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38)
- 2023(10582)
- 2022(9072)
- 2021(8524)
- 2020(7181)
- 2019(16625)
- 2018(16510)
- 2017(32190)
- 2016(17094)
- 2015(19157)
- 2014(18838)
- 2013(18154)
- 2012(16416)
- 2011(14471)
- 2010(14238)
- 2009(12790)
- 2008(11838)
- 2007(9934)
- 2006(8304)
- 2005(6861)
- 学科
- 济(70476)
- 经济(70415)
- 管理(49294)
- 业(46152)
- 企(37783)
- 企业(37783)
- 方法(36168)
- 数学(32785)
- 数学方法(32151)
- 农(19068)
- 财(16104)
- 中国(15633)
- 学(15633)
- 业经(14717)
- 地方(14633)
- 农业(12882)
- 环境(12816)
- 技术(11217)
- 理论(11184)
- 务(10561)
- 财务(10500)
- 制(10488)
- 财务管理(10479)
- 贸(10411)
- 贸易(10402)
- 和(10117)
- 易(10109)
- 企业财务(9938)
- 划(9921)
- 土地(9732)
- 机构
- 学院(231097)
- 大学(228579)
- 管理(95638)
- 济(91166)
- 经济(89228)
- 理学(83979)
- 理学院(83104)
- 管理学(81212)
- 管理学院(80807)
- 研究(71259)
- 中国(53160)
- 京(47415)
- 科学(46332)
- 农(39699)
- 业大(39034)
- 财(38653)
- 中心(35436)
- 所(34300)
- 江(33900)
- 财经(32133)
- 研究所(31809)
- 农业(30902)
- 经(29453)
- 北京(28671)
- 范(28581)
- 师范(28229)
- 经济学(27549)
- 院(27166)
- 州(26477)
- 经济管理(25879)
- 基金
- 项目(171776)
- 科学(136470)
- 基金(125587)
- 研究(121834)
- 家(110567)
- 国家(109724)
- 科学基金(95755)
- 社会(77107)
- 社会科(73222)
- 社会科学(73198)
- 省(70363)
- 基金项目(66888)
- 自然(64836)
- 自然科(63349)
- 自然科学(63333)
- 自然科学基金(62138)
- 划(57771)
- 教育(56936)
- 资助(51714)
- 编号(48633)
- 重点(38961)
- 部(37140)
- 发(36878)
- 创(36573)
- 成果(35964)
- 创新(34214)
- 科研(33651)
- 课题(33184)
- 计划(32543)
- 教育部(31825)
共检索到316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宝涛 郄瑞卿 王冬艳 刘惠清
研究目的:以土地利用系统"结构—功能—效益"为理论框架,初次建立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诊断的灰色关联模型,以吉林省9地市(州)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定量诊断其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研究结果:(1)吉林省9地市(州)土地利用系统综合健康指数处于0.729 0~0.880 9之间,中、东部地区整体优于西部地区。(2)中、东部地区中,长春市、吉林市、通化市、延边州的系统综合健康状况为V级健康水平,辽源市、白山市为Ⅳ级亚健康水平。其中,辽源市的系统功能、效益健康指数偏低,白山市的系统结构、效益健康指数偏低。(3)西部地区的系统综合健康状况均为Ⅳ级亚健康水平。其中,四平市、松原市的系统功能健康指数偏低,白城市的系...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灰色关联 系统 土地健康 熵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华伟 张锐 杨兴典 刘友兆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在界定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障碍度模型,对四川省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08年四川省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总体不断提高,综合指数从0.394 5增加到0.557 3,健康等级经历了"不健康-临界状态"的演变历程;(2)压力指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3)长远来看,系统压力是影响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首要因素,2000~2008年系统压力和系统状态的障碍度分别以年均8.81%和0.97%的速度增加,而系统响应...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郑华伟 张锐 刘友兆
研究目的:弥补已有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诊断中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不足,构建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方法:物元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2000—2010年四川省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呈逐步改善态势,但2010年"亚健康"等级关联度很弱;(2)人均耕地面积、土地垦殖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水土流失程度是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研究结论:应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程度,促进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能更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宝涛 王鑫淼 刘帅 郄瑞卿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中传统评价方法无法兼顾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存在模糊性和随机性,为了弥补此缺陷,将人工智能的正态云模型引入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中。借助正态云模型、熵值赋权法、实证研究法,基于Matlab 7. 1软件平台,构建吉林省耕地生态安全诊断PSR-EES框架体系,对2000—2016年吉林省耕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诊断。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吉林省耕地生态安全状况经历了"临界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安全"的演化过程,整体呈趋好态势;(2)单一指标演化发展中,状态层和响应层多数指标优化趋势明显,压力层指标恶化较快。正态云模型实现了评价指标向耕地生态安全等级的不确定性映射,兼顾了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存在的随机性和模糊性,使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适用于耕地生态安全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洁瑕 陈佑启 姚艳敏 石淑芹
针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发展的需要,建立了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内涵的土地利用分区方案,以综合区分区域的功能特点。在回顾以往土地利用区划的特点及问题的基础上,首先界定土地利用功能概念,即在区域土地资源背景调查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大功能评价,分析其现状、趋势及分异规律,进而根据区域发展的要求,将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分区;然后提出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方案,即采用"3S"技术和列联表互斥矩阵分类方法,依据土地利用功能内涵及分区原则,在土地资源利用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经济、社会与土地生态环境3个方面进行区域的划分。最后,以吉林省为例,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结果表明,该方案实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晓 高吉喜 王雪军 罗遵兰
本文运用吉林省1999年与2004年两期遥感资料,在GIS的支持下建立空间信息库,获取该省土地覆盖类型动态转移数据矩阵,通过构建生态状况动态变化评价模型,评价该省在1999年至2004年间生态状况的变化情况,并应用Markov链模型对未来该省土地覆盖格局和生态状况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吉林省1999年的综合生态贡献指数值为54.48;2004年为57.31,△E值为2.83,变化率R为5.19%,说明在1999年至2004年期间,吉林省综合生态状况指数在逐渐上升,生态状况质量明显好转;(2)吉林省未来土地覆盖类型分布的总体特征和生态状况的发展趋势是林地面积逐渐增加,而疏林地...
