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78)
- 2023(19693)
- 2022(16790)
- 2021(15509)
- 2020(13046)
- 2019(29497)
- 2018(29419)
- 2017(56902)
- 2016(30731)
- 2015(34498)
- 2014(33806)
- 2013(33312)
- 2012(30383)
- 2011(27167)
- 2010(27247)
- 2009(25084)
- 2008(24439)
- 2007(21914)
- 2006(19305)
- 2005(16736)
- 学科
- 济(126083)
- 经济(125944)
- 业(111459)
- 管理(99306)
- 企(92614)
- 企业(92614)
- 方法(58490)
- 农(49768)
- 数学(48448)
- 数学方法(47663)
- 业经(36572)
- 财(34944)
- 农业(33217)
- 中国(32113)
- 技术(25632)
- 务(24603)
- 财务(24515)
- 财务管理(24476)
- 学(24399)
- 制(23867)
- 理论(23556)
- 地方(23372)
- 企业财务(23169)
- 和(21754)
- 贸(21591)
- 贸易(21577)
- 环境(21215)
- 易(20991)
- 划(20343)
- 策(19541)
- 机构
- 学院(434115)
- 大学(427722)
- 管理(177835)
- 济(175032)
- 经济(171446)
- 理学(154222)
- 理学院(152663)
- 管理学(149819)
- 管理学院(149034)
- 研究(136705)
- 中国(105040)
- 京(89870)
- 科学(84807)
- 农(79614)
- 财(77997)
- 业大(68088)
- 所(67166)
- 江(64648)
- 中心(64037)
- 财经(62834)
- 农业(61233)
- 研究所(61048)
- 经(57331)
- 北京(55856)
- 范(54132)
- 师范(53615)
- 州(51821)
- 经济学(51619)
- 院(49611)
- 经济管理(47624)
- 基金
- 项目(297114)
- 科学(235598)
- 研究(218393)
- 基金(216181)
- 家(187634)
- 国家(185978)
- 科学基金(162098)
- 社会(138505)
- 社会科(131150)
- 社会科学(131111)
- 省(118383)
- 基金项目(114450)
- 自然(105656)
- 自然科(103292)
- 自然科学(103267)
- 自然科学基金(101421)
- 教育(100060)
- 划(97509)
- 编号(89665)
- 资助(88547)
- 成果(70175)
- 重点(65880)
- 创(64848)
- 部(64841)
- 发(63910)
- 课题(60612)
- 创新(60027)
- 国家社会(56905)
- 科研(56484)
- 教育部(55782)
- 期刊
- 济(193957)
- 经济(193957)
- 研究(120708)
- 中国(82711)
- 农(77204)
- 管理(67950)
- 学报(65505)
- 科学(62411)
- 财(61354)
- 农业(52624)
- 大学(51134)
- 学学(48586)
- 教育(46408)
- 技术(42973)
- 业经(37350)
- 融(37147)
- 金融(37147)
- 财经(29990)
- 经济研究(29074)
- 业(28095)
- 经(25761)
- 问题(25432)
- 技术经济(24126)
- 科技(22316)
- 版(21211)
- 统计(20423)
- 现代(20163)
- 商业(19778)
- 图书(19542)
- 策(19491)
共检索到630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延婷 陈万明
以低碳农业与农业技术创新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层面分析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分别选取代表低碳农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为原始序列与代表农业技术创新的各类指标为比较序列,纵向采集1990~2011年各年份数据,所得平均关联系数为0.873,横向采集2011年各省市截面数据,所得平均关联系数为0.733,纵向与横向结果基本一致,二者关联性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东祥 朱虹 陈静 赵方华
技术创新是促进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城市技术创新与低碳经济增长之间的经验关系,并给出相应的理论解释和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该研究将灰关联分析法引入VAR模型中,对南京市1993~2013年技术创新发展与低碳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研究该市技术创新发展与低碳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动态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探讨技术创新与低碳经济的效应关系,在反弹效应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对南京市技术创新发展与低碳经济增长反弹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均衡状态下,对低碳经济的影响程度从大至小的变量分别是技术创新人才投入、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与技术创新产出。此外,技术创新人才投入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玉石
文章在创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及分析影响省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主,采用吉林省科技、教育、经济、财政统计数据,利用邓氏灰色关联模型论证要及次要因素,通过量化测度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支撑环境及可持续性这四方面共术得出结论。研究结果表26个要素与人均明:GDP的关联度,来全面评价省域经济增长与区域技创新能力的关系并内R&D经费内部支出来源于政府资金、政府财政支出、业资金等对省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相R&对D经费部支出、发明专利申请数、R&D经费内部支出来源于企显著而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专利授权数、,于R&D经费外部支出、工业企业新产品出口收入、相对较弱。R&D经费内部支出来源国外资金等对吉林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志波
文章基于系统理论和技术创新流程的视角,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是"创新需求-创新构思-技术支撑-资源投入-研究开发-成果产出-效益实现"的七阶段过程体系,并构建了技术创新能力要素概念模型。根据概念模型,提出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支撑能力、技术创新载体、创新资源投入、创新成果产出、技术创新效益和技术创新管理等多维能力要素构成的协同系统。研究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灰色关联度模型,实证分析检验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可行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美娟 陈国宏 陈国龙
文章建立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客观权重,应用改进归一化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用灰色关联度对中国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可以为各个行业明确自己的优劣势、正确选择技术创新战略和为相关部门制定科学的技术创新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评价指标 产业技术 创新能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政 周伦
