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97)
- 2023(17720)
- 2022(15042)
- 2021(13914)
- 2020(11721)
- 2019(26899)
- 2018(26519)
- 2017(50245)
- 2016(27051)
- 2015(30464)
- 2014(30402)
- 2013(29973)
- 2012(28006)
- 2011(25529)
- 2010(25528)
- 2009(23439)
- 2008(22911)
- 2007(20282)
- 2006(17843)
- 2005(16328)
- 学科
- 济(128296)
- 经济(128154)
- 管理(73129)
- 业(68377)
- 企(53536)
- 企业(53536)
- 方法(49083)
- 数学(43167)
- 数学方法(42642)
- 中国(33804)
- 农(33073)
- 地方(32605)
- 财(27188)
- 业经(26734)
- 学(25407)
- 农业(22446)
- 制(22254)
- 贸(20512)
- 贸易(20498)
- 易(19726)
- 环境(18670)
- 融(18551)
- 金融(18548)
- 银(18438)
- 银行(18403)
- 地方经济(18001)
- 行(17688)
- 和(17636)
- 理论(16710)
- 技术(16353)
- 机构
- 学院(385577)
- 大学(384621)
- 济(163672)
- 经济(160209)
- 管理(144523)
- 研究(136459)
- 理学(123476)
- 理学院(121921)
- 管理学(119689)
- 管理学院(118958)
- 中国(103757)
- 科学(83565)
- 京(82289)
- 财(73845)
- 所(69400)
- 农(63954)
- 中心(63234)
- 研究所(62813)
- 江(59227)
- 财经(57980)
- 业大(55739)
- 范(53130)
- 师范(52619)
- 经(52387)
- 北京(52146)
- 经济学(50585)
- 农业(49836)
- 院(49554)
- 州(47338)
- 经济学院(45237)
- 基金
- 项目(255608)
- 科学(201202)
- 研究(187072)
- 基金(184315)
- 家(160758)
- 国家(159393)
- 科学基金(136328)
- 社会(118983)
- 社会科(112681)
- 社会科学(112652)
- 省(100750)
- 基金项目(97738)
- 自然(87216)
- 教育(85214)
- 自然科(85150)
- 自然科学(85128)
- 划(84963)
- 自然科学基金(83567)
- 编号(76223)
- 资助(74749)
- 成果(61856)
- 发(59472)
- 重点(58173)
- 部(55810)
- 课题(53007)
- 创(52683)
- 创新(49354)
- 国家社会(49259)
- 科研(48857)
- 教育部(47661)
- 期刊
- 济(189536)
- 经济(189536)
- 研究(115336)
- 中国(79348)
- 学报(58345)
- 农(58225)
- 财(57627)
- 科学(54877)
- 管理(52994)
- 大学(44188)
- 学学(41453)
- 教育(40116)
- 农业(39510)
- 融(36475)
- 金融(36475)
- 技术(35442)
- 经济研究(30328)
- 业经(30256)
- 财经(28811)
- 经(24876)
- 问题(24871)
- 业(21307)
- 技术经济(20005)
- 图书(19490)
- 统计(19460)
- 资源(19407)
- 贸(18811)
- 版(17663)
- 理论(17595)
- 世界(17572)
共检索到588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侯志华 刘敏 姚丹
科学合理地测度和分析栅格尺度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对于区域国土空间的规划与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以汾河流域为例,基于夜间灯光影像数据DMSP/OLS构建灯光指数模型,并通过与县域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回归分析,反演栅格尺度的经济发展指数DW,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总灯光指数与经济发展指数的拟合效果较好;从反演的栅格尺度经济发展指数看,流域的经济空间格局呈现出点—轴发展模式,并与高程、坡度、河流、道路、城市的分布有着密切联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建华 江东 王浩 秦大庸
降水是流域水循环系统的基本输入,传统水文方法中获取面上降水都是通过点雨量扩展获取,因此对于雨量站点的密度有较高要求。该文应用国际先进遥感技术,根据不同云层和点雨量间的回归关系,建立面雨量计算模型。由于综合了地表雨量站点和空中云层信息,因此反演具有明确的物理机制。并以GMS影像为信息源,对2000年黄河流域雨量进行遥感反演,从各二级流域校验结果来看,其反演精度整体达到90%。可以看出,遥感技术为无资料地区的面雨量资料的获取提供了便利途径。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降水 反演 校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付扬军 师学义
县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生态修复规划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实施的直接上位指导性规划,基于小流域尺度的生态修复分区研究可以为黄土高原地区县域生态修复分区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以汾河上游为例,首先,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提取地形特征的方法确定了89个小流域单元,进而定量评估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食物供给四种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识别区域主导生态功能,据此划定5个生态功能分区;然后,以生态功能分区内生态群落为基础,通过对不同生态群落的生态功能统计比较,划分12个生态修复分区;最后,将小流域合并得到沟域生态系统单元,进而划分了25个生态修复工程分区统筹后期工程项目实施,并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策略。本文提出新的生态修复分区思路,以期为县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提供指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丁焕峰 周艳霞
