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957)
2023(21289)
2022(18057)
2021(16768)
2020(13950)
2019(31880)
2018(31668)
2017(60770)
2016(32843)
2015(36812)
2014(36683)
2013(36198)
2012(33228)
2011(29785)
2010(29803)
2009(27549)
2008(27231)
2007(24083)
2006(21499)
2005(19317)
作者
(93582)
(77802)
(77329)
(73500)
(49650)
(37117)
(35165)
(30292)
(29588)
(27798)
(26460)
(26367)
(24744)
(24603)
(24021)
(23778)
(23091)
(22769)
(22313)
(22224)
(19217)
(19035)
(18814)
(17932)
(17314)
(17291)
(17265)
(17186)
(15557)
(15281)
学科
(137226)
经济(137048)
(109489)
管理(106250)
(94992)
企业(94992)
方法(57189)
数学(46694)
数学方法(46057)
(41215)
(39957)
中国(37954)
业经(37862)
地方(31186)
(29535)
农业(28137)
(26866)
财务(26765)
财务管理(26714)
(25954)
企业财务(25262)
理论(24212)
技术(23894)
(23578)
贸易(23556)
(23524)
(22816)
环境(21829)
(21809)
银行(21764)
机构
学院(464061)
大学(461311)
(186422)
管理(183962)
经济(182363)
理学(157778)
理学院(156042)
研究(153528)
管理学(153412)
管理学院(152545)
中国(118148)
(98999)
科学(93091)
(89560)
(76045)
(75592)
(70983)
中心(70489)
财经(70207)
研究所(68485)
业大(67346)
(63693)
北京(62450)
(60986)
师范(60412)
农业(58709)
(56969)
(56315)
经济学(55478)
财经大学(51858)
基金
项目(309329)
科学(244432)
研究(229413)
基金(223846)
(193603)
国家(191883)
科学基金(166438)
社会(144990)
社会科(137332)
社会科学(137297)
(121753)
基金项目(118506)
自然(107327)
教育(105436)
自然科(104843)
自然科学(104817)
自然科学基金(102904)
(101360)
编号(94178)
资助(91385)
成果(76178)
重点(68893)
(68113)
(67886)
(65538)
课题(64952)
创新(60755)
国家社会(59298)
(58703)
教育部(58644)
期刊
(214493)
经济(214493)
研究(138873)
中国(94277)
管理(72500)
(71928)
(70175)
学报(68563)
科学(65055)
大学(53382)
教育(53076)
学学(50114)
农业(48101)
技术(43855)
(43364)
金融(43364)
业经(37398)
财经(34557)
经济研究(32555)
(29671)
问题(28052)
(26568)
技术经济(23368)
图书(22857)
现代(21897)
科技(21602)
(21529)
理论(21152)
商业(21053)
财会(20253)
共检索到701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宗刚  肖晓昀  
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基于长三角地区2004~2013年制造业和物流业的数据,分别测算了整体制造业以及要素禀赋差异下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关联度,得出以下结论:(1)制造业发展规模是物流业发展的胁迫因素,居民购买力水平、电信化以及信息化程度是制造业发展限制因素。(2)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重要影响因素,物流业从业人员是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关键影响因素,公路货物周转量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制约因素。(3)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货运量与制造业规模关联度普遍较大,但货物周转量与多种制造业因素关联度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辉  王茂春  
分析了贵州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现状,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贵州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并分别从制造业、物流业和政府等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英霞  田秀杰  
运用灰色关联模型的分析方法,对东北地区2003-2010年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的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度较弱,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相对滞后。提出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快推进东北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有效融合,这对东北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汪春阳  范林榜  
利用徐州市2006年以来的行业经济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徐州市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进行研究,得出徐州市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还不是特别协调的结论,并就未来徐州两业发展建言献策,以推动徐州市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茂林  冯雷鸣  王冠辉  
试图兼顾数据指标绝对量大小和变化速率快慢两方面的影响,运用灰色综合关联理论对天津市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天津市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不甚协调,对此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快物流金融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天津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长征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是各级政府正在极力推动的工程。本文在阐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陕西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陕西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不甚协调。对此,本文进一步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陕西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即改变制造企业观念,促进其物流服务外包;加强物流企业的扶持,提高物流企业服务能力;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构建良好的市场机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珍珍  陈功玉  
