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12)
- 2023(15546)
- 2022(13080)
- 2021(12282)
- 2020(10601)
- 2019(24429)
- 2018(24442)
- 2017(47163)
- 2016(25487)
- 2015(28907)
- 2014(28850)
- 2013(28228)
- 2012(26018)
- 2011(23213)
- 2010(23469)
- 2009(21693)
- 2008(21400)
- 2007(19330)
- 2006(16857)
- 2005(14654)
- 学科
- 济(109913)
- 经济(109807)
- 业(79624)
- 管理(72104)
- 企(57197)
- 企业(57197)
- 方法(51910)
- 农(49535)
- 数学(46739)
- 数学方法(46011)
- 农业(32794)
- 业经(26393)
- 中国(26186)
- 财(26173)
- 地方(23160)
- 技术(20250)
- 学(20220)
- 制(19762)
- 贸(19126)
- 贸易(19115)
- 易(18581)
- 务(16407)
- 财务(16339)
- 财务管理(16299)
- 理论(15783)
- 环境(15642)
- 企业财务(15449)
- 银(14964)
- 银行(14929)
- 和(14446)
- 机构
- 学院(364495)
- 大学(358746)
- 济(149654)
- 经济(146585)
- 管理(144659)
- 理学(125651)
- 理学院(124357)
- 管理学(121879)
- 管理学院(121221)
- 研究(117974)
- 中国(90087)
- 农(77052)
- 京(74737)
- 科学(74476)
- 财(64560)
- 业大(60794)
- 农业(59723)
- 所(59709)
- 中心(57913)
- 江(55923)
- 研究所(54404)
- 财经(52150)
- 经(47596)
- 范(46200)
- 北京(45943)
- 师范(45723)
- 经济学(45241)
- 州(44098)
- 院(41771)
- 经济学院(41138)
- 基金
- 项目(251482)
- 科学(198400)
- 基金(182339)
- 研究(181876)
- 家(159382)
- 国家(158049)
- 科学基金(136502)
- 社会(115148)
- 社会科(109054)
- 社会科学(109018)
- 省(101461)
- 基金项目(96538)
- 自然(89509)
- 自然科(87514)
- 自然科学(87494)
- 自然科学基金(85899)
- 教育(83698)
- 划(83507)
- 资助(75299)
- 编号(74864)
- 成果(58498)
- 重点(56412)
- 部(55335)
- 发(54677)
- 创(52938)
- 课题(50512)
- 创新(49487)
- 科研(48584)
- 国家社会(47591)
- 教育部(46997)
- 期刊
- 济(161700)
- 经济(161700)
- 研究(97028)
- 农(76066)
- 中国(71027)
- 学报(57681)
- 科学(53712)
- 农业(51855)
- 财(49500)
- 管理(48673)
- 大学(44030)
- 学学(41837)
- 技术(36334)
- 教育(35447)
- 融(32790)
- 金融(32790)
- 业经(32244)
- 业(26719)
- 财经(24698)
- 经济研究(24090)
- 问题(22563)
- 经(21205)
- 统计(20519)
- 技术经济(20080)
- 版(18865)
- 策(18670)
- 资源(17613)
- 科技(17603)
- 图书(16988)
- 决策(16821)
共检索到528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薛彩霞 姚顺波 于金娜
本文利用四川省雅安市235户退耕还林农户的林地般入产出数据,以亩均种苗(幼畜)投入强度和亩均劳动投入强度作为决定技术类别归属的条件变量,通过建立超越对数形式的潜类别随机前沿模型,考虑林地利用方式和生产对象的技术异质性,分析不同技术类别的退耕还林农户的林地生产技术效率。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农户的林地利用方式存在四个技术类别,各自拥有不同的生产技术前沿,生产函数存在较大差异;各技术类别的农户林地生产技术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技术类别1(林下养殖家畜与林下种植药材)、技术类别2(种植水果经济林与药材经济林)、技术类别4(种植干果经济林)和技术类别3(林下种植粮菜);要素投入产出弹性不同是农户林地利用方式分...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唐旭 朱灵伟 胡石元
分析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四川省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可为优化实施政策提供参考。以参与意愿为因变量,以工程项目政策、农户自身条件和区位影响等3类因子指标为自变量,构建了造林营林和林下种养两类项目农户参与意愿的Logistic模型,并设计了主成分回归的求解方法。以四川省雅安市为抽样区,调查获得了246个农户的意愿问卷,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Logistic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回归系数符合参与意愿的影响逻辑判断;影响农户参与造林营林项目意愿的因子有户主年龄B1和产品产生周期长短A7综合的主成分因子H11、启动资金保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唐旭 朱灵伟 胡石元
分析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四川省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可为优化实施政策提供参考。以参与意愿为因变量,以工程项目政策、农户自身条件和区位影响等3类因子指标为自变量,构建了造林营林和林下种养两类项目农户参与意愿的Logistic模型,并设计了主成分回归的求解方法。以四川省雅安市为抽样区,调查获得了246个农户的意愿问卷,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Logistic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回归系数符合参与意愿的影响逻辑判断;影响农户参与造林营林项目意愿的因子有户主年龄B1和产品产生周期长短A7综合的主成分因子H11、启动资金保障A4,反映了农户对该类项目回报周期过长、初期资金不足等问题的担忧;影响农户参与林下种养项目意愿的因子为家庭劳力规模B3、项目区的区位C2,反映出该类项目受家庭劳动力不足、因地区远而产品经济难实现的制约影响。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提高农户参与积极性的政策建议。将先验分析和回归分析有机结合的主成分Logistic建模克服了纯数理统计方法的局限性,研究区具有地域代表性,可为类似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提供借鉴。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彩霞 姚顺波
