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50)
- 2023(11059)
- 2022(9314)
- 2021(8796)
- 2020(7481)
- 2019(16645)
- 2018(16334)
- 2017(31078)
- 2016(16071)
- 2015(17778)
- 2014(16645)
- 2013(15988)
- 2012(14168)
- 2011(12283)
- 2010(11911)
- 2009(10374)
- 2008(9525)
- 2007(7966)
- 2006(6327)
- 2005(4888)
- 学科
- 济(59430)
- 经济(59382)
- 业(51318)
- 管理(50916)
- 企(44423)
- 企业(44423)
- 方法(30520)
- 数学(26834)
- 数学方法(26467)
- 技术(20880)
- 农(15711)
- 中国(15686)
- 财(15488)
- 业经(14273)
- 技术管理(13654)
- 制(11075)
- 理论(10915)
- 农业(10862)
- 贸(10683)
- 贸易(10676)
- 易(10419)
- 地方(10391)
- 务(10253)
- 财务(10216)
- 财务管理(10197)
- 企业财务(9699)
- 学(9681)
- 划(9100)
- 和(8925)
- 环境(8786)
- 机构
- 大学(208197)
- 学院(207942)
- 管理(89788)
- 济(87053)
- 经济(85362)
- 理学(79239)
- 理学院(78511)
- 管理学(77276)
- 管理学院(76859)
- 研究(62789)
- 中国(45002)
- 京(41142)
- 财(36902)
- 科学(35950)
- 财经(30611)
- 中心(30602)
- 业大(29562)
- 江(29494)
- 经(28227)
- 农(27571)
- 所(27230)
- 经济学(26938)
- 范(25941)
- 师范(25687)
- 研究所(24989)
- 经济学院(24454)
- 北京(24387)
- 商学(23967)
- 院(23914)
- 商学院(23750)
- 基金
- 项目(155020)
- 科学(126031)
- 研究(116253)
- 基金(114950)
- 家(99127)
- 国家(98324)
- 科学基金(87813)
- 社会(76589)
- 社会科(72875)
- 社会科学(72861)
- 省(61951)
- 基金项目(61822)
- 自然(56221)
- 教育(55204)
- 自然科(55100)
- 自然科学(55088)
- 自然科学基金(54137)
- 划(51308)
- 编号(45941)
- 资助(44286)
- 创(39118)
- 创新(35640)
- 部(34882)
- 重点(34685)
- 成果(34419)
- 发(33195)
- 国家社会(32493)
- 课题(31174)
- 教育部(31010)
- 人文(30612)
共检索到285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林云
知识溢出是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然而,这还不足以解释复杂的技术创新路径。我们从演化的视角,将知识特质、技术机会及吸收能力等理论融入技术创新理论,以此来解释复杂的技术创新内生性演化进程。这对于国内企业创新战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云
在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之间,还存在着很长的距离。我们发现正是由于对技术机会和知识吸收能力的疏忽,国内外相关经验研究结论差异性很大。技术知识吸收能力理论对于国内企业创新战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綦勇 侯泽敏 向涛
在具有水平差异且进行古诺竞争的双寡头结构中考虑技术拥有企业内生决定降低成本技术的创新程度,分析不同授权方式下技术拥有者利润、消费者剩余以及社会总福利的变化,并对不同授权方式下的技术创新程度进行比较。研究表明:技术拥有者通过双重收费、特许权收费方式总能实现利润增加,且双重收费方式能带来最大利润,而固定收费方式可能降低其利润;固定收费方式下消费者剩余、社会总福利高于双重收费,更高于特许权收费方式;技术创新程度与技术授权方式以及产品替代程度有关,且无论产品的替代程度如何,双重收费方式下的技术创新程度达到最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熊灵 闫烁 杨冕
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引擎。为探讨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所面临的“动力”与“方向”问题,本文基于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以及偏向性技术进步模型,将金融发展与环境规制纳入统一理论框架,论证金融发展的融资动力、环境规制的偏向性绿色调节以及两者协同的作用机制,并使用省份—细分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验证。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可以为工业部门的研发投入提供融资动力,但无法引导其进行偏向性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具有偏向性绿色调节作用,能够引导工业部门进行偏向性绿色技术创新,其中,“污染税收+绿色技术补贴”的环境政策组合调节效果最好。金融发展与环境规制存在协同作用机制,能够形成“准绿色金融”路径,引导更多资源投入绿色技术研发,从而促进工业部门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绿色金融试验区和金融发展高水平地区,金融发展与环境规制的协同效应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与绿色金融形成互促或替代效应,而在金融发展中低水平地区则不起作用;对于清洁型产业,“环保法规+绿色技术补贴”与金融发展的协同效应最显著,而对于污染型产业,“环保法规+污染税收”与金融发展的协同效应更能有效引导其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玉平
已有关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研究大多是从利润转移视角进行的,而本文立足LDCs的国情,从外部经济视角出发,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与内生技术增长理论相结合,构建了南北R&D补贴博弈与内生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探讨了政府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如何在国际博弈背景中帮助技术落后国企业赢得技术创新的竞争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适应于LDCs国情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实施目的、手段、结果和策略原则上与利润转移理论的差异。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更切合LDCs的现实约束和产业发展目标,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宗蕴璋 方文辉
本文在分析企业知识学习价值意义的基础上,结合SECI模型,根据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过程构建了一个通用的技术系统投入产出图,结合该图提出了技术能力成长过程的一般模型。本文认为,技术能力的进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且提出企业技术能力实现阶段跃迁的条件和特点。
关键词:
知识 学习 技术能力 演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炜 罗守贵