文章在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和灰色关联理论,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灰色关联度的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企业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高长元 程璐
知识创新是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形成综合竞争能力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知识创新的类型和层次,建立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形成集群知识的绩效评价模型。为成员企业知识管理机制的运行提供理论基础和战略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潭 胡珑瑛
本文在阐述企业选择技术创新合作伙伴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评价待选企业的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方法,解决了技术创新合作伙伴的决策问题。篇末举例说明了灰色关联度的应用,为合作伙伴的决策过程提供了一个更科学、更准确的方法。
关键词:
合作技术创新 灰色关联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春春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碳减排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一般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碳排放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而在诸多影响碳排放的因素中,人口因素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本文通过选择较全面的人口因素衡量指标,基于一种较新的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影响广东省碳排放的人口、经济、技术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人口规模、人口城镇化率是影响广东省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而技术水平对广东省碳排放量的影响甚微。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模型 人口 经济 技术 碳排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林红 王娟 徐彦峰
低碳试点城市政策旨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低碳下的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就是在企业技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保持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论文从地级市企业技术创新层面展开研究,以国家统计局划分的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为例进行分析,通过对迄今为止公布的36个低碳试点城市和随机选取的85个对照样本城市进行双重差分法(DID)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低碳试点城市政策有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并且这一结果在稳健性检验、反事实检验之后依然成立;低碳试点城市政策扩大了试点城市和样本城市在企业技术创新值上的差距,低碳试点城市政策对第一批试点城市的影响大于对第二批试点城市的影响;低碳试点城市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故低碳试点城市政策的实施不仅能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能缩小不同等级城市间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差距,为未来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诚 周安 张志坚
为探讨发展低碳物流的节能减排效应,提出碳强度和能耗强度这两个发展低碳物流的约束性指标。并参考相关国家节能减排文件,制定物流业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碳强度和能耗强度目标规划,通过构建灰色预测模型,对我国物流行业2010-2020年能耗结构和节能减排完成情况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未能完成发展低碳物流所既定的节能减排目标,但"十三五"期间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物流行业能源消耗结构也将进一步优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沙沙
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新常态背景,本文结合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实际情况,构建了新常态视角下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将信息熵理论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相结合,提出并运用灰色关联的改进模型进行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科学实用、操作简便,可为相关银行科学评估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合理制定授信额度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
新常态 信用评级 灰色关联分析 信息熵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青云 饶扬德
本文以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为研究对象 ,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的经济特征 ,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角度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综合评价系统 ,设计了改造的层次灰色综合评判模型 ,结合实例论述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判的基本过程 ,对于企业科学地认识自身的技术创新状态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技术创新绩效 评价系统 灰色系统理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沙沙 代贞伟
基于全球性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结合我国企业绩效审计的实际情况,本文从经济绩效、环境消耗、环境治理、管理绩效、社会评价5个维度45个指标,构建了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在灰色关联分析中引入层次分析法,提出并运用灰色关联的改进模型进行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科学实用、操作简便,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为企业绩效审计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传松 任建兰
以中国1995—2014年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数据为依据,运用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分析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演化进程及科技创新不同环节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表现出明显正相关关系,在整体发展和分段演化中均表现出高度一致性;科技创新明显促进可持续发展水平提升,但不同科技创新环节对可持续发展水平提升的贡献度有明显区别,其中科技创新最终产出环节对可持续发展影响最显著。最后,基于实证结论对科技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