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38)
- 2023(16521)
- 2022(14396)
- 2021(13548)
- 2020(11348)
- 2019(25764)
- 2018(25542)
- 2017(49314)
- 2016(26596)
- 2015(29872)
- 2014(29589)
- 2013(28679)
- 2012(26051)
- 2011(23274)
- 2010(22968)
- 2009(21002)
- 2008(20460)
- 2007(17507)
- 2006(15271)
- 2005(13350)
- 学科
- 济(101748)
- 经济(101604)
- 管理(83625)
- 业(75252)
- 企(64592)
- 企业(64592)
- 方法(47870)
- 数学(41501)
- 数学方法(40919)
- 财(30030)
- 农(27335)
- 中国(25681)
- 业经(23874)
- 制(22812)
- 学(21769)
- 地方(19812)
- 环境(19482)
- 务(19361)
- 财务(19284)
- 财务管理(19239)
- 企业财务(18265)
- 农业(17752)
- 贸(17367)
- 贸易(17356)
- 理论(17300)
- 易(16860)
- 和(16679)
- 划(16501)
- 技术(16407)
- 体(16136)
- 机构
- 大学(369782)
- 学院(368060)
- 管理(148384)
- 济(144571)
- 经济(141401)
- 理学(129415)
- 理学院(128036)
- 管理学(125735)
- 管理学院(125056)
- 研究(118543)
- 中国(87899)
- 京(77415)
- 科学(73063)
- 财(69207)
- 所(57361)
- 农(55811)
- 财经(55421)
- 中心(54624)
- 业大(54209)
- 江(52736)
- 研究所(52349)
- 经(50416)
- 北京(48035)
- 范(47914)
- 师范(47451)
- 院(43934)
- 经济学(43794)
- 农业(43475)
- 州(42539)
- 财经大学(41503)
- 基金
- 项目(259434)
- 科学(205157)
- 研究(190725)
- 基金(189659)
- 家(164642)
- 国家(163299)
- 科学基金(141598)
- 社会(120946)
- 社会科(114535)
- 社会科学(114507)
- 省(100837)
- 基金项目(100800)
- 自然(92175)
- 自然科(90006)
- 自然科学(89986)
- 自然科学基金(88332)
- 教育(88077)
- 划(84758)
- 编号(77627)
- 资助(77148)
- 成果(62286)
- 重点(58010)
- 部(57697)
- 创(54236)
- 发(54187)
- 课题(52826)
- 创新(50660)
- 制(50517)
- 教育部(50001)
- 国家社会(49916)
- 期刊
- 济(154038)
- 经济(154038)
- 研究(105499)
- 中国(67551)
- 学报(57271)
- 财(54486)
- 管理(54386)
- 科学(52750)
- 农(50355)
- 大学(44460)
- 学学(41925)
- 教育(40267)
- 农业(34680)
- 技术(32116)
- 融(29699)
- 金融(29699)
- 财经(26919)
- 业经(25639)
- 经济研究(24094)
- 经(22940)
- 问题(20086)
- 图书(18158)
- 理论(17702)
- 科技(17610)
- 版(17599)
- 业(17241)
- 技术经济(16623)
- 资源(16236)
- 实践(16200)
- 践(16200)
共检索到524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盈之 高嘉颖
本文从控制污染源头的视角出发,构建长三角环境污染治理模式,对江浙沪三地污染物源头控制的影响效应和作用路径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上海防治污染效果最显著的源头控制路径为"技术进步—产业演进—污染物减排"的间接路径,江苏和浙江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最主要路径是"能源优化—污染物减排"的直接路径。
关键词:
长三角 环境污染治理 源头控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尹慧 李学迁 耿立
关于外商直接投资(FDI)引进质量与长三角区域环境污染的相关程度,首先对FDI引进质量进行计量,其结果为自变量、六种污染物为因变量和影响环境的指标为控制变量,以此构建FDI引进质量与环境污染理论分析框架。其次基于2003—2016年长三角区域面板数据,采用固定和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对样本组进行定性分析。最后得出以外资平均规模、技术水平和出口拉动表述的FDI引进质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显著为负,表明FDI引进质量对环境污染有改善效应,支持"污染光环"假说。基于分析结果探讨性提出FDI引进质量对长三角区域环境污染的改善建议:把控FDI项目审批,鼓励多元化外资,引导外资流向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怀成 张连马 蒋晓威
基于2003-2010年产业和环境数据,运用区域重心、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探讨泛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重心演变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并构建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揭示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①泛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重心均位于几何重心的东北方向,两者重心轨迹均朝西南方向移动,其中环境污染重心移动的速度和规模远远高于产业发展重心的移动,两者的轨迹演变趋势存在着一定耦合关系;②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地理集中度的空间分布均呈现东高西低格局,其中地区间产业发展极化程度下降明显,不均衡性趋于减缓;而环境污染极化程度无显著变化,地区间差异仍比较显著;③根据产业集聚与污染格局的空间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晓峰
