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35)
2023(12907)
2022(11409)
2021(10798)
2020(8928)
2019(20887)
2018(20627)
2017(40385)
2016(21494)
2015(24200)
2014(24010)
2013(23395)
2012(21084)
2011(18727)
2010(18237)
2009(16431)
2008(15405)
2007(12974)
2006(10891)
2005(8986)
作者
(59209)
(49322)
(48798)
(46475)
(31295)
(23609)
(22277)
(19568)
(18767)
(17149)
(16942)
(16343)
(15418)
(15293)
(15168)
(14842)
(14756)
(14651)
(14098)
(13946)
(12041)
(11770)
(11758)
(11209)
(10967)
(10873)
(10729)
(10627)
(9829)
(9770)
学科
(83681)
经济(83592)
管理(63617)
(59509)
(50584)
企业(50584)
方法(43425)
数学(38118)
数学方法(37593)
(21493)
(20723)
中国(19700)
业经(18919)
(17691)
地方(15973)
(15158)
贸易(15154)
(14729)
理论(14504)
农业(14441)
技术(14248)
(13963)
财务(13892)
环境(13877)
财务管理(13864)
(13820)
企业财务(13152)
(12990)
(12245)
(10777)
机构
大学(298340)
学院(296639)
管理(125542)
(115260)
经济(112843)
理学(110793)
理学院(109646)
管理学(107650)
管理学院(107123)
研究(90417)
中国(65036)
(61504)
科学(57352)
(50224)
业大(45155)
(43466)
(42651)
中心(42275)
财经(42188)
(39877)
研究所(39506)
(38861)
(38610)
师范(38517)
北京(37796)
经济学(34232)
农业(34007)
(33649)
(33019)
经济管理(32102)
基金
项目(217458)
科学(172305)
基金(159621)
研究(158325)
(138197)
国家(137099)
科学基金(119921)
社会(100110)
社会科(94913)
社会科学(94889)
基金项目(85843)
(84587)
自然(79631)
自然科(77787)
自然科学(77765)
自然科学基金(76334)
教育(73276)
(70933)
资助(65289)
编号(64844)
成果(50311)
(47988)
重点(47758)
(45540)
(45004)
课题(42923)
创新(42416)
科研(41929)
教育部(41682)
大学(41111)
期刊
(114719)
经济(114719)
研究(79757)
中国(47192)
学报(45765)
管理(43655)
科学(42433)
(38131)
(37122)
大学(35310)
学学(33224)
教育(31137)
农业(27091)
技术(26640)
业经(20131)
(19438)
财经(19438)
金融(19438)
经济研究(18160)
图书(17154)
(16446)
问题(15129)
科技(14910)
理论(14713)
技术经济(14202)
实践(13755)
(13755)
(13426)
(13300)
资源(13223)
共检索到399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丰米宁  朱光  杨嘉韵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社交网络隐私保护机制的局限性,研究用户与社交平台双方的隐私行为策略选择问题对于维护网络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基于有限理性的假设,构建了用户与社交平台的隐私博弈模型。利用微分方程稳定性原理求解演化稳定策略,并定量描述了保持系统稳定发展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运用M atlab对不同参数下的演化稳定策略进行数值仿真。[结果 /结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用户信任度、社交平台影响力和奖励、第三方监管力度是影响用户和社交平台隐私策略演化的关键因素,并提出隐私保护过度和保护不足的判定标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朱光  曹雪莲  孙玥  
【目的/意义】如何分析社交网络平台和用户的隐私保护投入成本和收益,从而有效引导与促进隐私保护,成为政府的重要任务。【方法/过程】设计由社交网络平台和用户组成的博弈参与主体,研究了行为双方的隐私保护投入行为与策略,依据不同行为策略的支付矩阵,建立了社交网络平台与用户隐私保护投入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分析得到隐私保护投入的演化稳定策略。【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社交网络平台与用户的隐私保护投入策略与其投入成本和隐私损失密切相关,当双方隐私保护投入成本和隐私损失发生变化时,会出现多种演化稳定策略。运用matlab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万克文  
【目的/意义】社交网络平台普及对使用者隐私防护带来新的挑战,研究使用者的社交平台行动和隐私感知联系能够指导其隐私保护。【方法/过程】采用相关系数模型和CRITIC决策模型,探究使用者社交平台的网络操作和使用者隐私量值的关联。并通过时下国内流行的社交网络模式,以人人网和新浪微博作为调研目标,得到使用者的真实信息构建隐私量化模式。【结果/结论】通过实验,本文分析了隐私参量结果和注册时间、粉丝数目、关注程度、好友数目、微博数量以及性别因子之间的关联,说明了社交网络平台的隐私状况和使用者行为的关系,论证了本研究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百灵  万璐璐  李延晖  
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个人隐私信息被非法利用的现象日趋严重,隐私保护问题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基于隐私政策的隐私保护是一种按照既定的授权与约束规则,合法地使用网络用户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方法。文章对有关隐私政策的隐私保护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该领域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归纳与介绍,从隐私政策相关的实证研究、隐私政策的语法语义描述与分析、隐私政策协商与实践等角度归纳和分析了基于隐私政策的隐私保护研究的进展。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胡昌平  仇蓉蓉  王丽丽  
用户的信息隐私权限设置情况反映了用户的隐私保护情况。本文通过对学术社交网络中用户隐私权限设置行为的分析,研究学术社交网络用户的隐私偏好以及用户相关属性对其隐私保护行为的影响。以科学网为例,探究科学网中研究领域为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的1032名博客用户的隐私保护情况,研究包括3个方面:获取博客用户个人信息的隐私权限设置情况,据此分析用户隐私关注的信息类型;根据科学网博客用户注册时间的不同,分析注册时间对用户隐私保护的影响;根据科学网博客用户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分析受教育程度对用户隐私保护的影响。研究发现,学术社交网络用户的隐私保护情况与其他类型社交网络用户的隐私保护情况有所不同,科学网博客用户的隐私保护程度普遍较高,尤其注重个人身份标识信息的隐私安全,同时为实现学术交流倾向于披露与学术相关的信息;随着时间推移,科学网博客用户隐私保护程度呈提升趋势,晚期注册用户比早期注册用户更注重个人基本信息的隐私安全,却倾向于学术交流;而受教育程度对用户在学术社交网络中隐私保护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董振宁   李锦明  
