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91)
2023(18620)
2022(15864)
2021(14776)
2020(12497)
2019(28687)
2018(28414)
2017(54862)
2016(29579)
2015(33287)
2014(32912)
2013(32645)
2012(29681)
2011(26425)
2010(26637)
2009(25223)
2008(24301)
2007(21441)
2006(18936)
2005(16961)
作者
(84002)
(69753)
(69442)
(65996)
(44489)
(33201)
(31499)
(27283)
(26472)
(24959)
(23755)
(23707)
(22171)
(22027)
(21446)
(21361)
(20891)
(20623)
(20007)
(19938)
(17171)
(17062)
(16856)
(16025)
(15530)
(15502)
(15493)
(15390)
(14002)
(13744)
学科
(118938)
经济(118772)
(108886)
管理(107552)
(97832)
企业(97832)
方法(55006)
数学(44684)
数学方法(44085)
(39441)
(35649)
业经(35219)
中国(28845)
(27876)
(27861)
财务(27783)
财务管理(27733)
企业财务(26328)
农业(24615)
技术(22339)
理论(22326)
(21832)
(21549)
(20997)
地方(20879)
(19858)
贸易(19848)
(19806)
(19356)
(19300)
机构
学院(418853)
大学(416537)
管理(173412)
(167822)
经济(164177)
理学(148411)
理学院(146861)
管理学(144481)
管理学院(143667)
研究(130779)
中国(103115)
(87970)
(82804)
科学(79276)
(66542)
财经(64880)
(64146)
(63095)
业大(61085)
中心(60987)
(59009)
研究所(57736)
北京(55033)
农业(51945)
(51171)
师范(50677)
(50438)
经济学(49761)
财经大学(48209)
(47910)
基金
项目(280741)
科学(222327)
研究(206753)
基金(205014)
(177103)
国家(175590)
科学基金(153383)
社会(131038)
社会科(124275)
社会科学(124240)
(109895)
基金项目(108919)
自然(100092)
自然科(97811)
自然科学(97786)
自然科学基金(96047)
教育(94814)
(91159)
编号(84223)
资助(84039)
成果(67160)
重点(61977)
(61840)
(60151)
(58685)
课题(57086)
创新(55639)
(54213)
国家社会(53724)
教育部(53596)
期刊
(189333)
经济(189333)
研究(121533)
中国(80587)
管理(70379)
(68694)
学报(61279)
(60985)
科学(58141)
大学(48186)
学学(45529)
教育(42361)
农业(41885)
技术(39394)
(38619)
金融(38619)
业经(32568)
财经(32241)
经济研究(28271)
(27608)
(24960)
问题(24222)
技术经济(21937)
财会(20526)
现代(20329)
理论(19755)
科技(19435)
(19398)
图书(19243)
商业(18908)
共检索到621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蔺全录  王彦君  王兴  
本文首先依据2004—2010年汽车制造企业品牌危机事件,对引发汽车制造企业品牌危机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定性分析,构建了汽车制造企业品牌危机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进而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将影响因素进行排序,找出引发汽车制造企业品牌危机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希望通过不同主体、树立正确的观念、采取正确的措施达到防范和处理汽车制造企业品牌危机的最终目的。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房亚东  杨杉  乔虎  杜来红  
阐述了可拓距的概念并对可拓距进行了优化;结合优化后的可拓距理论和灰色关联度算法,提出了双级可制造性评价体系,包括面向加工技术的零部件可加工性评价及面向现场管理五要素的产品可生产性评价;对轨道车的零件加工、装配及车间生产过程进行了评价,得到了可制造性评价结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单从文  余明阳  
基于对品牌危机关联度的不同分类,将品牌危机分为高关联度危机和低关联度危机,研究了不同危机类型下企业的最优应对策略。结果表明,对于高关联度品牌危机,道歉策略最优、辩解策略次之,否认策略最差;对于低关联度品牌危机,否认和辩解策略最优,道歉策略最差。感知企业责任在该过程中起中介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齐志强  张干  齐建国  
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1994~2000年、2001~2008年间中国制造业各部门与工业经济整体增长的关联度,以研究进入WTO前后中国制造业部门结构的演变。研究显示,中国制造业部门结构在进入WTO之后的2001~2008年间较之前的1994~2000年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轻工业在中国制造业的地位日趋下降,中国制造业持续向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导转变,且高新技术产业对制造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上升,中国制造业高新技术特征日益显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小龙  唐葆君  邱菀华  
本文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的危机预警案例检索方法,解决了在复杂决策环境中,加权距离的扩展和案例修正等问题,为完善基于案例推理的企业危机预警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蓝蓝  
旨在为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物流绩效管理之路,通过精益物流绩效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物流运营成本、优化物流管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利用基于群组的序关系对汽车制造企业精益物流绩效管理进行了案例演算,以期为汽车制造企业精益物流绩效管理评价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莉莉  
文章建立影响企业战略危机管理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灰熵的企业战略危机管理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企业战略危机管理状态的诊断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汤亚莉  林健  费爱华  
可持续经营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 ,对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价仅停留在企业的财务层面 ,而忽略企业的非财务因素的影响。本文以灰色关联度为评判准则 ,构建立了一个平衡兼顾企业财务和非财务状况、反映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的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模型 ,运用平衡计分卡评价模式进行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进行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方法的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楠楠  徐晟  刘军航  
文章在总结以往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设计出汽车制造业竞争力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然后对中西部地区汽车制造业进行灰色评价,最后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优势所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黄俊  郭耿轩  刘敏  秦颖  
基于3家实施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国内汽车制造企业,进行了跨案例研究,构建了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表明,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可以分为自动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3个阶段。企业基于动态能力不断调整其在不同阶段所拥有的核心能力,在自动化阶段,主要是通过实施以提高制造能力为核心的战略实现转型升级;在信息化阶段,主要是通过实施以标准化、信息化集成为核心的战略实现转型升级;在智能化阶段,主要是通过实施以企业柔性化建设为核心的战略实现转型升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茂林  冯雷鸣  王冠辉  
试图兼顾数据指标绝对量大小和变化速率快慢两方面的影响,运用灰色综合关联理论对天津市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天津市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不甚协调,对此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快物流金融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天津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澜  朱佩枫  
关键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秦立公  袁媛  蒋俊美  刘忠萍  
文章从供应链金融概念、与传统融资方式比较和主要业务运营模式出发,利用辩证因素分析法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所面临的风险,构建了基于供应链金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多层次灰色关联度法建立了风险评估模型,最后以广西某物流公司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燕  赵艳萍  
文章基于竞争力的视角,从企业规模、生产能力等八个方面建立民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层次分析和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民营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民营企业竞争力评价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计算关联系数,对所选民营企业的竞争力进行排序,寻找民营企业竞争力差异的具体体现,从而为提高我国民营企业的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田红娜  孙钦琦  
从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出发,结合汽车制造企业的特点与经典高频指标,通过评价指标的海选、初选、理性补充三个步骤构建汽车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云模型评价法的五个步骤: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化、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各指标的云模型、建立多层综合评价云模型、判断综合云模型是否为最终的评价云模型。为验证该评价框架的可行性和适用性,选取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评价框架能够为有效评价汽车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水平进而制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