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14)
- 2023(7711)
- 2022(6496)
- 2021(6134)
- 2020(5217)
- 2019(11866)
- 2018(11764)
- 2017(22635)
- 2016(11791)
- 2015(13124)
- 2014(12723)
- 2013(12242)
- 2012(10885)
- 2011(9431)
- 2010(8779)
- 2009(7431)
- 2008(6736)
- 2007(5423)
- 2006(4126)
- 2005(3156)
- 学科
- 济(47792)
- 经济(47756)
- 管理(37228)
- 业(36947)
- 企(31128)
- 企业(31128)
- 方法(27894)
- 数学(25604)
- 数学方法(25255)
- 技术(14457)
- 财(12004)
- 农(11613)
- 中国(10262)
- 业经(9472)
- 技术管理(8385)
- 务(8314)
- 财务(8277)
- 财务管理(8257)
- 贸(8229)
- 贸易(8227)
- 农业(8117)
- 易(8067)
- 企业财务(7883)
- 学(7787)
- 环境(7526)
- 地方(7113)
- 理论(6809)
- 和(6627)
- 划(6338)
- 制(6053)
- 机构
- 学院(156526)
- 大学(156365)
- 管理(67670)
- 济(66231)
- 经济(65155)
- 理学(60387)
- 理学院(59856)
- 管理学(58697)
- 管理学院(58399)
- 研究(46103)
- 中国(33441)
- 京(30781)
- 科学(28554)
- 财(27143)
- 业大(24571)
- 财经(23359)
- 中心(23206)
- 农(23019)
- 经(21632)
- 江(20957)
- 经济学(20913)
- 所(20757)
- 研究所(19357)
- 经济学院(19247)
- 经济管理(18538)
- 范(18341)
- 北京(18146)
- 师范(18125)
- 农业(17989)
- 财经大学(17919)
- 基金
- 项目(121637)
- 科学(98139)
- 基金(91500)
- 研究(87210)
- 家(80328)
- 国家(79777)
- 科学基金(70362)
- 社会(57162)
- 社会科(54519)
- 社会科学(54507)
- 基金项目(48973)
- 省(47002)
- 自然(46830)
- 自然科(45833)
- 自然科学(45825)
- 自然科学基金(44992)
- 教育(40698)
- 划(39863)
- 资助(36769)
- 编号(33567)
- 部(27628)
- 重点(27478)
- 创(26918)
- 发(25601)
- 创新(25277)
- 国家社会(24824)
- 科研(24178)
- 教育部(24128)
- 成果(24031)
- 人文(23476)
共检索到202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顾大形 黄科朝 何文 周翠鸣 徐广平 曾丹娟 何成新 黄玉清
