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39)
- 2023(14647)
- 2022(12846)
- 2021(12114)
- 2020(10057)
- 2019(23197)
- 2018(22908)
- 2017(45173)
- 2016(24287)
- 2015(27159)
- 2014(27017)
- 2013(26185)
- 2012(23997)
- 2011(21428)
- 2010(21153)
- 2009(19029)
- 2008(18234)
- 2007(15422)
- 2006(13305)
- 2005(11160)
- 学科
- 济(94009)
- 经济(93907)
- 管理(71258)
- 业(67567)
- 企(55969)
- 企业(55969)
- 方法(46475)
- 数学(41068)
- 数学方法(40500)
- 农(26149)
- 财(25297)
- 中国(23704)
- 业经(20810)
- 学(18858)
- 地方(18595)
- 贸(17666)
- 贸易(17662)
- 农业(17392)
- 易(17173)
- 务(16093)
- 财务(16020)
- 财务管理(15989)
- 制(15893)
- 理论(15501)
- 技术(15364)
- 环境(15360)
- 企业财务(15156)
- 和(14692)
- 策(14099)
- 划(13472)
- 机构
- 学院(334560)
- 大学(333911)
- 管理(138423)
- 济(134422)
- 经济(131595)
- 理学(121365)
- 理学院(120120)
- 管理学(117979)
- 管理学院(117375)
- 研究(106298)
- 中国(78162)
- 京(68885)
- 科学(65700)
- 财(61122)
- 所(51040)
- 农(50575)
- 财经(49798)
- 业大(49679)
- 中心(49225)
- 研究所(46855)
- 江(46813)
- 经(45546)
- 范(43470)
- 师范(43105)
- 北京(42769)
- 经济学(40186)
- 院(39596)
- 农业(39519)
- 州(38020)
- 财经大学(37393)
- 基金
- 项目(238495)
- 科学(188826)
- 研究(175479)
- 基金(174176)
- 家(150672)
- 国家(149432)
- 科学基金(130115)
- 社会(110597)
- 社会科(104920)
- 社会科学(104895)
- 基金项目(92758)
- 省(92709)
- 自然(85482)
- 自然科(83491)
- 自然科学(83473)
- 自然科学基金(81945)
- 教育(81143)
- 划(77874)
- 编号(72124)
- 资助(71751)
- 成果(56924)
- 部(53009)
- 重点(52684)
- 发(50296)
- 创(49645)
- 课题(48624)
- 创新(46224)
- 教育部(45900)
- 科研(45693)
- 国家社会(45194)
- 期刊
- 济(138618)
- 经济(138618)
- 研究(95319)
- 中国(55329)
- 学报(49808)
- 管理(49164)
- 科学(46849)
- 财(45246)
- 农(45066)
- 大学(38707)
- 学学(36558)
- 教育(35824)
- 农业(31740)
- 技术(29999)
- 融(26904)
- 金融(26904)
- 业经(23979)
- 财经(23132)
- 经济研究(22340)
- 经(19703)
- 问题(18100)
- 图书(16670)
- 理论(16183)
- 科技(16157)
- 技术经济(16033)
- 业(15582)
- 实践(14973)
- 践(14973)
- 现代(14861)
- 版(14727)
共检索到466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卓理 耿鹏旭 王海荣
矿山地质灾害具有链式效应,分析了平顶山煤矿主要地质灾害链的激发环、损害环和致灾环。随其发展造成灾害(损害环)的涉及面逐步扩大,同时治理的成本增加,而且有一些灾害在短时期内无法修复,提出在减灾对策中宜在上游链环上采取措施,以便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灾害链的源头及各环节提出了断链环,阻止灾害向下一环节延伸,及时治理地质灾害,从而减轻灾害的损失。并进行了实例研究,对灾害链的源头及各环节采取切断链环,阻止灾害的发展,为构建绿色矿山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矿山 地质灾害 链式效应 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卓理 耿鹏旭 王海荣
矿山地质灾害链是由采空区灾害链、矸石灾害链、矿井水灾害链、矿井瓦斯灾害链和高温热害灾害链等组成,它是由煤炭开采活动引发的灾害链,结构上属于树枝状灾链。分析了矿山地质灾害链的链式效应特点以及地质灾害链之间的协同作用、时间和空间分布的复杂多样性以及承灾体类型的多样性等。矿山地质灾害链的承灾体随着灾害链的延伸类型趋多,在其减灾措施中宜在上游的链环上采取措施,以便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针对矿山地质灾害链的特点提出了控制灾害链源头的发生和危害、切断灾害链等措施,并在平顶山煤矿山进行了实践。
关键词:
矿山 地质灾害链 链式效应 断链减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安 覃建雄
我国西南部低山区城市发展受到地质和地貌类型的制约和影响,尤其是地质活动较为频繁和活跃的地区。低山地质灾害威胁人数大。进一步排查和勘察西南低山区城市地质灾害的位置和规模,并进行有效治理是保持西南低山区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兰恒星 周成虎 高星 程维明 王治华 杨志华 李郎平 伍宇明
2013年4月20日08点02分,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了7.0级强震。此次地震发生的区域地形条件复杂,地震烈度大,使得震区地质条件进一步恶化,在强降雨等叠加等条件下,次生地质灾害风险显著加剧。本文收集了震区地形、地质、构造断层分布、地震烈度分布、历史灾害、降雨以及卫星影像等资料,对震区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了评估:①地震力触发下震区次生地质灾害空间分布;②不同降雨触发下震区次生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及趋势分析;③地震与降雨共同作用下震区次生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圈定了震区次生地质灾害高危和需要重点监测防范区域,为灾害救援与重建过程中次生地质灾害的防范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德志 古黄玲 辛宇佳
人类社会生产带来的人为地质灾害已十分突出,人为地质灾害主要起因于人类活动对地球的改变,包括地表及其以下的地壳岩石圈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环境的改变以及两者的联合作用。岩石结构的改变容易导致地应力的集中,地应力集中并达到岩石破裂强度极限就会导致岩石破裂,从而诱发地质灾害。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矿山开采和道路建设对自然界原始岩石结构的破坏作用尤为显著,文章主要就矿山开采和交通建设造成地壳物理结构改变所引起人为地质灾害的主要机理进行简单探讨。因此在构造地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其意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国权
