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52)
- 2023(14319)
- 2022(11593)
- 2021(10384)
- 2020(8749)
- 2019(20253)
- 2018(19854)
- 2017(37748)
- 2016(20801)
- 2015(23457)
- 2014(23740)
- 2013(23130)
- 2012(21050)
- 2011(18590)
- 2010(18235)
- 2009(16870)
- 2008(16526)
- 2007(14791)
- 2006(12446)
- 2005(10963)
- 学科
- 济(88197)
- 经济(88118)
- 管理(60180)
- 业(57348)
- 企(46550)
- 企业(46550)
- 方法(42658)
- 数学(38143)
- 数学方法(37654)
- 农(24640)
- 中国(22897)
- 财(22389)
- 业经(19232)
- 地方(19204)
- 学(18607)
- 农业(16571)
- 贸(15628)
- 贸易(15617)
- 易(15168)
- 环境(14949)
- 务(14849)
- 财务(14794)
- 财务管理(14757)
- 制(14168)
- 企业财务(14043)
- 和(13302)
- 技术(12775)
- 理论(12738)
- 划(12107)
- 银(11891)
- 机构
- 学院(296808)
- 大学(295789)
- 济(119248)
- 经济(116790)
- 管理(115625)
- 理学(100493)
- 理学院(99438)
- 管理学(97488)
- 研究(97440)
- 管理学院(96970)
- 中国(71832)
- 科学(62750)
- 京(61498)
- 农(54080)
- 财(52700)
- 所(49062)
- 业大(48325)
- 中心(46240)
- 研究所(45159)
- 江(43758)
- 财经(43003)
- 农业(42743)
- 经(39012)
- 范(38053)
- 北京(37794)
- 师范(37629)
- 经济学(36585)
- 院(35644)
- 州(34685)
- 经济学院(33323)
- 基金
- 项目(208804)
- 科学(164060)
- 基金(151253)
- 研究(147811)
- 家(133559)
- 国家(132551)
- 科学基金(113507)
- 社会(93584)
- 社会科(88819)
- 社会科学(88789)
- 省(82963)
- 基金项目(80397)
- 自然(75145)
- 自然科(73342)
- 自然科学(73321)
- 自然科学基金(71930)
- 划(70083)
- 教育(68277)
- 资助(61343)
- 编号(59285)
- 重点(47913)
- 成果(46395)
- 发(45579)
- 部(45482)
- 创(43136)
- 课题(40975)
- 科研(40869)
- 创新(40492)
- 计划(39679)
- 国家社会(39092)
- 期刊
- 济(122697)
- 经济(122697)
- 研究(77927)
- 中国(52752)
- 学报(50058)
- 农(48101)
- 科学(44724)
- 财(42082)
- 管理(39530)
- 大学(37438)
- 学学(35575)
- 农业(32797)
- 教育(28383)
- 技术(27642)
- 融(22535)
- 金融(22535)
- 业经(20976)
- 财经(20500)
- 经济研究(19615)
- 业(18647)
- 经(17540)
- 问题(17063)
- 统计(15785)
- 技术经济(15328)
- 版(15189)
- 资源(14678)
- 策(14493)
- 科技(13883)
- 商业(13185)
- 决策(13176)
共检索到416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菲菲 邓艳林 郑茂 郭徽 曹福祥 吴立潮
在对湖南省西北部3县4种不同石漠化程度的13个样地进行植被调查及土壤样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指标相关性分析的方法,构建了评价土壤肥力的土壤属性指标的最小数据集,并对30项土壤属性指标进行分析,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最终确定了各样地的土壤质量得分。结果表明:(1)湘西北石漠化区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的最小数据集(MDS)为:土层厚度(ST)、A层厚度(AT)、土壤粗粉粒(SilT-1)、总孔隙度(BP)、全氮(TN)、有效钾(AK)、阳离子交换量(CEC)、微生物量氮(MBN)、微生物量磷(MBP)、C/N比。(2)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对应等级下的土壤肥力灰色关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发兴 吴登峰 吴厚发 姚斌
[目的]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客观准确评价土壤质量,为石漠化地区预防土壤退化和改善土壤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湖北省鹤峰县石漠化地区为研究对象,综合测定了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18项土壤属性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确定评价指标的最小数据集,结合熵权法确定参评指标的权重值,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加权关联度值。[结果]根据加权关联度值的大小排序来看,研究区的土壤质量高低依次为:下坪>中营>燕子>五里>走马;结合土壤质量评判标准表可得,下坪的土壤质量等级为Ⅱ级,中营为Ⅲ级,燕子和五里均为Ⅳ级,走马为Ⅴ级;且研究区整体的土壤质量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与当地实际情况相一致。[结论]本文的研究方法可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土壤质量,且该方法计算简便、思路清晰,为土壤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磊 苏芳莉 郭成久 洪运亮 宋玉亮
