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1)
- 2023(9596)
- 2022(8187)
- 2021(7741)
- 2020(6660)
- 2019(15216)
- 2018(14789)
- 2017(28860)
- 2016(15122)
- 2015(16374)
- 2014(15806)
- 2013(15296)
- 2012(13623)
- 2011(11946)
- 2010(11373)
- 2009(10011)
- 2008(9176)
- 2007(7363)
- 2006(6164)
- 2005(4963)
- 学科
- 济(61364)
- 经济(61318)
- 管理(39469)
- 业(38441)
- 方法(32092)
- 企(31684)
- 企业(31684)
- 数学(28122)
- 数学方法(27754)
- 农(15734)
- 财(15042)
- 中国(13683)
- 业经(13224)
- 地方(13214)
- 学(11988)
- 农业(10794)
- 贸(10073)
- 贸易(10070)
- 务(9993)
- 财务(9959)
- 财务管理(9941)
- 易(9775)
- 企业财务(9512)
- 理论(9355)
- 制(9318)
- 环境(9136)
- 产业(8709)
- 技术(8701)
- 和(8510)
- 划(7394)
- 机构
- 学院(200340)
- 大学(198851)
- 管理(82267)
- 济(79763)
- 经济(78235)
- 理学(72710)
- 理学院(71853)
- 管理学(70447)
- 管理学院(70064)
- 研究(61790)
- 中国(45055)
- 科学(39982)
- 京(39412)
- 财(35419)
- 中心(30319)
- 财经(29788)
- 业大(29521)
- 农(29122)
- 所(28275)
- 范(27962)
- 师范(27652)
- 经(27399)
- 江(27296)
- 研究所(26481)
- 经济学(25170)
- 院(23681)
- 北京(23405)
- 经济学院(23021)
- 农业(22978)
- 师范大学(22637)
- 基金
- 项目(151268)
- 科学(122556)
- 基金(114443)
- 研究(106802)
- 家(100280)
- 国家(99587)
- 科学基金(88005)
- 社会(70610)
- 社会科(67258)
- 社会科学(67241)
- 基金项目(62544)
- 省(59501)
- 自然(59209)
- 自然科(57905)
- 自然科学(57895)
- 自然科学基金(56872)
- 划(49446)
- 教育(49363)
- 资助(45846)
- 编号(41073)
- 重点(34463)
- 部(33340)
- 发(32643)
- 创(31847)
- 国家社会(30219)
- 科研(29966)
- 成果(29952)
- 创新(29803)
- 教育部(28964)
- 人文(28726)
共检索到265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慧玲 许春晓
对湖南旅游流空间网络进行密度、中心性、核心—边缘、凝聚子群和块模型等分析后发现,该网络具有集聚性、优势子结构有区域指向并具跨越之势、节点的功能各异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湖南旅游空间政策的制订策略:重视旅游流空间网络的良性发育;发挥凤凰、张家界武陵源和天门山的引领作用;有序推进旅游流空间网络的治理;关注非邻接地区的合作;有针对性地打造城市旅游形象;科学规划旅游交通线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慧玲 许春晓
借用重力模型思想,基于社会网络方法,对湖南旅游经济空间网络进行密度、中心性、凝聚子群和核心-边缘等分析后发现,湖南旅游经济空间网络表现出结构松散、省会中心性明显、旅游经济空间的吸引范围正在逐步突破以及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市场基础好等特征。因而,重视旅游经济空间的均衡发展、发挥省会长沙的带动作用、注重跨界空间的合作、分步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可优化湖南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
关键词:
旅游经济空间网络 重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何相曌 谢霞 禄安楠 王姣姣 刘欢欢 热依汗·热西提
本文以网络游记为研究样本,对新疆旅游流空间结构进行动态分析,用Ucinet导出路径图,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计算旅游流空间网络的中心性、结构洞和网络密度,实现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的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旅游流网络密度逐年增加,节点持续更新,但疏密不均问题较为严重;新疆旅游资源禀赋、交通通达度、旅游服务基础设施是影响旅游流结构演变的重要因素;随着时间轴向前推进,新疆旅游流网络空间结构演变呈现出结构趋于完整、节点关联耦合紧密的趋势。由此提出旅游主管部门应加强与景区景点联系,增强政府与旅游发展网络关系;提高旅游景区景点互动,加强资源共享;旅游企业与互联网相结合等对策,以实现新疆旅游流网络的均衡。
关键词:
网络游记 旅游流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平芳 周怡心
