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78)
- 2023(11532)
- 2022(9656)
- 2021(9041)
- 2020(7372)
- 2019(16859)
- 2018(16307)
- 2017(31600)
- 2016(16530)
- 2015(17833)
- 2014(17721)
- 2013(17224)
- 2012(15629)
- 2011(14087)
- 2010(13844)
- 2009(12794)
- 2008(11859)
- 2007(10171)
- 2006(8802)
- 2005(7137)
- 学科
- 济(73998)
- 经济(73935)
- 业(45732)
- 管理(43605)
- 方法(36267)
- 企(34508)
- 企业(34508)
- 数学(31285)
- 数学方法(30836)
- 农(29790)
- 农业(19584)
- 业经(18286)
- 财(17897)
- 中国(17680)
- 地方(14801)
- 学(13884)
- 制(13115)
- 理论(11974)
- 贸(10550)
- 贸易(10544)
- 务(10509)
- 财务(10456)
- 财务管理(10435)
- 易(10202)
- 环境(10075)
- 企业财务(9933)
- 银(9911)
- 银行(9896)
- 发(9886)
- 融(9843)
- 机构
- 学院(234492)
- 大学(231715)
- 济(96686)
- 经济(94715)
- 管理(94057)
- 理学(82686)
- 理学院(81783)
- 管理学(80232)
- 管理学院(79779)
- 研究(72175)
- 中国(54461)
- 京(46668)
- 科学(44346)
- 财(43415)
- 农(38161)
- 财经(35693)
- 中心(35190)
- 业大(34450)
- 江(33233)
- 所(32917)
- 经(32644)
- 范(31922)
- 师范(31581)
- 经济学(30933)
- 研究所(30276)
- 农业(28558)
- 北京(28157)
- 经济学院(28036)
- 财经大学(26756)
- 院(26626)
- 基金
- 项目(167794)
- 科学(135175)
- 基金(125923)
- 研究(121533)
- 家(109023)
- 国家(108148)
- 科学基金(95404)
- 社会(81296)
- 社会科(77152)
- 社会科学(77134)
- 基金项目(67687)
- 省(65575)
- 自然(61666)
- 自然科(60268)
- 自然科学(60260)
- 自然科学基金(59172)
- 教育(55587)
- 划(54320)
- 资助(50934)
- 编号(47839)
- 重点(37486)
- 部(37092)
- 发(36476)
- 成果(36211)
- 创(34880)
- 国家社会(34616)
- 创新(32596)
- 教育部(32487)
- 科研(32455)
- 人文(32314)
共检索到320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清
基于点—轴系统理论,分析宁波市乡村旅游资源类型和空间分布现状,阐述其空间优化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并提出2个中心、6个增长极、16个发展节点和2条发展主轴、4条扩展轴、3大乡村旅游组团(旅游地系统)的乡村旅游空间发展模式,以构建中小尺度区域乡村旅游的最佳结构,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联兵 杨新军 刘辉
"点—轴系统"理论作为区域开发的基础性理论,对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文章在分析宁夏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旅游开发空间布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以"点—轴系统"理论为指导,构建宁夏旅游"点—轴—网络"开发结构,从而达到优化旅游空间结构,实现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点—轴”理论 旅游空间结构 优化 宁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清
以浙江江山市为例,通过"点—轴系统"和空间集聚理论对乡村旅游空间集聚和重构进行研究。在阐述乡村旅游空间集聚的现象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江山市乡村旅游空间集聚的现状和问题。基于该理论提出了江山市乡村旅游集聚的重构方案,即形成以重点旅游发展轴为纽带、以块状聚集为特色、以旅游增长点为载体、以大旅游品牌为中心、以旅游空间网络化为目标的发展格局。还提出"一核一轴三组团多点"的乡村旅游空间集聚结构,有利于高效实施旅游节点和轴线的建设,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也对该理论的应用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辉 张沛茹 张新新 张爱平
对2000—2010年辽西走廊区域旅游总体差异演变、区域旅游发展速率差异进行研究。研究显示:辽西走廊旅游发展势头总体比较强劲,但区域整体态势不好,区域旅游合作不佳;区域内盘锦、锦州相对于整个区域旅游发展较快,朝阳、阜新发展相对较慢,并基于"点-轴"理论构建了辽西走廊旅游空间结构体系,藉此对辽西走廊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空间结构 体系 点-轴理论 辽西走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德云
