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04)
2023(9108)
2022(7760)
2021(7342)
2020(6248)
2019(14193)
2018(14172)
2017(27107)
2016(14609)
2015(16475)
2014(16403)
2013(15524)
2012(14081)
2011(12393)
2010(12042)
2009(10693)
2008(9879)
2007(8485)
2006(7050)
2005(6009)
作者
(38413)
(32180)
(31824)
(30504)
(20209)
(15210)
(14604)
(12665)
(12347)
(11263)
(11065)
(10744)
(10045)
(10010)
(9863)
(9755)
(9588)
(9426)
(9314)
(9135)
(7911)
(7708)
(7678)
(7540)
(7278)
(7045)
(7006)
(7003)
(6420)
(6417)
学科
(54050)
经济(53970)
管理(41583)
(37408)
(31020)
企业(31020)
方法(27507)
数学(24778)
数学方法(24392)
(15337)
(15102)
中国(14550)
(12221)
业经(11275)
(10584)
地方(10377)
农业(9619)
理论(9509)
(9446)
(9426)
财务(9393)
财务管理(9370)
(9352)
银行(9336)
(9129)
贸易(9123)
(8887)
(8881)
企业财务(8875)
技术(8614)
机构
大学(189571)
学院(189392)
(76521)
管理(76456)
经济(74904)
理学(66196)
理学院(65570)
管理学(64322)
管理学院(63970)
研究(58671)
中国(46016)
(38444)
(36272)
科学(34807)
中心(30189)
(29887)
财经(28934)
(28931)
业大(28155)
(27080)
(26458)
研究所(24694)
(24324)
师范(24015)
经济学(23589)
农业(23347)
北京(23025)
(22475)
(21973)
财经大学(21794)
基金
项目(135630)
科学(108084)
研究(100294)
基金(99679)
(86362)
国家(85664)
科学基金(74985)
社会(64333)
社会科(60997)
社会科学(60984)
(53334)
基金项目(52701)
自然(48570)
教育(47714)
自然科(47516)
自然科学(47501)
自然科学基金(46628)
(44888)
编号(40716)
资助(40398)
成果(32139)
(30512)
重点(30344)
(28909)
(28485)
课题(27756)
创新(27033)
国家社会(26912)
教育部(26706)
科研(26534)
期刊
(78097)
经济(78097)
研究(53003)
中国(37129)
(29385)
学报(28766)
管理(28356)
(26312)
科学(25893)
教育(23209)
大学(22917)
学学(21507)
技术(18941)
(18941)
金融(18941)
农业(17445)
财经(14183)
业经(13454)
经济研究(12298)
(12204)
问题(10671)
图书(9867)
理论(9339)
(9311)
统计(8911)
(8702)
技术经济(8605)
实践(8580)
(8580)
财会(8447)
共检索到275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宜勇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这既是历史性的机遇,也面临历史性的挑战。在未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过程中,我们党必须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协商共治,才能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总之,基于满足全体人民美好生活建设,既要实现市场决定的纳什均衡,又要实现社会改进的帕累托效率。一、根本立场: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一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本文指出,科学发展经历了学院科学、后学院科学阶段,实际上也到了需要关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生活科学阶段,这其中具有一定的动力机制。生活科学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活科学的发展理应给予高度重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俊   田帆   李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发生了新变化。基于全国8万份民生调查问卷分析,人民群众期待更高的就业收入水平、更加均等可及的优质公共服务和更加通畅有序的社会流动。国家富裕和个人增收是人民群众的普遍期待,公平的入学机会、降低个人就医负担、医保异地“报销难”等问题最受群众关注,改善性住房、老年人照护和护理服务等需求较大,中等收入群体阶层认同不足、社会流动渠道不畅等问题亟待解决。建议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健全有利于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推动就业收入稳岗扩增;构建公平可及、优质均衡、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加快构建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推动社会流动通畅有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进一步降低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有利于扩大开放、满足群众需求,倒逼产品提质、产业升级,决定较大范围下调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5月3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降低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自今年7月1日起实施。近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出席国务院例行新闻发布会,对政策进行解读。三年五次降税主动扩大对外开放日用消费品是用来满足人们日常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宏  
教育影响老年人美好生活的机理是改善健康状况、提高收入水平、丰富老年人精神体验、树立正确的美好生活观,以确保老年人具有享受美好生活的前提、物质基础,提升对美好的价值判断和主观感受。建议以满足老年人美好生活为目标,确立老年教育的公益性,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老年教育投资机制,构建现代化老年教育课程体系,提高老年教育供给,进而提升老年人教育素质实现老年人美好生活满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福友  
服务业主导产业模式标志社会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民法应通过制度创新对此做出回应,以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制度性解决。本文基于服务交易连通生产与消费环节的特点,提出了商事行为与民事行为并存同一交易下如何调整的新问题。服务接受者对服务业者存在严重的交易依赖,服务业者应坚持与商品交易不同的商业模式,即在坚持服务业内含的伦理约束下追逐营利。服务合同应在民法典编撰中实现有名化,重点通过规定服务业者义务的立法形式,维护服务接受者在服务交易中的信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毛中根  叶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新要求,消费发展的方向、思路、理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继同  