在花海旅游已成为一种风潮的时代背景下,相关媒体报道和书籍也日益增多,但是对于花海旅游的研究却刚刚起步,旅游者赏花行为研究甚为匮乏。运用内容分析法,以携程旅行网中的网络游记为研究文本,使用内容分析软件ROST CM6分析旅游者赏花行为特征。结果表明,由于花海旅游的季节性以及游览空间的开敞性,使得旅游者的赏花行为复杂多样,在旅游者性别、赏花线路、赏花时节、赏花地点、赏花动机、景观偏好、感知态度上表现出明显的行为特征;赏花不仅是注重风景美的观光旅游形式,也是追求身心愉悦的情感体验方式。
关键词:
旅游者 赏花行为 网络游记 内容分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叶梦 林珍铭
基于网络游记数据,运用爬虫技术、社会网络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法,分析桂林市2016年和2019年旅游流网络结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桂林市旅游节点分散,中心节点功能优势不明显,旅游流分布不均衡;(2)旅游流网络结构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核心与边缘层级明显;(3)旅游流节点间层级明显,且层级跃迁困难。为促进桂林市旅游空间结构优化,需进一步发挥核心旅游节点的辐射作用,加强核心旅游节点和边缘旅游节点的联系;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一般旅游节点、边缘旅游节点与上层节点的联系,积极实现其层级跃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慧玲 许春晓
文章利用百度指数,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揭示中国城市旅游信息流空间网络结构特征,探索调控策略,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重大。立足于"点""线""面"三个方面,对网络进行点强度、点度、异质性、互惠性、模块性、紧密性、集聚性、通达性和层级性分析后可知,中国城市旅游信息流空间网络主要是由我国东南半壁有关城市所编织,连接上具有空间跳跃性、多中心极核、层级明显、结构相对稳定的复杂网络。
关键词:
百度指数 旅游信息流 城市空间网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曦 王兆峰
测度旅游流空间集聚与扩散的常规方法需要旅游流流向数据,这类数据获取困难且可信度难以保证,空间数据分析是缓解该难题的可选方法。1999—2011年湖南地级旅游流空间集聚的探索性分析表明,旅游流在近10年来显著地向长株潭地区集聚并以其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扩散,但湘西地区接受扩散效应的能力还比较弱;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空中交通网络对旅游流集聚与扩散的贡献度非常大。因此,湖南需要从3个方面着力优化大湘西快速交通网络,充分利用旅游流的空间扩散效应,在旅游资源富集的大湘西地区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闫闪闪 靳诚
以洛阳市为研究案例区,通过对网络大数据和社会调研数据的融合、挖掘,文章基于社会网络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探究洛阳市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特征。所得结论如下:①洛阳市旅游流网络空间上呈现出"单核线网状"分布形态,具体表现为主城区网络最为密集,南部伏牛山旅游区、北部黛眉山旅游区网络相对稀疏,而其它各县市旅游区网络联系极其微弱的空间分布格局。②洛阳市旅游流网络整体密度较低,结构非常松散而且分布不均衡,中心化趋势明显且对核心景区依赖性较高。洛阳市旅游流网络是典型的核心—边缘型网络,但是核心景区对边缘景区的"涓滴效应"有限。③洛阳市旅游流网络"帮派"性较强,形成了内部联系紧密、外部松散的独立结构。洛阳市旅游流网络共得到24个派系,24个派系均呈现出以"龙门石窟、白马寺、丽景门"为中心的构造特征。④根据洛阳市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可将洛阳市提炼为以洛阳市区为核心旅游区,北部黛眉山和南部伏牛山为次核心旅游区,其它县市为边缘旅游区的"一心两翼"空间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付琼鸽 刘大均 胡静 谢双玉 龚箭 陈小娟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湖北省旅游流网络结构,分析湖北省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内部不同区域旅游流的网络结构及其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流空间结构优化对策。研究表明:1湖北省旅游流网络节点核心—边缘结构明显,网络整体密度低,中心化趋势明显,核心节点偏少。2湖北省旅游流呈现出以武汉为核心,以宜昌、十堰、襄阳和恩施为次核心的网络结构。3区域内"两圈"旅游流网络结构差异明显,鄂西圈旅游流网络密度相对较高,武汉城市圈旅游流网络密度较低。最后,研究认为,要进一步建设完善核心节点,加快边缘地区发展;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建设;构建新的旅游空间体系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旅游流 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法 湖北省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鄢志武 陈依芳 赵孟莹 丁午阳