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对土壤进行了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系统测试,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选择了容重、孔隙度、砂砾含量、田间持水率、有机质、水解性氮、速效磷、速效钾、pH值等项目作为评价指标。不同修复模式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未干扰群落(CK2)>油松+荆条群落(C1)>刺槐群落(C3)>果树群落(C4)>杨树群落(C2)>未修复群落(CK1)。研究结果表明:乔灌木混交林生态修复效果最为接近为干扰群落,建议兴隆小流域生态修复模式应采用乔木和灌木混交的模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兴锋 刘思凡 蒋龙 何功秀
探讨湘西北石漠化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灌木丛4种典型植被类型各土层土壤有机C、全N和全P及其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4种植被类型土壤有机C、全N和全P的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下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C和全P均表现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木丛。2)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0~20 cm土壤有机C比灌木丛分别高出了158.98%和64.87%;土壤全N和全P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小,仅为0.26和0.21,属弱变异,在4中植被类型和不同土层间,其值比较稳定。3)不同植被类型土壤C/N和C/P均表现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丛>针叶林,其中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0~20cm土壤C/N显著高于针叶林和灌木丛,分别高出了132.98%和92.72%;土壤C/P和N/P的值较稳定,变异幅度较小,变异系数仅为0.23和0.25,属弱变异。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C和全P与土壤化学计量比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土壤C/N与有机C和全P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C/P与土壤有机C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N/P与土壤有机C和全P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5)主成分分析表明,阔叶林对土壤有机C、全N和全P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最为显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庞世龙 凌福诚 侯远瑞 欧芷阳 申文辉
以广西平果县喀斯特石漠化地区7种主要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方法,对涵盖林分生长、凋落物和土壤3类23个参数进行分析,选取对质量变异敏感、能最大限度代表所有候选参数的最小数据集,应用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植被恢复效应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被恢复效应评价最小数据集由胸径、最大拦蓄量、土壤自然含水量、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6个参数组成。2)植被恢复效应加权关联度由大至小依次为银合欢0.795>任豆0.631>柚木0.583>香樟0.541>顶果木0.433>乌墨0.391>苏木0.381。3)不同模式植被恢复效应存在一定差异,银合欢属Ⅰ级(优),任豆属Ⅱ级(良),柚木和香樟属Ⅲ级(中),顶果木、乌墨和苏木属Ⅳ级(差)。4)银合欢和任豆属固氮类先锋树种占据着演替早期生态位,更能适应演替早期的环境,在生理特征上有明显优势。5)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初期筛选配置适生先锋树种,率先恢复植物群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利于演替后续优势物种的入侵和定居,加快植被恢复演替进程。6)实例验证了基于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法用于植被恢复效应评价的可行性,为植被恢复效应定量化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丹丽 喻阳华 钟欣平 秦仕忆
【目的】揭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的养分质量特征,为干热河谷石漠化区土地生产力恢复、土壤科学研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干热河谷石漠化地区花椒地、金银花地、火龙果地、核桃地、柚木地和玉米地为研究对象,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阐明土壤理化性质在6种土地利用类型间的变化及土壤质量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干热河谷石漠化地区花椒地的C、N元素含量较低,核桃地、玉米地和金银花地土壤的TP、TK和AK含量较亏缺,火龙果地和柚木地土壤的养分元素均处于较低水平。(2)经相关性分析,土壤TN含量与pH、AN含量与SOC含量、TP含量与TK/AK含量和TK含量与AK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BD与TN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3)土壤质量综合指数为花椒(2.334)>金银花(1.283)>玉米(-0.330)>核桃(-0.386)>柚木(-1.153)>火龙果(-1.598)。【结论】干热河谷石漠化区在作物栽培与管理过程中应补充N、P、K等矿质元素,并注重养分作用效应的协同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月明 吴谷丰 江华 张馨远 徐剑波 李华兴
