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33)
2023(15344)
2022(13372)
2021(12541)
2020(10377)
2019(24027)
2018(23788)
2017(46435)
2016(24962)
2015(28202)
2014(28100)
2013(27413)
2012(24915)
2011(22147)
2010(21692)
2009(19426)
2008(18448)
2007(15879)
2006(13424)
2005(11229)
作者
(68675)
(57218)
(56687)
(53962)
(36364)
(27538)
(25929)
(22500)
(21846)
(20108)
(19705)
(18926)
(18037)
(17693)
(17644)
(17059)
(17047)
(16967)
(16324)
(16204)
(13936)
(13766)
(13724)
(13149)
(12706)
(12686)
(12436)
(12425)
(11428)
(11341)
学科
(101956)
经济(101858)
管理(70100)
(68710)
(56183)
企业(56183)
方法(48313)
数学(42314)
数学方法(41776)
(28510)
中国(24658)
业经(23398)
(23269)
地方(21804)
(19621)
农业(19213)
理论(17433)
(17128)
贸易(17118)
技术(16675)
(16542)
(16429)
(15343)
(15296)
环境(15249)
财务(15226)
财务管理(15196)
企业财务(14332)
产业(14210)
(13471)
机构
学院(345283)
大学(344464)
管理(142369)
(138347)
经济(135443)
理学(124691)
理学院(123395)
管理学(121233)
管理学院(120616)
研究(108997)
中国(80221)
(71788)
科学(66822)
(60357)
(51994)
(51895)
业大(51359)
中心(50771)
财经(49950)
(48323)
研究所(47539)
(45576)
(45559)
师范(45179)
北京(44487)
经济学(41585)
农业(40569)
(40296)
(39640)
经济学院(37684)
基金
项目(246166)
科学(194925)
研究(181839)
基金(179047)
(154665)
国家(153393)
科学基金(133938)
社会(114588)
社会科(108631)
社会科学(108603)
(96487)
基金项目(96362)
自然(87697)
自然科(85675)
自然科学(85655)
教育(84212)
自然科学基金(84090)
(80632)
编号(74937)
资助(73074)
成果(58511)
(54341)
重点(54338)
(52739)
(51758)
课题(50457)
创新(48196)
教育部(47214)
科研(46807)
国家社会(46761)
期刊
(144596)
经济(144596)
研究(97343)
中国(59263)
学报(50806)
管理(50665)
科学(48346)
(46508)
(45573)
大学(39593)
教育(38315)
学学(37225)
技术(32503)
农业(32481)
(26576)
金融(26576)
业经(25449)
财经(23866)
经济研究(22667)
(20452)
问题(19493)
图书(17774)
理论(16830)
技术经济(16783)
科技(16583)
(16270)
商业(15668)
资源(15458)
实践(15416)
(15416)
共检索到482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俊  
本文以流通规模、流通结构、流通效率、流通专业化指数等四个指标表示流通业发展水平,并以2000—2008年我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TFP的影响。研究发现,流通规模扩大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业TFP上升。在以我国三大区域组成的子样本估计中发现,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TFP的正面影响效应在东部地区最显著。实证结果说明了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是确实存在的,流通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制造业生产效率的高低,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有可能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陆立军  
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基于经济系统竞争合作动力机制,本文从演化动力学角度建构了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协同演化互动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模型,以揭示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的内在演化机理及实现机制。分析表明,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是一个由竞争合作协同机制驱动的协同演化结构与过程。在此过程中,微观个体之间、宏观系统之间以及个体与系统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内生性地推动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模式从合作协同型、竞合协同型向竞争协同型转换,由此促使两者的互动层级从微观向微宏观耦合进而多层级融合跃迁,互动阶段也从萌芽形成期向成长发展期再到成熟再发展期转换与递...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陆立军  郑小碧  
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基于经济社会系统竞争合作动力机制,本文尝试性地从演化动力学角度建构了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协同演化互动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模型,以揭示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的内在演化机理及实现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是一个由竞争合作协同机制驱动的协同演化结构与过程。在此过程中,微观个体之间、宏观系统之间以及个体与系统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适应、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内生性地推动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模式从合作协同型、竞合协同型向竞争协同型转换,由此促使两者的互动层级从微观向微宏观耦合进而多层级融合跃迁,互动阶段也从萌芽形成期向成长发展期、再到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小碧  陆立军  
国内外发展实践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往往伴随着城市群、市场及产业经济系统的演进。现有研究也多关注到了三者各自对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在提出了"协同型市场产业网络"和"城市群与协同型市场产业网络协动"这两个概念后,构建了城市群与协同型市场产业网络协动的理论模型。最后,以浙中城市群与"义乌商圈"协动发展为例,实证分析了城市群与协同型市场产业网络协动的历史逻辑过程及内在机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陆立军  郑小碧  
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是一种重要的区域经济增长现象。近年来逐渐兴起并不断发展的共同演化理论,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提供了开创性的理论与工具,成为主流经济学"均衡"分析范式的有益补充或挑战。基于共同演化理论分析范式,本文尝试性地构建了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多层级多阶段共演型互动的理论分析框架及简化模型,并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揭示了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普遍规律与特殊演化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之间的互动是一个微观、中观、宏观层级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多阶段共演型过程。不同层级的互动者在知识增长扩散机制、学习机制及选择机制的协同作用下,内生性地推动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的模式从有规则、中间型向随机型转换,由此促使两者的互动过程经历了萌芽形成期、成长发展期到成熟再发展期的转换和跃迁。最后,运用上述理论分析框架与模型,分析了"义乌商圈"的历史演进过程,并据此提出了推进其转型提升的若干逻辑要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小蒂  张弛  
