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79)
- 2023(16313)
- 2022(14262)
- 2021(13425)
- 2020(11311)
- 2019(26278)
- 2018(26049)
- 2017(50331)
- 2016(27654)
- 2015(31343)
- 2014(31528)
- 2013(31051)
- 2012(28518)
- 2011(25719)
- 2010(25554)
- 2009(23556)
- 2008(23243)
- 2007(20463)
- 2006(17542)
- 2005(15116)
- 学科
- 济(113904)
- 经济(113789)
- 管理(81244)
- 业(75514)
- 企(62879)
- 企业(62879)
- 方法(56021)
- 数学(49261)
- 数学方法(48639)
- 农(30070)
- 财(28216)
- 中国(27153)
- 学(24868)
- 地方(24513)
- 业经(24094)
- 农业(20031)
- 贸(19724)
- 贸易(19719)
- 易(19095)
- 制(18895)
- 和(18695)
- 务(18597)
- 财务(18517)
- 财务管理(18475)
- 理论(18426)
- 环境(18270)
- 企业财务(17497)
- 技术(16622)
- 划(15490)
- 银(15069)
- 机构
- 大学(396885)
- 学院(396348)
- 管理(159162)
- 济(154380)
- 经济(150930)
- 理学(139108)
- 理学院(137572)
- 管理学(135015)
- 管理学院(134308)
- 研究(128038)
- 中国(93520)
- 京(83623)
- 科学(82845)
- 财(68509)
- 农(65126)
- 所(64404)
- 业大(61413)
- 研究所(59272)
- 中心(59077)
- 江(56557)
- 财经(56268)
- 范(52656)
- 北京(52162)
- 师范(52159)
- 农业(51394)
- 经(51091)
- 院(46766)
- 州(46417)
- 经济学(46011)
- 师范大学(42106)
- 基金
- 项目(277336)
- 科学(217185)
- 基金(200381)
- 研究(199992)
- 家(174948)
- 国家(173531)
- 科学基金(148811)
- 社会(124447)
- 社会科(117831)
- 社会科学(117797)
- 省(109262)
- 基金项目(106997)
- 自然(98611)
- 自然科(96181)
- 自然科学(96153)
- 自然科学基金(94393)
- 教育(92527)
- 划(91859)
- 资助(82771)
- 编号(82558)
- 成果(65783)
- 重点(62070)
- 部(60835)
- 发(58761)
- 创(56977)
- 课题(56087)
- 科研(53439)
- 创新(53218)
- 教育部(51751)
- 大学(51381)
- 期刊
- 济(161145)
- 经济(161145)
- 研究(107352)
- 中国(67835)
- 学报(64891)
- 科学(58847)
- 农(57850)
- 管理(54311)
- 财(52303)
- 大学(48258)
- 学学(45376)
- 教育(41172)
- 农业(40295)
- 技术(35103)
- 融(28087)
- 金融(28087)
- 业经(27563)
- 财经(26433)
- 经济研究(25344)
- 经(22468)
- 图书(21703)
- 问题(21489)
- 业(20567)
- 资源(19935)
- 技术经济(19511)
- 版(19114)
- 理论(18806)
- 科技(18794)
- 统计(18292)
- 商业(17890)
共检索到551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献士 李健 涂雯
采用演化博弈方法分析流域水生态系统动态演化过程。通过理论假设和模型分析发现:在水质一定条件下,参与人的策略选择由不同行为的支付水平决定;当参与人策略为外生变量时,水质与参与人混合策略之间存在稳定的演化均衡。对流域水资源系统进行动态分析,发现在水资源具备再生条件下,政府可以根据不同的水质状况选择不同的税收和补贴政策,改变参与者的策略选择,系统才能演化到最优的均衡水平。
关键词:
流域 水资源 利益相关者 演化博弈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奕淇 曹国良 李国平
文章从演化博弈视角出发,构建无中央政府约束和有中央政府约束两种情景,分析黄河流域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在两种情景中的环境治理行为选择,并通过数值仿真探究三方博弈主体的演化策略。结果表明:一是在参数取值确定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策略演化速度会受到自身和其他两方主体策略选择概率的影响,但无论各主体选择概率的取值如何变化,都不会改变博弈主体的最终行为策略选择,最终都会达到不同稳定性条件下的稳定策略点。二是在有中央政府的约束下,三方博弈主体能够达到(严格督查,达标排放,监督)的理想演化稳定均衡。三是相较于无中央政府约束的情景,中央政府约束可促使黄河流域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演化至严格督查、达标排放、监督的速度变快。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环境治理 演化博弈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永凯 孙雪梅
