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29)
- 2023(12205)
- 2022(10473)
- 2021(9535)
- 2020(7788)
- 2019(18118)
- 2018(17687)
- 2017(33714)
- 2016(18039)
- 2015(19952)
- 2014(19680)
- 2013(19354)
- 2012(17810)
- 2011(15980)
- 2010(15653)
- 2009(13984)
- 2008(13210)
- 2007(11357)
- 2006(9785)
- 2005(8546)
- 学科
- 济(82884)
- 经济(82812)
- 管理(48674)
- 业(48237)
- 企(37480)
- 企业(37480)
- 方法(34940)
- 数学(31530)
- 数学方法(31100)
- 地方(23814)
- 中国(23184)
- 农(22498)
- 业经(18304)
- 财(17458)
- 农业(15727)
- 环境(13896)
- 学(13803)
- 贸(13266)
- 贸易(13255)
- 地方经济(13160)
- 技术(12780)
- 易(12749)
- 发(12389)
- 制(12261)
- 融(11975)
- 金融(11973)
- 银(11831)
- 银行(11812)
- 和(11469)
- 行(11406)
- 机构
- 学院(248048)
- 大学(245225)
- 济(105370)
- 经济(103421)
- 管理(97773)
- 研究(85065)
- 理学(84625)
- 理学院(83678)
- 管理学(82247)
- 管理学院(81801)
- 中国(63237)
- 科学(52450)
- 京(51536)
- 财(45318)
- 农(42469)
- 所(41799)
- 中心(39954)
- 研究所(38187)
- 业大(37754)
- 财经(36462)
- 江(36336)
- 经(33240)
- 范(33142)
- 农业(33108)
- 师范(32769)
- 经济学(32169)
- 北京(31910)
- 院(31431)
- 州(29298)
- 经济学院(29091)
- 基金
- 项目(175441)
- 科学(139975)
- 基金(127886)
- 研究(127588)
- 家(111620)
- 国家(110712)
- 科学基金(96170)
- 社会(82397)
- 社会科(78317)
- 社会科学(78296)
- 省(70314)
- 基金项目(68089)
- 自然(62113)
- 自然科(60730)
- 自然科学(60716)
- 自然科学基金(59574)
- 划(58890)
- 教育(58326)
- 资助(51201)
- 编号(50597)
- 发(43320)
- 重点(40044)
- 成果(38875)
- 部(38436)
- 创(37383)
- 课题(35266)
- 创新(35022)
- 国家社会(34525)
- 发展(34393)
- 科研(34071)
- 期刊
- 济(114260)
- 经济(114260)
- 研究(70208)
- 中国(49339)
- 农(38817)
- 学报(37131)
- 管理(36156)
- 科学(35818)
- 财(33991)
- 大学(28601)
- 学学(27149)
- 农业(27085)
- 教育(25548)
- 技术(24640)
- 融(21900)
- 金融(21900)
- 业经(20465)
- 经济研究(18250)
- 财经(17440)
- 问题(15131)
- 经(15056)
- 业(14603)
- 技术经济(13291)
- 统计(12689)
- 资源(12576)
- 科技(12015)
- 策(11846)
- 商业(11471)
- 版(10948)
- 理论(10701)
共检索到363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虞峰
文章通过建立灰靶-TOPSIS组合模型和相应指标体系,对我国东部9个发达省份的工业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沿海发达地区中东北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工业效率普遍提升,而京津唐工业区工业效率呈下降态势;整体上看东部发达地区工业效率整体上稳中有升,并且存在趋同现象,即不同地区工业效率差异逐渐缩小;北京、江苏等地工业需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和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形成优势产业以提升自身竞争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见 覃成林
东部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能源原材料指向型工业与其资源禀赋发生了较大的偏离,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压力下,这些产业需要向外转移。中部地区所具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使其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是合理的。同时,中部地区发展这类产业,对国家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来说,又是必要的。国家应从全局出发,审时度势,制定政策措施,促进东部发达地区的这些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綦校海 马念
文章首先对1978至2008年北京和上海经济增长的索洛残差进行测算,然后根据Farrell思想,用HP滤波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分解,并对两地经济增长的源泉做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北京和上海经济增长中的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6.11%和60.5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6.46%,而以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高为代表的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3.89%和39.41%,大大高于全国23.54%的平均水平。说明了以北京和上海为代表的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新芝 陈斐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文章通过两区域产业转移模型进行分析,从经济势差、产业势差、成本势差、交易成本势差和技术势差五个方面对我国东部发达省级区域的产业转移转出势能进行综合评价。根据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历年年鉴的数据测算出各发达区域产业转移转出势能的评分结果,并且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结果检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岳平
目前,促进东部发达地区部分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是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协调区域关系的重要举措,是减轻中西部地区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保证,是提高中西部地区资源转换能力、发挥比较优势的必然要求,是优化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加快东部产业结构升级进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吕江林 王新龙 宋高堂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近年来我国中部地区六省与东部发达省市金融投入与科技产出的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和启示,并在此基础上,对后危机时期我国运用科技金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提出了若干可行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华芳英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东部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经历了缓慢起步、探索发展、深入推进三个阶段,呈现如下发展轨迹:参与主体由单元向多元化发展,组织架构由从无到有、从松散向网络化发展,活动领域由单个向区域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活动内容由零星向系列化、整合化发展,活动方式由单一向多样化、信息化发展。进一步发展农村社区教育需要实施统筹规划、本土化、人本化与社会管理创新策略。