区域经济发展是改革30余年来的重要研究课题。官方公布的经济增长数据缺乏空间相关性,极大地限制了经济增长的空间模式的实证研究,对区域经济增长数据更是如此。本文验证夜间灯光数据(NTL)与国家层面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及空间自相关性后,建立个体固定效应空间面板全模型(SAC),研究中国1992—2013年间省级层面区域经济增长与人口变化导致的NTL变化的时空模式,并考察了区域规模及距离海岸线的距离等变量对以NTL度量的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证实了NTL数据不仅是研究中国国家及省级区域层面经济增长时间、空间模式的有效代理变量,更有助于理解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模式的本质及异质性。1992年至2013年间区域灯光的高一高集聚始终稳定在东南沿海并出现集聚的自我强化。区域灯光亮度与人口增长、区域面积及距离海岸线的距离呈现负相关性,类似NTL增长率差异同样出现在内陆及沿海观测单元之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丁焕峰 周艳霞
区域经济发展是改革30余年来的重要研究课题。官方公布的经济增长数据缺乏空间相关性,极大地限制了经济增长的空间模式的实证研究,对区域经济增长数据更是如此。本文验证夜间灯光数据(NTL)与国家层面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及空间自相关性后,建立个体固定效应空间面板全模型(SAC),研究中国1992—2013年间省级层面区域经济增长与人口变化导致的NTL变化的时空模式,并考察了区域规模及距离海岸线的距离等变量对以NTL度量的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证实了NTL数据不仅是研究中国国家及省级区域层面经济增长时间、空间模式的有效代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磊 蔡运龙
人口调查统计以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数据精度不能满足较高分辨率的空间结构分析,也难以在地理综合研究中与自然地理要素数据相匹配。因此,人口密度空间化成为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基于贵州省猫跳河流域的乡镇人口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与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人口密度与空间因子的关系;并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了人口密度数据空间化模型,在GIS平台中实现了人口密度的降尺度空间化模拟。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拟合精度达到0.577,且模拟结果与实际人口数据比较线性拟合斜率接近1,效果比较理想。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该地区人口密度的主导空间因子为建设用地指数、耕地指数与到道路的平均距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黎江韵
采用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及各省份专利授权数据,利用Moran’sI测度和LISA聚类结果,分析2013—2018年中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份专利授权数量的空间聚集性,建立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探讨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技术创新空间分布不均衡,集聚两极化严重,正逐渐形成中西部地区创新低值陷阱和东部沿海创新集聚高地的现象。但因技术创新的发展对区域经济有着显著正相关影响,各级政府需制定适合本地的创新发展战略政策,提升专利质量和转化路径,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提升经济开放强度,强化省份间的创新合作机制,建立完善的技术研发创新体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蛟 刘铁 黄粤 包安明
在西北荒漠-绿洲生态系统中,山区水循环对下游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准确地理解高寒山区水文过程,以降水、温度和潜在蒸散发的遥感数据为模型输入,建立叶尔羌河流域的MIKE SHE模型。根据模型输出,从径流、积雪和蒸散发三方面探讨了流域的水文过程。结果表明:经校正后的遥感产品在叶尔羌河流域的水文模拟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出山口卡群站日径流的效率系数达0.71,相关系数达0.85。河道的年平均径流深为146.66 mm,其中稳定的基流补给占21.3%。流域的年平均降雪231 mm,占总降水的74%左右;7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蛟 刘铁 黄粤 包安明
在西北荒漠-绿洲生态系统中,山区水循环对下游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准确地理解高寒山区水文过程,以降水、温度和潜在蒸散发的遥感数据为模型输入,建立叶尔羌河流域的MIKE SHE模型。根据模型输出,从径流、积雪和蒸散发三方面探讨了流域的水文过程。结果表明:经校正后的遥感产品在叶尔羌河流域的水文模拟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出山口卡群站日径流的效率系数达0.71,相关系数达0.85。河道的年平均径流深为146.66 mm,其中稳定的基流补给占21.3%。流域的年平均降雪231 mm,占总降水的74%左右;73.9%的融雪发生在7-9月,积雪主要分布于5000 m以上区域。蒸散发以7-9月中低山区植被覆盖良好的针叶林和草地为主。选用合适的方法对遥感数据进行验证和率定,有助于提高对资料缺失的高寒山区流域水文过程的认识。对不同水文要素进行分析验证,可更准确地理解水资源的转化、储存方式及其时空分布,以便为下游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颖彪 郑子豪 吴志峰 千庆兰
