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76)
- 2023(12770)
- 2022(10599)
- 2021(10077)
- 2020(8273)
- 2019(19419)
- 2018(18960)
- 2017(35971)
- 2016(18834)
- 2015(21335)
- 2014(20756)
- 2013(20206)
- 2012(18182)
- 2011(16349)
- 2010(15869)
- 2009(14501)
- 2008(13874)
- 2007(11452)
- 2006(9710)
- 2005(8513)
- 学科
- 济(83605)
- 经济(83524)
- 管理(52543)
- 业(49147)
- 方法(42710)
- 企(40510)
- 企业(40510)
- 数学(38313)
- 数学方法(37667)
- 中国(23931)
- 农(20000)
- 财(18030)
- 业经(16550)
- 贸(16380)
- 贸易(16371)
- 易(15989)
- 学(15547)
- 环境(13651)
- 理论(13594)
- 农业(13172)
- 地方(12762)
- 制(12605)
- 和(12249)
- 技术(11768)
- 划(11364)
- 银(11359)
- 银行(11353)
- 融(11337)
- 金融(11335)
- 务(11062)
- 机构
- 大学(267524)
- 学院(264651)
- 济(117865)
- 经济(115916)
- 管理(106476)
- 理学(93883)
- 理学院(92883)
- 管理学(91032)
- 管理学院(90555)
- 研究(88134)
- 中国(67281)
- 京(55794)
- 科学(51144)
- 财(50123)
- 财经(41755)
- 所(41536)
- 中心(40281)
- 经(38519)
- 研究所(38255)
- 经济学(38151)
- 农(36271)
- 业大(36200)
- 北京(34974)
- 经济学院(34463)
- 江(34422)
- 范(33894)
- 师范(33596)
- 院(32435)
- 财经大学(31660)
- 经济管理(28566)
- 基金
- 项目(187897)
- 科学(151738)
- 基金(142374)
- 研究(136026)
- 家(124263)
- 国家(123391)
- 科学基金(108149)
- 社会(90670)
- 社会科(86329)
- 社会科学(86311)
- 基金项目(74476)
- 自然(70004)
- 省(69073)
- 自然科(68526)
- 自然科学(68510)
- 自然科学基金(67286)
- 教育(63105)
- 划(59595)
- 资助(58682)
- 编号(52451)
- 部(43067)
- 重点(42308)
- 成果(40533)
- 发(39706)
- 创(39601)
- 国家社会(39569)
- 教育部(37754)
- 创新(37178)
- 科研(36354)
- 人文(36171)
- 期刊
- 济(115998)
- 经济(115998)
- 研究(76218)
- 中国(45361)
- 管理(39231)
- 科学(37624)
- 财(37416)
- 学报(36582)
- 农(31150)
- 大学(29492)
- 学学(27902)
- 技术(24937)
- 教育(24847)
- 农业(22171)
- 经济研究(20663)
- 财经(20654)
- 融(19374)
- 金融(19374)
- 经(17847)
- 业经(16943)
- 统计(15489)
- 问题(15444)
- 策(13896)
- 贸(13697)
- 技术经济(13614)
- 业(13211)
- 世界(12882)
- 决策(12419)
- 资源(12185)
- 国际(11700)
共检索到369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楠 林宗坚 王钦敏 朱红春
运用灰色理论对我国各个省市未来人口总量进行预测,并应用GIS的空间自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未来人口空间分布模式做出预测。研究认为,从2005年到2020年中:北京、天津、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始终保持与周围省市人口密度的高高关联关系,围绕这些省市的省份区域形成了相对人口聚集区域,西部许多省份及东北几省与周围的省份人口密度是维持着低低关联模式。广东省始终保持与周围省市人口密度的高高关联关系,即本省只是单独形成了一个聚集点。2014年是我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变动较大的时期。
关键词:
GIS 空间分析 人口预测 灰色预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门可佩 官琳琳 尹逊震
人口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灰色系统。根据1949—2005年中国人口发展的最新统计资料,提出并建立离散灰色增量模型和新初值灰色增量模型,对未来中国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到2006年底中国人口约达13.1471亿,到2010年将不超过13.408亿,2020年不超过13.911亿,2030年约为14.26亿,2040年约为14.50亿,到2050年约为14.66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尹虹潘 刘渝琳 刘姝伶
文章提出了经济分布基准下的人口分布均衡度测度指标,并依据相关经济理论设计了基于Matlab的空间模拟与估算方法。选取89个地级以上行政单元作为节点,对中国2005~2012年的人口与经济分布进行空间模拟,反推得到的总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与统计值总体吻合。以此为基础的估算结果表明,2005~2012年全国以经济分布为基准的人口分布均衡度总体上在不断提高,同期人口与经济重心距离趋于缩小佐证了这一结论。同时,部分参数的变化从侧面反映出研究期内全国的人口与经济都处于集聚化发展趋势中,因此建议进一步扫除人口与其他要素的流动阻碍,通过集聚来实现人口与经济在更高发展水平上的分布均衡。
关键词:
人口分布 经济分布 均衡度 空间模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安和平
本研究以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为基础,以人口年增长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人口年增长量的滞后值、人口年出生率和人口年死亡率的滞后值作为解释变量,分别设计了两类4个模型,并以1952-2002年人口序列数据为基础,采用一般回归法、后退法和逐步回归法三种方法对所设计的模型进行估计,得到可作为人口预测的168个模型。然后,从中筛选出较优的包含人口年增长量滞后值的中国人口自回归分布滞后预测模型和不包含人口年增长量滞后值的中国人口预测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积林
本文主要以中国的28年保费数据为基础,结合中国保监会1980-2008年中国总保费的数据。从非机理方面建模,采用完全的灰色理论,并基于样本数据改进了现有模型。在充分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得出未来一段时间内灰色理论模型及相应指标,预测我国2009-2015年的保费规模。预测结果表明我国的保险规模从2007年开始保费规模迅速攀升,此后将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并在定量预测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的保险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保险业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保费规模 灰色理论 数学建模 保险趋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肖周燕