文章基于分形理论关联维数的应用探讨,利用全国200个国家级休闲旅游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样本空间结构特征和各分区空间结构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休闲旅游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空间结构具有分形几何特征,自组织演化在空间结构方面具有优化趋势,表现出示范点分布与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布局的一致性和沿重要河流分布的特征。文章从构建完善的休闲旅游与乡村旅游中心地等级体系;优化和加强系统中各要素的关联性程度;加大对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完善区域内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网络布局等方面提出了优化休闲旅游与乡村旅游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秀霞 倪维秋
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多元化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总趋势下,如何整体开发界河流域旅游资源,以促进各个国家旅游业的发展,维护流域生态系统,不仅成为区域国际合作的主题之一,也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主题。为此以"点一轴系统理论"为指导,构建以鸭绿江水旅游环境容量为前提,以鸭绿江地缘文化为主线,以丹东、集安和长白县为增长极的跨国旅游为辅轴的"系统网络"整体开发模式,旨在实现鸭绿江流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点一轴系统理论 流域 旅游资源 鸭绿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蒙莉娜 郑新奇 赵璐 李志建 杨鑫
点—轴系统是我国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主要模式之一。探索城镇点—轴系统空间结构,进而揭示其数理本质,是进行地理空间优化的理论基础。文章从分形理论出发,构建点—轴系统分形模型,明确该模型的地理意义,以此刻画点—轴系统的空间结构。利用GIS软件开发了点—轴系统分形模型计算工具。以济南市城镇—交通系统为例,在GIS数据环境下计算其分形模型参数,研究结果发现:①区域点—轴系统发育到一定阶段的确呈现分形性质,点—轴系统分形模型可以有效地反映点—轴系统空间结构形态;②无标度性、分形、有序性是地理空间的不同状态,推论得出随着点—轴系统的发展,其空间结构也经历着无序→无标度网络→分形结构→有序→更为复杂的无序的演进过程;③济南市城镇—交通系统已经形成点—轴系统的雏形,城镇点—轴系统处于发展阶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德根 陆林 陈田 刘昌雪
“点—轴系统”理论对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旅游地系统是旅游发展的物质载体。在分析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资源类型和空间分布以及旅游地系统现状基础上,以“点—轴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地系统,确定旅游区重点发展点和发展轴,并利用重点发展轴将以“点”为中心的“面”即各级旅游地系统空间网络化,形成“点”、“轴”、“面”相结合的“板块旅游”空间结构体系,从而优化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区空间结构,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江峰 李治兵 杨建春
[目的] 梳理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类型,精准定位和挖掘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和推动山西省乡村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方法] 对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整理和分类,建立乡村旅游地的矢量数据,借助ARCGIS软件和空间分析模型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区域分异性,并借助地理联系率探析其与经济、景点、历史名村等多因子的关联程度。[结果] 山西省乡村旅游地分布具有明显的集聚特点,形成了明显的“一核两带”的集聚态势。一核即以阳泉市为中心的核心集聚区,两带即沿太原—晋中—吕梁的晋中集聚带,以及沿长治—晋城—临汾的晋东南集聚带。结合山西省乡村旅游地特点将其分为自然景观类、风俗文化类、特色农业类3大类,数量分别为72个,69个和133个。区域层面上,临汾市自然景观类居多,晋城市以民俗文化类为主,太原市以特色农业类最多,晋中市、阳泉市2市种类分布较均匀,表现为多元化发展趋势。三类乡村旅游地均呈现一定的集聚分布态势和区域分异性,其中,自然景观类区域分布相对较均匀,且呈现多点的高核密度集聚态势;民俗文化类乡村旅游地主要分布于晋中和晋西南地区;特色农业类主要分布于经济、交通、人口等条件均较优越的中部地区。[结论] 山西省乡村旅游地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和区域异化的特点。晋中地区可发展以太原市为核心的环城特色农业类乡村旅游集聚地,以及以晋中市为中心的晋中风俗文化乡村旅游集聚地;晋东南地区未来可继续加强对风俗文化的深度挖掘,发展以晋城市和长治市为中心的晋东南风俗文化和农家庄园并举的乡村旅游集聚地;晋北地区可着力培育以休闲度假、避暑疗养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婷