以浙江义乌销售型集群为例,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范式分析此类集群的市场势力构建模式。研究后现,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相耦合、以"微利"策略扩大市场份额及集群内销售渠道"网络化"是企业经营绩效得以改善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基于销售型集群提升市场势力的三个维度,认为以"集群"为载体构建并强化市场势力,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是矫正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比较利益扭曲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立军  杨海军  
基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历史与现实观察的"专业市场消亡论",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市场二十多年快速发展的现实并不相符。本文采用一个拓展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模型,结合空间经济学的基础—乘数模型,分析了在规模报酬递增前提下,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市场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其提供了一条形成跨区域分工协作网络——"义乌商圈"的有效路径,并论述了在这一过程中多方均能获益的内在机理。与原有研究义乌市场和"义乌模式"的文献相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义乌市场置于跨区域分工协作网络的核心地位来加以研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子军  
改革开放以来,以中小企业为主要载体的"商圈"迅速发展起来,"义乌商圈"就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代表之一。浙江稠州商业银行作为一家扎根于义乌的"市场银行",与"商圈"同成长、共命运,积极开展金融创新,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商圈"发展的"稠行模式"。本文通过对"稠行模式"经营特点的分析,以期为我国商圈融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董彦龙  王东辉  
以"淘宝村"、"电子商务产业园"为代表的电商集聚是近些年电子商务产业中典型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电子商务产业化与传统产业电子商务化的发展进程。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为电商集聚提供了根本基础;"块状产业"是传统产业电子商务化进程的有效载体;协同效应推动了生产要素的集聚与高效配置。微观主体的网店组织形式不断演进,从"一人摊"、"夫妻店"到"公司化",分工细化,提高生产率与市场竞争力;宏观层面的各种生产要素在追求要素回报最大化的目标中进入电子商务市场。"淘宝村"、"电子商务产业园"作为微观与宏观的契合点,在电子商务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董彦龙  王东辉  
以"淘宝村"、"电子商务产业园"为代表的电商集聚是近些年电子商务产业中典型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电子商务产业化与传统产业电子商务化的发展进程。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为电商集聚提供了根本基础;"块状产业"是传统产业电子商务化进程的有效载体;协同效应推动了生产要素的集聚与高效配置。微观主体的网店组织形式不断演进,从"一人摊"、"夫妻店"到"公司化",分工细化,提高生产率与市场竞争力;宏观层面的各种生产要素在追求要素回报最大化的目标中进入电子商务市场。"淘宝村"、"电子商务产业园"作为微观与宏观的契合点,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中,特别是市场供给端的集聚与模式创新中提供了重要支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浩雄  段炜钰  马家骥  
文章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对地区物流业与地区经济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根据地区经济、地区物流业需求和地区物流业供给三个方面确定系统边界,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北京、广州、武汉三个地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经研究发现:地区物流业与地区经济成正相关。但地区物流业不完全由地区GDP决定;地区物流业受到地区产业结构、地区居民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地区物流需求水平与地区经济成正相关;地区经济带动地区物流需求增长,地区物流费用也相对增加。但通过提高地区物流服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地区物流管理费用,从而降低地区物流费用;地区物流投资额与地区经济也成正相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衣保中  王志辉  李敏  
本文通过对义乌案例的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联动升级模型,指出产业集群升级、专业市场升级、集群网络创新、营销网络创新和政府扶持5个因素的共同作用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分析了上述5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忠华  李新生  
产业集群的产生过程伴随着人才集聚,专业集群是人才集聚的表现形式。产业集群与专业集群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和专业集群成长。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探究产业集群和专业集群之间的互动机理,提出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推动产业集群与专业集群的耦合发展,从而给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提供新的视角,使高职教育与地方产业更好地深度融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小蒂  曾可昕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市场规模能否可持续扩大成了关注的焦点。对浙江义乌集群的研究发现,以渠道拓宽与优化为主要途径的"干中学"可促进企业家才能提升与市场规模内生性扩大间的良性互动。它通过动力增强与能力提升两个层次使要素配置主体的企业家获得重塑。基于此,企业家配置的要素层次提高,能使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要素密集度获得逆转,市场规模得以内生性扩大。渠道的拓宽与优化主要包含渠道细分、配置与延伸三个层次,它们相互影响和促进,共同推动着集群竞争力的攀升。通过"干中学",集群内要素共享程度提高,由此导致的创新外溢效应可显著提升企业家的商务才能。这表明,基于企业家才能提升的市场规模扩大具有内生性,因而是可持续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陆立军  
本文是作者研究“义乌模式”的新作,系1999年、2002年发表的“一论”、“再论”的续篇。文章提出,“义乌商圈”是国内外所有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市场或企业有着紧密经济联系的经济主体或区域,以及由此形成的区域经济分工合作与交流网络。目前,“义乌商圈”已具雏形,其今后演进的必然趋势,就是再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使义乌成为浙江中西部地区的商务中心(即中央商务区),可简称为浙中商务中心。为了促进浙中商务中心的建设和义乌商圈的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善软硬环境等举措,实现“义乌模式”的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