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78)
- 2023(19102)
- 2022(16310)
- 2021(15052)
- 2020(12233)
- 2019(28039)
- 2018(27750)
- 2017(53028)
- 2016(28501)
- 2015(32164)
- 2014(32317)
- 2013(31633)
- 2012(29019)
- 2011(26235)
- 2010(26335)
- 2009(23967)
- 2008(22874)
- 2007(19972)
- 2006(17773)
- 2005(15702)
- 学科
- 济(131817)
- 经济(131697)
- 管理(81348)
- 业(74293)
- 企(60221)
- 企业(60221)
- 方法(51616)
- 数学(44739)
- 数学方法(44167)
- 中国(35230)
- 农(33577)
- 地方(32439)
- 业经(28867)
- 学(28463)
- 财(26714)
- 环境(23742)
- 农业(22889)
- 贸(20977)
- 贸易(20962)
- 制(20432)
- 易(20222)
- 和(19535)
- 理论(19145)
- 融(18178)
- 金融(18174)
- 技术(18112)
- 银(18088)
- 银行(18041)
- 地方经济(17903)
- 行(17353)
- 机构
- 学院(405675)
- 大学(403536)
- 济(167772)
- 经济(164285)
- 管理(158507)
- 研究(140910)
- 理学(136697)
- 理学院(135152)
- 管理学(132718)
- 管理学院(132007)
- 中国(104106)
- 科学(87176)
- 京(86294)
- 财(73488)
- 所(70385)
- 农(65124)
- 研究所(64242)
- 中心(63325)
- 业大(60206)
- 江(59340)
- 财经(58792)
- 北京(54676)
- 范(54674)
- 师范(54151)
- 经(53405)
- 院(51862)
- 经济学(50511)
- 农业(50432)
- 州(48279)
- 经济学院(45157)
- 基金
- 项目(278375)
- 科学(218857)
- 研究(203661)
- 基金(200619)
- 家(174916)
- 国家(173468)
- 科学基金(148979)
- 社会(128658)
- 社会科(121905)
- 社会科学(121874)
- 省(109700)
- 基金项目(106376)
- 自然(96440)
- 自然科(94064)
- 自然科学(94039)
- 教育(93367)
- 自然科学基金(92274)
- 划(91935)
- 编号(82892)
- 资助(82229)
- 成果(65974)
- 发(63175)
- 重点(62906)
- 部(60538)
- 课题(57660)
- 创(57515)
- 创新(53689)
- 科研(52874)
- 国家社会(52749)
- 教育部(51864)
- 期刊
- 济(190526)
- 经济(190526)
- 研究(120510)
- 中国(78051)
- 学报(62778)
- 农(59370)
- 管理(59104)
- 科学(59003)
- 财(54300)
- 大学(48043)
- 学学(45453)
- 教育(44864)
- 农业(41406)
- 技术(38585)
- 融(34663)
- 金融(34663)
- 业经(31438)
- 经济研究(30627)
- 财经(28489)
- 经(24462)
- 问题(24261)
- 业(21002)
- 技术经济(20653)
- 图书(19911)
- 资源(19796)
- 科技(19411)
- 理论(18540)
- 商业(18485)
- 现代(18263)
- 版(18213)
共检索到602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侠 周叶 管超
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物流发展的三种内生路径和两种外生路径,低碳物流发展的内生和外生路径是共存且密切联系的,在低碳物流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时需要外生动力来予以推动,为此应用演化博弈论来分析外力(政府)推动下物流企业低碳物流发展的演化过程,并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物流发展的不同路径及其对策。研究结论对于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物流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涂晓玲
低碳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本文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产业体系发展现状、国内外发展低碳产业的经验和启示的基础上,论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产业体系构建的最优路径,以期为制定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经济区 低碳产业 发展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彭真 刘鹏生 王立国
饭店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这既是低碳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饭店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创建低碳饭店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同时也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饭店业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饭店业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优势和问题,提出了该地区饭店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
饭店业 低碳经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达锦 胡振鹏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对长江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新模式的探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生态产业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探讨了生态产业运行的经济发展原则、生态友好原则和产业优化原则,建立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城镇2007年城镇辐射力模型,并根据区域经济开发"点—轴"理论,分析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要实现从"点(南昌)-圈"式发展模式向"双核(南昌-九江)双轴(沿路和沿江)多动力"发展模式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政策建议,即要做到区域内严...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产业 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吕添贵 吴次芳 游和远
研究目的: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水土资源承载力与经济发展耦合差异水平,并探讨其耦合优化路径。研究方法:采用信息熵权法确定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量化评估。研究结果:(1)生态经济区耦合协调度差异明显,市区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较高,县域则相对较低;(2)水土资源承载力与经济发展缺乏同步性,市区多为环境滞后性阶段,县域则处于经济滞后阶段;(3)耦合度空间分布以湖滨地区为核心以圈层形式呈现向外逐渐递减趋势;(4)经济滞后区域应选择城镇建设与产业布局策略,环境滞后区应选择适应性管理与生态屏障区构建策略。研究结论:基于资源与经济同步优化策略将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均衡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国华 陈东林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发展对于江西崛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简要介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基本概况的基础上,采用了SWOT分析法,客观详细地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劣势,综合阐述了其所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并以此为据,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优势和机会,规避风险,实现目标,帮助决策者作出最佳的策略,为中部崛起贡献力量。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发展规划 SWOT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龚春明 万宝方