关键词:
土地覆盖 遥感判读 马尔柯夫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枫 董玉祥
开展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是土地多功能利用的基础性工作。论文在土地利用功能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三维度理念的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投影法和障碍度模型,对1990、2000和2010年广州市土地利用多功能动态及其障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1990—2010年广州市土地利用总功能缓慢提升,土地利用功能之间的协调性逐渐减弱,土地利用功能日趋多元化,重心由环境功能转变为社会功能;2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由缓慢提升跃入快速提升阶段,环境功能则由快速提升跌入缓慢提升阶段;3农业生产和资源供给功能出现持续退化与下降,环境净化功能先降后升,其他子功能得到了不同幅度的改善与提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永哲 马立平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吉林省2000~2012年能源消费人均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价格、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强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等相关影响因素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并利用GM(1,1)模型对吉林省2016~2018年人均碳排放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各相关影响因素在保持现状的情况下,能源消费人均碳排放量未来将会以更高的年均增长速度持续增长。为此,文章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从能源消费价格、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强度几个碳排放相关影响因素入手,提出了降低吉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永芳 安乾 朱连奇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利用冲突越来越多,分析不同农区土地利用冲突的形式,评估土地利用冲突的强度,对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从引起鄢陵县耕地利用变化的32个因子中,提取了6个主要压力因子,根据鄢陵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和区域政策、制度及其社会响应状况,建立特色农区土地利用冲突强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用加权函数法进行冲突强度的评价。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冲突强度呈波动增加趋势;土地利用冲突的原因主要是:①经济发展及经济结构调整因素;②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③科技进步以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政府可通过市场手段、规划制度等进行调控,提高区域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引导土地利用方式的规范转化,以减缓或化解土地利用冲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洁芝 郑华伟 刘友兆
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方面出发构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权TOPSIS模型对江苏省近年来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行诊断分析可以优化区域土地的合理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依据。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6年江苏省土地利用综合功能经历了一般—良好的发展阶段,综合功能在不断优化;经济功能经历了较差—一般—良好—优秀—良好的发展阶段,虽然有所波动,但其依旧呈增长态势;社会功能经历了较差—一般—良好—优秀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持续稳步提高趋势;生态功能经历了一般—良好—一般的发展趋势,整体呈下降趋势。另外土地利用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子目标的障碍度在逐年下降,对目前江苏省土地利用有效性起制约作用的主要是生态功能,应减少废水排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等污染造成的生态破坏,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同时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融合,促进土地利用过程中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的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艳华 赵贵玉
本文利用AHP法对吉林省奶业问题进行诊断,发现乳品加工企业拉动力不强、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优良奶牛品种少等1 1个因素是奶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从而为制定吉林省奶业发展对策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AHP 吉林省 奶业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卞凤鸣 刘彦彤 赵玲
研究目的:评价吉林省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可以正确理解吉林省目前土地使用状态,为制定准确的土地利用制度与政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极值标准化方法、算术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吉林省土地利用9市(州)中,长春市、辽源市、吉林市处于开发过度状态,四平市、松原市、白城市为相对均衡状态,通化市、白山市、延边州为发展不足状态。研究结论:区域土地空间均衡是区域开发规模和强度与空间实际供给能力的相对协调;吉林省区域土地供给能力为东南部最大,东北地区最低;开发的强度表现为中—西—东的区域开发递减;区域土地空间均衡度为中—西—东部地区呈现过度开发—相对均衡—开发不足的规律分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启君 黄旻 宋艺欣 董理
从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选取19个指标构建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TOPSIS法分析了2000~2013年武汉市环境承载力状况,并利用障碍度对影响环境承载力的障碍因子进行诊断。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2000~2013年武汉市环境承载力总体水平不断上升,综合指数从0.3099增加到0.5494;(2)从分项指标来看,经济环境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均呈不同幅度上升趋势;(3)长远来看,经济环境承载力是影响武汉市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研究期内经济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环境承载力的障碍度分别以年均0.45%和2.26%的速度增加,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障碍度则以年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睿璞 关江华
在界定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法评价了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状况,并以深圳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3年深圳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综合指数逐年提高,健康等级经历了"不健康-临界状态-亚健康"的演变过程;土地利用系统压力指数总体变化平稳,而系统状态指数与响应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垃圾处理率、城市绿地覆盖率、城市污水处理率与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性评价综合指数之间的灰色关联度较高,说明城市环境与土地利用健康状况紧密相关。指出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用地政策应注重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的综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晶晶 赵忠 宋西德 张永
【目的】探寻一种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的渭北黄土高原地区人工刺槐林健康评价方法,为渭北地区人工林的健康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矢量投影原理,建立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并以永寿县槐平林场为例,利用21个刺槐林小班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投影法,对该林场人工刺槐林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建立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将参评小班及各级指标视为矢量,分别向同一矢量(健康标准)进行投影,根据投影值的大小确定小班的健康级别,并对小班的健康状况进行排序。利用该评价模型对永寿槐平林场的评价表明,研究区健康的刺槐小班约占样本总数的38.1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