关键词:
农村社区教育 发达地区 发展 研究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赵旭 凌传荣
县域经济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体,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完善县域金融体系是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对东部经济发达的苏州县域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表明,盈利能力、企业规模、资产担保价值是影响县域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结构 县域经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玉梅
十三五期间,江苏围绕减少相对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在促进集体增收与农民增收良性互动、实行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衔接等方面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重要做法和成功经验。本文通过对宿迁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的调查,以泗阳县为例,分析扶贫改革路径、家门口就业脱贫模式及其成效。研究认为,泗阳县村集体经济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同步发展及村级"三资"中心管理方式对其他地区具有借鉴意义;针对目前精准扶贫识别、农村空心化突出等问题,建议在经济发达地区,尝试用动态和相对概念来测度贫困、以共治理念扶贫脱贫、以美丽乡村建设构建
关键词:
贫困治理 联村共建 家门口就业 泗阳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玉梅
十三五期间,江苏围绕减少相对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在促进集体增收与农民增收良性互动、实行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衔接等方面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重要做法和成功经验。本文通过对宿迁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的调查,以泗阳县为例,分析扶贫改革路径、家门口就业脱贫模式及其成效。研究认为,泗阳县村集体经济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同步发展及村级"三资"中心管理方式对其他地区具有借鉴意义;针对目前精准扶贫识别、农村空心化突出等问题,建议在经济发达地区,尝试用动态和相对概念来测度贫困、以共治理念扶贫脱贫、以美丽乡村建设构建扶贫长效机制。
关键词:
贫困治理 联村共建 家门口就业 泗阳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自爱 王剑程 王丽娟 项桂娥
文章将因子分析和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SE-DEA)的方法相结合,从企业微观层面和城市宏观层面,对我国皖江城市带中的七个城市的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地区农产品流通模式效率普遍偏低。
关键词:
农产品 因子分析 SE-DEA 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钱振伟
本文从市场化和投资对就业增长影响的角度出发,并通过建立就业模型,比较分析了市场化、投资与就业增长关系和现状,发现市场化对就业增长有负面影响,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市场化对就业负面影响越大;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就业弹性比东部大,并以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加以佐证,提出了以促进就业为目的投融资建议。
关键词:
市场化就业弹性 投资就业弹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谢健
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内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日益突出。在山区面积比重较大的浙江、广东、辽宁和福建四省,如何促进欠发达山区的经济发展,是这些发达省份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鉴于东部欠发达山区的环境特点,可持续发展理论比梯度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等欠发达发展理论对东部欠发达山区工业化发展的指导作用显得更有价值。因此,在促进东部欠发达山区工业化时必须要遵循"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原则,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小型生态工业园区是东部欠发达山区工业化模式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小型生态工业园区 欠发达山区 工业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永良
有一种观点认为,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导致我国区域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本文利用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从“发展的不平衡”和“增长的不平衡”两个角度,对此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上述观点并不能成立,尤其是1991年后,我国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程度的扩大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率的下降相伴而生的,两者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另外,尽管东中西部经济增长率的趋同趋势较为明显,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与我国区域间增长的不平衡程度之间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
关键词:
不平衡度 经济增长 相关关系 因果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斌文 张琳
浙江省宁波市作为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开放城市,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有益探索。本文对宁波市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探索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
东部发达地区 农村 养老保险 实践 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