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73)
- 2023(17861)
- 2022(15638)
- 2021(14506)
- 2020(12440)
- 2019(29034)
- 2018(28768)
- 2017(55610)
- 2016(30324)
- 2015(34135)
- 2014(34287)
- 2013(34038)
- 2012(31278)
- 2011(28138)
- 2010(28078)
- 2009(25874)
- 2008(25525)
- 2007(22671)
- 2006(19307)
- 2005(16962)
- 学科
- 济(121679)
- 经济(121553)
- 管理(87508)
- 业(83144)
- 企(69293)
- 企业(69293)
- 方法(59679)
- 数学(52291)
- 数学方法(51532)
- 财(32767)
- 农(32097)
- 中国(30682)
- 学(27944)
- 业经(25682)
- 地方(23865)
- 农业(21543)
- 理论(21471)
- 贸(21300)
- 贸易(21293)
- 制(21093)
- 务(20892)
- 财务(20801)
- 财务管理(20754)
- 易(20649)
- 技术(19929)
- 企业财务(19634)
- 环境(19149)
- 和(19068)
- 银(17898)
- 银行(17841)
- 机构
- 大学(431770)
- 学院(430177)
- 管理(169182)
- 济(166831)
- 经济(163061)
- 理学(146921)
- 理学院(145274)
- 管理学(142339)
- 研究(141636)
- 管理学院(141572)
- 中国(104506)
- 京(91928)
- 科学(91655)
- 财(76612)
- 农(74251)
- 所(72123)
- 业大(68219)
- 研究所(65979)
- 中心(65191)
- 江(62957)
- 财经(61666)
- 农业(58538)
- 北京(57723)
- 范(56597)
- 师范(56000)
- 经(55970)
- 院(51698)
- 州(50860)
- 经济学(49592)
- 技术(47171)
- 基金
- 项目(296757)
- 科学(231602)
- 基金(213593)
- 研究(212498)
- 家(187213)
- 国家(185689)
- 科学基金(158663)
- 社会(131212)
- 社会科(124311)
- 社会科学(124273)
- 省(117523)
- 基金项目(113459)
- 自然(105668)
- 自然科(103215)
- 自然科学(103179)
- 自然科学基金(101276)
- 教育(98888)
- 划(98732)
- 资助(89214)
- 编号(86687)
- 成果(69886)
- 重点(66664)
- 部(64886)
- 发(62338)
- 创(61352)
- 课题(59997)
- 科研(57477)
- 创新(57292)
- 大学(55086)
- 教育部(55045)
- 期刊
- 济(175509)
- 经济(175509)
- 研究(120238)
- 中国(81574)
- 学报(73048)
- 农(65689)
- 科学(65335)
- 财(60040)
- 管理(59689)
- 大学(54828)
- 学学(51485)
- 教育(48666)
- 农业(45412)
- 技术(39579)
- 融(33154)
- 金融(33154)
- 财经(29413)
- 业经(29233)
- 经济研究(28193)
- 经(25033)
- 业(24339)
- 问题(22934)
- 图书(22665)
- 科技(22001)
- 技术经济(21727)
- 统计(21430)
- 版(21393)
- 理论(20092)
- 策(19574)
- 资源(19306)
共检索到616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白思俊 刘书含 王晓颖
科技人才评价是一种多准则决策问题,不同方法导致评估存在不确定性,已有相关评价方法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解决这一问题,针对创新活动不同阶段对科技人才评价的差异化要求,立足于“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的思路,将科技人才分为基础研究类、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以及科技管理服务类,基于政策文件和文献的关键词提取法构建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充分考虑不同方法导致评估存在的不确定性,结合点分配法(PA)和全一致性法(FUCOM)构建灰数组合权重,将灰数权重和不同决策者针对评价对象的评估分数作为灰数输入,提出PA-FUCOM灰色关联分析法;并以陕西省某研究院的4位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人才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评价结果的有效和准确性。结果表明:基于PA-FUCOM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对基础研究人才整体上各类指标相对较为均衡但侧重人才价值和学科背景,对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人才在成果价值和转化效益上拥有更大的权重,对科技管理服务类人才整体指标相对均衡但在成果价值上的权重相对更大;灰色系统理论有助于解决科技人才评价过程存在的不确定性,点分配法在实际评估中简单可行,FUCOM由于计算量小、一致性更高从而为混合指标权重计算提供了新的可能,因此PA-FUCOM组合权重计算方法在评价结果区分度、评价结果的一致性上都有较好的表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党 秦玉慧
对灰色层次分析法中基于灰色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和排序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灰色判断矩阵的弱一致性和乘性完全一致性的条件,然后讨论了在单一准则下基于灰色判断矩阵的方案集排序问题。方法一将灰色判断矩阵转化为白化矩阵,通过研究白化矩阵的性质来对方案集进行排序,方法二是将其转化为区间灰数互补判断矩阵,再利用OWA算子对方案集集结进而进行排序。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灰色判断矩阵 弱一致性 完全一致性 排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建明 吴文泽 罗丹 范大付
传统的分数阶灰色预测模型在时间序列预测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预测的有效性,但其累加和差分计算式比较复杂。一致性分数阶累加相对于一般的分数阶累加,形式更简单,更便于计算和理论推导。为了提高模型的适应性和预测能力,文章在CFGM(1,1)白化方程中引入一个新的可变系数,扩大了原有白化方程的适用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致性分数阶优化灰色模型,即CFOGM(1,1)模型。最优一致性分数阶阶数和可变系数通过PSO算法最小化平均相对误差获得。将构建的模型运用到两个实例中并与其他经典的灰色预测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和预测精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利哲 邵维佳
