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91)
- 2023(19127)
- 2022(16202)
- 2021(15069)
- 2020(12581)
- 2019(29220)
- 2018(28986)
- 2017(55730)
- 2016(30552)
- 2015(34216)
- 2014(34119)
- 2013(33613)
- 2012(31412)
- 2011(28477)
- 2010(28921)
- 2009(26656)
- 2008(26186)
- 2007(23631)
- 2006(20696)
- 2005(18602)
- 学科
- 济(129446)
- 经济(129326)
- 管理(85132)
- 业(82114)
- 企(65807)
- 企业(65807)
- 方法(54132)
- 数学(47509)
- 数学方法(46708)
- 农(37825)
- 中国(35792)
- 地方(33285)
- 财(30859)
- 业经(28973)
- 学(27054)
- 农业(25013)
- 制(23794)
- 贸(23692)
- 贸易(23675)
- 易(22900)
- 环境(22221)
- 银(20261)
- 银行(20218)
- 理论(20212)
- 融(19698)
- 金融(19695)
- 和(19609)
- 技术(19566)
- 行(19385)
- 务(18668)
- 机构
- 学院(431085)
- 大学(425718)
- 济(174636)
- 经济(170787)
- 管理(163802)
- 研究(148582)
- 理学(140198)
- 理学院(138542)
- 管理学(135753)
- 管理学院(134955)
- 中国(112612)
- 科学(92972)
- 京(91415)
- 财(79793)
- 所(75888)
- 农(75164)
- 江(69428)
- 中心(69077)
- 研究所(68861)
- 业大(65406)
- 财经(62310)
- 农业(58589)
- 范(58228)
- 北京(57605)
- 师范(57577)
- 经(56252)
- 院(54455)
- 州(53978)
- 经济学(52237)
- 技术(47765)
- 基金
- 项目(286617)
- 科学(224955)
- 研究(208459)
- 基金(204906)
- 家(179251)
- 国家(177741)
- 科学基金(152084)
- 社会(129651)
- 社会科(122856)
- 社会科学(122823)
- 省(115292)
- 基金项目(107780)
- 自然(99460)
- 自然科(97040)
- 自然科学(97014)
- 教育(96494)
- 划(96409)
- 自然科学基金(95225)
- 编号(85560)
- 资助(85129)
- 成果(69252)
- 发(65837)
- 重点(65535)
- 部(62025)
- 课题(60458)
- 创(59602)
- 创新(55692)
- 科研(54995)
- 国家社会(52630)
- 教育部(52527)
- 期刊
- 济(198037)
- 经济(198037)
- 研究(124045)
- 中国(88228)
- 农(68204)
- 学报(67044)
- 科学(62385)
- 财(62180)
- 管理(60980)
- 大学(50794)
- 教育(49582)
- 学学(47854)
- 农业(46345)
- 融(41515)
- 金融(41515)
- 技术(41003)
- 业经(34722)
- 经济研究(31141)
- 财经(30071)
- 问题(26357)
- 经(25915)
- 业(25297)
- 统计(21799)
- 技术经济(21673)
- 资源(21069)
- 图书(20809)
- 版(20489)
- 贸(20298)
- 策(20230)
- 科技(19886)
共检索到650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瑞 吕洁华 张滨
要解决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破除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两危"难题,就需要对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林业产业结构要有清晰的把握和认识。本研究运用2009~2012年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林业产值数据,基于灰色发展决策模型,对林业三次产业及内部次级产业发展系数与预测值进行了测算,明确各产业所属类型。并依据研究结果及生态功能区实际状况,提出林业产业优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路 吕洁华 张滨
为发展黑龙江大小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发展区域林业经济优势产业,构建出有利于整合大小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的森林生态城市带。利用统计回归模型对黑龙江大小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增长动力进行分析,运用SPSS19.0软件得出现阶段该地区林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为林业第一产业,同时测算出林业三次产业内部增长动力。根据黑龙江大小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给出提升区域林业经济增长动力和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英 王球琳
在梳理中国林产工业生态产业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林产工业的地区发展情况,识别推动林产工业生态产业链演进的关键要素,归纳不同演进阶段的主要特征,构建林产工业生态产业链演进模型,并提出了正确识别产业链演进阶段、科学规划森林资源的采伐和利用方式、准确定位企业的核心价值、发挥关键种企业辐射作用、利用公共服务平台、加大优良资产重组力度、完善剩余物利用政策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洁华 张滨 张洪瑞
以产业发展能力和产值比重两个角度为着眼点,运用灰色发展决策模型对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类型进行识别,从新的角度为优化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促进黑龙江省林业经济发展寻找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黑龙江省林业三次产业中的主导产业分别为经济林产品的种植和采集、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苇制品制造、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并以此为依据给出了若干调控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唐梓又 张滨 耿玉德
利用VAR模型对黑龙江大小兴安岭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增长对林业总产值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大小兴安岭和内部3个地区分别进行脉冲响应分析,从动态冲击扰动的角度分析发现2003~2013年大小兴安岭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发展对林业总产值增长的带动效应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市、伊春市。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给出若干扩大大小兴安岭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规模发展和促进大小兴安岭林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仲维维 张滨 张洪瑞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建设为实现国有林区林业经济转型指出了新的方向,也为实现国有林区生态文明、构建和谐林区提供了重要的突破口。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林业经济转型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国有森工企业三者的利益,通过构建博弈模型,求得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发现无论是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还是动态博弈中,参与者都会根据自身的收益预期进行投入决策。最后,针对利益博弈分析结果,给出了若干完善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促进国有林区林业经济转型的策略。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延 耿玉德
