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26)
2023(16112)
2022(13835)
2021(12865)
2020(10501)
2019(24729)
2018(24430)
2017(47636)
2016(25754)
2015(28849)
2014(28787)
2013(28043)
2012(25346)
2011(22675)
2010(22489)
2009(20378)
2008(19660)
2007(16803)
2006(14533)
2005(12246)
作者
(72375)
(60214)
(59844)
(57045)
(38415)
(29047)
(27190)
(23924)
(23001)
(21258)
(20567)
(20155)
(18953)
(18786)
(18713)
(18318)
(17984)
(17958)
(17223)
(17137)
(14766)
(14643)
(14570)
(13789)
(13482)
(13290)
(13224)
(13209)
(12112)
(11913)
学科
(104682)
经济(104567)
管理(74675)
(69169)
(58948)
企业(58948)
方法(51770)
数学(45046)
数学方法(44274)
中国(26967)
(25819)
(24474)
业经(23467)
(22833)
地方(20889)
理论(19832)
环境(17791)
农业(17445)
(16942)
(16624)
贸易(16617)
技术(16419)
(16075)
(15986)
(15939)
财务(15899)
财务管理(15864)
(15156)
企业财务(15007)
(13473)
机构
大学(360277)
学院(360132)
管理(146290)
(139494)
经济(136370)
理学(128510)
理学院(127112)
管理学(124415)
管理学院(123780)
研究(114458)
中国(82128)
(75963)
科学(73341)
(61419)
(55718)
(55227)
业大(55065)
中心(51987)
研究所(51440)
财经(50800)
(49989)
(47859)
师范(47418)
北京(47127)
(46332)
农业(43339)
(42490)
经济学(42087)
(41072)
师范大学(38441)
基金
项目(257540)
科学(203260)
基金(186763)
研究(186156)
(162863)
国家(161557)
科学基金(140270)
社会(116864)
社会科(110782)
社会科学(110748)
(101397)
基金项目(99243)
自然(92886)
自然科(90772)
自然科学(90749)
自然科学基金(89054)
教育(86815)
(85194)
资助(77194)
编号(75928)
成果(59539)
重点(57631)
(56006)
(54308)
(53784)
课题(52137)
创新(50107)
科研(49359)
教育部(48222)
大学(47851)
期刊
(142739)
经济(142739)
研究(99245)
中国(61072)
学报(56465)
科学(52231)
管理(51851)
(48551)
(46053)
大学(43230)
教育(41130)
学学(40805)
农业(34173)
技术(33981)
业经(24049)
(24019)
金融(24019)
财经(23764)
经济研究(23043)
(20256)
问题(19794)
(17920)
技术经济(17853)
图书(17828)
统计(17643)
科技(17598)
(16571)
资源(16507)
理论(16301)
(16255)
共检索到495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静  陈宁  诸大建  唐利国  吴秀玲  
中国城市发展的许多问题缘起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自然资本消耗的冲突,因此中国城市发展的关键是绿色转型。然而,目前对城市绿色转型评价分析还缺乏较为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本研究基于导向性原则、数据可获性原则、兼顾完备性与简明性原则等基本原则,将城市绿色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大类,即城市支持系统和城市协调系统。在灰关联分析法的基础上,引入熵理论建立灰熵评价模型,并采用上海2001~2007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上海市的城市发展较快,但主要问题在于如何从生态门槛的右边降低人均物质消耗问题以实现绝对脱钩。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吴立云  杨玉中  
结合煤业集团的实际,提出了绿色供应商选择的指标体系。利用粗糙集的属性重要性确定指标的客观权系数,并和主观权系数合成为综合权系数,利用综合权系数和灰色关联系数合成为加权灰色关联度。利用熵理论确定出序列的均衡度,将均衡度和加权灰色关联度合成为均衡接近度,并以此作为评价准则,从而可以使灰色综合评价的评价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利用建立的指标体系和改进的供应商选择模型对平顶山煤业集团战略供应商进行了选择应用,得出了其最佳的供应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丹  董晓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环境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基于DPSIR概念模型,结合AHP-熵值法构建城市绿色交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根据2008—2015年相关统计数据,对徐州市绿色交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近8年徐州市绿色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在波动中增长,整体呈现明显转好趋势;徐州市交通系统面临的显性压力是促使其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政府及公众的行动响应是提升绿色交通综合水平的关键因素;公交车标台数、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人均GDP、公众绿色出行认同度,同时作为重要指标和主要限制性因素,应成为城市绿色交通发展重点关注的方面。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孙颖  孙晓光  
为客观和准确地评价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本文构建了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熵权TOPSIS的粒子群(PSO)优化极限学习机(ELM)集成学习算法的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模型。首先运用熵权法客观确定指标权重,结合TOPSIS测度并综合评价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然后将评价值作为先验样本进行极限学习机的训练与测试,训练过程中利用PSO优化极限学习机的网络结构与连接权值,从而对绿色创新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最后以60家制造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将熵权TOPSIS-PSO-ELM算法与极限学习机回归拟合算法对比,结果表明:基于熵权TOPSIS-PSO-ELM模型所得评价结果较已有方法更为准确可靠。此外,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发展能力提出了理论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袁瑜  王建明  陈红喜  
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评估企业绿色竞争力,难点在于如何合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处理不同性质的指标。通过设计包含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模糊数学方法,并结合熵权理论,构建基于熵权模糊模式的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模型,不仅能够了解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状况,也能为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建新  王玥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建立绿色建筑建设阶段、运行阶段的生态足迹减量模型,将建设阶段生态赤字与运行阶段生态足迹减量进行比较分析,量化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评价项目的可持续性。通过大连某绿色住宅项目的实证分析并验证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就生态足迹减量提出对策建议,为我国建设工程领域可持续建设的测度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奥  武春友  
