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6)
- 2023(12603)
- 2022(11221)
- 2021(10540)
- 2020(8842)
- 2019(20502)
- 2018(20344)
- 2017(39604)
- 2016(21187)
- 2015(23826)
- 2014(23675)
- 2013(23094)
- 2012(20780)
- 2011(18469)
- 2010(17903)
- 2009(16125)
- 2008(15052)
- 2007(12597)
- 2006(10591)
- 2005(8644)
- 学科
- 济(82354)
- 经济(82268)
- 管理(61640)
- 业(58136)
- 企(49075)
- 企业(49075)
- 方法(43811)
- 数学(38667)
- 数学方法(38106)
- 农(21206)
- 财(20648)
- 中国(19515)
- 业经(18002)
- 学(17821)
- 地方(15955)
- 农业(14322)
- 理论(14125)
- 贸(14071)
- 贸易(14065)
- 务(13912)
- 财务(13839)
- 财务管理(13811)
- 技术(13716)
- 易(13651)
- 环境(13459)
- 和(13303)
- 企业财务(13087)
- 制(12538)
- 划(11666)
- 银(10735)
- 机构
- 大学(292023)
- 学院(290569)
- 管理(122237)
- 济(112174)
- 经济(109774)
- 理学(108020)
- 理学院(106907)
- 管理学(104846)
- 管理学院(104341)
- 研究(89776)
- 中国(64829)
- 京(60657)
- 科学(57831)
- 财(48882)
- 业大(45680)
- 农(44449)
- 所(42842)
- 中心(41877)
- 财经(40952)
- 研究所(39771)
- 江(38961)
- 经(37520)
- 范(37520)
- 北京(37347)
- 师范(37135)
- 农业(34967)
- 院(33528)
- 经济学(33226)
- 州(32280)
- 经济管理(31447)
- 基金
- 项目(214770)
- 科学(169546)
- 基金(157201)
- 研究(155063)
- 家(136773)
- 国家(135698)
- 科学基金(118170)
- 社会(97153)
- 社会科(92131)
- 社会科学(92106)
- 基金项目(84488)
- 省(83731)
- 自然(79021)
- 自然科(77211)
- 自然科学(77191)
- 自然科学基金(75752)
- 教育(71775)
- 划(70534)
- 资助(64764)
- 编号(63300)
- 成果(48599)
- 重点(47488)
- 部(47103)
- 创(44899)
- 发(44620)
- 课题(42160)
- 创新(41836)
- 科研(41624)
- 教育部(40640)
- 大学(40325)
- 期刊
- 济(110603)
- 经济(110603)
- 研究(77976)
- 学报(46415)
- 中国(46092)
- 管理(42745)
- 科学(42637)
- 农(38754)
- 财(36280)
- 大学(35672)
- 学学(33637)
- 教育(29895)
- 农业(27746)
- 技术(27027)
- 业经(19190)
- 融(19101)
- 金融(19101)
- 财经(18689)
- 经济研究(17658)
- 经(15824)
- 图书(15793)
- 科技(14755)
- 问题(14493)
- 理论(14277)
- 技术经济(14079)
- 业(13753)
- 资源(13449)
- 实践(13371)
- 践(13371)
- 版(13361)
共检索到391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琳 李占斌 张霞 于国强 李鹏
为了深入探求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以陕西洛惠渠灌区实测数据为例,首先采用改进的灰色斜率关联法,对灌区自然—人工—生物条件下地下水动态敏感性因子进行研究,分析了各因子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并运用灰色动态模型对敏感因子进行灾变预测。结果表明:蒸发量是影响该灌区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子,而各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影响,形成了复杂条件下的耦合关系;灰色动态模型对蒸发量的灾变预测精度较高,完善模型系统。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到灌区地下水动态评价中是切实可行的,是对传统地下水动态研究方法的补充与完善,可为灌区管理和调控提供一定的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冠儒 魏晓妹
【目的】探索、完善地下水动态敏感性分析方法。【方法】通过对地下水动态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的分析,对地下水动态敏感性分析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并探索性地将正交试验与地下水动态建模相结合,用以进行地下水动态敏感性的分析。【结果】建立了基于改进正交试验法的地下水动态敏感性分析方法,将该方法用于宝鸡峡灌区,所得结果与现有其他方法所得结果相近,即均认为地表水灌溉量和蒸发量是影响灌区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并且该方法也在理论上克服了现有分析方法的一些局限性。【结论】基于改进正交试验法的地下水动态敏感性分析方法在实际中具有一定可行性,是对传统地下水动态敏感性分析方法的补充和完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翠芝 李永奎 程培嵩
根据运动是趋势性运动与随机性运动的观点,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变形监测网随时间变化的GH(1,1)模型和残差改正模型,并把两者结合形成组合模型,利用组合模型对坝体多期变形观测数据进行平差和预报。实践表明,此方法解决了平差与预报统一问题,不仅理论上是严密的,平差和预报精度高,而且便于编程,可以实现计算自动化。
关键词:
动态系统 灰色系统 预报 残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楚岩枫 刘思峰
物流发展规模预测对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思想与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物流产业量化研究的瓶颈问题。灰色系统预测模型GM(1,1)模型,为单序列建模,能够弱化序列随机性,挖掘系统演化规律,因此本文应用该模型对我国货运量进行预测,以此反映未来物流的发展规模,为国家规划物流产业和制定物流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同时研究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精度等级较高,效果较好,在基于灰色系统思想的中国现代物流产业的量化研究过程中,GM(1,1)预测模型的应用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军 刘思峰 许海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尹少华 姜微 张慧军
