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97)
- 2023(15764)
- 2022(13857)
- 2021(12976)
- 2020(10970)
- 2019(25967)
- 2018(25782)
- 2017(50600)
- 2016(27402)
- 2015(31161)
- 2014(31499)
- 2013(31142)
- 2012(28612)
- 2011(25629)
- 2010(25385)
- 2009(23621)
- 2008(23242)
- 2007(20662)
- 2006(17630)
- 2005(15436)
- 学科
- 济(108755)
- 经济(108640)
- 管理(78524)
- 业(75183)
- 企(62756)
- 企业(62756)
- 方法(55924)
- 数学(49319)
- 数学方法(48693)
- 财(28540)
- 农(28435)
- 中国(26483)
- 制(24260)
- 银(24098)
- 银行(23951)
- 学(23889)
- 业经(23192)
- 行(22500)
- 地方(21244)
- 贸(20363)
- 贸易(20351)
- 易(19649)
- 务(19117)
- 财务(19035)
- 财务管理(18991)
- 农业(18952)
- 融(18875)
- 金融(18869)
- 理论(18001)
- 企业财务(17956)
- 机构
- 大学(389832)
- 学院(388865)
- 管理(156520)
- 济(152552)
- 经济(149122)
- 理学(136063)
- 理学院(134596)
- 管理学(132040)
- 管理学院(131361)
- 研究(123951)
- 中国(98855)
- 京(81840)
- 科学(79047)
- 财(69584)
- 农(67366)
- 所(62202)
- 业大(60875)
- 中心(59529)
- 研究所(57060)
- 财经(56749)
- 江(56706)
- 农业(53352)
- 经(51505)
- 北京(51185)
- 范(49642)
- 师范(49118)
- 州(46725)
- 经济学(45786)
- 院(44657)
- 财经大学(42459)
- 基金
- 项目(269055)
- 科学(210277)
- 基金(194839)
- 研究(192910)
- 家(169588)
- 国家(168224)
- 科学基金(144747)
- 社会(119634)
- 社会科(113390)
- 社会科学(113355)
- 省(106101)
- 基金项目(104243)
- 自然(96623)
- 自然科(94346)
- 自然科学(94317)
- 自然科学基金(92587)
- 教育(89286)
- 划(88890)
- 资助(81272)
- 编号(79241)
- 成果(62952)
- 重点(59676)
- 部(58877)
- 发(56288)
- 创(55447)
- 课题(53580)
- 科研(52318)
- 创新(51778)
- 大学(50351)
- 教育部(50288)
- 期刊
- 济(158193)
- 经济(158193)
- 研究(110646)
- 中国(67307)
- 学报(63413)
- 农(59716)
- 科学(56980)
- 财(53896)
- 管理(53768)
- 大学(47565)
- 融(45559)
- 金融(45559)
- 学学(45009)
- 农业(39289)
- 教育(38299)
- 技术(34326)
- 财经(27150)
- 业经(26945)
- 经济研究(24993)
- 经(22924)
- 问题(20938)
- 业(20197)
- 理论(20195)
- 图书(19472)
- 技术经济(19247)
- 实践(18759)
- 践(18759)
- 版(18603)
- 科技(18290)
- 统计(18195)
共检索到555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常柏 邵永同
贷款损失拨备计提对防范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的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已有的几种典型的贷款损失拨备计提方法即现金流折现法、动态准备金法、压力测试准备金法和基于马尔科夫链迁移矩阵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的相关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计提方法,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证,本研究将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效率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瑞稳 樊平
贷款损失准备(LLP)反映了商业银行现有资产组合中贷款的预期损失,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效率会对银行财务报表的质量及银行的稳健运行产生一定影响。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相关理论对2010~2014年中国A股上市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相对效率进行分析,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考察计提效率的表现和变动情况,并对计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存在一定的无效性,技术效率呈递减趋势,国有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LLP计提技术效率优于股份制银行。LLP计提效率主要受银行自身特征因素影响,与宏观经济因素关系不显著。非利息收入占比和流动性风险对技术效率有显著负面影响。因此,为提高L...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永 邓剑平
在不确定性的作用下,商业银行贷款会面临风险。提取贷款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应对风险的常见措施。由于产权制度的不同,我国商业银行在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会计处理上没有遵循国际通行的做法,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明显不足,利润虚增普遍而且严重,累积了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贷款损失准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赵旭
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应对信用风险的措施,无效的贷款损失准备对银行资本与盈利有一定的影响。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有意愿操纵贷款损失准备方面,而对其贷款损失准备的决策效率很少涉及。贷款损失准备效率是指银行管理者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决策的有效性,即实际设置的贷款损失准备与其有效边界的偏离程度。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模型研究了1998~2004年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决策效率,实证结果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决策效率具有一定的无效性,没有达到效率边界;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决策效率高于国有商业银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林
金融危机的产生过程表明: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行为及其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这导致商业银行在经济繁荣期减少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在经济萧条期反而不得不大量计提拨备,从而大大增加了其在经济衰退期的风险水平。巴塞尔协议下的风险管理机制只是一种微观风险管理机制,要降低银行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就要建立起反周期的着眼于规避宏观经济周期性风险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红 武建
引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的规定:商业银行对于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贷款,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计算资产负债表日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该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贷款减值损失。商业银行采用组合方式对贷款进行减值测试的,可以根据自身风险管理模式和数据支持程度来选择合理的方法确认和计量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天琦 徐晓羽
