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11)
- 2023(19497)
- 2022(16664)
- 2021(15508)
- 2020(12982)
- 2019(29681)
- 2018(29246)
- 2017(56932)
- 2016(30727)
- 2015(34349)
- 2014(33935)
- 2013(33460)
- 2012(30589)
- 2011(27293)
- 2010(27321)
- 2009(25244)
- 2008(25312)
- 2007(22397)
- 2006(19689)
- 2005(17632)
- 学科
- 济(130157)
- 经济(130005)
- 业(109057)
- 管理(101129)
- 企(97207)
- 企业(97207)
- 方法(58594)
- 数学(47570)
- 数学方法(46859)
- 财(37864)
- 农(37585)
- 业经(37504)
- 中国(31641)
- 务(27033)
- 财务(26949)
- 财务管理(26903)
- 农业(26160)
- 企业财务(25541)
- 学(25053)
- 制(24962)
- 地方(24784)
- 理论(24529)
- 技术(23838)
- 和(22315)
- 贸(21994)
- 贸易(21984)
- 易(21336)
- 划(20359)
- 策(19944)
- 银(18841)
- 机构
- 学院(441524)
- 大学(437880)
- 济(178954)
- 管理(178561)
- 经济(175183)
- 理学(154033)
- 理学院(152423)
- 管理学(149822)
- 管理学院(149000)
- 研究(142003)
- 中国(107530)
- 京(92682)
- 科学(86834)
- 财(83668)
- 所(70349)
- 农(70170)
- 财经(67147)
- 江(65519)
- 中心(64519)
- 业大(64006)
- 研究所(63738)
- 经(60938)
- 北京(58161)
- 范(56479)
- 师范(56000)
- 农业(54754)
- 经济学(53505)
- 州(53019)
- 院(52096)
- 财经大学(49758)
- 基金
- 项目(296252)
- 科学(234520)
- 研究(218433)
- 基金(215238)
- 家(186382)
- 国家(184759)
- 科学基金(160467)
- 社会(138491)
- 社会科(131291)
- 社会科学(131258)
- 省(116284)
- 基金项目(113552)
- 自然(104020)
- 自然科(101629)
- 自然科学(101605)
- 教育(100367)
- 自然科学基金(99784)
- 划(96867)
- 编号(89036)
- 资助(88707)
- 成果(71512)
- 重点(66023)
- 部(65288)
- 发(63377)
- 创(63108)
- 课题(61075)
- 创新(58387)
- 国家社会(56798)
- 教育部(56326)
- 科研(56307)
- 期刊
- 济(199092)
- 经济(199092)
- 研究(128471)
- 中国(79143)
- 管理(69775)
- 财(67500)
- 学报(65132)
- 农(64505)
- 科学(61912)
- 大学(50501)
- 学学(47697)
- 教育(47165)
- 农业(44621)
- 技术(40715)
- 融(37132)
- 金融(37132)
- 业经(34933)
- 财经(33396)
- 经济研究(30833)
- 经(28796)
- 问题(26147)
- 业(25071)
- 技术经济(23510)
- 现代(21084)
- 科技(20625)
- 商业(20556)
- 图书(20245)
- 版(20139)
- 理论(20099)
- 统计(20077)
共检索到644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蕊
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经营目标应定位于:在遵循循环经济发展原则"3R"的前提下,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关政策为指导思想,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形成与保持为核心,追求企业高成长能力和发展潜力,从而达到可持续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真正实现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营在地域经济或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与先导作用。与此相适应企业应确立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即新的效率观、新的创新观和新的利益观;业绩评价应以"最大"、"最小"法则、循环经济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等为依据;同时,应遵循相关性、全面性、重要性、国家意志、成本效益等业绩评价的原则。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业绩评价 经营目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蕊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经营目标应定位为: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政策为指引,在遵循循环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重大技术创新与突破能力的形成与保持为核心,追求企业高成长能力和发展潜力,从而达到可持续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真正发挥企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地域或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或先导作用。为此,应树立新的效率观、利益观和创新观等管理理念,确立企业业绩评价的原则。在原则的指导下,建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经营目标与管理理念相适应的评价体系,突出重大技术创新与突破能力的评价,以及以财务业绩为落脚点的充分体现"战略性"、"新兴性"与循环经济发展规律遵循等方面的评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生新
中小企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现存的资本壁垒、规模经济壁垒、制度性壁垒和技术壁垒又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文章认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必须把握好进入产业的时机;创新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破除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壁垒并提升竞争水平;营造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体制与政策环境。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小企业 进入壁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伟 张目 张红梅
为了客观反映中国已上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风险现状,文章引入Choquet模糊积分方法,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一定条件选取105家上市公司数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分行业进行动态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目 匡暑炎 闫慧杰
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评价的必要性和现有模糊评价方法缺乏动态可变性的不足,文章运用可变模糊集理论,构建了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评价模型。该模型克服了现有模糊评价方法的不足,提高了信用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与可靠性。以2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结果说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目 贺颖 李伟
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评价的必要性和传统模糊评价方法中隶属函数的固有缺陷,借鉴云理论,构建了基于正态云模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评价模型。首先,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利用正向正态云发生器,生成正态云和单因素评价矩阵;最后,通过模糊转换,并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待评企业的信用评价结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白景坤 刘畅
