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8)
- 2023(12802)
- 2022(10809)
- 2021(9857)
- 2020(8074)
- 2019(18534)
- 2018(18195)
- 2017(34602)
- 2016(18555)
- 2015(20579)
- 2014(20358)
- 2013(19994)
- 2012(18515)
- 2011(16782)
- 2010(16485)
- 2009(14849)
- 2008(14007)
- 2007(12180)
- 2006(10555)
- 2005(9376)
- 学科
- 济(82783)
- 经济(82717)
- 管理(52304)
- 业(49716)
- 企(39172)
- 企业(39172)
- 方法(33351)
- 数学(29563)
- 数学方法(29139)
- 中国(23911)
- 地方(22655)
- 农(22455)
- 业经(18521)
- 财(17236)
- 农业(15547)
- 环境(15522)
- 学(14609)
- 贸(13972)
- 贸易(13960)
- 发(13542)
- 易(13488)
- 和(13412)
- 技术(13200)
- 融(12776)
- 金融(12774)
- 制(12662)
- 银(12507)
- 银行(12489)
- 地方经济(12340)
- 行(12090)
- 机构
- 学院(256046)
- 大学(253078)
- 济(106702)
- 经济(104544)
- 管理(101118)
- 研究(88988)
- 理学(87015)
- 理学院(86065)
- 管理学(84604)
- 管理学院(84121)
- 中国(66700)
- 科学(54708)
- 京(53879)
- 财(46349)
- 所(44244)
- 农(42902)
- 中心(41755)
- 研究所(40400)
- 江(38231)
- 业大(37909)
- 财经(37067)
- 范(34798)
- 师范(34439)
- 北京(33793)
- 经(33769)
- 农业(33420)
- 院(32930)
- 经济学(32009)
- 州(30789)
- 经济学院(28917)
- 基金
- 项目(179211)
- 科学(141758)
- 研究(131884)
- 基金(128742)
- 家(112490)
- 国家(111523)
- 科学基金(96170)
- 社会(84263)
- 社会科(80087)
- 社会科学(80065)
- 省(71775)
- 基金项目(67891)
- 自然(61394)
- 划(60121)
- 教育(60058)
- 自然科(59869)
- 自然科学(59851)
- 自然科学基金(58724)
- 编号(53213)
- 资助(52219)
- 发(44209)
- 成果(41452)
- 重点(40889)
- 部(39403)
- 创(37956)
- 课题(36876)
- 创新(35512)
- 国家社会(35133)
- 发展(35021)
- 科研(34484)
- 期刊
- 济(117385)
- 经济(117385)
- 研究(71802)
- 中国(52936)
- 农(38655)
- 学报(38219)
- 管理(37380)
- 科学(36119)
- 财(34603)
- 大学(29053)
- 教育(28365)
- 农业(27326)
- 学学(27169)
- 技术(25069)
- 融(23168)
- 金融(23168)
- 业经(20817)
- 经济研究(18299)
- 财经(17400)
- 问题(15307)
- 业(15008)
- 经(14998)
- 资源(14167)
- 图书(13587)
- 技术经济(13179)
- 统计(12205)
- 科技(12196)
- 商业(11637)
- 策(11505)
- 贸(11255)
共检索到380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忠 余为 陈新军 解明阳
利用1990—2019年全球19个渔区渔获量数据,通过灰色关联聚类分析法,研究了全球各渔区渔获量与总渔获量以及各渔区渔获量之间的关系,并确定了同类型渔区中影响渔获量大小的主要鱼种类型。结果发现,全球大多数渔区渔获量与全球海域总渔获量关联度较大,灰色关联度大于0.900的渔区有16个。除南极大西洋扇区、南极太平洋扇区和北冰洋外,其余各渔区相互间的关联度均高于0.900。设定关联聚类矩阵的临界值r=0.975作为分类依据,获得分类明显的类群Ⅰ和类群Ⅱ,其中类群Ⅰ包含西北太平洋、东北大西洋、东北太平洋、东南大西洋、中西大西洋、地中海及黑海等6个渔区,其渔获量趋势均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类群Ⅱ包含中西太平洋、东印度洋、中东大西洋、西印度洋等4个渔区,其渔获量呈稳定增长趋势。两个类群中鱼种渔获量与渔区总渔获量灰色关联度最高的均为中上层鱼类和底层鱼类。研究表明,利用灰色理论系统可对全球各渔区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状态进行科学评价,其评价结果可为全球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董文静 王昌森 韩立民
本文根据1999—2014年海洋捕捞统计数据,对中国海洋渔业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并对相关管理制度进行讨论。结果表明:1999年以来,中国海洋捕捞主要鱼类产量呈下降趋势,鱼类渔获物结构趋向平均化,优势种单种产量逐渐降低;海洋捕捞机动渔船数量呈下降趋势,渔船总功率、总吨位及专业劳动力数量均呈缓慢上升趋势,渔船向大型化发展;海洋捕捞总产量与海洋捕捞机动渔船数、专业劳动力数量关联度高,而与总吨、总功率关联度低。讨论分析认为:中国海洋渔业资源已达到开发利用极限,建议继续实施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措施、建立完善的海洋捕捞指标体系、强化渔业补贴政策的管理、优化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政策、进一步限制渔船功率和吨位的增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议 邹伟红 胡振明
政策及措施。结果表明:①1999年以来,我国海洋捕捞总产量结束了长期持续快速的增长,出现下降并趋于稳定,摘要:本文根据1987年~2006年捕捞统计数据,对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相关管理渔获物大类构成趋向稳定,主要鱼类渔获物结构趋向均化;②海洋捕捞机动渔船数量在1997年之后趋于稳定,专业劳动力数量1998年以来保持下降趋势,总主机功率和总吨位20年来一直保持增长,渔船结构趋向大型化;③海洋机动捕捞渔船单位主机功率CPUE和单位吨位CPUE在1998年以来持续下降,单船CPUE和捕捞专业劳动力人均CPUE在1998年以后趋于稳定。讨论分析认为:①我国海洋渔业资源整体处于充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林兴 周井娟
文章拟用灰色关联方法,对改革开放30以来我国海洋渔业产量的结构变化作一分析,试图探索出海洋渔业产量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渔业的贡献,为我国制定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杨 Rita.Curtis
本文分析了美国海洋渔业资源开发捕捞总量变化与区域分布等特征,以及美国海洋渔业资源主要政策制定目标、实施原则及主要政策,并与中国海洋渔业政策进行比较后提出建议:科学评估中国海洋渔业资源状态,建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根据各海域渔业资源、渔民、渔业产业及渔船分布特征,建立分区域、分品种的海洋渔业管理计划;科学设定份额管理的政策目标,并分解具体目标实施手段与措施;调整现有海洋渔业统计方式,完善海洋渔业观察、统计与监测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杨 Rita.Curtis
本文分析了美国海洋渔业资源开发捕捞总量变化与区域分布等特征,以及美国海洋渔业资源主要政策制定目标、实施原则及主要政策,并与中国海洋渔业政策进行比较后提出建议:科学评估中国海洋渔业资源状态,建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根据各海域渔业资源、渔民、渔业产业及渔船分布特征,建立分区域、分品种的海洋渔业管理计划;科学设定份额管理的政策目标,并分解具体目标实施手段与措施;调整现有海洋渔业统计方式,完善海洋渔业观察、统计与监测制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琴
