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11)
2023(18990)
2022(16210)
2021(15098)
2020(12707)
2019(28935)
2018(28646)
2017(55437)
2016(29875)
2015(33581)
2014(32804)
2013(32285)
2012(29210)
2011(25965)
2010(25894)
2009(24191)
2008(23704)
2007(20953)
2006(18429)
2005(16369)
作者
(83050)
(69218)
(68895)
(65479)
(44030)
(33043)
(31182)
(26982)
(26287)
(24604)
(23536)
(23435)
(21843)
(21816)
(21234)
(21158)
(20653)
(20306)
(19893)
(19716)
(16967)
(16840)
(16687)
(15928)
(15407)
(15343)
(15324)
(15320)
(13793)
(13620)
学科
(120809)
经济(120645)
(107329)
管理(102520)
(95995)
企业(95995)
方法(54677)
数学(44524)
数学方法(43923)
(38243)
(36241)
业经(35825)
中国(31285)
(26931)
(26523)
财务(26427)
财务管理(26384)
企业财务(24961)
农业(24767)
技术(23917)
理论(22624)
地方(22236)
(21989)
(21324)
(20437)
贸易(20422)
(20244)
(19836)
(19598)
环境(18918)
机构
学院(419486)
大学(415946)
管理(172109)
(169430)
经济(165953)
理学(148625)
理学院(147107)
管理学(144696)
管理学院(143913)
研究(131407)
中国(101346)
(87635)
(81238)
科学(79419)
(65529)
财经(64361)
(63677)
(62305)
业大(60833)
中心(60568)
(58509)
研究所(57468)
北京(54704)
(51685)
师范(51224)
农业(51043)
经济学(50536)
(49780)
(48268)
财经大学(47736)
基金
项目(283629)
科学(225422)
研究(209786)
基金(207193)
(178533)
国家(177005)
科学基金(155162)
社会(133724)
社会科(126833)
社会科学(126800)
(111752)
基金项目(109932)
自然(100548)
自然科(98286)
自然科学(98261)
自然科学基金(96506)
教育(96243)
(92199)
编号(85160)
资助(84452)
成果(67699)
重点(62568)
(62372)
(62351)
(59837)
课题(57934)
创新(57615)
(55081)
国家社会(54945)
教育部(54169)
期刊
(188671)
经济(188671)
研究(121953)
中国(79658)
管理(68400)
(66094)
学报(60664)
(60515)
科学(57768)
大学(47748)
学学(45111)
教育(43850)
农业(41616)
技术(40465)
(36388)
金融(36388)
业经(33003)
财经(31831)
经济研究(29144)
(27277)
问题(24234)
(23670)
技术经济(22118)
科技(20575)
现代(20028)
理论(19380)
商业(19376)
财会(19362)
(19220)
图书(18614)
共检索到614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于丽静  陈忠全  
绿色创新是物流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对降低我国环境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演化博弈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构建了物流企业群体、政府监管方和消费者群体的三方模型,对其绿色创新扩散的渐进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运用matlab软件仿真分析了不同参数对绿色创新扩散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参与监管是物流企业绿色创新扩散的助推器;随着时间的推进,政府最终均会选择退出监管,只是不同监管方式下退出速度不同;政府对物流企业的创新补贴力度应控制一定的范围内。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朝均  刘冰  毕克新  
为综合分析绿色创新扩散过程,将绿色创新的扩散方、采纳方以及监管方统一于绿色创新扩散系统下,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绿色创新扩散博弈模型并进行稳定性分析,结合数值仿真动态模拟政府管制策略的变化对绿色创新扩散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政府的监管成本对绿色创新扩散的影响呈现负相关,监管比例对绿色创新扩散的影响呈现正相关;政府的补贴和罚金措施对绿色创新扩散的影响不一;政府对外资企业的调控和知识产权使用费的调整对绿色创新扩散的影响较为复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国忠  周午阳  
利用演化博弈方法,构建绿色供应链企业生态创新扩散的博弈模型并进行稳定性分析,借助MATLAB仿真分析不同参数对生态创新扩散的影响。研究表明,供应链上处于创新采纳方的企业大都会选择引入生态创新;生产商研发出生态创新更有利于该创新的扩散;专利费和协同效益对生态创新扩散有显著正向作用,而“搭便车”收益对生态创新扩散有一定负向作用;政府对扩散方的奖惩机制是生态创新扩散的“助推器”,同时也应对采纳方辅以必要的监管。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付静雯  李奉书  
制造企业服务化是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的必经之路,本文以"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背景,通过借鉴创新扩散和演化博弈理论,对社会系统中参与服务创新的相关主体进行分析,构建政府与企业之间演化博弈模型,结合并改进Bass经典创新扩散模型,探究政府规制行为对企业服务创新行为演化及扩散的影响,利用Matlab对复制动态方程和扩散模型进行数学推导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满足政府的社会总收益大于其调控成本和各项补贴总额且企业选择服务创新策略时收益的额外增加额大于其实际投入时,系统才会演化至政府调控且企业采纳服务创新的稳定状态;适当增加政府对企业的调控力度、投入补贴和税收补贴有助于推进服务创新在系统中的扩散,其中税收补贴的感知能力最强,投入补贴最弱;将抑制系数引入Bass创新扩散模型,构建互补型、竞争型和替代型三种服务创新的扩散模式,其中竞争型扩散符合中国现阶段市场规律,替代性扩散将成为未来制造企业的发展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竺乾  