以中国1990~2010年地市区域一级为样本,纳入空间效应探讨了中国人口与经济分布不一致的趋势、影响因素及地区差异。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是经济聚集远超前于人口集中,但其中,中西部属于人口集中超前于经济聚集区域,东部属于经济聚集超前于人口集中区域。中国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不一致性存在较强空间聚集和空间依赖,当控制了经济水平和结构变量,人口与经济分布不一致性不仅受物质和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政策和区位条件的影响,而且还与邻近地区的人口与经济分布不一致状况存在较强相关性。相同影响因素在解释东中西部地区人口与经济分布不一致性时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若忽视空间效应分析人口与经济分布不一致影响因素,容易造成低估市场机制而高估政府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人口集中 经济聚集 分布一致 空间相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宋旭光,王远林
文章借鉴区域经济收敛性理论,利用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数据,运用经济计量学中的横截面回归分析,研究人口空间分布动态变化与经济初始发展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964-1992年,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呈现比较弱的条件收敛性;1992-2003年,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则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发散现象。
关键词:
人口 空间分布 收敛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敬之
一、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主要特点 中国有10亿人口,主要偏集在东南近海各省,例如东南近海11个省、市(包括台湾省)面积只占全国的13.3%,而人口却占全国的40%以上。中国北部的13个省(区)、市(东北、华北、西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0%,而人口只占27%,其余南方17个省、市、区,面积只占全国的40%,而人口占73%以上。如果从黑龙江省漠河到云南腾冲划一条直线,线以东的面积约占全国的50%,而人口却占总人口的90%以上,线以西面积约占50%,而人口所占比重却不到1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学萌 郝永红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模型和方法对我国总人口进行了动态预测 ,通过检验证明 ,该预测模型合理、方法简便可行、结果比较符合实际 ,可供有关部门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瑞娜 唐德善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准确预测是制定相应的宏观政策和规划的重要依据。本文以灰色预测理论为基础,运用改进的GM(1,1)模型,以辽宁省为例,对人口进行预测,并与传统的GM(1,1)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GM(1,1)预测模型预测精度大大提高,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可用与对未来人口规模进行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琳
为提高我国人口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文章分析了GM(1,1)和PGM(1,N)预测模型的特点,并分别利用GM(1,1)和PGM(1,N)模型对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进行了预测,发现灰色PGM(1,N)预测模型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更适合于我国人口的预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廖建辉 李钢
基于最近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本文以人口受教育程度作为人口素质的替代变量并研究了近30年来中国人口素质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结果表明,总人口空间分布是影响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口空间分布最为重要的因素,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也有较强影响。区分受教育程度看,高端人口受总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弱,而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强,其还受高等教育机构空间分布的影响;而中端人口空间分布表现出与区域经济发展无关的现象。此外,近30年来,低端人口空间分布的失衡态势在持续加剧,其他类型人口则在趋于均衡,并且总体来看,中国人口素质的空间分布在逐渐趋于均衡。
关键词:
人口素质 空间分布 均衡 受教育程度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华军 何礼伟 杨骞
基于1989~2011年30个省份的数据,以老年人口比重和老少比两种指标,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非均衡及分布动态演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利用GIS绘制的老年人口比重和老少比的分布图直观地展示出中国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具体表现为中、西部地区老龄化程度低而东部地区老龄化程度高的梯度分布态势。第二,基尼系数测算及其分解结果表明,中国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差距呈波动趋势,地区间差距是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超变密度对我国老龄人口分布总体差距的影响也不断增强;第三,Kernel密度估计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地区差距亦呈现持续扩大趋势,并出现一定的两极分化现象。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慧
提出一种基于灰色理论BP神经网络的网络入侵预测方法。针对传统的预测方法难以高效预测大规模网络的复杂攻击行为,利用基于灰色理论的BP神经网络算法,对网络传输中的数据包建立模型、分析和检测识别,结果表明了改进后的入侵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确度和效率。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灰色理论 预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