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82)
2023(19585)
2022(16877)
2021(15572)
2020(13036)
2019(30021)
2018(29741)
2017(56836)
2016(30814)
2015(34752)
2014(34775)
2013(34275)
2012(31919)
2011(28986)
2010(29242)
2009(26937)
2008(26125)
2007(23176)
2006(20640)
2005(18593)
作者
(91788)
(76443)
(75883)
(72236)
(48744)
(36801)
(34441)
(30036)
(29307)
(27364)
(26122)
(25804)
(24600)
(24365)
(23753)
(23719)
(22725)
(22296)
(22051)
(21919)
(19226)
(18970)
(18705)
(17692)
(17207)
(17005)
(16982)
(16749)
(15637)
(15080)
学科
(140367)
经济(140224)
管理(85981)
(81668)
(67679)
企业(67679)
方法(58180)
数学(49801)
数学方法(49011)
中国(36930)
(34452)
地方(31953)
(30702)
业经(30539)
(29477)
(24254)
理论(23524)
农业(23348)
(22734)
贸易(22715)
(21919)
(20883)
(20147)
银行(20084)
(19948)
金融(19946)
环境(19914)
技术(19595)
(19291)
地方经济(17903)
机构
大学(444764)
学院(443768)
(181789)
经济(177783)
管理(170561)
研究(156648)
理学(146622)
理学院(144933)
管理学(141947)
管理学院(141163)
中国(116201)
科学(97638)
(96428)
(81103)
(80382)
(75703)
研究所(73138)
中心(69953)
业大(67138)
(66774)
财经(64266)
北京(61491)
(59488)
农业(59167)
师范(58819)
(58329)
(57104)
经济学(54837)
(53750)
经济学院(48887)
基金
项目(298294)
科学(233470)
研究(215359)
基金(214597)
(188902)
国家(187329)
科学基金(159664)
社会(134211)
社会科(127102)
社会科学(127066)
(117269)
基金项目(112493)
自然(104938)
自然科(102498)
自然科学(102470)
自然科学基金(100609)
教育(99787)
(99010)
资助(90227)
编号(87256)
成果(70931)
重点(67696)
(66532)
(65030)
课题(61584)
(61562)
创新(57433)
科研(56913)
教育部(55382)
大学(54985)
期刊
(208128)
经济(208128)
研究(133571)
中国(91381)
学报(72804)
(68376)
科学(66843)
管理(66216)
(60977)
大学(55104)
教育(52855)
学学(51904)
农业(47286)
技术(41863)
(38750)
金融(38750)
经济研究(33741)
业经(32662)
财经(31956)
(27517)
问题(26130)
(25134)
技术经济(22980)
图书(22504)
统计(21447)
科技(20879)
(20503)
理论(20157)
商业(19742)
现代(19578)
共检索到669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书红  周伟  王元庆  
在深入剖析大城市和卫星城市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的潜力模型和交通对城镇发展影响的经济势理论,构建了卫星城发展优势度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分析卫星城规划、主卫城间交通联系对卫星城发展的影响等,并以西安市为例,验证了该模型在卫星城规划中的应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花兰  周伟  王元庆  
中心城—卫星城间交通在大城市空间结构扩展中的作用机理及贡献程度的量化研究是分析、研究我国大城市与卫星城市间交通问题的关键。文章对传统的土地预测引力模型加以改进,并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构建了中心城—卫星城间交通对城市空间扩展影响模型,揭示了中心城—卫星城间交通在大城市空间结构扩展中的作用机理及贡献程度。文章认为中心城—卫星城间交通普遍化费用降低导致城市扩展单元在卫星城的分配比例增长,而在建成区和边缘区分配比例降低。得出可通过发展中心城—卫星城间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向卫星城扩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成日  
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病”,一些学者提出通过发展“自给自足”的卫星城来分流流向大城市的人口,以此限制大城市的发展。卫星城发展的目的有:(1)截流流向中心城市的人口,控制中心城市人口规模的增长;(2)将中心城市的一些经济职能(特别是工业职能,如污染工业等)转移到新建的卫星城。国际经验表明,卫星城发展战略所起的正面作用有:(1)控制中心城市发展,促进“离心”发展;(2)促进公交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3)为内城居民提供另一个居住选择,从而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卫星城有限的功能可能远远不及卫星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其负面影响包括:(1)卫星城分散或截流人口的效果不佳;(2)就业-居住不平衡。(3)高通勤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滕堂伟  施春蓓  
基于卫星城(子城)与大都市(母城)间的微观区域尺度,以上海临港产业区为例,采用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定量分析了它与上海各市级及以上开发区的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和隶属度,测度了卫星区域的区域经济联系方向以及地域差异,实现了卫星区域的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和方向的量化表征。结果表明:临港产业区的对外区域经济量远低于其他成熟开发区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其联系方向主要集中在近郊区,并呈现出与滨江沿海发展轴和沪港发展轴的相对一致性。因此,在继续加强临港产业区内部互动结网的同时,加强其与上海其他开发区间的经济联系,则成为临港今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来源与政策着力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傅华  