黄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利用效益直接关乎到其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采用均方差决策法,测算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益,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2018年黄河流域71个地级行政单元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指数为0.502,从上游(0.476)、中游(0.496)到下游(0.555)依次递增。具体而言,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整体差异较小,生态效益中、上游地区波动较大,社会效益地区间差异明显;从时间演化来看,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呈逐年递增趋势,由2009年的0.414提高到2018年的0.502,上、中、下游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变化趋势与综合效益大体一致,均为稳健型增长;对比2009年、2012年、2015年、2018年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的空间差异,发现黄河流域水资源处于低综合利用效益阶段的地区由最初的10个降为0个,处于高综合利用效益阶段的地区由最初的3个增至35个。其中,青海海西州进步最明显,宁夏段、甘肃段稳定处于中综合利用效益阶段,山西、河南段有较大改善,山东段综合利用效益整体较高。基于此,根据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益现状提出相关启示。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资源 利用效益 均方差决策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骆进仁 刘姗
以调水工程水资源供应链上的调水公司和自来水厂为研究对象,在考虑用户可承受水价的条件下,创新性地采用财务会计核算方法,对比了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下的水资源供应链利润分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非合作下,调水公司凭借主导地位,可以获得相对多的利润;由于自来水厂的定价受到用户承受力的约束,合作并非总能带来增量利润;合作有利的情况下,二者的水价均会有所下降,而且供应链的总利润以及供给量均会增加,基于Shapely值法的利润分配可以使得二者均获得更高的利润,而修正的Shapely值法可以使分配结果更加公平。最后针对引洮工程进行了算例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尹云松 孟枫平 糜仲春
本文同时引入水权交易和排污权交易制度,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流域不同地区在水资源数量与质量分配方面的双重冲突进行分析,探讨流域利益冲突各方从河流中取水和向河流排污的行为特征,寻求实现流域各地区水资源数量与质量分配合作均衡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水资源 水权交易 排污权交易 分配 博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解建仓 席保军 黄俊铭
协调好流域上下游间的收益问题,使上下游和谐发展,实现全流域收益最优,是目前我国流域水资源保护补偿研究和实践中的重点。论文从博弈论的角度研究流域水资源保护补偿中上下游间的行为和收益问题,建立了行政调节的流域水资源保护补偿博弈模型,利用蚁群算法实现模型最优求解。将该模型应用于晋江流域,结果表明:当上游的安溪县、德化县、永春县以及南安市(上游部分)提供给下游的水量分别为0.87×108、0.75×108、0.85×108和0.76×108m3时,分别可获得0.925×108、0.673×108、0.949×108和1.019×108元的经济补偿,同时下游地区获得48.765×108元的效益,此时流域...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 补偿机制 博弈论 蚁群算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冬营 王慧敏 于晶
水资源短缺是我国面临的十分重要的资源问题,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加。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一个主要瓶颈,如何将一个流域有限的水资源合理地分配给流域内不同的行政区域、区域内不同的产业是水资源规划与管理领域学术研究的核心内容。流域是一个自然形成的空间范围,往往涉及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流域水资源分配牵涉到流域内不同利益主体,公平有效地进行流域水资源配置以达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流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流域水资源分配的二次配置模型,在流域水资源初次分配当中考虑公平,建立基于用水主体需求的水资源分配优化模型,使得各主体需水量和分配水量的离差平方和...
