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63)
- 2023(19269)
- 2022(16476)
- 2021(15398)
- 2020(12973)
- 2019(29589)
- 2018(29400)
- 2017(57540)
- 2016(30961)
- 2015(34680)
- 2014(34342)
- 2013(33715)
- 2012(30915)
- 2011(27663)
- 2010(27793)
- 2009(25880)
- 2008(25573)
- 2007(22726)
- 2006(20194)
- 2005(18043)
- 学科
- 济(127018)
- 经济(126847)
- 业(108682)
- 管理(104463)
- 企(95411)
- 企业(95411)
- 方法(55533)
- 数学(45316)
- 数学方法(44702)
- 财(39609)
- 农(39055)
- 业经(35696)
- 中国(31869)
- 制(28704)
- 务(26791)
- 财务(26703)
- 财务管理(26656)
- 农业(26628)
- 企业财务(25280)
- 地方(23999)
- 技术(23088)
- 理论(22869)
- 贸(22693)
- 贸易(22680)
- 学(22048)
- 易(22033)
- 和(21899)
- 策(21670)
- 体(20756)
- 划(20681)
- 机构
- 学院(439784)
- 大学(436754)
- 济(180562)
- 管理(178859)
- 经济(176724)
- 理学(154087)
- 理学院(152491)
- 管理学(150078)
- 管理学院(149233)
- 研究(141793)
- 中国(108827)
- 京(91773)
- 财(87440)
- 科学(83471)
- 所(69062)
- 财经(68857)
- 农(68162)
- 江(66063)
- 中心(64963)
- 经(62553)
- 研究所(62099)
- 业大(62024)
- 北京(57532)
- 范(55509)
- 师范(55072)
- 经济学(53536)
- 农业(52708)
- 州(52624)
- 院(51992)
- 财经大学(50988)
- 基金
- 项目(292586)
- 科学(232455)
- 研究(219240)
- 基金(213507)
- 家(183428)
- 国家(181815)
- 科学基金(158714)
- 社会(139321)
- 社会科(132065)
- 社会科学(132033)
- 省(113951)
- 基金项目(112749)
- 自然(101994)
- 教育(100861)
- 自然科(99645)
- 自然科学(99622)
- 自然科学基金(97833)
- 划(94674)
- 编号(90290)
- 资助(87500)
- 成果(73402)
- 部(65351)
- 重点(64719)
- 创(62264)
- 发(62200)
- 课题(61529)
- 创新(57619)
- 制(57235)
- 国家社会(56978)
- 教育部(56851)
- 期刊
- 济(204132)
- 经济(204132)
- 研究(131301)
- 中国(82633)
- 管理(70317)
- 财(69951)
- 农(63628)
- 学报(61110)
- 科学(59131)
- 大学(48443)
- 教育(47356)
- 学学(45671)
- 农业(43551)
- 融(41240)
- 金融(41240)
- 技术(40285)
- 业经(35285)
- 财经(33923)
- 经济研究(31180)
- 经(29030)
- 问题(26389)
- 业(23642)
- 技术经济(22544)
- 现代(21305)
- 理论(20559)
- 科技(20230)
- 贸(20116)
- 商业(19791)
- 图书(19733)
- 财会(19702)
共检索到652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锋 张瑶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装备制造业出口第一大国,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德国作为装备制造业强国,其装备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技术水平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德国"工业4.0"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相似,在两大战略的背景下,加强中德两国装备制造业的合作,对两国来说是互利共赢的。文章基于演化博弈视角,对中德装备制造业的合作展开分析,根据复制动态方程的分析结果判定均衡解的稳定性,并进行数值模拟来探讨稳定解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中德两国实现装备制造业合作共赢局面的主要因素是中德两国合作超额收益、成本以及竞争的投机收益和被竞争方所遭受的损失。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德产业技术联盟、创新合作路径、控制合作成本、构建较好的信任机制等稳定双方合作关系的策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晓燕 包明齐
伴随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新制造业战略的推进,中德两国在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领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开辟新制造业领域发展的新局面。因此,在充分了解中德新兴产业领域深化合作优势基础上,分析中德新兴产业领域深化合作面临欧盟新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干扰等多方面的挑战,探索中德新兴产业领域合作,维护基于规则的自由贸易体系,构建中德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国际环境,建立中德新兴产业技术联盟,建设新兴产业示范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两国新兴产业领域合作水平。
关键词:
中德 新兴产业 挑战 应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良 邹昭晞
制造业构成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而物流业是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双业联动发展是达到两者共赢的有效途径,也是经济转型期有效的产业战略。建立"双业联动"的演化合作博弈模型并进行验证分析,结合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实际,可以得出与模型相关的战略启示。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联动发展 演化博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伟 李颖洁
风电装备制造业作为风电产业的上游产业,已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本文基于产业链的视角,在分析国内外风电装备制造业现状的基础上,从分工协作、交易成本及产业集聚等角度剖析了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发展滞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如坚持风电国产化、加强资源整合力度、提高产业集聚程度等。
关键词:
风电装备制造业 产业链 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志泉
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各类资源的主要消耗者,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受到资源与环境双重限制。在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压力下,中国制造业必须实施技术创新战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原创技术创新能力、引进吸收消化创新能力与集成创新能力之分。因此,"十一五"期间,要实现制造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以系统化的制度安排优化企业技术创新的技术集成、战略集成、知识集成和组织集成。
关键词:
技术创新 集成创新 制造企业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海丰
本文以面临数字化转型决策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政府及两个实力存在差异的制造业企业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不同企业在不同条件下对数字化转型的策略选择演化路径。结果表明:在政府的激励和监督条件下,企业转型策略受到企业间合作转型协同效应影响;不同协同效应、不同数字化水平和不同政府管制水平下企业策略选择也有所差异。据此,建议政府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政策、技术渠道、资金等支持,同时帮助企业间匹配,以此通过高效利用企业间协同效应加快数字化转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邵慰