由于应用VIKOR法受到两个条件的严格约束,致使有时无法对部分评价对象全排序,从而不能实现最终评价或决策。针对这一问题,文章选择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了全排序模型,通过全排序模型有条件地解决了VIKOR法存在的这一问题,对VIKOR法排序范围与方法给予了补充,从而扩大了评价或决策的范围。
关键词:
VIKOR法 灰色关联分析 全排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宗义 钱健 刘亦文
文章将定性评价信息用L-R型三角模糊数表示,为根据模糊决策矩阵作出合理的评价,提出了一种各分量均为三角模糊数的模糊矢量的比较方法——模糊灰色关联分析法。并结合一科技奖励评价实例来说明此法的具体应用过程。
关键词:
模糊多属性决策 动态权重 关联度 评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通讯
分类是学者的武器。对于从事自然科学方法论研究的学者来说,这已经成为近乎经典的语言。那么,对于人才研究者或者人才使用者来说,这句话的意义如何呢?可以说:同样如此。分类是古今中外一切用才之道的精华所在。但是,人们又极容易将上面一句话误解。认为分类无非就是指将人才划分为政治人才、军事人才、科技人才、艺术人才等等。这种按照职业进行分类的方法,目的是便于社会宏观管理,人人皆知。对于一个单位的领导者、人事组织工作者来说,几乎没有任何意义。让我们把对人才的议论范围缩小到科技人才之内,并进一步就科技人才使用中的若干环节论述人才分类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强 李佳弥 敦帅
科技评价政策对于激发科创能力、营造良好的科技生态环境和构建开放的科技发展道路具有深远意义。为了客观评价中国科技评价政策,提升未来政府制定出台相关政策的合理性、完备性以及科学性,本文以中国在2016年初到2020年末出台的国家科技评价政策为研究对象,利用Python3.10软件进行文本分析,以明确政策重要内容,并结合文本分析结果构建包含10个一级变量、44个二级变量的PMC指数模型,对科技评价政策展开量化评价。研究发现:国家科技评价政策对象清晰、指导思想明确、实施方案具体而详尽,政策彼此之间逻辑联系紧密,但仍存在整体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预测性质、激励功能欠缺等问题。最后,基于结论对未来科技评价政策设计与实施提出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婷婷 潘定
本文利用语义网络,在断言层次对我国通用分类标准中定义的元素和属性等进行了详细的语义关系分析,并由此构建了基于语义网络的语义推理模型,即构建了XBRL分类标准的匹配值计算规则和继承推理规则,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推理模型来分析分类标准扩展的一致性解决方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婷婷 潘定
本文利用语义网络,在断言层次对我国通用分类标准中定义的元素和属性等进行了详细的语义关系分析,并由此构建了基于语义网络的语义推理模型,即构建了XBRL分类标准的匹配值计算规则和继承推理规则,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推理模型来分析分类标准扩展的一致性解决方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寰 王玮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发展循环经济能有效解决我国目前资源相对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对于循环经济的评价研究,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诸如层次分析、模糊聚类分析等方法。利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取成都市三个工业园区,对其循环经济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得到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勇
文章聚焦成本管理会计课程,借助问卷调查获取老师、学生与实务界三方对成本管理会计18个课程单元重要性的看法,然后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评价三方对各课程单元重要性程度看法的一致性,更进一步,采用灰色关联分析进行各课程单元相对重要性的评价与排序,以期为教师合理进行课程单元授课规划提供依据,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会计课程学习的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冀巨海 王琪
企业绩效评价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决策和社会对企业活动的认同与否,尝试在灰色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煤炭企业绩效管理评价模型,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系数,通过计算与理想样本的灰色关联度,对参评煤矿的绩效管理进行评价。研究表明,评价结果符合客观实际,说明该灰色关联评价模型能够较科学、客观的比较分析煤矿的绩效管理水平,对于改进煤炭企业绩效评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
煤矿 绩效评价 变异系数 灰色关联度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姜志超 王云 杨震
本文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隐蔽工程审计风险评价模型,得出审计风险评价指标定量评价结果,并以电力电缆工程建设项目为例,对评价模型的应用进行分析,为隐蔽工程审计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
隐蔽工程 灰色关联 审计风险 电力电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利宁 黄运成
近些年国际石油市场间价格走势表现出了非一致性现象,引发了对市场间关联一致性传统论断的质疑。借助小波变换与互谱分析方法,选取2006-2016年三个国际石油市场WTILLS-Brent价格日数据进行关联性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不同频率视角下市场关联呈现非一致特征:各高频分量的关联性随频率降低而增强,低频趋势序列和原价格序列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相差较大;高频信号所蕴含的信息有助于预测市场短期走势,而石油市场价格长期走势难以预测。研究表明金融因素对高频联动性有短期的影响,而供求关系的改变对市场联动性的影响较为深远,政策变动对市场联动性影响不明显。由于市场性质和区位因素不同,各市场对不同类型冲击反应不一造成了关联非一致现象。研究提示,应在甄别影响关联性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市场调节手段,同时应推进现货市场建设注重完善石油市场体系,使得抵御外部冲击的市场风险管理手段多样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曹小琳 卢道超
作为我国房地产融资主要渠道之一,私募基金还不是一种成熟的融资方式,存在着市场、信用和管理等风险。在阐述房地产私募基金特征,构建相应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和TOPSIS法对所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并通过实证研究,对房地产私募基金的风险做出定性与定量的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