【目的】试验不同长度热消散探针(TDP)测量毛竹液流的可行性,分析年龄对立竹液流的影响,并据此对立竹液流进行尺度扩展,估算桂北毛竹林的蒸腾耗水,为区域毛竹林的生态水文效应研究和指导关键生态功能区植被结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显微镜观察毛竹输水结构在竹壁上的径向分布。基于热消散方法,用5 mm和10 mm长度的TDP探针对1~2年生立竹和3龄以上立竹的基部液流进行连续测量,并同步测定环境因子。【结果】维管束在毛竹竹壁上不均匀分布,竹壁外侧维管束小而密,导管分化不完全,竹壁内侧维管束大而疏,导管分化完全,直径较大。10 mm TDP探针测得的液流密度显著高于5 mm探针,其平均液流密度是5 mm探针的4.03倍。在生长旺季的7月,基于10 mm TDP探针测量的1~2年生立竹正午液流密度显著高于3龄以上立竹,而在早上和傍晚二者基本相同。1~2年生立竹液流的平均日通量在测量生长季内均高于3龄以上立竹,二者的平均日液流通量分别为51.15和33.80 g·cm~(-2) d~(-1)。以立竹年龄和基径作为液流尺度扩展依据估测的桂北毛竹林日蒸腾耗水量在观测生长季内为0.01~0.72 mm·d~(-1),平均日蒸腾耗水量为0.31 mm·d~(-1)。【结论】10 mm长度的TDP探针较5 mm探针更适宜用于毛竹液流的测量。1~2年生立竹比3龄以上立竹具有更高的液流密度和日液流通量,因此年龄是毛竹液流由立竹到林分尺度扩展时除立竹直径外另一个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丽 岳广阳 赵哈林 张铜会 赵学勇 刘新平 赵玮
利用Dynamax茎流测量系统,于2006年对科尔沁沙地一处20年生樟子松和小叶锦鸡儿人工混交林的液流动态进行监测。在液流测定的基础上,分别选择边材面积和叶面积为纯量进行尺度扩展来推算樟子松和小叶锦鸡儿林分蒸腾耗水量,分析林分蒸腾耗水量与沙地水分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植物蒸腾耗水量的大小与太阳有效辐射和水蒸气压亏缺显著相关;在土壤水分严重匮缺的月份,樟子松日蒸腾耗水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变化范围为0.21~1.17 mm/d,平均0.81 mm/d;小叶锦鸡儿在低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对水分利用能力较强,表现出良好的耐旱性和稳定性,其蒸腾耗水的变化范围为0.51~2.79 mm/d,平均1.98 mm...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奉觉 郑世锴 巨关升 吴衍德
1989—1991年,分别在山东(I-69杨)与宁夏(合作杨)人工林中,用五种方法(整树容器法、热脉冲法、快速称重法、稳态气孔计法和微气象法)进行了蒸腾耗水的比较测定,结果表明:1.以整树容器法测定的单株日耗水量为100%,则水分饱和下快称法相应值为130%—140%;气孔计法值为291%;热脉冲法值为90.14%。2.以热脉冲法测定的日耗水量为100%,则快称法的测值为88%(六年生树)与112%(二年生树)。3.气孔计法测值高于快称法,在宁夏干旱地区为后者的130%—190%,在山东较湿润地区为240%—320%。4.微气象法中午蒸腾值十分接近整树容器法与热脉冲法,其误差小于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奚如春 马履一 樊敏 李丽萍 孔俊杰 王瑞辉
该文通过对油松枝条和茎干组织水容特征研究,旨在进一步阐明树体水容对蒸腾耗水的影响,为油松山地造林和城市绿化水分管理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结果表明:①枝条水容日变化表现为先减低后回升,枝条水容与水势呈二项函数关系.②在季节变化上,水容受土壤和环境水分的影响,6月份枝条水容值比9月份大.③在空间上,不同冠层和不同方位的枝条水容有差异,其中,下部枝条水容值比上部的稍大,东南部的水容值比西北部的稍大;不同树干高度液流通量的变化受边材面积大小的影响,自基部沿树干高度递减;在白天树干茎段累计水容下位要比上位大,但树干水容的亏缺可以在晚间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充.④在对蒸腾耗水的调节上,树体上位组织的储存水首先被耗散...