四川省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相对落后,游客来源主要依靠周边的传统自然景区,乡村旅游景点或景区尚未形成能够独立发展的经营局面。文章结合实地调研,对四川省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根据顺应空间结构现状、区域利益统一化、综合考虑交通条件等优化原则,从构建"以点带面"空间发展格局、突出传统旅游区的节点作用及优化交通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匹配等方面提出了四川省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策略,以期为四川省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琴 胡丹临 郑雨
文章以协同理论、"点—轴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分析大香格里拉东部(川西地区)温泉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和类型的基础上,提出"点"、"轴"、"面"相结合的温泉旅游开发模式:1个温泉城、3个增长极、6个发展节点、4条一级发展轴(旅游干线)、7条二级发展轴(旅游支线)和3个温泉旅游板块,并着重强调通过形象协同、产品协同促进整合发展的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国忠
本文分析了浙江海洋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和旅游地系统布局现状,以协同理论、“点—轴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统筹区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浙江省域内海洋旅游发展的模式,认为浙江海洋旅游的空间发展结构模式为2个中心、2个增长极、14个发展点、2条重点发展轴、1条发展拓展轴、5个海洋旅游板块。并从整合思路出发,着重讨论了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形象协同、产品开发协同,促进浙江海洋旅游整体发展的命题。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海洋旅游业的有序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红波 张小林 李悦铮
空间结构的研究既是区域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区域空间结构的合理与否,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或制约作用。"点—轴"系统理论作为区域开发的基础性理论,对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为对象,对其旅游空间构建背景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空间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并创新了重点发展节点和重点发展轴选择的依据,并据此确定了辽宁沿海经济带三个等级的重点发展节点和旅游发展轴线以及四大旅游区,构建了辽宁沿海经济带"点—线—面"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龙茂兴 孙根年 马丽君 侯芳芳
"点—轴系统"理论是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提出的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文章认为区域旅游"点—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特征具体体现为:吸引物集聚、旅游者集聚、旅游设施集聚、良好的可达性和充盈的客源市场促成旅游节点,具有一定规模旅游客流流动的交通干线是旅游轴线形成的标志。研究发现区域旅游"点—轴"结构系统发展经历"点—轴系统"发育前的均衡、"点、轴"初步发育、"点—轴系统"成长发育和"点—轴系统"成熟发育四个演进阶段。在2000年以前,2000—2002年,2002—2005年,陕南区域旅游"点—轴系统"分别经历了"点—轴系统"发育的前三个阶段,但之后,陕南旅游发展缓慢,至今未迈进旅游"点—轴"结构系统的成熟发育阶段。文章进一步探讨推动陕南旅游"点—轴"结构系统发育成熟的构想。
关键词:
点—轴系统 区域旅游 陕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田东娜 栗欣如 尤飞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乡村旅游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呈现快速扩张的发展态势,为解决三农问题、城市化问题提供了诸多选择和途径。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旅游产业要素在一定地域空间内的组合方式、分布状态及经营效果,对区域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文章从空间结构视角对大连市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回顾,选取了大部分近城郊区,如金州新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等地作为案例实证对象,总结出大连市乡村旅游在不同阶段的演变形态和特征,并归纳了乡村旅游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大连市乡村旅游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形态,经历了点-点离散阶段、旅游增长极阶段、旅游区(带)阶段、旅游集聚区(群)阶段4个演化阶段;在演...
关键词:
大连市 乡村旅游 空间结构 演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