贷款损失拨备是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其计提充分与否能影响银行资本吸收损失的能力,进而对经济周期的波动产生影响。在当前国内外金融监管当局再次关注金融机构跨经济周期稳健经营问题的背景下,本文总结了国外有关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与经济周期关系的研究。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贷款损失拨备 经济周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施恬
贷款损失准备可有效覆盖贷款损失,是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计量和收益确认的重要因子,在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选取13家商业银行2007-2011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不存在盈余管理、资本管理和信号释放动机,且是基于即期信息对计提作出判断,缺乏对未来信息进行前瞻性估计的逆周期管理思路。
关键词:
贷款损失准备 计提管理 面板回归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旭东 何艳军 张镇疆
贷款损失准备金机制度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采用2005-2011年的数据,分别对总样本、上市银行和非上市银行两个子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由此发现,我国商业银行无论是上市还是非上市,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时都受到当期及未来边际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同时也都以财务经营稳定性为首要考虑因素,存在显著的利润平滑动机以及信号传递动机。但是在资本管理动机方面,我国上市银行的资本管理动机明显,且其资本充足率要求显著地比非上市银行的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保持较低资本充足率的同时,更有动机通过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来弥补损耗的资本,同时建立更高额的信贷损失准备缓冲垫。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瑞稳 吴毓龙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分析2007~2013年中国A股上市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相对效率,并探讨计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技术非效率在中国商业银行中确实存在,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的计提效率相近,但都高于城市商业银行;银行的规模、管理水平以及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为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效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同时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效率也表现出一定的顺周期性。因此,为提高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效率,应全面提高银行自身管理水平,强化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监管,完善计提方法和动态拨备计提体系。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郭杰 洪洁瑛
本文运用2001年至2008年50家银行总共207个数据来分析国内银行贷款损失拨备的决定因素。我们发现国内银行会根据当年的贷款损耗和上一年度的贷款损失储备来决定本年度的贷款损失拨备量,然而我们并没有得到银行的贷款损失拨备与未来不良贷款变动成正比。这说明我国银行可能还是主要根据过去的损失情况而不是根据估计未来可能出现的损失来决定贷款损失拨备的。同时,我们还考察了国内银行是否应用贷款损失拨备来调整资本比率、平滑收入以及作为显示银行未来经营状况的信号。我们的实证结果印证了前两个假设,但是却没有找到关于信号假设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恩伍 顾楠
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前瞻性地计提贷款准备金具有必然性。银行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越来越成为衡量一家商业银行市场竞争能力、抵御金融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巴塞尔新资本协议(BaselⅡ)从资本监管的角度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信用风险损失的评估方法进行了规范。本文从国内外上市商业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目前会计标准和监管标准的简要对比,对其贷款拨备计提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并力求通过二者关键因素的分析,从而建议商业银行有可能在实施BaselⅡ和会计准则过程中找到一个兼容并蓄的应用方案。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田存志 刘可
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具有较大的自由,商业银行可以对其实施管理,以达到盈余管理、信号发送、资本管理的目的。本文利用我国22家商业银行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上市前后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盈余管理动机、信号发送动机和资本管理动机以及这些动机的变化。我们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中存在较为明显的以膨胀利润为目的的盈余管理和负向的信号发送;而上市后银行膨胀利润的盈余管理大大减弱,直至不显著,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负向信号发送作用没有改变;我们没有发现商业银行包括上市银行在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中存在资本管理的
关键词:
盈余管理 信号发送 资本管理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许友传 杨继光
贷款损失准备是银行事前计提的用于覆盖预期损失的一种拨备,能降低银行报告盈余的波动性,可被用于满足盈余管理之需要。当商业银行使用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时,其报告盈余将与贷款损失准备正相关,然而对我国42家商业银行2004-2007年,以及主要股份制商业银行1993-2007年的实证研究发现,样本银行却并无此管理动机或管理需要,且城市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动机更弱,这可由我国银行业特定的所有权结构、控股结构及其衍生的管理激励来解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金若 高洁
银行贷款损失准备是银行应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本充足率管制具有重要影响。根据西方相关实证文献,银行管理当局主要基于信号传递、盈余平滑和资本充足率管理等目的对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予以操控。由于三种功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相关文献对这三个动机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结论也是多样化的。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使得我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重要性逐渐增强,我国学术界应该注重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动机和经济后果等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