地质环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到了破坏,将导致多种地质灾害发生。本文着重分析了山东人为地质灾害的种类、危害性,指出这些人为地质灾害大部分是地下水过量开采造成的。指出今后应加强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区划研究,以切实保护好自然环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宪尧 薛林 周杨
莱芜市地处鲁中丘陵区,是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地区之一。地质灾害隐患不同程度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环境,阻碍了莱芜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莱芜市主要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表述,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矿山地质环境 治理对策 莱芜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清娟 胡圣武 郝亚东 杜广峰
运用事件树分析方法并结合GIS技术对动态地质灾害进行研究,并以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浔中镇的地质灾害为实例进行动态地质灾害评价。结果表明:充分考虑到地质灾害的动态因素才可以更加科学地、及时地预测地质灾害,对地质灾害的防护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因此,在进行地质灾害评价时应考虑其动态性,应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的动态评价研究。
关键词:
事件树分析 地质灾害 GIS 动态评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彪 张锦高 张慧
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绝大部分是由中央政府承担,调动地方政府投资积极性,强化地方政府的投资责任,是中央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运用博弈理论,建立博弈模型,对我国中央与地方在地质灾害防治投资中确定投资份额的决策行为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地方政府应成为防灾减灾的主导者。
关键词:
地质灾害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博弈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侯俊东
地质灾害(简称地灾)应急管理是政府履行的重要职能,而非营利组织因其多元化特色与优势能够参与其中,但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在此基础上,理清了政府在地质灾害应急决策中的应然角色,明确了非营利组织在此决策中的功能定位,为地质灾害应急决策效率与效果提升提供思路。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侯俊东 肖人彬
地质灾害频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地质灾害自身特点又决定了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在控制和减轻地质灾害中的积极作用,但其管理和风险控制极为复杂,导致安全事故频发、项目失败率居高不下,其关键是由项目治理中各利益主体组织协调不善以及忽略与外部环境的适应互动所致。为此,本研究依托三峡库区大型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构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治理社会网络模型,分析其个体网络与整体网络的相关指标,发现监理方的权利并未得到很好的体现。进而,根据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治理策略选择下的社会网络结构优化,确定了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治理策略,对于降低利益相关方的治理角色风险,提高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价值。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程太和
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地区保险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而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较差 ,地陷、崖崩、泥石流等数十种地质灾害齐全 ,人们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较低 ,投资风险相对东部地区较大。保险业拓展西部市场的成本也高于东部地区。现行的地质灾害保险补偿机制具有不对等性。保险业要为西部大开发提供配套服务 ,应当成立西部大开发保险设计指导组织 ,建立国家财政对西部地区地质灾害保险的担保制度 ,保险公司要提高承保质量 ,搞好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巢娟
近年来,湖南省炎陵县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按照"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立足实际,在防灾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注重发挥组织方面的优势,走"群测群防"的地质灾害防御途径,切实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在多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成功临灾预报多起地质灾害,全县10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未出现1起人员伤亡事故,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欧阳资生
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湖南省娄底市地质灾害损失数据为样本,借助广义Pareto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对地质灾害损失分布进行刻画,建立了一个分段的地质灾害损失分布模型,然后讨论了地质灾害损失的纯保费和最大可能损失的估计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