掌握城市内部旅游流的流动规律和结构特征是科学进行旅游规划和构建合理的城市旅游空间的依据。以网络关注度和网络游记为旅游数字足迹的代表,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重庆旅游流客源市场空间分布和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为重庆市未来旅游规划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旅游流 数字足迹 重庆旅游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娟 胡静 贾垚焱 刘大均 许贤棠 朱磊
基于网络游记中时空信息的提取、整理和挖掘,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归纳武汉自助游流动网络结构特征和流动方式特征。研究表明:1武汉自助游流动网络的主体由户部巷、武汉大学等13个节点组成。2空间上,流动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包括两江交汇区域、汉口沿长江一线以及东湖西南侧一带。3时间上,客流季节变化明显,春季是武汉自助游的热点时段。4节点结构特征方面,网络转移和扩散的通畅程度差异明显,旅游节点大多需要通过户部巷、黄鹤楼等8个精华节点来发生联结,户部巷是武汉自助游流动网络的集散中心。5整体结构特征方面,网络整体密度较低,存在8个凝聚子群,其中3个内部联系较为紧密。6流动方式方面,自助游客主要依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步行和公交是最主要的流动方式,步行化水平与旅游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自助游 旅游流 网络结构 流动方式 武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丽君 龙云
收集2014年湖南省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等有关数据,利用季节强度指数、旅游需求偏好指数,揭示湖南省居民旅游需求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分析影响其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年内居民对景区旅游总需求呈山岭型变化,对单个景区的旅游需求存在单峰、双峰、多峰3种类型;居民对景区旅游需求的年内时间变化主要受到景区资源特性、气候舒适度、节假日、景区景观季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单峰型景区旅游需求的季节性差异相对较大,双峰型和多峰型景区相对较小;全省居民对景区的旅游需求在空间上呈"多中心"分布,其中最主要的3个中心为以凤凰古城为主的湘西景区群、以衡山为主的景区群和以长沙世界之窗等为主的长株潭景区群;居民对景区旅游需求空间分布主要受到景区级别、经济发展水平、景区类型、空间距离、可进入性等因素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丽君 龙云
收集2014年湖南省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等有关数据,利用季节强度指数、旅游需求偏好指数,揭示湖南省居民旅游需求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分析影响其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年内居民对景区旅游总需求呈山岭型变化,对单个景区的旅游需求存在单峰、双峰、多峰3种类型;居民对景区旅游需求的年内时间变化主要受到景区资源特性、气候舒适度、节假日、景区景观季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单峰型景区旅游需求的季节性差异相对较大,双峰型和多峰型景区相对较小;全省居民对景区的旅游需求在空间上呈"多中心"分布,其中最主要的3个中心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新菊 吴晋峰 王金莹 唐澜
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在北京、上海和西安等城市采集入境游客信息;运用地图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旅华外国团队旅游流的地理分布和网络结构进行研究,主要结论为:①外国团队旅游流以北京和上海为主要出入境口岸,流动地区集中在中国人口线东南部;②外国团队旅游流的有向流动符合"二八定律",即80%的有向流动产生在20%的城市对之间;③外国团队旅游流网络为核心-边缘网络,核心区包括北京、西安、上海等13个节点;④旅行社设计的线路对外国团客出入境口岸选择、团队旅游流的地理分布和流动均具有决定性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优化网络结构、拓展中国入境旅游外国市场的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瑞萍 吴晋峰 王奕祺 韩立宁
从旅游城市之间的入境旅游流关系角度,通过绘制旅华美国旅游流分布图,构建旅华美国旅游流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旅华美国旅游流的流向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和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旅华美国游客主要从北京和上海出入境中国;旅华美国旅游流分布范围较广,以长三角地区最为密集,其中有11个节点城市、4个城市对和5条旅游线路最受游客青睐;旅华美国旅游流网络为"核心-边缘"结构,网络密度低,其中核心节点11个,边缘节点44个;核心节点在网络中承担着扩散中心、集聚中心和中转中心等不同的角色功能,并对边缘节点具有控制作用;网络中存在10个派系,各派系成员个数均较少,口岸节点在派系中多次出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