农村文化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基本底色和主打文化。但在"发展主义"成为时代主旋律的背景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文化的现状愈发不容乐观:农村文化传播后继乏人;基础薄弱且缺乏针对性;低下媚俗文化盛行。上述情状发生的缘由主要有:一是地方的"全能政府"漠视了农村文化主体的参与;二是"市场社会"窒闭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场域;三是"发展主义"遮蔽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内涵。基于此,笔者认为,要使文化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就应彰显"文化农民"的主体意识、注重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和有序合理开发农村特色文化产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冬英 王燕 华梅芳
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背景及优势条件的基础上,从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产业要素方面探讨了其生态旅游产业结构,构建了产业空间布局,并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和全民参与、实施精品战略、促进区域生态旅游联动发展及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志刚 王凯荣 谢小立 关欣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立,其农业发展与格局建设也必将适应生态型转变。利用区位商法,对研究区域各区县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生态经济区内各区县的优势产业,并对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根据生态经济区农业的发展态势,对农业格局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四大产业区的农业发展战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洁 周明
产业低碳化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方式。从新能源产业、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林业四个方面探讨,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经济区 产业低碳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满凤 刘玉凤
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机复合系统,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选取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三个子系统为目标参数,并设置相关的决策变量,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多目标规划模型,用模式搜索算法进行求解,通过调整和控制"投入"来达到以上目标。进一步分析不同发展目标要求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路径方案,并给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满凤 刘玉凤
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机复合系统,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选取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三个子系统为目标参数,并设置相关的决策变量,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多目标规划模型,用模式搜索算法进行求解,通过调整和控制"投入"来达到以上目标。进一步分析不同发展目标要求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路径方案,并给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志萌 李志茹
随着人口增加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面对越来越大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压力,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把开发和保护两大任务结合起来,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2009年12月12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试先行,转变发展方式,探索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路径,发展环保产业无疑是重要的选择。环保产业是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是极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实践证明,环保产业的发展水平越高,经济生态化的水平也就越高。本文重点分析了发展环保产业的重大意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保产业发展的布局和重点,并提出发展环保产业的对策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筠 方萌 黄鑫
人口结构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0-2008年人口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运用时间数列和计量分析方法,搜集人口结构和人均GDP的数据,建立模型,分析区内人口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合现实情况和模型分析的结果,对相关情况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即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采取积极的城市化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产业结构,促进区内经济的健康、快速、有序的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罗洁 周明
近五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光伏产业迅速发展,规模最大的分别是新余、上饶、九江、南昌、景德镇,以新余市最为显著,其光伏产业一直领先。鄱阳湖区实现了光伏产业链从无到有、中游崛起、产业链上、中、下游较为完整的发展态势,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产业链:从硅料、硅片到太阳能电池组件及配套产品。然而,随着鄱阳湖区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产品大部分出口国外的单一市场格局、不协调的产业链结构、设备及原材料进口成本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