本研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根据相关统计资料,通过建立GM(1,1)预测模型,对湖南省林业总产值及其林业产业内部第一、二、三产业产值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未来几年中,湖南省林业第一产业产值将保持稳定增长,林业第二产业将保持快速增长,林业第三产业将保持较快增长。
关键词:
林业产业结构 灰色系统 预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宏志 杨建军
本文将灰色聚类评价理论应用于软件工程监理的验收阶段,建立了定量评价软件产品质量的灰色白化权函数聚类模型。在灰色聚类综合评价过程中借助于AHP层次分析法进一步提高了分析评价的准确性,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宁 赵胜洋 单晓红
[目的/意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舆情预测和分级管理系统对提高政府网络监管效率具有重大意义。[方法/过程]分时段记录网络舆情事件的新浪微指数、百度指数、头条指数作为事件热度的衡量指标,运用EGM(1.1)模型对舆情事件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在预测数据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提出网络舆情事件分级方案。综合运用上述两模型确立的舆情监管体系对"江歌案宣判""上海携程亲子园虐童案""莫焕晶案二审宣判"等事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结论]模型在处理舆情管理问题方面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精确性。结合舆情事件特点与分析结果,向政府及公司危机公关部门等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军跃,刘明会,曹华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婕 林伟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方法,建立了社会保障水平动态GM(1,N)预测模型,并利用它对我国社会保障水平进行实证分析,预测社会保障水平与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该模型解决了由于控制变量变化对水平控制的问题,其解析能力和实用性可为预测社会保障水平未来发展和政策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社会保障水平 因素 模型 灰色系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文鸽 黄强 佟春生
地下水位动态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随机性明显,因此在地下水物理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地下水位动态预测的随机性模型对地下水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小样本机器学习理论——统计学习理论中的支持向量机理论引入地下水位动态预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是支持向量机的一种,考虑到地下水位动态序列的长度和峰值突变性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支持向量机-峰值识别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并针对支持向量机算法存在的参数优化、训练和测试速度等问题,结合混沌优化方法,建立了基于混沌优化的峰值识别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地下水位动态预测模型;最后本文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义长灌域1990年~2004年3个灌期(夏灌(4月~6月)、...
关键词:
地下水位 支持向量机 混沌 预测 优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春
本文综述了美国等国外近几年在地下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地下水污染治理与恢复以及地下水资源的全面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霞 李占斌 李鹏
为了准确了解洛惠渠灌区地下水资源的动态变化特征,以灌区1955~1990年的实测水文资料为基础,对洛惠渠灌区地下水资源多年开发利用状况下的水位动态和水质变化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灌区地下水多年补给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水位变动很大;灌区水质多年平均矿化度为2.48 g/L,属微咸水,而矿化度随水位上升呈淡化趋势,又由于地形地貌的差异,全灌区的矿化度分布并不均匀。因此,应合理建立灌区水资源优化调度系统,确保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一定的变化范围之内,并进一步加强水情、水质的动态监测预报与调控,强化灌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巍巍 王式成 王根绪 邓伟
论文对安徽淮北地区69个地下水位站的1980—2006年平均地下水埋深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淮北地区多年平均地下水埋深2.33 m,1980—1990年各地下水年均埋深较浅、变幅较小,1990年以后地下水埋深变幅加大,且埋深有明显的加深趋势。研究认为淮北平原地下水动态虽然受降水量、蒸发量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但近些年来地下水的动态变化主要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这些人类活动包括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土地利用、水利工程、农业节水灌溉措施等。其中过度开发利用地下水是导致安徽淮北平原地下水埋深下降、地下水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适度开发利用地下水有利于淮北地区地下水的循环更新,但过度的开发利用,已造成平原北...
关键词:
淮北平原 地下水 埋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山梅
各种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但对地下水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的研究刚刚起步。文章基于前人研究,综合多种价值评估方法,构建地下水系统价值评估模型,将地下水系统价值分为深层地下水的资源功能价值和浅层地下水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细化之。并以华北缺水地区——石家庄为例进行测算,得出石家庄地下水系统总价值接近65亿元,其中资源功能价值约为33.1亿元,占总价值的49.1%,地下水水源涵养功能的生态价值约为31.9亿元,占总价值的50.9%。模型测算应用的相关数据取自年鉴统计数据,初步验证了该模型的效率性与可行性。该测算模型可根据不同地区地下水功能状态进行测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