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17)
2023(15450)
2022(13406)
2021(12551)
2020(10549)
2019(24223)
2018(24182)
2017(47085)
2016(25269)
2015(28475)
2014(28475)
2013(28066)
2012(25537)
2011(22900)
2010(22629)
2009(20750)
2008(19825)
2007(17272)
2006(15120)
2005(12808)
作者
(71822)
(60219)
(59637)
(56767)
(37919)
(29075)
(26819)
(23814)
(22823)
(21105)
(20485)
(20100)
(18743)
(18718)
(18536)
(18206)
(17947)
(17738)
(17180)
(16942)
(14918)
(14653)
(14615)
(13962)
(13538)
(13404)
(13312)
(13136)
(12089)
(11939)
学科
(105194)
经济(105081)
(74374)
管理(68392)
(53011)
企业(53011)
(49469)
方法(48930)
数学(42693)
数学方法(42122)
农业(32877)
(26527)
业经(26318)
中国(25542)
地方(22405)
(22213)
(18095)
理论(17066)
(16995)
贸易(16988)
(16490)
技术(16057)
环境(15851)
(15111)
(14830)
财务(14756)
财务管理(14721)
(14141)
(13998)
(13970)
机构
学院(356913)
大学(354809)
管理(144892)
(143074)
经济(140029)
理学(127278)
理学院(125949)
管理学(123618)
管理学院(122996)
研究(114680)
中国(84905)
(73614)
科学(73178)
(73031)
(62019)
业大(59917)
(56371)
农业(56172)
中心(54105)
研究所(51849)
(51095)
财经(50493)
(46915)
师范(46495)
(46267)
北京(45220)
经济学(42461)
(41304)
(41113)
经济管理(39815)
基金
项目(253886)
科学(200068)
研究(185512)
基金(184601)
(160304)
国家(158954)
科学基金(137620)
社会(117219)
社会科(110767)
社会科学(110735)
(101244)
基金项目(98812)
自然(89874)
自然科(87749)
自然科学(87724)
自然科学基金(86113)
教育(84501)
(82918)
编号(76578)
资助(75378)
成果(59973)
重点(56340)
(55820)
(54260)
(52421)
课题(51313)
创新(48900)
科研(48711)
国家社会(48004)
教育部(47639)
期刊
(154382)
经济(154382)
研究(98353)
(72898)
中国(63230)
学报(58082)
科学(53315)
农业(49980)
管理(48224)
(45491)
大学(45137)
学学(42805)
教育(35852)
技术(31657)
业经(30846)
(28429)
金融(28429)
财经(23510)
(23266)
经济研究(22246)
问题(21521)
(19986)
(18743)
科技(17622)
图书(17440)
技术经济(17254)
理论(16962)
资源(16913)
业大(16153)
实践(15660)
共检索到502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云  刘毓锦  胡雅丽  金珊  
以1996—2015年云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趋势及关联因素为研究对象,先结合同期农民的收入增速与城乡收入比两个指标,得出1996—2004年和2005—2015年两个差异化特征阶段。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理论方法,对9个类型、26个影响因素与收入变化趋势进行关联度分析,从1996—2004和2005—2015两个演变区段的因素关联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影响因素差异性和阶段特征。通过两个演变区段的关联因素比较后发现:(1)个体/私营经济因素在农村社会中的活力显著提高,与农民收入关联度大幅增加;(2)村庄生活环境、生产条件的改善成为2005—2015年期间农民收入提高的最强关联因素;(3)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因素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联度明显降低。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相丽驰  伍宪彬  
本文利用灰关联模型对"八五"、"九五"、"十五"期间浙江农民纯收入与各项收入、生活消费与各项生活消费、纯收入与各项生活消费、各项收入与各项生活消费的灰关联度变迁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冠忠,翟振新  
农民收入是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成果的综合性指标,是多方面决策的重要依据。为了描述和揭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民收入的变化规律,把握和量度今后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趋势,我们以山西省农村住户调查资料为主要依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数学模型方法及电子计算机工具,对农民收入及构成的近期、中期、中长期及远期演变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预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尹少华  姜微  张慧军  
本研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根据相关统计资料,通过建立GM(1,1)预测模型,对湖南省林业总产值及其林业产业内部第一、二、三产业产值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未来几年中,湖南省林业第一产业产值将保持稳定增长,林业第二产业将保持快速增长,林业第三产业将保持较快增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银磊  许玉贵  
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首先,通过对历年的数据研究,分析了农民收入增长的变动情况。进而分析收入来源结构与收入增长的相关性,运用灰色关联分析软件分析得出了农民收入各个部分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贡献率。最后,根据前面的分析,以及云南省的特殊情况,制定政策建议以促进云南省农民收入结构的改善,进而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贾建云  张俊祥  吴毅歆  王永云  毛自朝  何月秋  