文章在对供应链中绿色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供应链绿色技术创新的扩散机制和应对策略。研究发现,直接经济收益、间接经济收益和综合社会收益是影响绿色技术创新在供应链中进行扩散的三个基本因素,而供应链中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基本问题则在于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的矛盾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供应链中,由生产商处于主导地位的扩散效果要好于由供应商处于主导地位的扩散效果,当生产商处于主导地位时,"核心—外围"扩散机制的效果最好,"外围—核心"的扩散机制容易出现扩散过度的问题;而当供应商处于主导地位时,"核心—外围"的扩散机制将导致绿色技术创新无法扩散,而"外围—核心"的扩散机制则导致扩散不足,并且在"外围—核心"的扩散机制下,其扩散路径呈现出非线性的特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昆  魏晓平  蔡晓旭  
本研究对企业群落绿色技术扩散的发生机理与抑制因素、扩散渠道以及法制监管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企业间的绿色供应链、横向生态耦合链的形成与绿色技术的扩散是相互伴生的。绿色技术转移过程中,授受双方企业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共生博弈"的利益协调机制。另外,来自政府的支持与法制监管等外部因素将影响绿色技术的扩散效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童昕  陈天鸣  
欧盟近年来一系列针对产品环境属性的立法管制引起我国政府和业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欧盟针对电子产品的 WEEE 和 RoHS 双指令为例,通过对深圳、东莞266家电子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从企业层次考察了这种"领先市场"的环境管制对发展中国家生产者绿色技术投入的影响,并结合电子无铅焊接技术的推广过程考察企业采纳绿色技术创新的行为。调查结果显示"绿色"技术符合创新扩散的"S"型曲线规律,其中欧盟环境管制的因素的确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对比了企业投资来源和目标市场两种因素对其采纳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并结合有关"绿色"技术标准的国际争论背景,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最后探讨了全球化影响绿色技术发展的不同侧面,指出需要引导企业建立全面系统的环境策略,以扭转大部分企业在全球"绿色"技术发展潮流中的被动局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燕群  何永芳  
为研究企业集群中技术创新采纳企业微观决策对宏观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文章以企业合作专利创新网络为载体,研究企业间个体技术创新采纳博弈及技术创新扩散模型,以及技术创新的扩散机制、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基于合作专利的创新网络具有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的特性;技术创新扩散的速度和规模与网络结构、网络规模、选择强度、采纳技术创新的成本和收益有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明波  郑帅彬  
为探究碳税与补贴政策动态调整对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基于复杂网络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博弈模型,引入证据理论融合企业收益状况与市场环境信息建立网络演化规则,借助MATLAB仿真技术分析动态补贴与静态碳税、静态补贴与动态碳税、动态补贴与动态碳税三种情形下绿色技术创新网络的演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补贴可以纠正企业的非理性行为,使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稳定在一定水平上;动态碳税则会强化网络在初期形成的演化趋势,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达到全扩散或湮灭;动态补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动态碳税造成的正反馈效应,降低网络演化的风险;在三种不同的情形下,补贴与碳税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作用机制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明波  郑帅彬  
为探究碳税与补贴政策动态调整对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基于复杂网络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博弈模型,引入证据理论融合企业收益状况与市场环境信息建立网络演化规则,借助MATLAB仿真技术分析动态补贴与静态碳税、静态补贴与动态碳税、动态补贴与动态碳税三种情形下绿色技术创新网络的演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补贴可以纠正企业的非理性行为,使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稳定在一定水平上;动态碳税则会强化网络在初期形成的演化趋势,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达到全扩散或湮灭;动态补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动态碳税造成的正反馈效应,降低网络演化的风险;在三种不同的情形下,补贴与碳税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作用机制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国忠   祝可可  