尝试运用较为成熟的层次分析法建立大小兴安岭林业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从而对林业资源型地区转型重点进行量化,并且以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实用价值,根据评价结果论证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并提出若干建议,旨在为资源型地区进行全方位转型提供必要参考。
关键词:
评价体系 可持续发展程度 生态功能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洁华 张洪瑞 张滨
以"全面禁伐"政策实施为节点,对大小兴安岭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通过运用2009~2012年大小兴安岭林区相关数据,基于灰色发展决策模型以及灰色加权模型,对林区林业产业次级产业综合发展系数进行测算,明确林区林业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全面禁伐"前木质资源生态接续产业发展就较为缓慢,而随着"全面禁伐"政策的实施,该区域木质资源生态接续产业发展将更加艰难。因此,提出加大森林生态资源的培育、增强非木质资源替代产业的发展、优化与调整木质资源接续产业等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梅 李明圆
以黑龙江省林业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2005~2010年间各时间段内黑龙江省林业三次产业与总产出以及林业三次产业内部各次级产业与三次产业产出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并以此为基础对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结构关联度以及第一、二、三产业内部动态关联变化进行全面分析,进而提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应该挖掘潜力发展林业第一产业、利用现代科技全面发展林业第二产业、发展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的林业第三产业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林业产业 产业结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吕洁华 刘艳迪 王潇涵
合理的林业产业结构能够促进林业产业的协调发展,对林业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的准确预测能够及时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使其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基于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首先运用GM(1,1)模型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1998—2021年林业三次产业比重进行预测,根据1998—2016年预测相对误差的不同区间进行分类,然后基于马尔科夫转移矩阵预测出2017—2021年灰色预测的相对误差区间,根据误差区间对灰色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并进行归一化处理。结果发现,1998—2016年林业产业结构由"一、二、三"模式逐步波动式的向"一、三、二"模式转变,且在未来5年内,第三产业比重将继续上升,并超过第一产业成为林业主导产业,林业产业结构将变为"三、一、二"模式。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发展应以林业第三产业为主,结合发展林业第一、二产业,并进一步针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梅子侠 孙鸽
随着国家把大小兴安岭确定为"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和"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林区粗放单一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滞后的经济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林区经济要走出困境持续发展,必须创新思维方式、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必须走生态化发展道路,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发展理念上生态为本,发展方式上生态为先,发展保障上生态为重,牢固建立生态化价值目标导向,不断夯实生态化物质基础,健全和完善生态化管理监督机制。
关键词:
新常态 林区 生态化思维 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骁 张凤武
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的日益枯竭,必须进行产业转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鸡西、鹤岗、七台河、双鸭山是黑龙江省著名的煤炭资源型城,四煤城积极主动的进行产业转型,有成功也有教训,对此过程的评价也莫衷一是。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把四煤城看作一个综合的大系统,建立产业结构分析模型,对这四个城市的第一、二、三产业关联性进行分析,找出症结所在,得到产业调整的优化值,从而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促进四煤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煤炭资源型城市 产业转型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尹剑锋 白世秀
以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对象,运用DEMATEL方法,对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实践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地研究,从而识别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最根本的影响因素和最重要的动力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核心象限因素中,生态因素处于驱动层面,社会因素居于核心位置;森林资源状况和众多的社会方面的因素位于原因因素象限,是驱动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最根本的动力因素;教育水平和高新技术状况是结果因素象限中效应最为显著的两个影响因素;只有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处于被影响因素象限。最后,根据因果象限分析的结果,得出相关的若干结论与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欣 王永清
提出了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标准,并按照主导产业选择标准明确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应选择绿色食品加工业、森林生态旅游业、森林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了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产业结构,对比全国及黑龙江省经济效益分析小兴安岭产业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等,根据数据分析结论,把握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产业发展状况,进一步提出了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高路 吕洁华 张滨
大小兴安岭地区森林生态城市带具有大兴安岭地区、伊春市和黑河市3个核心发展区辐射周边区域,该城市带的建立有利于整合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发展区域林业经济优势产业。文章运用Panel Data模型对大小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增长动力进行分析,通过根据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计算,测试大小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分别测算林业三次产业内部增长动力,根据大小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给出若干提升区域林业经济增长动力,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