基于农户家庭主要劳动成员就业形态的分析对农户进行分类,采用四川省雅安市农户调查数据,对不同类型农户的林地经营行为和技术效率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影响农户林地技术效率的外生变量,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不同类型农户的林地经营结构、投入产出、技术效率都存在差异,男女共同从事林业生产农户的林地技术效率最高;第二,林业主要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技术培训、从事林业生产的年限、家庭劳动力数量对林地技术效率具有正向作用,外出务工对林地技术效率具有负向作用,农户类型对林地技术效率影响显著;第三,林地质量和距离农户家的距离对林地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林地地块数对林地技术效率有负向影响。因此,得到政策启示:男女共同从事林业生...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薛彩霞 姚顺波
基于农户收入水平和林业收入/家庭总收入两个视角对农户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采用雅安市农户的调查数据,对收入异质性农户的林地经营技术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农户林地经营技术效率损失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其结论:(1)不仅收入异质性农户的林地投入产出和技术效率存在差异,而且收入同质性农户林地经营技术效率在不同效率区间段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2)农户家庭中从事林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户主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参加林业技术培训、从事林业生产的年限、林地的肥沃程度与农户家的距离对林地经营技术效率影响显著。
关键词:
收入异质性 林地 技术效率 农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薛彩霞 姚顺波 于金娜
以四川省雅安市3县的246户农户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农户经营非木质林产品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外部环境特征对农户经营非木质林产品行为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林地禀赋特征,农户家庭特征的影响最小;外部环境特征的测量变量中,农户对政府扶持林业经济发展政策的了解程度、外部培训、农户间的影响、经营林地的机会成本对农户经营非木质林产品的行为均有显著影响;林地禀赋特征的测量变量中,林地的细碎化程度、肥沃程度、离家距离影响显著;林业收入占农户家庭总收入的比例是农户家庭特征测量变量中最显著的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肖洪安 陶丽
本文试图通过对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的实地调查,对农户的市场信息需求现状、影响农户市场信息需求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和科学评估,为相关信息传播机构以农户信息需求为中心来改善信息服务供给状况、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提供依据,进而满足农户的市场信息需求,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市场信息 需求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吉小燕 刘震 蓝菁 于金娜
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08年陕西省吴起县193个退耕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进行了排除环境因素与随机误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剔除随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退耕户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有所下降,其中农户的平均纯技术效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农户的平均规模效率有所下降。由此说明,退耕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之所以较低是因其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率低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管理的无效率,而随机因素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提高退耕户的农业生产效率,需要从农业生产过程的管理上着手,优化现有的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格局,推广科学的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生产资源利用效率。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庞淼
从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情况出发,按实施年度的不同特点,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四阶段论,对工程带来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延引性评价。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工程带给社区农户的经济、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认为生态服务补偿、产权界定等政策难点将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性形成挑战。
关键词:
退耕 阶段论说 效益评价 产权 生态补偿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郭晓鸣 甘庭宇 李晟之 罗虹
