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89)
2023(18066)
2022(15515)
2021(14439)
2020(11980)
2019(27589)
2018(27173)
2017(52031)
2016(27870)
2015(31178)
2014(31015)
2013(30767)
2012(28267)
2011(25622)
2010(25222)
2009(23204)
2008(22363)
2007(19248)
2006(16671)
2005(14710)
作者
(79875)
(66906)
(66116)
(63176)
(42590)
(31901)
(30038)
(26157)
(25355)
(23570)
(22856)
(22458)
(21058)
(20951)
(20753)
(20559)
(19805)
(19441)
(19081)
(18971)
(16472)
(16316)
(16041)
(15187)
(14932)
(14818)
(14566)
(14206)
(13440)
(13128)
学科
(129470)
经济(129341)
管理(79875)
(73557)
(60740)
企业(60740)
方法(56197)
数学(49640)
数学方法(49004)
中国(32341)
(29618)
(28288)
(26807)
地方(25854)
业经(25628)
(21965)
贸易(21954)
(21341)
(20119)
农业(19789)
环境(19525)
(18420)
理论(18080)
(17704)
金融(17702)
(17694)
财务(17619)
财务管理(17586)
(17312)
技术(17302)
机构
大学(401815)
学院(398390)
(171446)
经济(168218)
管理(156751)
研究(137709)
理学(136654)
理学院(135151)
管理学(132693)
管理学院(131984)
中国(102484)
(84515)
科学(83748)
(74674)
(68480)
研究所(62793)
(62672)
中心(61202)
财经(61085)
业大(58788)
(55818)
(55125)
经济学(53465)
北京(53360)
(50910)
师范(50410)
(50101)
农业(49207)
经济学院(48021)
财经大学(45715)
基金
项目(276461)
科学(218395)
基金(203924)
研究(199076)
(178445)
国家(177064)
科学基金(152365)
社会(128624)
社会科(122107)
社会科学(122075)
基金项目(107500)
(104832)
自然(99136)
自然科(96863)
自然科学(96837)
自然科学基金(95090)
教育(90822)
(88878)
资助(84804)
编号(78551)
成果(62732)
(61738)
重点(61608)
(58727)
(56979)
国家社会(54195)
课题(53592)
创新(53364)
教育部(53263)
科研(53204)
期刊
(182756)
经济(182756)
研究(117696)
中国(71564)
学报(63802)
科学(59147)
管理(57847)
(56111)
(55943)
大学(48897)
学学(46369)
农业(39333)
教育(37572)
技术(34729)
(32509)
金融(32509)
经济研究(31022)
财经(30502)
业经(27163)
(26249)
问题(23535)
(20747)
技术经济(20510)
统计(19357)
(19219)
科技(18342)
世界(18300)
图书(18259)
理论(18106)
(18083)
共检索到576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赟玲  尚整锋  侯敏  
文章采用灰色动态关联分析法对我国1977—2014年的六轮经济周期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表明,经济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制度变动,但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技术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相对而言,社会因素和市场因素的重要性次于前者。因此,继续推进体制改革、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完善创新机制,以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赟玲  尚整锋  侯敏  
文章采用灰色动态关联分析法对我国1977—2014年的六轮经济周期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表明,经济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制度变动,但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技术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相对而言,社会因素和市场因素的重要性次于前者。因此,继续推进体制改革、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完善创新机制,以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树成  樊明太  
作者认为 ,中国 1991年开始的第 9轮经济波动 ,到 1999年底 ,已进行 9年 ,呈现“高起缓落”态势。期间 ,经济增长率连续 7年回落。“十五”时期 ,中国经济有可能进入一个稳定的快速增长时期 ,经济波动有可能在一个相对较高的平均位势上出现一种微波化的新态势 ,并表现为“长起短落”格局。这一时期 ,关于经济较稳定地快速增长的需求基础问题、产出基础问题、区域基础问题、政策基础问题和外在冲击问题 ,值得重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树成  樊明太  
本文认为 ,1999年我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 1)经济增长实现了预期的宏观调控目标 ;( 2 )经济增长率延续了自 1993年开始的下滑趋势 ,但下滑幅度有所减缓 ;( 3 )各需求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变化 ;( 4)在投资需求中 ,投资的增长明显乏力 ;( 5)价格仍处于通货紧缩趋势中 ,但下降幅度亦有所减缓。作者指出 ,经济波动是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不断打破旧平衡与寻求新平衡的结果。一般地讲 ,经济增长率的持续下滑 ,是由于受到总需求不足的冲击 ,或 (和 )总供给调整的冲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树涛  李新旺  门明新  许皞  
【目的】定量分析河北粮食产量波动成因,为全省乃至国家粮食安全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支撑。【方法】综合运用EMD和剩余法剥离河北省粮食产量及其各影响因素波动量,并采用一种灰色关联与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有机融合的改进灰色关联方法定量分析河北省粮食产量波动影响因素的影响度。【结果】影响河北省粮食产量波动的各要素时序特征为:自然资源各指标波动振幅在-113.43—34.38;政策经济支持能力各指标振幅在-34.59—31.79,波动强度较大;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各指标振幅在-17.17—10.52,波动强度较小;可变要素投入各指标波动振幅均在-11.39—9.16。粮食产量波动主控因素为:成灾面积、有效灌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两省  齐鹰飞  陈太明  
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存在分歧意味着经验研究的必要性,针对两者关系的国外经验研究没有得出一致结论,国内已有经验研究发现两者负相关。利用中国1953~2004年的省级数据构造了6个横截面数据模型和10个面板数据模型,对新中国成立至今波动与增长关系的稳健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波动与增长之间存在非常稳健的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经济波动通过降低经济增长速度间接给居民带来福利成本,而且稳定政策能够通过抑制经济波动来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彦斌  韩旭  