2020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首次明确提出:“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美好生活需要满足”首次成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以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满足为主题的社会需要理论体系,以满足社会需要为主要功能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建设议题形成。在中国美好生活新时代和“社会生活革命”背景下,首次简述由个人需要、社会福利服务需要、共同需要、基本需要和社会福利需要组成的社会需要理论体系和社会需要满足过程,主题是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满足社会需要的“中性化、制度化”目标、过程和制度原理。最后聚焦如何实现由“市场社会主义”向“福利社会主义”制度转型,创建中国现代社会主义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实质是构建以中国特色现代社会主义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为目标的现代版社会主义“美好社会”。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丁雪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逻辑应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相契合,蕴含着深刻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意蕴。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阐发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既能夯实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学理阐释,亦能为推动人民美好生活实现提供进路。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庞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商业活动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途径,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商业顺应人民意愿,汇聚改革开放,合乎时代潮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呼唤美丽商业。商业主体通过商人之美、商品之美、商德之美、经营管理之美、科技之美、环境之美和观念之美营造美丽商业。美丽商业建设不仅需要从业者的共同努力,同时需要全社会的协同尤其是政府的监管和推动。亟须法治先行,深化改革,加强诚信建设,健全完善品质监管体系,优化营商环境。
[期刊] 改革  [作者] 史云贵  刘晓燕  
探索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切入点。进入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直面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多样性与矛盾性等难题。当前,绿色治理应成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一种可行路径。而达成绿色价值的重叠共识、构建绿色治理体系、完善绿色治理机制谱系、强化绿色治理质量测评是推动绿色治理真正运转起来,进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着力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雨可  赵佳  邹红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居民消费需要实现了从"基本生活消费需要"向"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快速跃迁,深刻理解新时代我国人民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内涵是全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重要前提。本文重点从消费经济视角阐释了新时代我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它是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中产生的获取各种有利于人全面发展的消费资料的意愿和消费的主观体验。围绕实现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要求、动力、方向,本文构建了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水平、品质、满意度三个维度,并进一步提出应从城乡发展、区域协调、收入分配、供需平衡、消费质量、消费效率、物质获得感、社会安全感、精神幸福感九个次级维度衡量美好生活消费需要满足程度,旨在为美好生活消费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嵩  范斐  王雪利  
通过测度区域、城乡和产业三个层面的平衡与充分发展水平,以平衡充分发展耦合协调度为门槛变量,分析了区域、城乡和产业平衡充分发展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影响机制,并从这三个层面量化了中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深度和广度,提出相较于充分发展,区域、城乡和产业的平衡发展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衣永红  孙晶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环节,而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维度。乡村文化振兴根本上是要对乡村文化生活进行建构,因此要努力挖掘乡村生活的故乡文化、民风文化和生态文化意蕴。其着力点一方面是向中国传统的农业文化中寻找资源,另一方面是基于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引领乡村文化生活新风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的十八大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在"五有"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实施民生工程,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立足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安徽作出的战略决策。从2007年开始实施民生工程以来,截至2012年年底全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1887亿元,年均增长48.4%,受益人口逐步覆盖到6000多万人,人均受益近3000元,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学有所教基本实现。各级财政累计投入453.7亿元,从四个方面推动了学有所教。实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