本文以对四川省天全县100户退耕还林农户的追踪调查为基本依据,重点分析实施退耕还林地区农户的实际生存状况及其对该项目可持续性的重要影响。本文认为,农户参与机制不健全、补偿机制存在缺陷、地方政府缺乏制度激励,是当前退耕还林工程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本文强调,当前一段时期是决定退耕还林工程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性时期,其中相关后续性政策能不能及时到位,是关键中的关键。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户利益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万江 李琪
本文基于2013年我国南方11省份761户稻农调查数据,构建了个体稻农水稻生产技术效率模型,围绕稻农的水稻生产特征、要素投入产出关系、技术效率水平及影响技术效率水平的外部因素进行了测算和检验。研究发现,大部分农户的水稻生产具有兼业化、规模小和分散经营等特点,生产过程中存在过量使用种子和化肥现象;样本农户水稻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达到0.89且地区间绝对差异较小;户主学历、种稻年数、参加技术培训次数和农户是否加入合作社、种植单季稻对提高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生产面积与技术效率之间呈现"U型"关系。最后提出了推广科学生产方式、提升农户人力资本积累等相关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然 李谷成 冯中朝
利用四川、湖北、河南、陕西、上海、江苏6省市油菜示范县689户农户的微观数据,基于超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经营规模农户油菜生产的技术效率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发现:主要生产要素投入对油菜产量增加的效果较明显,其大小顺序为农药投入>化肥投入>种子投入>劳动力投入>土地投入;样本农户油菜种植平均技术效率为83.99%,仍有16.01%的增产空间;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油菜生产技术效率分布差别较大,总体呈偏态分布;在影响农户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中,受教育程度对不同规模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均有正向影响,家庭受农业技术培训人次、家庭成员是否有人担任村或村以上干部、外出务工人数、农户到最近农产品贸...
关键词:
经营规模 农户 技术效率 油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娟 唐城 吴秀敏
本文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区雅安市雨城区12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民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人均纯收入、耕地利用方式、对农村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等因素对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意愿影响显著,农户类别、家庭基本支出比例等因素对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意愿影响不显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丽英 雷鹏程 刘晏彤
农地利用效率反映了农业用地利用水平与其他生产要素配置的合理程度。为考察农地经营规模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以耕地面积为门槛变量的三重门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单纯扩大耕种规模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农地利用效率;农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农业生产投入的资本、农技培训和种植作物类型的选择;在三重门槛模型中,亩均资本对农地利用效率随农地规模的变化而呈"先递减,后递增,再递减"的变化规律。无论在哪一个门槛值前后,亩均资本的回归系数均为大于1,并在1%水平上显著。亩均资本对农地利用效率显著正向影响说明走土地集约化经营道路是农地利用效率提高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丽英 雷鹏程 刘晏彤
农地利用效率反映了农业用地利用水平与其他生产要素配置的合理程度。为考察农地经营规模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以耕地面积为门槛变量的三重门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单纯扩大耕种规模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农地利用效率;农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农业生产投入的资本、农技培训和种植作物类型的选择;在三重门槛模型中,亩均资本对农地利用效率随农地规模的变化而呈"先递减,后递增,再递减"的变化规律。无论在哪一个门槛值前后,亩均资本的回归系数均为大于1,并在1%水平上显著。亩均资本对农地利用效率显著正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补偿机制研究——以雅安市雨城区为例
川西南山区耕地面积变化及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以四川省雅安市为例
关于构筑生态经济产业平台的基本构想——以四川省雅安市为例
绿色GDP与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以四川省雅安市为例
关注农户利益 巩固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果——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后退耕还林时期农户占有产权的理论阐释及林权改革的政策影响——以四川省为例
区域茶产业的SWOT分析与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四川省雅安市的实例调查
居民的睡眠质量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为例
川西山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以四川省雅安市为例
农业兼业化地区农作物良种推广现状的实证分析——以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