本研究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模型和灰关联综合评价模型的结合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并以广东省东莞赤红壤农业现代化试验区为例 ,应用 Arc Info进行空间数据采取、处理与分析 ,采用叠置分析方法 ,以评价因素的组合确定评价单元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 ;构造灰关联综合评价模型 ,计算各单元的灰关联综合评价值 ,得出各单元按质量从劣到优排列的序列 ,应用 Arc View GIS绘制评价结果图。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灰关联 评价模型 土壤质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侯自航 王忠诚
【目的】研究湘西慈利县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土壤的理化性质特征,探明不同石漠化演替阶段土壤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湘西石漠化的生态恢复和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5个石漠化强度等级,每个等级设置3块标准样地,选择13项土壤理化指标,结合冗余分析(RDA)、主成分分析等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石漠化程度及其剖面深度下土壤理化性质变异特征及其关键限制因子。【结果】1)慈利县石漠化土壤的物理性质在不同石漠化程度间存在差异性显著,土壤容重随石漠化程度加深而增大,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则随石漠化程度加深而减小。2)石漠化土壤化学性质在不同石漠化程度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石漠化程度加深,土壤TK(Total kalium)、TP(Total phosphorus)和SOM(Soil organic matter)含量逐渐降低,土壤TK(Totalkalium)、AP(Available phosphorus)和AK(Available kalium)含量则先下降再上升后下降。3)慈利县石漠化土壤的理化性质在不同土壤深度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除土壤容重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外,其他各项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之间相关性显著,RDA结果表明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和0.973;随着土壤深度增加,钾元素和氮元素与土壤容重的相关性变得不显著,对石漠化地区肥力变化的响应更敏感,磷元素与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相关性变得显著。4)从澧水流域上游至下游石漠化程度先改善后加深,PCA土壤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土壤质量从优到劣依次为岩泊渡镇、甘堰乡、南山坪乡、零阳镇、苗市镇,与石漠化程度相对应。【结论】土壤理化性质在不同石漠化程度间基本具有显著性差异,物理性质呈阶段性下降,化学性质岩石聚集效应明显;在不同土壤深度间也基本具有显著性差异,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之间相关性显著;石漠化程度在澧水流域从上游至下游先改善后加深,样地石漠化评价基本遵循石漠化演替的空间分布规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侯自航 王忠诚
【目的】研究湘西慈利县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土壤的理化性质特征,探明不同石漠化演替阶段土壤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湘西石漠化的生态恢复和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5个石漠化强度等级,每个等级设置3块标准样地,选择13项土壤理化指标,结合冗余分析(RDA)、主成分分析等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石漠化程度及其剖面深度下土壤理化性质变异特征及其关键限制因子。【结果】1)慈利县石漠化土壤的物理性质在不同石漠化程度间存在差异性显著,土壤容重随石漠化程度加深而增大,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则随石漠化程度加深而减小。2)石漠化土壤化学性质在不同石漠化程度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石漠化程度加深,土壤TK(Total kalium)、TP(Total phosphorus)和SOM(Soil organic matter)含量逐渐降低,土壤TK(Totalkalium)、AP(Available phosphorus)和AK(Available kalium)含量则先下降再上升后下降。