从企业生态层面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效果对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企业生态位理论,运用2007—2017年沪深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DID)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技术生态位重叠度的影响效果。实证分析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技术生态位重叠度增加具有促进效应,这源于产业政策激发了企业的策略性创新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业进入。研究还发现,融资约束和数字化转型具有负向调节效应,成长期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更容易受到政策效应的影响。本文有助于厘清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对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贺俊 吕铁
适用于传统产业及其产业政策的理论分析工具不能简单应用于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产业政策问题的研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学属性进行抽象和提炼,从而完成问题的概念化和操作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恰当的理论分析框架,是推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理论研究的起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处于从技术培育到产业化再到产业进入者数量达到最大值之间这一时期的产业,刻画这类产业经济学特征的两个重要维度分别是主导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成熟度。本文提出了一个具有一般性和自洽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分析框架,其基本逻辑是,首先识别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主要技术性、经济性和制度性因素,然后研究这些关键因素之间的相互适应性和动态匹配性,...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概念化 分析框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梅强 张兵 李文元
在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与生态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模型,进而从企业的视角出发,探讨了系统模型中的创新风险,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建议。这一研究的开展,将为构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控制机制奠定初步基础,有利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生态系统 风险控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晓梅 黄鲁成 王凯
文章利用信息可视化工具Cite Space,对从CSSCI数据库中下载的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篇名的记录进行分析,绘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文献共引、关键词共现、期刊共引、作者共引等知识图谱。研究结果显示: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研究热点,研发外溢、创新系统、知识产权等是该领域的前沿问题。9篇经典文献构成的核心理论演化路径显示"金融支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理论演进的"主线"。文章为研究战略新兴产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计量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繁荣 张雪笛 方玉
本文以2012—2016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对融资结构、创新效率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新兴产业融资结构与企业绩效间呈倒U型的关系,适度的负债水平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绩效;融资结构与创新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创新效率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创新效率对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该中介作用既具有当期效应也具有时滞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珩
战略性新兴产业系统是一个非线性复杂系统,在走向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过程中,有两条被称为"死亡之谷"的必经之路:技术创新转化为原型产品;原型产品实现产业化。系统在开放的条件下,自组织机制作用使系统微观层面各子系之间产生非线性相互作用,当表征该系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某一阈值时,系统宏观结构发生突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反之,产业发展停滞。鉴于此,政府扶持政策宜有选择地作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璐 田珍
文章利用1998年~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外资企业数据进行匹配,共得出2 34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外商投资企业;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得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FDI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从子行业和来源地两个角度阐述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外资企业的发展效率,得出其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莉芳
结合我国实施"走出去"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背景,本文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以及不同政府补贴如何影响这种关系。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能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相对于小规模企业,大规模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更能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政府补贴虽然可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但是会负向调节国际化战略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对政府补贴进一步细分研究表明,政府直接补贴负向调节(弱化)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行为的促进作用,政府间接补贴正向调节(强化)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行为的促进作用。上述结论拓展了影响企业创新的相关因素分析,对于政府有效配置创新资源,提高国际化企业创新能力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蕊
本文在论述了循环经济的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的基础上,界定了循环战略经营目标、循环战略经营业绩及评价的概念,研究了循环战略经营业绩评价的功能、理论依据及应考虑的因素,提出了循环战略经营业绩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战略经营业绩 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