文章从灰色关联模型入手,计算了1995-2007年我国制造业不同行业与物流业的关联程度及协调度,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业不同子行业与物流业的关联程度存在差异,物流业各衡量指标与制造业发展的关联程度存在差异,其中货运量的大小、国家线路运输总长度与制造业的发展关联程度较大。制造业各衡量指标与物流业发展的关联程度存在差异,其中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与物流业的关联程度最大。制造业不同子行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程度存在时间演化的趋势,从1995-2007年总体上存在M型的波动趋势,由不协调往趋于协调又回到不协调状态。制造业不同行业应该不断协调其与物流业的关系,做到物流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匹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健旋  
珠三角制造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简单加工制造,现在制造业产业主要集聚在纺织、家电和电子产业;长三角制造业发展加速于20世纪90年代,产业结构高于珠三角,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产业。长三角发展势头明显好于珠三角,其主要原因是长三角拥有高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现在,无论是珠三角,还是长三角,都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积极推进“中国制造”尽快转变为“中国创造”,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慧  崔茜茜  孙克强  
长三角区域经济正处于深刻的发展转型阶段,从传统制造业为主提升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无疑是转型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从长三角区域未来发展要求出发,深入分析先进制造业的涵义、长三角区域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意义、长三角区域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优势和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长三角区域如何打造先进制造业等重要内容。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江静  刘志彪  
本文分析了长三角地区作为高级要素投入的生产性服务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的内在机理。基于2000-2007年长三角地区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长三角生产性服务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然而,江苏、上海和浙江三地区影响程度不同。作为长三角的中心,上海的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不仅仅为了本地区服务,其服务范围更多地扩散到周边地区,从而加速了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中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石奇  
近年来由于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能源供应紧张、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环保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产品附加值低的企业的内在劣势逐渐显现出来,产业发展成本面临上升压力。然而,比较优势具有明确的动态性。中国需要扩大国际交换,利用全球的要素和需求市场促进发展。就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特点而言,中国应将既有的比较优势与未来可能出现的规模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一个有现实可能性的比较优势序列,尤其要提高对外贸易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重视技术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对我国生产和贸易格局调整的重要作用,有效促进比较优势的多元化和动态化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依杭  鞠颂东  
从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制造业发展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物流业发展又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制造大国和强国,德国制造业出口对其经济增长贡献占2/3,而德国发达的物流业,对推动其制造业国际化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德国的物流业竞争力全球排名第一,其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效推动了制造业进行业务流程改造,从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进而增强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了制造业的国际化,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高锦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的2009年,我国正式实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目的是推动主辅分离,发展第三方物流,解决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长期居高不下的问题,更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通过对长三角、珠三角和四川省的"两业联动"新模式,以及制造业物流业的四个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发现"主辅分离"在某些方面并未降低制造业物流企业对大型制造企业的依赖度,物流企业未成为真正的第三方物流,以致不能有效地降低社会物流总费用,并发现"边际决定论"能揭示制造业和物流业相关关系演化的原因和过程。最后,从"边际决定论"视角为未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为付  张二震  
在世界产业资本向我国大幅转移和集中的态势下,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引起世人的关注,也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国际分工方式已发生根本的变化,“世界制造中心”的内涵也发生了改变,在以要素分工为主特征的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已具备了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条件。文章还认为将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建成世界产品生产重要基地,是中国建成“世界制造中心”的必然选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姜霞  
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法,对武汉市现代物流业和相关产业的联动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武汉市物流业与第一产业、工业、建筑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比较明显的协同互动变化和相互影响关系,也存在着一定的现实问题。因此,应明确现代物流业的战略地位和产业功能,进一步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支持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推动物流业和其他产业融合联动,实现产业共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