关键词:
合作博弈 模糊联盟 水资源配置 优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大伟 涂少云 常亮 赵云峰
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是维护当今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的重要前提。生态补偿是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之间利益矛盾冲突的重要手段。它是为了制止生态破坏而征收或补偿的费用,所以不同于一般排污费和资源补偿费。本文根据补偿的类型不同,将生态补偿分为资源型生态补偿和环境型生态补偿。本文以流域生态补偿为例,将流域上游政府的策略简化为保护或不保护河流,下游政府针对上游的情况,选择"自主型"或"接受型",运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分析流域生态补偿的特点和结果。结果表明:流域生态补偿需要中央政府的适度干预,而且关键点是保证上游地方政府收益始终最大化;中央政府干预的程度是使上游政府群的收益在保护的情况...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永生 温天福 刘聚涛
通过界定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和内涵,提出基于总量控制条件下人口-经济-水资源三者系统协调耦合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计算方法,分别采用产业结构调整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等措施,以赣江袁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计算进行例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用水总量控制、保障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均GDP水平条件下,(1)优化后行业用水定额下降,流域需水总量减少,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目标年2015年和2030年流域需水量调整后较调整前分别减少0.36亿m3、0.90亿m3,较调整前下降了2.3%和5.3%;(2)对于不同目标年,优化后用水区域可承载GDP和承载人口有所增加,2015年和2030年全流域可承载GDP分别增加26...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学霞 武鹏飞 刘奇勇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如何科学评价水资源供需矛盾引起的风险成为有效解决水资源失衡的有效途径。本文以1999-2006年的水量、水质和社会经济数据对松辽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由区域水资源总量等10个指标组成的水资源利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得到高需水量、高供水量和劣质水3个公因子,然后采用空间聚类方法对上述3个公因子进行评估,得到松辽流域水资源利用风险分布图。研究表明,松辽流域水资源利用风险呈现出嫩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偏高,其它流域偏低的总体格局;嫩江和松花江流域为水资源利用高风险区;图们江和乌苏里江流域水资源利用风险程度较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振华 刘景月 钟美瑞 洪开荣
以漓江流域为例,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探究了跨界流域上下游政府之间的利益均衡及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研究发现,在跨界流域中仅仅通过地方政府自身演化无法达到最优稳定均衡策略(上游保护,下游补偿),必须引入上级政府的激励约束机制才能确定实现最优稳定均衡策略时的参数条件。实证测算出漓江流域的环境保护成本约占该流域地区总产值的5.59%,其中74%的环境保护成本应当由下游的广东省进行补偿。为实现最优稳定策略均衡,还须来自于中央政府至少2倍于环境保护成本的惩罚约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韩光辉 王洪波 王亚男
北京坐落在西山山麓潜水溢出带前沿,历史上地下水水源丰沛。金元建都以来上游大量砍伐森林、过牧草场、植被退化,下游为满足漕运、园林的需要,人工修筑了渠堰、湖泊。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用水的日益增加,地下漏斗区日渐扩大,地下水埋深不断加深,上游水源涵养区湿地萎缩、井泉干涸,严重缺水一直困扰着北京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已引起广泛关注。为进一步缓解并良好解决水资源供求矛盾,除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和开采深层地下水外,长远看,应从全局出发建设并扩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改善并修复流域水源补给区森林、草地生态环境,涵养流域水源,建立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打破行政区划人为分割完整流域的现实,实现上游水资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磊 吴丹
基于集中机制和市场机制的水资源分配原则,根据我国水资源分配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提出了基于混合机制的主从递阶水资源分配模式,并建立了二层规划模型。该模型既能够反映出上层决策体——政府为优化自身目标而进行的宏观供水量的调控,又能反映出下层决策体——用水户在上层政府的宏观供水量调控下为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寻求的市场供水量。通过二层规划的求解结果,说明了这种新型水资源分配方式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
混合机制 水资源分配 二层规划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珊 颜智勇
针对长沙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搞好湘江流域长沙段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湘江 长沙 水资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柴国荣 冯家涛 周志星 张发民 张军
由于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突出特点 ,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从水资源的经济特点出发 ,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对水资源跨流域配置的市场供求、成本收益等资源经济学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跨流域配置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