3)慈利县石漠化土壤的理化性质在不同土壤深度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除土壤容重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外,其他各项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之间相关性显著,RDA结果表明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和0.973;随着土壤深度增加,钾元素和氮元素与土壤容重的相关性变得不显著,对石漠化地区肥力变化的响应更敏感,磷元素与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相关性变得显著。4)从澧水流域上游至下游石漠化程度先改善后加深,PCA土壤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土壤质量从优到劣依次为岩泊渡镇、甘堰乡、南山坪乡、零阳镇、苗市镇,与石漠化程度相对应。【结论】土壤理化性质在不同石漠化程度间基本具有显著性差异,物理性质呈阶段性下降,化学性质岩石聚集效应明显;在不同土壤深度间也基本具有显著性差异,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之间相关性显著;石漠化程度在澧水流域从上游至下游先改善后加深,样地石漠化评价基本遵循石漠化演替的空间分布规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潘峰 梁川 付强
物元分析方法应用到土壤质量评价研究中 ,以土壤质量等级、评价指标及其特征值构造物元 ,通过建立模型的经典域、节域、权重集和关联度函数 ,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系数 ,并根据计算出的综合关联度来实现对各土壤样本的质量等级综合评判与排序。模型被应用到松花江地区 2 1种土壤样本的质量等级评价与排序中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漆良华 张旭东 彭镇华 周金星
以湘西北女儿寨小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典范相关分析法研究退化侵蚀地植被恢复区土壤养分、微生物及酶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养分综合因子中起主要作用的为N与P,土壤微生物综合因子中起主要作用的为细菌数量、微生物生物量C、微生物生物量N,土壤酶活性综合因子中起主要作用的为脲酶、多酚氧化酶、磷酸酶和转化酶;脲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与土壤N,P的转化有关,而N,P的转化与微生物生物量C、微生物生物量N的累积有关;脲酶、多酚氧化酶及磷酸酶的活性对微生物生物量C积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转化酶的活性对微生物生物量N积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脲酶活性有利于提高土壤N素含量,降低土壤P素水平,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土壤...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严若森
本文整合并完善了既有的各类公司治理评价系统,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涵盖8个一级指标、34个二级指标以及122个三级指标的公司治理评价的一般指标体系;构建了一个公司治理评价的灰色关联模型,对公司治理灰色评价进行了模拟分析。该公司治理评价的一般指标体系与灰色关联模型能够为投资者与债权人的决策以及政府的监管提供有益的指导,并有利于上市公司进行科学决策与诊断控制。
关键词:
公司治理评价 灰色关联模型 模拟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崔超岗 周冀衡 李强 周开雁 王瑞宝 刘华林 李毅
为探究云南陆良烟区土壤肥力状况,对该县境内的植烟土壤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取样,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该地区不同植烟土壤类型的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及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1陆良县植烟土壤类型主要有水稻土、红壤、新积土和紫色土,其中以红壤和水稻土为主。2新积土氮、磷、速效钾和有效镁含量较高;红壤有效钼含量较高,全钾和速效磷含量较低;水稻土p H相对较高,速效钾含量较低;紫色土p H及氮、磷含量偏低,全钾和有效硼含量较高;4类土壤的有效硫和水溶性氯含量均不同程度偏高。34类植烟土壤肥力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为:红壤(0.8548)>新积土(0.8392)>水稻土(0.8222)>紫色土(0.8214)...
关键词:
陆良 植烟土壤 土壤肥力 灰色关联度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滢 党耀国
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是实现供应链管理全局性优化的基础。本文针对供应商选择时存在信息不完全的现象,提出了利用改进的灰色关联评价模型进行优化选择研究。该模型在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信息的灰色特性。通过手机供应商选择的算例分析,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选择和评估过程中所遇到的信息不完全、评价指标较多、部分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或重复等复杂多因素综合决策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芹
如何评价审计风险是审计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文章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将此方法应用于不同项目审计风险的比较中,有利于审计师合理分配审计资源,控制审计风险。
关键词:
审计风险 灰色关联分析 综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