁如琛  黄丽萍  王余强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江西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基于改进的广义熵值分析方法,对江西省11设区市按照经济、文化、基础设施、开发程度等指标进行了划分,并对各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袁瑜  王建明  陈红喜  
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评估企业绿色竞争力,难点在于如何合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处理不同性质的指标。通过设计包含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模糊数学方法,并结合熵权理论,构建基于熵权模糊模式的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模型,不仅能够了解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状况,也能为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唐永洪  曾德明  
在统计数据基础上,构建基于模糊物元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多指标评价模型,并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减少计算结果的主观性和赋值中的不确定性,研究结果比较准确、客观地反映了各地区物流发展水平,并为区域内城市制定物流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慧  王道平  张茜  张志东  
以港口为依托的邮轮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是邮轮港口的竞争力。本文在综合考虑邮轮港口的内外部条件基础上构建了国际邮轮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利用云模型评价法将竞争力评估指标的定性描述转换为定量测度,对欧洲的巴塞罗那港和科托尔港与中国的上海港和天津港进行了竞争力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上海港和天津港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欧洲二流邮轮港口的水平,但是与欧洲一流港口的差距仍然很大。进而提出了发展中国国际邮轮港口应准确定位港口功能、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和打造特色港口品牌等提升邮轮港口竞争力的发展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戴俊骋  周尚意  
动漫产业在中国许多城市中得到发展,现有产业竞争力模型在尺度和指标上对动漫产业不适用,单独用"产值"指标来衡量,其数值不好确定。鉴于此,文章利用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根据产量、产质和集中度三个指标,借助三角模型对36个城市的动漫产业进行评价,进而将36个城市划分为成长、起步、萌芽3类,每类又分两亚类。在36个城市中,北京、上海、长沙、广州、杭州为成长类动漫城市。该结论的应用意义是建立城市动漫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为不同类型动漫城市提供发展方向和相关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素  方勇  孙毓泽  
高等教育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产出在和别国比较时所具有的相对优势和能力,其内涵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对人力资源的贡献、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高等教育对知识创新的贡献四个层面。高等教育竞争力系统的构成要素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处于不同的维度和层次。本课题组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依据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的火箭模型,遵循指标数据的敏感性、可获得性和国际可比性的原则,构建了两个维度12项指标的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对53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竞争力进行评价与排名,分析中国高等教育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庄志民  
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学者所构建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模型,并将其分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概念性模型、简约性模型和多视角模型。通过对三类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模型的比较研究,分析得出各自的优缺点,进而提出相关的补充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晓鹏  丁生喜  曹广超  李玲琴  
本文建立一种将主、客观指标赋权方法优点相结合的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分层构权主成分分析模型,在构建中国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该模型方法给出31个中国主要城市的城市竞争力的评价实例。并以并以判别分析方法对相关评价结果进行校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这是一种适合于城市竞争力定量评价、稳定性较好且切实有效的方法模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童中贤  王丹丹  周海燕  
城市群的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城市群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城市群价值的最大化。但是,城市群竞争力目前仍没有一致的定义。本文将城市群竞争力定义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通过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结、相互作用而获得竞争优势,最终实现城市群价值最大化的力量总和。在对城市群竞争力模型和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对中部城市群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秋成  
针对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文章运用熵权系数原理,建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新疆的22个城市的城市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因子分析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并用Kendall’sw检验对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是科学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