研讨会上,思想与思想汇集,智慧同智慧碰撞。两岸学者就土地规划、节约集约用地、农村建设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尽管两岸学者风格各不相同,但是对于脚下这片土地的赤诚都是相同的。在此,撷取两岸专家的部分论文和演讲,以飨读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胜仁  马书红  
大城市—卫星城间的交通联系在实现大城市与卫星城市的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在对大城市—卫星城间交通协调发展基本概念和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政策科学、现代行政管理学和博弈论的角度,研究了大城市—卫星城间交通协调发展政策设计基础和政策设计目标,同时,针对当前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和体制问题)提出了政策设计的方法和城间交通协调发展政策设计的基点和关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彭劲松  
发展卫星城市是化解城市规模过大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大都市圈化"趋势日益强化,而在都市圈体系构建中卫星城市的地位与作用也日益重要,必须在都市圈体系结构下发展新型卫星城市。都市圈新型卫星城市不再只是疏解母城的部分职能,而是具有较完善的生产、消费和居住等复合型功能,并与整个都市圈的经济社会发展联合互动。应建立科学的卫星城市规划体系,依托SOD城市开发模式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完善都市圈中心城区—卫星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配置,并推进都市圈中心城区与卫星城市产业链整合。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檀学文  
针对关于大城市规模问题的争论,提出一个基于城市聚集经济原理的大城市过度规模假说。居民向城市聚集的外部成本区分为可内部化的和不可内部化的两部分,后者在经济发展达到较高阶段时开始进入居民的决策函数,导致城市聚集的外部成本大于外部收益,从而城市过度规模发生。论文对该假说的理论基础、发生条件以及检验方法进行了探讨,用北京卫星城政策和卫星城人口变动数据进行了检验并得出了若干结论和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颖  曾谛  
卫星城规划是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它的发展对于解决大城市过度扩张所引发的城市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针对卫星城规划的问题,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卫星城调控模型,定量论证了卫星城自身优化发展、缓解中心城市过度膨胀压力时的最优数量和规模,以期满足当前各大城市对卫星城进行科学规划的迫切需要,并用此模型对北京市卫星城规划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夏怀健  林海英  张文  杨硕  郭威  苗博  陈企楚  
为挖掘区域电能替代潜力,以区域生产总值、人口数量、煤炭等能源消耗量等作为潜力评价指标,构建区域电能替代潜力模型,对区域电能替代潜力进行排名分析;建立区域多情景电能替代潜力分析模型,通过GM灰色预测与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对能源消耗量进行预测,实现多种情景下电能替代潜力预测分析。以河北省为例,对下辖各市区电能替代潜力进行排名,并对河北省多情景下电能替代潜力电量进行预测,最后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促进电能替代发展的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龙晟  霍国庆  
区域产业结构可以通过激发科技需求来影响其科技发展潜力。根据本文的研究,一个区域的垄断竞争产业、高科技产业、高端全球化产业和非国有经济产业占比越高,该区域的科技发展潜力就越大。本文据此构建了测度区域科技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与模型,对于特定区域培育和持续提升科技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万峰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在古代,城市是"城"与"市"的组合词。"城"主要是为了防卫,并且用城墙等围起来的地域,"市"则是指进行交易的场所,"日中为市"。现代城市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作为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城市在本质上是人类的交易中心和聚集中心。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人口和产业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多样化的城市空间形态,其中,卫星城就是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表现形式。一、卫星城的产生经典的城市发展理论认为,城市化过程是一个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邓强  
区域林业产业的发展,通常是指在当前林业生态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林业资源为依托,发展木质林产品加工和生态旅游业,构建立体式、多角度的现代化林业经济生态模式。由胡明形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西部林业产业发展潜力测度与优势产业选择》一书,立足于西部林业的发展现状,阐述林业产业发展研究理论基础、自然资源和自然生产力、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等内容。该书可为当前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同时对广大林业生产主体制定发展战略规划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