关键词:
油松 水容 蒸腾耗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茜 李吉跃 齐涛
采用BP3400精密天平等仪器对喷施不同浓度(102、04、0 mg/L)“施丰乐”溶液(对照喷施清水)的当年生国槐的实际蒸腾耗水状况进行研究,用压力室法分阶段测定了苗木的叶水势.结果表明:供试国槐属于低水势忍耐脱水耐旱树种,其叶水势与土壤含水量关系的方程为y=0.018 2x2-1.071 3x+16.52(R2=0.998 7).在相同水分条件下,对照苗木的耗水速率比处理过的高10.2%~82.7%.随着干旱胁迫的发生,对照苗木的叶水势急剧下降,而处理的苗木则维持着较高的叶水势.从而得出植物生长调节剂“施丰乐”的喷施对减少苗木耗水,延缓苗木干旱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施丰乐” 国槐 水势 耗水量 耗水速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招礼军 李吉跃 于界芬 Sophie Bertin
采用BP340 0精密电子天平 ,于 2 0 0 2年夏季研究了在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 ,4种北方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的日蒸腾耗水速率及实际耗水量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在正常水分条件下 ,各苗木的日最大耗水速率出现在 10 :0 0— 14 :0 0之间 ,阔叶树种的蒸腾耗水速率远远大于针叶树种 ,是针叶树种的 5~ 7倍 ,苗木的耗水速率排序为 :黄栌 >火炬树 >侧柏 >油松 ;1年生的黄栌和火炬树与 5年生侧柏的日耗水量相差不大 ,是油松的 1倍 .当苗木受到干旱胁迫后 ,苗木的日最大耗水速率会提前 ,蒸腾速率迅速下降 ,但下降幅度不同 ,耗水速率排序为 :火炬树 >黄栌 >油松 >侧柏 ....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蒸腾耗水速率 造林树种 苗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文华 刘广权 马松涛 王鸿哲
在玻璃温室内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生长在黄绵土上的1年生仁用杏、刺槐和紫穗槐苗的水分特征和生长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树种的叶片相对含水率和单株耗水量均随土壤水分的降低而降低,各处理间的单株耗水量差异显著;叶片饱和亏、保水力和单株水分利用率随土壤干旱胁迫的加剧而有所提高,不同树种的水分利用率对各处理的反应不同;根干重、茎干重和生物量等生长特征指标也随土壤水分的降低呈下降趋势,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紫穗槐的茎重、根重、总生物量及刺槐的根重、总生物量和仁用杏的总生物量影响显著;其余指标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土壤含水量在最大田间持水量的52%以上时,仁用杏才有较大的生物量,刺槐和紫穗槐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平 李吉跃 马达
利用热扩散探针配合自动气象站,于2005年在北京林业大学妙峰山试验林场对油松水分运移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树干液流速率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且与土壤含水量和当月降雨量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56;树干液流速率月平均值在1份有最低值,为0.00019m/s,最高值出现在6月份,为0.0006cm/s,是1月份的3.2倍;油松的连日变化规律在各个时期都呈明显的峰状曲线,只是土壤水分充足时期的液流速率值比干旱时期的要高一些,气象因子是影响油松树干液流日进程的主要因子.
关键词:
液流速率 土壤含水量 气象因子 油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小由 康尔泗 司建华 周茂先
利用热脉冲技术,在黑河下游额济纳天然绿洲内测定胡杨单木边材液流在不同位点、方位的变化,结果表明:液流速率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15mm处达到最大值,随后随深度增加而减小,越靠近形成层,液流启动越早,减小滞后;在4个方位上,南、西面液流速率远远高于北、东面;南面比西面液流启动较早,下降较快;西面液流速率下降滞后于南面;在北与东面,2个方位液流速率变化不大。在此基础上,采用边材面积作为纯量,对胡杨近熟林耗水量进行了推算。胡杨林边材面积与胸径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幂模型很好地拟合。通过实测标准地的胸径分布,推算出林地边材面积的分布,利用热脉冲测定单木液流通量,推算出黑河下游胡杨近...
关键词:
胡杨 单木液流 林分耗水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新宇 李延明 孙林 许蕊 赵松婷 郭佳
基于液流观测数据研究银杏蒸腾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有效含水率(REW)大于62%时土壤水分对银杏蒸腾无影响,当REW小于62%时限制蒸腾耗水;2)光合辐射(PAR)小于0.39 mmol(m2·s)驱动蒸腾作用,且效果显著,PAR大于0.8 mmol(m2·s)后对银杏蒸腾驱动作用不再增加;3)水汽压亏缺(DVP)对蒸腾是双重作用,当DVP小于3.2 kPa时表现为驱动作用,蒸腾与水汽压亏缺关系可用双曲线函数描述;4)低风速时对蒸腾影响很小,在风速超过4 ms时表现出限制作用。构建植株蒸腾--环境关系模型,模拟计算的小时尺度蒸腾决定系数R2为0.7998,相对偏差为17...