文章采用长三角地区实际利用FDI与四类污染排放数据,通过OLS模型及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FDI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FDI增长与环境污染变化之间存在协整和因果关系;FDI与废气、二氧化硫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烟尘、粉尘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且FDI对废气、二氧化硫的影响最为显著,反映了目前长三角地区FDI存在一定的环境负效应。本文基于EKC假说,进一步测度了引入FDI因素后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及演进趋势,文章认为,FDI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是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长三角地区倒"U"型EKC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可能会出现"N"或"~"型波动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晓峰
文章采用长三角地区1985—2009年间的样本数据,借助OLS模型及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FDI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估计结果表明:FDI增长与环境污染变化之间存在协整和因果关系;FDI与废气、二氧化硫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烟尘、粉尘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且FDI对废气、二氧化硫的影响最为显著。反映了目前长三角地区FDI存在一定的环境负效应。文章基于EKC假说,进一步测度了引入FDI因素后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及演进趋势,认为FDI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是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综合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谭晶荣 温怀德
本文拟核算长三角两省一市环境污染损失,并通过计量方法,应用环境EKC理论,分析长三角两省一市环境污染在经济增长中各自所处的阶段,从而讨论长三角地区共同推进区域环境保护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苏浙沪环境污染损失还在增加,但增速在减缓,目前均未达到"EKC"拐点,不过均已临近该点,总体而言三地环境污染在经济增长中所处阶段基本一致,因此通力合作共同推进区域环境保护应成为当前长三角地区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突破口。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长三角 环境保护 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贺祥民 赖永剑 聂爱云
使用倍差法并运用相对数模型和绝对数模型研究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地区污染排放收敛的影响。相对数模型研究结果发现2003年长三角一体化加速促进了三省市的污染排放收敛;绝对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有利于各省市的污染排放程度的降低,尤其有利于促进污染排放强度下降式收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解伟强 关海玲
我国自2021年就提出了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调要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与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要求相关重点行业、企业率先做出表率。为此,文章结合渠道效应,站在企业全过程减污的角度深入剖析了环境规制对重污染企业环境污染水平的影响以及源头创新、过程控制和末端中和在其中的渠道效应机理。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强度越强,重污染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威胁越小,且该影响机制存在区域性和企业规模差异性。此外,在政府规制的压力下,根据减污手段的不同将企业分为了两类:其一,为通过源头创新及过程控制手段减污的企业;其二,为通过虚报环保信息和环保数据营造减污假象的企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渠道效应 重污染企业 治理研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传明 Gabor Horvath
基于长三角26个城市2013~2018年空气质量指数日报数据,利用非格兰杰因果检验、复杂网络等方法,从时空交互视角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雾霾污染动态关联网络特征。结果发现:样本考察期长三角城市群总体雾霾污染指数及天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冬季、春季及对应月份雾霾污染相对较重;长三角城市群雾霾污染空间网络相对稳定,各城市间都存在关联关系,整网关系紧密度逐年提升,但空间影响等级结构则渐趋松散;基于考察期污染指数均值及空间网络核心度的二维时空标准,可将长三角城市群细分为四种区别性治理类型。最后,提出长三角乃至全国城市群雾霾污染协同治理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嵇正龙 宋宇