构建了“政府—平台—乘客”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求解了不同情形下的演化稳定策略,然后采用数值仿真验证了分析求解演化结果。研究发现:当政府监管收益大于成本、网约车平台自律比不自律获得更大利润时,可以实现(监管,自律,不维权)的理想结果;政府是否监管取决于监管收益、监管成本和平台自律概率;平台是否自律取决于竞争强度、自律收益、自律成本、非法收益、政府罚款及行政处罚、平台形象及声誉、政府监管概率和乘客维权概率等因素;乘客采取维权策略需要考虑维权收益、维权成本和平台自律概率。最后从政府、网约车平台和乘客三个维度提出了促进乘客隐私保护的建议,对规范网约车市场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臧国全  董文馨  
[目的/意义]探讨隐私无助的形成机理,为社交平台完善隐私政策与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基于习得性无助理论,构建隐私无助的形成机理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认知型隐私无助导致情绪型隐私无助,进而形成动机缺失型隐私无助,构成隐私无助逻辑链条中三种形态;产生要素方面,隐私行为的感知成本和隐私不作为的感知收益直接导致隐私无助,先前经历通过感知脆弱性间接导致隐私无助,自我掌控能力阻碍隐私无助的形成。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李贺  余璐  许一明  解梦凡  
当前社交网络用户对隐私问题存在着极大的忧虑,但却仍持续在SNS中披露个人信息,这一隐私关注与披露行为的悖论引发了学界的广泛思考和探讨。本研究从解释水平理论的视角,整合隐私计算、信任和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理论模型,并通过实证验证,对隐私悖论现象及其成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隐私关注仅对SNS用户的远期隐私披露意图产生显著影响,而远期意图又与行为不一致,因此产生了隐私关注和行为矛盾;感知收益通过影响近期意图,成为人们隐私披露行为的关键;信任的调节作用进一步使得隐私关注对披露行为的影响不显著。本研究基于解释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孟晓明  贺敏伟  
社交网络大数据商业化开发利用主要有五种模式,文章针对各种模式中个人隐私泄露的主要原因,提出保护策略:每位社交网络用户要高度重视,规范网络社交行为,提高安防技能;尽快制定专门法律并完善现有法律;社交网络服务提供商应遵守行业安全规范,加强自律;尽快出台社交软件安全开发规范,强化安全测评,加强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研究;尽快制定社会信息伦理道德规范,提高公民信息素养;设立网络安全监控警察,防范非法攻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金华  陈炼星  
阐述了网络隐私权的内涵,分析了目前我国对于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研究比较了国外对网络隐私权保护以及基本立法模式。最后,在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构建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全面性法律体系,采取立法与行业自律的综合模式作为个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对策。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兰晓霞  
基于隐私计算和信任的视角,本研究构建了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搜集了185份有效样本,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感知收益(社交收益和功利收益)以及信任(对成员的信任以及对服务提供商的信任)对相关信息的披露意愿产生显著的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丁继娟  
隐私权是公民人格权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深刻地被网络影响着,隐私权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妥善保护公民隐私权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应有之义。本文对网络隐私权的内涵及特点进行阐释,梳理了我国法律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不足,最后提出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刚  李文鹣  崔翀翀  
互联网的开放性使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众多方便的同时,也使得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着威胁。网络隐私保护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对什么因素将影响互联网用户的网络隐私保护意识和隐私保护行为意向进行研究。通过204个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网络隐私重要性认知和隐私风险感知对网络隐私保护意识产生正向影响;网络隐私保护意识和隐私风险感知对隐私保护行为意向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凡菊  姜元春  张结魁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网络交易过程中收集、利用和出售个人隐私数据的现象十分普遍。网络隐私的侵犯问题已成为信息社会的最大困扰之一,如何有效地保护个人的网络隐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隐私保护的出现及其发展;其次,对网络隐私的价值问题以及电子商务中的信任问题进行讨论,重点探讨了目前网络隐私保护的4种方式;最后给出了网络隐私问题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业政  凡菊  姜元春  
网络的出现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引起了网络用户对自身隐私信息的关心。为此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利用统计分析和关联分类技术,对网络用户所关心的隐私信息及其关心程度进行研究。由调查结果发现,虽然中国网络用户对自身隐私信息的关心程度不断提高,但整体来说仍然较低,用户对自身各类隐私信息的关心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且用户对各类隐私信息中的各项具体信息的关心程度随着用户年龄、性别、学历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调查结果为电子商务网站更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提供了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