关键词:
银杏 液流 环境因子 模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汪雪 周国模 徐小军 于亚妮 李楠
碳通量监测结果是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的重要数据基础。涡度相关法作为目前最可靠的通量观测技术,在精度上具有优势,但观测范围局限于通量贡献区,无法实现大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监测。为了研究无线传感网络在生态监测中的应用,探寻一种大尺度净初级生产力估算的方法 ,在安吉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通量观测塔附近部署无线传感网,采集2015年1月至9月的太阳辐射、气温和湿度等气象数据。在对光能利用率(light use effi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冰 王启杰 马彬 梁雪 侯振安 姜艳
为解决当前旱区防护林主要树种新疆杨日蒸腾量(Tr)估算值的精确度低、估算模型泛化能力差等问题,采用7种气象因子(日照时长、风速、相对湿度、饱和水气压差、最低温、最高温和日均温)的8种组合作为模型输入,构建了传统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BP和Elman),估算了2020年生长季新疆杨Tr值,并对3种模型不同输入组合的估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与评价;同时基于Garson算法量化了各气象因子对Tr估算值的相对贡献率。结果显示,BP和Elman模型对Tr估算值的精确度超过73.66%,在不同输入组合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估算精确度比MLR模型提高了8.45%~31.33%,其中拓扑结构为6-4-4-1的Elman模型估算值的精确度最高;气象因子饱和水气压差对Tr估算值的相对贡献率最大,相对湿度次之,不同温度变量对Tr估算值的相对贡献率依次为:日均温>最低温>最高温。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新疆杨日蒸腾量的估算神经网络模型可提高对干旱地区防护林蒸腾量的估算精确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施建敏 郭起荣 杨光耀
采用L i-6400测定毛竹蒸腾作用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毛竹夏、秋季的蒸腾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冬、春季的蒸腾日变化为单峰曲线;毛竹蒸腾年动态变化为单峰曲线,1月份最低,仅为0.29 mmol.m-2.s-1;8月份最高,达3.90 mmol.m-2.s-1;年均值为1.46 mmol.m-2.s-1。与毛竹光合动态相比,不同季节毛竹的蒸腾作用与光合作用日变化一致,年变化则略有不同,光合年动态变化为三峰曲线,而蒸腾作用年动态变化为单峰曲线。
关键词:
毛竹 生理生态 蒸腾作用 动态变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平 李吉跃 招礼军
采用Lico 640 0便携式光合系统测定仪和BP340 0精密天平等仪器研究了 9个野外造林树种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及实际蒸腾耗水状况 ,并对 9个树种的日平均蒸腾速率及实际的耗水速率进行了比较 .得出了在正常水分条件下各树种的蒸腾耗水量及蒸腾耗水速率 .对不同天气情况下及昼夜不同时间段各树种的耗水特性进行了比较 .日蒸腾速率从小到大依次为油松、侧柏、黄栌、柠条、臭椿、火炬树、沙棘、毛白杨、枸杞 .5年生油松和侧柏晴天的日耗水量分别为 (61 7± 9 6)g和 (39 8± 6 8)g ;1年生毛白杨、臭椿、火炬树和黄栌的日耗水量分别为 (44 8± 8 1 )g ,(53 4± 8 8)g...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国粹 杜阿朋 赵知渊 谢耀坚 张婧
2012年4-12月,应用热扩散技术对雷州半岛10年生尾叶桉人工林的树干液流进行连续测定,结果表明:树干液流变化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与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相似,在晴天呈现单峰型,阴雨天多峰型;树干液流变化拐点均滞后太阳辐射强度变化1h左右;在白天,尾叶桉单株的液流通量与大气温度、风速、光合有效辐射和饱和水汽压差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在夜间,则仅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其他环境因子相关性不显著.在观测期内,10年生尾叶桉人工林单株平均日耗水量为28.03L/d,整个林分的蒸腾耗水量总共为963.3mm,占同期总降水量的58.6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