随着人类对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世界各国均面临着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基于此,本文立足于美国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捕捞总量变化以及捕捞的区域分布等特征,分析了美国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现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美国海洋渔业政策的主要目标、实施原则及基本内容,并与中国海洋渔业资源开发政策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中国海洋渔业资源开发要保持其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完善海洋渔业资源评估体系、海洋渔业管理计划和分配计划,以及海洋渔业监测制度。
关键词:
美国 海洋渔业资源 政策 中国 比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民
水产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已成为拓展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然趋势。本文着重分析了山东荣城市海洋渔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同时提出了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与对策。
关键词:
海洋渔业资源 开发利用 荣城市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官文江 高峰 陈新军
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管理与保护需要大量的海洋环境数据。由于卫星遥感能大面积、长时间、近实时地获取海洋环境数据,其在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管理与保护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回顾了卫星遥感数据在海洋渔业资源评估、渔情预报、鱼类栖息地分类与保护、渔船监测、渔业安全、渔具渔法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在这些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相关学者了解卫星遥感在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管理与保护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卫星遥感 海洋渔业资源 开发 管理 保护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肖启华 黄硕琳
气候变化问题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海洋是气候系统储存能量的主要载体,气候变化给生活于其中的鱼类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气候的变化影响着各大洋低频气候变化模式以及海洋环境要素的变化,这些变化通过对鱼类个体的直接作用或生态系统食物链传递的间接作用影响海洋鱼类,包括鱼类的生理(生长、繁殖、洄游)、物候、资源量以及分布等,并形成了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最终影响人类对渔业资源的管理。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侧重从海洋鱼类资源量、分布变化以及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管理4个方面,综述了气候变化对渔业资源产生的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对渔业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基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玉贵 赵丽丽 刘燕飞
当前,全球渔业资源呈衰退趋势,严重影响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尽管影响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度与环境容量、人口和经济、技术进步和结构变迁及文化和制度,但是,其中的部分因素所综合表现出来的捕捞能力过剩则是导致全球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探讨捕捞能力过剩的原因。本文研究表明,技术进步、人口增长而水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及渔业补贴政策等导致捕捞能力过剩,但导致捕捞能力过剩的根源在于渔业资源的自有准入制度。为了压缩捕捞能力,渔业管理部门采取了众多措施,但税收和资源租金措施难以贯彻执行,而捕捞许可证制度和渔船回购制度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捕捞能力过剩问题,因此,仅能将其作为捕捞...
关键词:
捕捞能力过剩 海洋渔业资源 可持续利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东景 李培英 杜军 刘乐军 徐兴永
可持续性评价是衡量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生态足迹指数和人文发展指数构建了可持续性评价框架,运用该评价框架对我国社会发展及其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1-2003年间,我国基于海洋渔业资源利用的社会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最后就如何提高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水平,降低社会发展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邹伟红 唐议 刘金红
搜集了国内外有关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事故的资料,结合实地的调查,从事故的数量、类型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的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事故状况,并通过与国内其他行业、国外同行业的比较,认为目前我国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渔民死亡率较高,主要原因有:渔民的总体素质下降;渔船的适航状态差;渔港状况与安全生产现状不相符;渔场范围缩小;管理体制和手段落后、管理力量不足;资源恶化;数据统计不完全、不统一等。最后对如何改善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状况提出了几个建议:(1)完善渔业安全法律法规体系;(2)优化渔民结构;(3)提高渔船质量;(4)加强渔港的监督管理与建设;(5)加强渔业事故的统计与分析;(6)建立合理高效的救援体系。
关键词:
海洋渔业 安全生产 原因 建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新军 周应祺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涉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综合性问题。本文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和步骤。该方法具有比传统的生物-经济模型更为全面,它可量化地反映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各个方面。本文以1978-1990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的发展状况作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78年以后,东海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基本上呈现下降的趋势,1983-1986年处在较低的水平,1987年后可持续利用水平有所上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