文章采用Matlab仿真软件动态模拟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融入生态特征的变异率(Mutation Rate)和杂交率(Cross-over rate)来模拟生产者的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运行机理;并研究技术创新演化过程中的外部和内部动力机制,分为环境选择(Environmental Selection)和种内选择(Constructional Selection);同时,运用生态演化效率指标来测度技术创新发展情况;文章提出技术创新相关生态策略,对持续性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建
文章构建一个既可以处理变量空间相关性又可以处理内生俱乐部收敛的计量经济模型。根据改进的空间特征向量映象(Spatial Eigenvector Mapping,SEVM)方法,利用这一模型对中国区域1997-2013年技术创新的收敛发散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EVM空间过滤可以将样本数据空间相关性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解释变量放入回归模型中从而拓展了经典计量经济模型处理数据空间相关性的方法;区域技术创新存在内生俱乐部收敛特性,俱乐部的划分以人力资本分别为每平方公里科学家工程师人数15人和118人为门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顾婷婷 杨德才 刘丽
人力资本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演化理论对企业人力资本及其结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其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等问题展开研究,构建了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然后通过对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制造业的调查数据建立probit模型并进行分析,报告了我国目前制造业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及其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现状,肯定了合理的人力资本结构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甚至比人力资本水平更大,但是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人力资本结构的合理度总体偏低,对企业技术创新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技术创新 中国制造业 技术系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安家康 陈晓和
军民结合技术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重要途径。以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为研究对象,以有限理性为基本假设,构建了军民结合技术创新合作机制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军民结合技术创新的演化稳定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预期收益率和双方的技术投入对合作创新有正向影响,信息沟通成本、创新风险和技术转化成本对合作创新有反向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军民结合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军民结合 技术创新 有限理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秀丽 刘茂松
基于资本异质化视角,分析了我国传统工业化粗放式"落后的增长"发展现状,进行了后发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条件下,基于竞争优势的集约化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核是内生型的技术创新,即我们必须立足于比较优势的传统梯度推移战略理念,由模仿创新快速过渡到自主创新,走以竞争优势为核心的内生型技术创新路径,进行工业化的反梯度推移,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应对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永达
本文以产业集聚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通过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溢出作用和技术创新对循环经济促进作用分析,建立了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之间的经济模型,并且以造纸业为例,采用1993-2007年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造纸业科研人员投入、产业规模、产业集聚水平指标对循环经济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科研经费投入并未显示出对循环经济水平的正向促进作用;产业集聚是循环经济思想的功能载体和物质载体,是造纸业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现实途径。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技术创新 循环经济 造纸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术丹
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了在位企业和新兴企业进行不连续技术创新行为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分析了各种不同情形下的演化稳定策略。从演化的结果来看,连续技术创新是一个不稳定的状态,不连续技术创新才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演化稳定策略。
关键词:
演化博弈 不连续技术创新 演化稳定策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远一
创新主体和监管主体反复博弈、不断学习和调整策略的过程,构成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监管的复杂系统。本文在基于微观主体有限理性假设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技术联盟创新合作监管演化博弈模型,讨论了大数据辅助创新合作监管的演化过程、稳定点和政策制定切入点。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建立良好的制度保证创新主体合作“绩效”大于不合作“补贴”,可以使得大数据以弱监管的方式辅助创新合作监管,长期来看可以通过增加不合作处罚、提高失职处罚率来实现,这是创新合作监管的根本所在,大数据监管成功率的提高能够实现创新合作监管“技术赋能”,从而有效降低不合作“补贴”。本文为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理论支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远一
创新主体和监管主体反复博弈、不断学习和调整策略的过程,构成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监管的复杂系统。本文在基于微观主体有限理性假设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技术联盟创新合作监管演化博弈模型,讨论了大数据辅助创新合作监管的演化过程、稳定点和政策制定切入点。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建立良好的制度保证创新主体合作“绩效”大于不合作“补贴”,可以使得大数据以弱监管的方式辅助创新合作监管,长期来看可以通过增加不合作处罚、提高失职处罚率来实现,这是创新合作监管的根本所在,大数据监管成功率的提高能够实现创新合作监管“技术赋能”,从而有效降低不合作“补贴”。本文为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理论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