使用一阶自回归随机过程来描述中国的消费波动,并重新估算经济波动福利成本和经济增长福利成本,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和消费波动的可预测性是正相关的,并且在一阶自回归假设条件下计算出的福利成本略低于独立同分布情形。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腊生,刘妍  
As an expression of economic system's activity, the status of economic fluctuation not only adapts to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subjects to systematic factors from inside and outside. In this paper, authors made an analysis to this issue from the systematic point of view.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金全,刘志刚,于冬  
In this paper we used the Plucking model to test the asymmetric patterns in China's business cycle. We find the evidences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lucking effect in output growth. The negative shock to output is not able to influence the growth trend in long run. The growth could return to its trend more quickly after the economy recoveries from the contracting phase in business cycle. These empirical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macroeconomic control has play the roles of stabilizing economy, and the abilities of keeping rapid and stable growth have been enforced.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岳金秀   陈尧  
文章基于投资与经济波动之间的相关关系,充分体现统计调查数据和网络搜索数据的优势,利用两种数据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进行研究。针对混频数据的特点和深度学习算法的优势,提出了融合混频数据和深度学习的宏观经济预测方法。首先,考虑到政府统计调查数据与经济波动的强相关性,选取政府投资统计月度指标合成投资统计指数;然后,结合网络搜索数据的时效性和高频性,选取与投资相关关键词的百度指数日度数据合成投资网络搜索指数;最后,构建多源混频数据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MM-LSTM),利用中国2011—202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考察模型的精度与时效性。结果表明,投资相关指标与中国GDP增长率之间存在正向关系;网络搜索数据的加入有助于提升宏观经济预测的精度;MM-LSTM模型提高了短期和中期的预测精度,具备提前预测能力,可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建銮  赵春艳  南士敬  
本文通过在一个包含企业、银行和家庭的DSGE模型中引入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的信贷约束,考察不同部门的贷款抵押率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以及不同程度的贷款抵押率下技术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正向的家庭房贷抵押率冲击对借贷型家庭的贷款、消费和房屋需求以及房价均产生正面影响;对投资、产出和储蓄型家庭的房屋需求均产生负面影响。正向的企业贷款抵押率冲击对企业贷款、投资、产出、工资、两类家庭的劳动供给及其消费均产生正面影响。在面对同样的技术冲击时,较高的家庭房贷抵押率下,消费提升的幅度较大,而产出、投资以及房价提升的幅度却较小。在面对同样的技术冲击时,较高的企业贷款抵押率下,产出、投资和消费提升的幅度都较大,而房价提升的幅度却较小。基于以上结论,须高度关注家庭贷款的不正常增长,警惕家庭房贷杠杆率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差别化信贷抵押率政策,引导更多资金流向民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蒲成毅  刘震  
本文采用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针对货币政策冲击、技术冲击、实际货币余额冲击和偏好冲击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综合利用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和历史分解等方法,对2002年二季度到2013年四季度的物价水平波动和总产出波动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总产出水平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技术冲击,而货币政策冲击是通货膨胀水平波动的主要根源;货币政策的调整与通货膨胀率水平的频繁波动密切相关,而技术冲击为代表的总供给冲击对总产出波动往往起到拉低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正确认识和识别中国经济波动的根源对正在进行中的经济转型和政策制定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梅新育  
越南以"高通货膨胀+资产市场崩盘+经常项目收支逆差"为标志的经济危机风潮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本文作者深入细致地对此次越南经济危机风潮原因进行了分析与点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正如作者文章最后提到的"我们无法阻止别人走上某条发展道路,但我们可以汲取经验教训,避免自己重蹈覆辙。"这也是我们刊发此文之目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猛  
国民经济是由各个产业组成的,经济波动也就是各个产业波动的综合结果,它综合了各个产业的自身波动特征和产业份额的影响。本文采用实际份额法,从中国经济波动的冲击源中分解出产业结构冲击,并且利用1952-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测算。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受到产业结构不同程度的正向或负向冲击,宏观经济因此呈现出有规律性的扩张与收缩。从具体的影响程度看,中国经济波动中大约有15%~20%的部分应该归因于产业结构的冲击。本文的研究结果也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在优化产业结构时,须考虑产业结构调整对宏观经济稳定所形成的冲击,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不必是一蹴而就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巍贤  康朝锋  
本文应用ARCH类模型对我国实际GDP的波动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与国外学者对美、英、日三国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波动机制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存在着显著区别:在我国,前期的经济波动在本期有被放大的趋势,这反映了经济体系自身的不稳定性;而外部干预对稳定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的结论的现实意义在于,在经济系统自身还不完全具备自我稳定的功能的条件下,外部干预是保证经济平稳过渡的重要条件,放弃干预可能使经济陷入剧烈的波动之中。我们的结论为渐进改革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