在PSR框架下,从绿色转型的压力、状态和响应三个层面构建中国经济绿色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OWA算子法进行评价指标的主、客观赋权,得到绿色转型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灰关联改进TOPSIS模型对2002—2016年中国经济绿色转型态势进行量化分析,并对不同转型层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寻找绿色转型的关键突破口。研究发现:2002—2016年中国经济绿色转型整体上呈反复波动变化态势,整体上处于中等水平,转型效果并不理想,绿色转型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指出:应重点从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关键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创新以及公众认知水平提升等方面予以改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岳良文  李孟刚  武春友  
本文针对当前国内外对城市化、信息化和绿色化互动问题研究的局限,基于物理学科中的耦合理论,探讨了城市化、信息化和绿色化互动评价模型,并以1979-2015年中国国家层面数据为支撑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分析。经实证检验发现,本研究给出的城市化、信息化和绿色化互动评价模型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比较科学、实用的评价模型,既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也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可以用于城市化、信息化和绿色化互动发展水平测度、评价和分析,为一国或一区域走上信息化与绿色化双支撑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建设智慧城市与绿色城市融合的智慧型绿色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岳良文  李孟刚  武春友  
本文针对当前国内外对城市化、信息化和绿色化互动问题研究的局限,基于物理学科中的耦合理论,探讨了城市化、信息化和绿色化互动评价模型,并以1979-2015年中国国家层面数据为支撑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分析。经实证检验发现,本研究给出的城市化、信息化和绿色化互动评价模型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比较科学、实用的评价模型,既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也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可以用于城市化、信息化和绿色化互动发展水平测度、评价和分析,为一国或一区域走上信息化与绿色化双支撑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建设智慧城市与绿色城市融合的智慧型绿色城市,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支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武春友  郭玲玲  于惊涛  
在总结现有研究与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本文结合TOPSIS与灰色关联理论构建区域绿色增长系统的评价模型。该方法引入最优和最劣双基准,运用相对距离来衡量系统现有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差距。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较具代表性的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国绿色增长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此方法对中国2001-2012年的绿色增长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绿色增长系统呈现缓慢升高的趋势;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中国绿色增长系统具有显著的影响;自然资产与政策支持的波动性增长导致整个系统出现了短期下滑。产业结构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武春友  郭玲玲  于惊涛  
在总结现有研究与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本文结合TOPSIS与灰色关联理论构建区域绿色增长系统的评价模型。该方法引入最优和最劣双基准,运用相对距离来衡量系统现有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差距。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较具代表性的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国绿色增长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此方法对中国2001-2012年的绿色增长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绿色增长系统呈现缓慢升高的趋势;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中国绿色增长系统具有显著的影响;自然资产与政策支持的波动性增长导致整个系统出现了短期下滑。产业结构调整、再生能源开发、自然资源节约、生活环境改造、科学技术进步与污染治理投资等将成为推动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郭鹏飞  周英男  
政策评价是城市绿色转型政策科学制定及有效实施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建立城市绿色转型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扎根理论为研究工具,识别并提炼出构成城市绿色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的三大核心因子:政策属性、执行过程、实施效果,并建立了核心因子关联关系模型,进而形成了城市绿色转型政策的四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还表明:政策属性、执行过程和实施效果三大核心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段世霞  曹飞  郜红虎  
针对大型工程的特点,建立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灰熵理论应用于大型工程供应商的评价,建立了基于灰熵理论的供应商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例分析表明,灰熵模型对于大型工程项目供应商的评价客观有效,能够为大型工程供应商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孟禹   郭凯   张莹莹  
本文基于2006年-2020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和验证了绿色金融助力经济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碳排放水平下,绿色金融助力经济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是否存在异质性。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可以助力经济低碳转型;在当前的能源结构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下,绿色金融可以同时通过能源结构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机制助力经济低碳转型。但能源结构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机制存在区域异质性,在高碳排放地区能源结构的调节机制没有发挥出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机制为负向,在低碳排放地区能源结构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发挥了正向的调节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晓英  
本文通过混合模糊DEMATEL-ANP方法与灰色关联理论建立了绿色供应商的评价模型,在利用DEMATEL方法确定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采用ANP方法确定标准的权重值,进而通过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并以理想值与容忍值替代传统的参考序列所得到的新的评价指数可靠性大大提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目前已有模型的局限,优化供应商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