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已经越来越受到现有制度的约束。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下,对装备制造业的制度进行分析,对其竞争力的变化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本文在回顾了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政策的制度变革历程的基础上,指出现阶段装备制造业制度设计存在着缺少对国内区域分工协作的引导、资本结构极不合理、与低碳低耗能的整体经济发展趋势不能达到激励相容、忽视与非正式制度的协调发展等问题,并在实现制度效率、帕累托改进、交易成本最低、尊重制度生命周期规律等制度设计的原则下,给出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政策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爽
文章利用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检索到的2181项中国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申请发明专利的数据,构建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专利申请合作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从时空二维视角解释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专利申请合作网络的衍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网络规模有所增大,但成员间联系强度不高,网络中心度和网络中心势尚未真正形成,产学规模远高于产研规模;各省市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方式不同,按照活跃度,装备制造业产学研联合申请专利地区划分成三个梯队,同时各地区的装备制造业产学研研发水平与本地区的装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建伟 杨合湘
制造业发展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有机而非割裂、全面而非零散、动态而非静态地研究制造业生态问题。制造业生态能够影响要素组织配置、决定产业结构体系、左右价值功能实现,对制造业发展形成内层、底层、外围层三层作用机制。全球制造业生态的主要类型有:以美国为代表的创新引领型生态,以日本、德国为代表的链条协同型生态,以及以中国、越南为代表的分工嵌入型生态。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各国制造业生态的发展趋势也将发生巨大变化。我国应聚焦问题制约、顺应趋势变化、把握发展机遇,优化制造业生态策略,打通产业链断点堵点薄弱点,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再造创新发展新路径;培育"链主"和生态主导型企业,搭建产业协作新架构;建立产业—要素协同发展机制,夯实要素禀赋新支撑;增强政策协调性系统性创新性,优化政策引导新环境,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游达明 朱邵玲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建立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动态博弈模型,分别研究未引入质保机制和引入质保机制下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决策选择和影响因素。根据制造商和经销商博弈呈现出的长期性和动态性,运用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两者行为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没有引入质保机制时,再制造主体进行再制造博弈时,制造商和经销商有可能会陷入决策的囚徒困境,从而无法实现生产的最优决策,当引入质保这样一个机制,经销商和制造商可以根据质保的调整进行决策的优化,最终实现生产决策的双重帕累托最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宏娟 范如国 张应青
我国传统制造业集群不仅仅要转型升级,而且要走低碳化转型升级的道路。传统制造业集群的低碳转型升级是一个集群内企业互相作用,互相博弈,最终导致复杂现象涌现的复杂动态过程。文章运用演化博弈理论,从集群主体及其博弈行为的视角出发,分析传统制造业集群内企业竞合博弈关系,构建了传统制造业集群低碳转型升级的演化博弈模型,基于MATLAB平台,对集群低碳转型升级的稳定均衡策略、关键影响因素等进行情景仿真分析,最后给出促进集群低碳转型升级的策略建议。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和仿真手段来研究传统制造业集群的低碳转型升级,能够很好地体现集群企业动态的低碳转型策略选择,反应出集群内企业根据所处博弈环境不断改变自身低碳转型策略...
关键词:
制造业集群 转型升级 演化博弈理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跃伟
系统研究装备制造业的演化,可以明确我国装备制造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并有的放矢地提出发展对策,对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Logistic方程建立模拟我国装备制造业增长的演化模型,并采用最小二乘数法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通过历史数据,利用该模型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增长过程进行了拟合分析,并进行了趋势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基本上均处于线性起步期,此阶段应重点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开放的技术创新体系及发展装备制造业生产型服务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柳希超
文章依据工作经验,阐述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区域品牌发展策略,认为只有通过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才能使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区域品牌健康发展,并向世界品牌迈进。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区域品牌 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举红 杨朝晖
从对外贸易的角度看,振兴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宜采取三项策略:一是以补偿贸易、技术引进和贸易壁垒的方式,对装备制造业实施行业保护;二是通过网络技术与装备制造业的紧密结合,让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对外贸易总量;三是通过国家对企业的直接投资、出口补贴、自创品牌和整体营销,抢占装备产品的国际市场。
关键词:
装备制造 进出口 网络 贸易保护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孔凡斌 许正松 胡俊
在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日益突出、环境治理任务艰巨的背景下,环保装备作为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其制造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环保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我国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十三五"期间环境装备制造业发展即将进入提档升级黄金发展期的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加快江西省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从制定并实施《江西省环保装备制造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加快引进国际国内高端环保装备制造企业和项目、建立环保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技术转化平台以及健全和完善支持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环保装备制造业 产业发展 江西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