在遥感应用研究中,夜间灯光遥感作为发展活跃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来自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经济领域的关注。与传统的光学遥感卫星获取地物辐射信息不同,夜间灯光遥感是获取夜间无云条件下地表发射的可见光-近红外电磁波信息。相比于普通的遥感卫星影像,夜间灯光遥感所使用的夜间灯光影像记录的地表灯光强度信息更直接反映人类活动差异,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化进程研究、不透水面提取、社会经济指标空间化估算、重大事件评估、生态环境评估等领域。目前,虽然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应用研究成果正在不断积累,但对成果的系统性总结、整理的研究目前存在着覆盖面不全、时效性不强等不足。基于此,论文通过对近几十年来有关夜间灯光数据的研究成果的详细梳理,从数据处理与技术方法、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文章从多源数据融合、应用领域拓展和短周期地表灯光监测3个方面指出了未来的研究热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炳方 罗治敏
以三峡库区大宁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系统健康理论为基础,以联合国经济合作开发署提出的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大宁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遥感数据为主结合少量辅助数据,提取了流域的生态系统信息。以小流域为评价单元,对每个小流域进行单因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宁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具有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尹秀 刘传明
本文以DMSP/OLS夜间灯光校正数据代替GDP衡量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运用空间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波特假说”进行经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典型的空间集聚与空间溢出特征,环境规制通过增加企业生产成本抑制地区经济发展,同时通过刺激技术进步提高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但环境规制对邻近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创新补偿”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明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让会 张慧芝 游先祥 彭茹燕
利用遥感信息源 ,在GRS99及IDRISI支持下 ,依照图像图形学的相关原理 ,识别合成图像的信息丰富程度 ,确定用于塔里木河干流景观格局分析的基准图像 .沙漠石油公路和塔里木河两大廊道呈十字形位于该区域的中部 ,它们决定了整个系统物质、能量及信息的传播途径 .零星分布的油井所组成的小斑块以及连接它们的线路所组成的廊道 ,代表了石油勘探及开发在该区的发展轨迹 ;位于主河道两侧的河岸林使河流廊道更富有生态意义 ;远离主河道的天然植被形成了条形、椭圆形等不规则形状的群落 ,多以斑块的形式丰富了景观的内容 .该区域的沙丘及其南部和东北部的沙漠 ,是该区域特色明显的基质 ,决定了英巴扎地区生态环境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久文 崔雅琪 张皓
通过研究黄河流域战略背景和城市群发展规划,本文构建评价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于城市群比较研究中,再依据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分析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2007—2019年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时空特征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黄河流域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提升,生态保护建设进展较为缓慢,二者耦合度波动上升。(2)上游城市群的协调度低于中下游,整体协调度提升至良好协调。(3)存在从经济发展滞后型向生态保护滞后型的转变。(4)各城市群的协调度存在关联效应。(5)影响耦合的机制和民生发展与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绿色发展与农业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密切相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雯 王敏
为探索提升江南水网地区城镇蓝绿空间格局降温效应的空间尺度差异性,提升城镇蓝绿空间的降温效应。以昆山市为例,利用遥感数据和辐射传输方程法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在市域和城区2个尺度下分别构建城镇蓝绿空间格局与夏季降温效应度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与增强回归树模型,揭示了江南水网地区影响夏季降温效应的城镇蓝绿空间格局关键因子及重要性排序,并对比研究其降温效应的空间尺度差异性。结果显示:市域尺度下,蓝绿空间格局对夏季最高地表温度影响的相对贡献率高于10%的指标有4个,影响程度依次为:水体形状指数>蓝绿空间占比>滨水绿地宽度>水体聚集度;蓝绿空间格局对冷岛强度影响的相对贡献率高于10%的指标有3个,影响程度依次为:滨水绿地宽度>水体形状指数>蓝绿空间占比。城区尺度下,蓝绿空间格局对夏季最高地表温度影响的相对贡献率高于10%的指标有5个,影响程度依次为:水体聚集度>水体平均斑块面积指数>绿地率>水面率>水体形状指数;蓝绿空间格局对冷岛强度影响的相对贡献率高于10%的指标有2个,影响程度为:绿地聚集度>蓝绿空间占比。研究表明,蓝绿空间格局特征与夏季降温的相关程度和贡献率水平均具有显著的尺度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不同尺度和数据基础的水文模型适用性评估研究——淮河流域为例
基于GCM泾河流域未来温度变化的降尺度预测
中国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及分布动态演变——基于城市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研究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特征参量的遥感反演研究——以猫跳河流域为例
基于遥感的高寒灌丛分布变化及其驱动力——以峻河流域为例
多源遥感数据支持下的县域尺度生态效率测算及稳健性检验——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
生态补偿在小流域尺度的实践——以安徽省秋浦河流域为例
流域尺度下季节性休耕生态补偿标准的空间优化研究——以海河流域为例
海河流域产沙模数尺度效应的空间分异
缺资料地区日降雨时间上向下尺度化方法探讨——以黄河流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