文章利用长三角41个城市的数据,计算污染地理集聚指数、环境规制强度和产业转移指数,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环境规制的污染集聚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及其与产业转移的交互作用可以减缓本地城市的污染集聚,而相邻城市的环境规制和污染集聚会加剧本地城市的污染集聚。城市区位异质性分析发现,中心城市以显著的概率降低污染集聚,外围城市以显著的概率提高污染集聚。由此,可以采取统一法治框架,防止以邻为壑;构建生态补偿机制,优化环境资源配置;融合环境规制与产业转移,抑制污染集聚等措施,实现"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嵇正龙 宋宇
文章利用长三角41个城市的数据,计算污染地理集聚指数、环境规制强度和产业转移指数,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环境规制的污染集聚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及其与产业转移的交互作用可以减缓本地城市的污染集聚,而相邻城市的环境规制和污染集聚会加剧本地城市的污染集聚。城市区位异质性分析发现,中心城市以显著的概率降低污染集聚,外围城市以显著的概率提高污染集聚。由此,可以采取统一法治框架,防止以邻为壑;构建生态补偿机制,优化环境资源配置;融合环境规制与产业转移,抑制污染集聚等措施,实现"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德春 郭弘翔
长三角地区跨界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文章从经济基础、环保水平及法律保障三个角度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可行性,描述了长三角地区排污权交易现状,构建了由排污权交易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两部分组成的跨界水污染排污权交易机制模式,并进一步细化为法规制定、总量控制、排污权初始分配、交易市场构成以及排污许可证交易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提出了针对该机制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机制 长三角地区 跨界水污染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慧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中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文章选取长三角16个核心城市2002-2013年的数据为分析样本,通过构建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实证考察了该地区经济集聚与环境规制之间的交互影响。结果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集聚加重了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对经济集聚存在反向抑制作用;经济集聚与环境污染存在着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城市的经济集聚和环境污染与周边地区密切相关。因此,长三角地区应构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组织,建立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污染的联动预警机制,形成市场和政府联合治理污染的整体格局。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伟明
环境治理有两种不同的思路:"末端治理"和"源头控制"。本文将人力资本积累因素引入Stokey-Aghion-孙模型,考察了两种不同治理思路下的长期经济增长路径,探讨了地方政府在现行考核机制下的策略行为,解释了我国环境状况持续恶化的根本原因,并运用我国2003-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晋升锦标赛"体制下,受任期制约束的政府官员偏好"末端治理"方式。而长时间维持环境保护法的基本标准不变,持续增加污染治理费用的"末端治理"思路并不可行,只有从源头上不断提高环保标准及执行力度,才能促使企业创新和使用清洁技术,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的局面。
关键词:
环境保护 治理路径 经济增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进
基于长三角区域2018-2022年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网络的数据样本,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网络结构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网络密度总体上趋于增大,由最初的“强横向、弱纵向”的结构特点,逐渐演化出“强横向、强纵向”的特征。(2)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行政主导特征显著,其网络结构具有明显的非梯度分布的层级特征,省级行政主体在网络结构中起关键主导作用。(3)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网络结构受省级行政边界的影响较为明显,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范围内的城市各自形成了联系较为紧密的合作子集,省界内城市在开展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方面表现出更加紧密的关系,跨省界的协同治理联系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或省界城市。(4)城市间距离、行政区划对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关系的形成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完善长三角区域合作“三级运作”结构模式、推动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结构扁平化发展、增强跨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纽带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长三角 大气污染 协同治理 社会网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