采用单孢分离方法,从云南省10个州(市)玉米灰斑病标本上分离到32个菌株,测定其抗紫外辐射能力和孢子大小,并利用SSR标记技术分析了菌株间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海拔2000~2300,1800~2000,1600~1800和1000~1600 m采集的菌株,紫外辐射量为7.5 KJ/m2辐照1 h后,分生孢子萌发率分别为89.96%、74.15%、66.99%和46.36%;分生孢子长度分别为58.92、54.68、55.69、52.37μm,宽度分别为9.11、7.82、7.13、6.54μm,长×宽为41.78~67.04μm×5.76~9.43μm,菌株采集地海拔与抗紫外辐射能力和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启程  李怡佳  
在分析云南省农民收入现状和农民收入构成的基础上,对1985—2005年支援农业财政资金投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支农财政资金逐步成为农民收入增加的可靠保障,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农业科技建设费用成为农民增收的有利因索,而农业基本建设对农民收入影响甚微;并进一步提出西部省区应该根据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特征优化支农财政投入结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利  朱喜钢  
本文基于空间统计学和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以经济集聚较为显著的云南省为实证案例,采用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以及面板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经济集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在控制工业化水平、资本密集程度、农业人均产值后,经济集聚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经济集聚强度每增加1%,农民收入可增加约0.105%。进一步把经济集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解为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两个维度后发现,仅有直接影响显著为正,而空间溢出并不显著,揭示经济集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主要通过本土效应传导。据此提出充分发挥经济集聚对农民收入影响效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宏伟  张吉献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得河南的旅游业快速发展,对旅游业发展进行预测可以为旅游业发展决策提供帮助。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河南省旅游业的影响因子进行定量分析,得知影响河南旅游业发展的三大因素是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民用汽车数量。建立河南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未来5年河南省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启程  李怡佳  邹平  
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变化具有很强的阶段性特征。对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的实证研究发现,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对农民收入增加贡献最大,工资性收入的比重逐步增加。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来看,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及其对农民收入增加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增加工资性收入是增加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缩小地区差距的有效途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缪小林  姚永秀  
运用1978~2005年云南省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分别从财政支农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分析了云南省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财政支农总量没有形成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主要是由于财政支农中的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正向冲击对农民收入均具有正的长期效应,但其支出比重较低;而财政支农中的支农支出正向冲击对农民收入产生效应不明显,但其支出比重较高。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卢启程  李怡佳  邹平  
为获得影响当前农民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教育程度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水平,本文在对云南省4200农户调查,并获得共计3432份有效问卷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和云南省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受教育程度对家庭收入的影响作用,及不同县域的居民受教育水平与其收入水平的变化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就县域范畴而言,初中教育对农民收入的贡献高于高中和中专,这对西部地区加大九年义务教育投入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楚岩枫  刘思峰  
物流发展规模预测对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思想与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物流产业量化研究的瓶颈问题。灰色系统预测模型GM(1,1)模型,为单序列建模,能够弱化序列随机性,挖掘系统演化规律,因此本文应用该模型对我国货运量进行预测,以此反映未来物流的发展规模,为国家规划物流产业和制定物流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同时研究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精度等级较高,效果较好,在基于灰色系统思想的中国现代物流产业的量化研究过程中,GM(1,1)预测模型的应用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军  刘思峰  许海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宏志  杨建军  
本文将灰色聚类评价理论应用于软件工程监理的验收阶段,建立了定量评价软件产品质量的灰色白化权函数聚类模型。在灰色聚类综合评价过程中借助于AHP层次分析法进一步提高了分析评价的准确性,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