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资本市场及投资者基于环境友好投资策略推崇,迫切需要企业披露更高质量的环境信息;而企业也需要通过环境信息披露使绿色技术完成从扩散方到被扩散方的流动和转移的过程,再进一步地通过绿色技术的扩散推动更多企业实现绿色转型。以2012—2021年中国1 316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和层次回归法实证检验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技术扩散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并进一步分别检验该影响在企业、地区、行业层面的异质性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能够显著促进企业间绿色技术扩散,政府补助与绿色合作创新分别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且“政府补助—绿色合作创新”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环境信息披露对处于成长期和位于中国东部地区的企业间绿色技术的扩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于重污染行业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强;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正向调节环境信息披露对于企业间绿色技术扩散的促进作用。为此,企业应主动全面披露高水平的环境信息,对外释放绿色技术供需信号,促进绿色技术在企业间的充分流动与扩散。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鹏   黄锦辉   李杰   柳力群  
在多层级政府规制目标不一致以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背景下,作为强环境规制手段的代表,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如何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行为有待深入探讨。文章构建了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在内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在不同政商关系下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不同阶段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和其扩散演化路径。并使用2012—2020年间我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不同阶段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央环保督察的首轮环保督察和“回头看”两个阶段对企业的绿色创新行为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回头看”阶段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2)中央环保督察的绿色创新效应在环境规制强度较低的地区和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3)“回头看”阶段能够显著改善政商关系,促使政企形成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进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4)中央环保督察通过影响市场竞争机制中的企业规模和进入退出两条路径对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产生影响。文章的研究为进一步有效发挥以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为代表的强环境规制手段效果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宇   李琳娜   王鹏飞  
加快绿色技术扩散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创新活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使用2005—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绿色专利引用数据探讨企业绿色技术扩散群体行为的存在性、作用机制及实际影响。研究表明,企业绿色技术扩散过程存在显著的行业群体效应,同行企业绿色技术扩散水平提升会强化目标企业的绿色技术扩散意愿;在不同的技术扩散水平、扩散阶段和技术能力上群体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将制度压力分为监管、规范和模仿压力,发现3种压力均会激发企业绿色技术扩散的群体行为,并且3种压力具有替代作用,模仿压力替代监管压力,监管压力又替代规范压力,表明企业绿色技术扩散群体行为主要源于竞争而非监管和规范。进一步将企业绩效分为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发现企业绿色技术扩散水平提升会改善其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群体效应会强化企业对环境绩效的积极影响,抑制对经济绩效的改善作用,研究结论为促进企业绿色技术扩散提供了理论指导与策略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贵穴  
虚拟企业对技术创新扩散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本文分析了技术创新扩散的特征、组织形式、扩散机制并提出了虚拟企业技术创新扩散的三种基本模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肖肖  贾梦雨  赵鑫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绿色金融是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金融制度安排,探索其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决策、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对于践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考虑企业异质性,构建“银行—污染企业—非污染企业”三方主体的演化博弈动态模型,刻画了绿色金融激励下污染企业和非污染企业绿色创新差异化行为的决策机制。基于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了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前后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和演化路径,并分析了政策的作用机制和实施效果。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能够有效激励企业选择绿色技术创新策略,相对于非污染企业,污染企业的绿色创新表现更加突出,但绿色创新质量提升不明显,原因在于绿色信贷差异化影响银行主导的外部融资约束。机制分析发现,绿色信贷主要通过增加流动性债务融资和企业利润来促进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信贷政策有效推动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但不利于民营企业和小型企业的绿色创新发展。本文有助于全面理解绿色金融制度设计的微观作用机理和差异化影响效果,为优化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有效助推绿色创新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